第375頁
少年人高坐馬背之上,英姿勃勃,已顯出了幾分威武之氣。
然喬玉柏篤定地道:「我猜歲安肯定又要抹眼淚。」
常歲寧點頭:「嗯……至多撐不過三個數。」
三,二……
幾人在心中剛數到二,就見馬背上的少年背過身去,拿手背蹭了蹭眼睛。
隨後又戰術性地揚高了聲音以掩飾情緒,背對著眾人道:「你們都進去吧,我走了!」
說著,生怕再待下去就要丟人,趕忙就喝了聲「駕」,驅馬帶著劍童離去。
常歲寧等人一直目送著那少年的背影消失在坊道的盡頭。
白管事也有些不舍地輕嘆了口氣,郎君是頭一回離家,且是隨軍北行……但孩子總是要長大的,少年總是要歷練的。
白管事收拾好情緒,招呼著前來送行的子弟去府里喝茶。
「玉柏阿兄,綿綿阿姊,你們隨我來。」
入了府中,常歲寧單獨喊了喬家兄妹去內堂。
崔琅自認同那些子弟們相比,他也是自己人,前廳那種用來招待外人的地方不適合他,他就適合跟著喬小……咳,跟著師父一起。
反正喬兄也在,又不是只他一個男子,也不必特意避嫌。
常歲寧懶得趕他,便由他跟著了。
路上,喬玉綿若有所感地小聲問:「寧寧,可是有什麼事嗎?」
知她行動不便,若無要緊事,寧寧應不會單獨喊她和阿兄去別處說話。
第185章 另一個壞消息
「這些時日我使人在蜀中尋得了一位擅眼疾的大夫,今日正好替綿綿阿姊看一看。」常歲寧說明緣由,語氣只如閒談。
「蜀中尋來的大夫?」喬玉綿訝然:「寧寧,這是何時的事,怎未曾聽你提起過?」
她對自己的眼疾早已不抱希望了,寧寧也從未在她面前說起過這件事,卻未曾想,竟於私下為她尋來了大夫。
且是自遙遠的蜀中尋來,可見非一日之功,是費了許多心思的。
「人未尋到時,提來作甚?」常歲寧笑道:「且只是尋來瞧一瞧而已,還不知對方有沒有幾分真本領呢,又怎好過早同阿姊誇下海口。」
「寧寧,我都懂的……」喬玉綿挽著常歲寧的手臂,聲音因動容而有些哽咽:「你是怕我抱太大希望,到頭來再空歡喜,你放心,不會的。」
又道:「只是寧寧你待我這般好,又如此為我考慮,我這做阿姊的實在無用,都不知要如何回報你這份心意了。」
跟在後面支著耳朵聽著的崔琅,莫名幾分緊張激動。
那這樣說的話,喬小娘子若知曉了他也在替她尋大夫,是不是也會待他……
「阿姊說什麼傻話。」常歲寧道:「這等芝麻大小的事,阿姊不必放在心上。」
崔琅欲言又止,也不是很芝麻大小吧,還是值得稍微放在心上一點的……師父給他留點機會啊。
卻沒想到他的機會說到就到——
「對了。」常歲寧說話間,回頭看向崔琅,隨口問道:「我派去的人告訴我,他們在蜀地尋醫的時候,遇到了同樣在打聽擅醫眼疾者下落的人,且也是自京師而來,留意之下才知是崔六郎的人——」
崔琅聽得一怔。
他的人和師父的人撞上了?
對上師父的眼神,崔琅胡亂地點頭:「啊,對對……是有此事。」
「崔六郎為何也要找擅醫眼疾的大夫?」喬玉柏不由問:「莫非貴府上有人患了眼疾嗎?」
見喬玉綿也轉頭朝著自己「看」了過來,崔琅一個激靈,慌不擇路地答道:「對……是我阿爹!」
一壺:「?!」
喬玉柏意外不已:「令尊他……」
崔氏宗子,莫非盲了嗎?
「……」崔琅在心裡已經連扇了自己兩個耳刮子,連忙補救道:「我爹他上了年紀,眼睛不太好使了,總看不清楚東西……」
這話也沒錯,畢竟父親看長兄時,的確是有一些要命的眼疾在身上的。
可他方才為什麼要這麼答啊?鬼上身了不成?
他分明從不是膽怯退縮之人,而他做的事分明也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壞事,可方才為何一看到那雙眼睛,竟就不敢承認了呢?
崔琅為自己的不爭氣,在心底哀嘆了一聲。
此時,只聽那道輕柔悅耳的少女聲音響起:「那崔六郎可已為令尊尋得良醫了?」
崔琅乾笑一聲:「還未曾……」
喬玉綿便面向常歲寧的方向,語含詢問:「那,寧寧……」
常歲寧會意點頭,看向崔琅:「待那位蜀中來的大夫替綿綿阿姊看罷,我便與他商議一番,讓他隨崔六郎去一趟,替令尊診看一二。」
崔琅頭皮一麻,強扯個笑來:「……好啊!多謝師父!」
一壺:「……」
這可怎麼辦啊!
常歲寧方才那句「還不知有幾分真本領」的話,自是說與喬玉綿聽的,是怕喬玉綿抱太大希望,故不敢將話說太滿。
但能被她千里迢迢請來京師的大夫,又豈會當真沒有真本領?
