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這句「很不巧」,指的自然是對方未來太子妃的身份,值此擇選太子妃之事將定之際,人忽然失蹤,實在是「很不巧」。

  常歲寧微皺起了眉。

  竟然是長孫家的七娘子,長孫萱。

  她不由問:「可找到什麼線索了沒有?」

  「只知人是和貼身侍女一同在後山失蹤的,至今還未能找到主僕二人……」無絕搖頭:「再多的,便不清楚了。」

  寺中僧人雖參與了尋人之事,但只是負責在後山帶路而已,具體事宜皆是長孫家的人和聖冊帝派去的禁軍在負責,僧人們並不敢貿然探聽太多。

  常歲寧轉瞬間想了許多可能,最終只道:「希望人能平安回來。」

  她對那位曾私下單獨見過一面,敢坦坦蕩蕩地承認自己有母儀天下之心的女孩子,有著幾分基于欣賞的好感在。

  而不管對方遇到了哪一種可能,這般年紀的女孩子,總是弱勢的一方……若能平安回來,或許便是幸事了。

  三日祈福已畢,聖冊帝及大臣們不可能因為一位女郎的失蹤而在大雲寺耽擱停留太久,此次離宮前後已有十日余,有太多政務急需回京料理。

  當日午後,聖冊帝攜眾臣及一眾命婦女眷自大雲寺起駕回城,留下了百名禁軍在大雲寺繼續尋人事宜。

  若有同行的命婦加以留意,便可知左相長孫垣的夫人況氏並未一同隨駕回城。

  這一次,況氏甚少未有聽從丈夫的安排,堅持留在了大雲寺,以等待女兒的消息。

  長孫垣很清楚妻子最疼愛的便是這最小的女兒,也未有強逼妻子回京,而是留下了部分人手陪同。

  回京後,長孫家於城中各處也在暗中找尋著長孫萱的下落。

  雖說長孫萱私下帶著侍女單獨回城的可能極小,但尋人之事講求越快越好,不管是哪一種可能都要儘早考慮到,能找的地方都要儘快去找。

  紙包不住火,隨著長孫家尋人的範圍動作越來越大,長孫七娘子長孫萱失蹤的消息不脛而走。

  至此,長孫萱於大雲寺後山失蹤已有四日余。

  長孫家也無意再瞞了,若說最初還抱有僥倖想法,只當人是不慎迷路或是去了別處,免得人回來之後惹出不必要的非議,故而才選擇將消息壓下的話,那麼整整四日的時間過去,已足夠讓一切僥倖想法消失殆盡。

  一個從未單獨離家過的世家貴女,四日未歸,必然是遭遇自身無法控制的意外狀況了。

  無論這意外是什麼,現如今長孫垣只一個想法,將女兒找回來,無論是死是活。

  他雖看似性情刻板冷漠,一切以家族利益為先,但他待么女的感情並不比妻子少。

  他的萱兒自幼乖巧懂事識大體,且有自己的想法,除了一位父親對女兒的喜愛之外,他待這個小女兒更多了一份有別於其他孩子的看重與希冀。

  比起外面的非議,長孫垣更在意女兒的下落。

  長孫萱失蹤的消息傳開後,各處果然有諸多猜測傳出。

  甚至有小道消息稱,長孫家的七娘子不滿家中安排,不願入宮做太子妃,於是借著大雲寺祈福的機會與人私奔了。

  這屢見不鮮的說法傳開後,使得本就過度憂心女兒下落的況氏氣得病倒了去。

  但至第六日,這個謠傳即不攻自破。

  失蹤多日的長孫七娘子被找到了。

  確切來說,是長孫七娘子的屍首被找到了。

  人最終還是在大雲寺的後山被發現的,最初尋人只是漫山遍野地搜找,待到後面考慮到了不好的可能,才開始留意地下。

  屍首被埋在後山楓林外一處隱蔽的灌木叢下。

  秋日雜草本就枯黃垂落,埋屍之處上方也被堆覆上了枯黃的雜草作為掩蓋,故而最初未靠近時,並沒能察覺到此處異樣。

  兇手應是考慮到不想留下太多痕跡,故而長孫萱及其侍女被埋在了同一處。

  深秋天已寒,屍首埋在冰涼的土堆下,被挖出來時,主僕二人的面容尚且完整清晰,未見太多腐壞痕跡。

  縱是抱病也一直等在大雲寺里的況氏聞訊來見,當場便昏了過去。

  很快,長孫垣也在其子的陪同下趕了過來。

  么女乖巧靈動的模樣猶在眼前,誰也未曾料到一趟重陽祭祖之行,竟會就此陰陽相隔。

  少女冰冷的面頰上沾滿了泥土與幾片青菊花瓣,一雙瞪大的眼睛凸起著,似想牢牢記住仇人的模樣,似有訴不盡的恐懼與不甘。

  長孫垣顫顫抬手,以白綢緩緩將女兒的遺容暫時掩蓋。

  一旁的長孫彥抬手將父親扶住:「父親……」

  長孫垣定定地看著那白綢覆蓋下的少女屍身,緩聲道:「為父無礙。」

  現下不是悲痛之時。

  如今要做的……是將此事真相查明!

  ……

  聖冊帝得知了此事,在得到了長孫家的同意之後,將此案及長孫萱主僕的屍首皆移交給了大理寺。

  經仵作驗看,長孫萱是被人掐住脖頸窒息而死。

  長孫萱的侍女則是被人以石塊反覆擊打頭部後腦而亡。

  其它傷痕則可見主僕二人在臨死前皆經歷過掙扎反抗,只是未果。

  人是在大雲寺後山被發現的,那麼,從其最後一次在後山出現在人前,到發現其失蹤,這其中的間隔,便是長孫萱被害的時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