這位姓孫的大夫,她前世行軍經過蜀地時曾見過一面,那日她微服於市井行走時,偶然見其醫好過一位不慎被火藥傷了眼睛的孩子。
她向來喜歡招攬有本領的人,見其如此年輕便有這般過人醫術,便與對方自稱是玄策軍中的一名小將,試著說服對方入玄策軍做軍醫,卻被婉拒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然喬玉柏篤定地道:「我猜歲安肯定又要抹眼淚。」
常歲寧點頭:「嗯……至多撐不過三個數。」
三,二……
幾人在心中剛數到二,就見馬背上的少年背過身去,拿手背蹭了蹭眼睛。
隨後又戰術性地揚高了聲音以掩飾情緒,背對著眾人道:「你們都進去吧,我走了!」
說著,生怕再待下去就要丟人,趕忙就喝了聲「駕」,驅馬帶著劍童離去。
常歲寧等人一直目送著那少年的背影消失在坊道的盡頭。
白管事也有些不舍地輕嘆了口氣,郎君是頭一回離家,且是隨軍北行……但孩子總是要長大的,少年總是要歷練的。
白管事收拾好情緒,招呼著前來送行的子弟去府里喝茶。
「玉柏阿兄,綿綿阿姊,你們隨我來。」
入了府中,常歲寧單獨喊了喬家兄妹去內堂。
崔琅自認同那些子弟們相比,他也是自己人,前廳那種用來招待外人的地方不適合他,他就適合跟著喬小……咳,跟著師父一起。
反正喬兄也在,又不是只他一個男子,也不必特意避嫌。
常歲寧懶得趕他,便由他跟著了。
路上,喬玉綿若有所感地小聲問:「寧寧,可是有什麼事嗎?」
知她行動不便,若無要緊事,寧寧應不會單獨喊她和阿兄去別處說話。
第185章 另一個壞消息
「這些時日我使人在蜀中尋得了一位擅眼疾的大夫,今日正好替綿綿阿姊看一看。」常歲寧說明緣由,語氣只如閒談。
「蜀中尋來的大夫?」喬玉綿訝然:「寧寧,這是何時的事,怎未曾聽你提起過?」
她對自己的眼疾早已不抱希望了,寧寧也從未在她面前說起過這件事,卻未曾想,竟於私下為她尋來了大夫。
且是自遙遠的蜀中尋來,可見非一日之功,是費了許多心思的。
「人未尋到時,提來作甚?」常歲寧笑道:「且只是尋來瞧一瞧而已,還不知對方有沒有幾分真本領呢,又怎好過早同阿姊誇下海口。」
「寧寧,我都懂的……」喬玉綿挽著常歲寧的手臂,聲音因動容而有些哽咽:「你是怕我抱太大希望,到頭來再空歡喜,你放心,不會的。」
又道:「只是寧寧你待我這般好,又如此為我考慮,我這做阿姊的實在無用,都不知要如何回報你這份心意了。」
跟在後面支著耳朵聽著的崔琅,莫名幾分緊張激動。
那這樣說的話,喬小娘子若知曉了他也在替她尋大夫,是不是也會待他……
「阿姊說什麼傻話。」常歲寧道:「這等芝麻大小的事,阿姊不必放在心上。」
崔琅欲言又止,也不是很芝麻大小吧,還是值得稍微放在心上一點的……師父給他留點機會啊。
卻沒想到他的機會說到就到——
「對了。」常歲寧說話間,回頭看向崔琅,隨口問道:「我派去的人告訴我,他們在蜀地尋醫的時候,遇到了同樣在打聽擅醫眼疾者下落的人,且也是自京師而來,留意之下才知是崔六郎的人——」
崔琅聽得一怔。
他的人和師父的人撞上了?
對上師父的眼神,崔琅胡亂地點頭:「啊,對對……是有此事。」
「崔六郎為何也要找擅醫眼疾的大夫?」喬玉柏不由問:「莫非貴府上有人患了眼疾嗎?」
見喬玉綿也轉頭朝著自己「看」了過來,崔琅一個激靈,慌不擇路地答道:「對……是我阿爹!」
一壺:「?!」
喬玉柏意外不已:「令尊他……」
崔氏宗子,莫非盲了嗎?
「……」崔琅在心裡已經連扇了自己兩個耳刮子,連忙補救道:「我爹他上了年紀,眼睛不太好使了,總看不清楚東西……」
這話也沒錯,畢竟父親看長兄時,的確是有一些要命的眼疾在身上的。
可他方才為什麼要這麼答啊?鬼上身了不成?
他分明從不是膽怯退縮之人,而他做的事分明也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壞事,可方才為何一看到那雙眼睛,竟就不敢承認了呢?
崔琅為自己的不爭氣,在心底哀嘆了一聲。
此時,只聽那道輕柔悅耳的少女聲音響起:「那崔六郎可已為令尊尋得良醫了?」
崔琅乾笑一聲:「還未曾……」
喬玉綿便面向常歲寧的方向,語含詢問:「那,寧寧……」
常歲寧會意點頭,看向崔琅:「待那位蜀中來的大夫替綿綿阿姊看罷,我便與他商議一番,讓他隨崔六郎去一趟,替令尊診看一二。」
崔琅頭皮一麻,強扯個笑來:「……好啊!多謝師父!」
一壺:「……」
這可怎麼辦啊!
常歲寧方才那句「還不知有幾分真本領」的話,自是說與喬玉綿聽的,是怕喬玉綿抱太大希望,故不敢將話說太滿。
但能被她千里迢迢請來京師的大夫,又豈會當真沒有真本領?
這位姓孫的大夫,她前世行軍經過蜀地時曾見過一面,那日她微服於市井行走時,偶然見其醫好過一位不慎被火藥傷了眼睛的孩子。
她向來喜歡招攬有本領的人,見其如此年輕便有這般過人醫術,便與對方自稱是玄策軍中的一名小將,試著說服對方入玄策軍做軍醫,卻被婉拒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