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難熬的間隙,常歲寧將塔內的陣法布置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又一遍,試圖從中找出線索端倪。

  她人雖跪得虔誠,但全無半點祈福心思,而待她百般試探留意的明後想來也是一樣。

  常歲寧在算著時辰,此藥效只能持續兩三個時辰左右,她如今已是緊繃著在強撐,藥效一旦消退,她的異樣必然遮掩不住。

  她今日此行極為被動且受限受制於人,於此未知四伏的霧林中,只能儘可能地小心謹慎,走一步看一步,卻不能有一步走錯。

  誦經聲終於停下時,腦海中設想了無數種可能的常歲寧緩緩睜眼,看向供案旁的滴漏,已至午時,藥效消退便在眼前了。

  祈福流程已經結束,若能離開天女塔,那麼,這一遭她便算糊弄過去了。

  只要能矇混過眼前這一次,之後她便可以有所準備了。

  但直覺告訴常歲寧,以上多半只是僥倖的想法。

  她無聲留意著聖冊帝的動作。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重陽時去往皇陵祭祀也耗時許久,那些堆積的政事,想來並不允許這位天子一直耗在天女塔內。

  果然,正如常歲寧所料,在明洛將聖冊帝扶起後,便有守在塔門外的心腹內侍快步走了過來,上前低聲通稟有幾位大臣已在書房內等候許久,稱有要事急務要面見陛下。

  因塔內祈福儀式未畢,內侍一直才未敢急著入內通傳打斷。

  聖冊帝頷首:「朕知道了。」

  說話間,視線卻落在了隨之起身的常歲寧身上。

  令她失望的是,她依舊未能從少女臉上看出值得一提的異樣。

  但她並無意就此打消停止這場試探。

  「朕尚有政事需要料理,政事也好,祈福也罷,皆是為大盛國運而慮,朕一人難顧兩全,朕有意請常娘子代朕守在這天女塔內抄經祈福三日,不知常娘子是否願意?」

  或許是對方身體裡僅有崇月一絲魂魄,故陣法之效顯現遲緩,若半日不夠,無妨多試幾日。

  常歲寧垂眸:「是,臣女遵旨。」

  她未有遲疑,也並不意外,在明後這裡輕易不會有僥倖可言。

  聖冊帝似欣慰地點頭,旋即交待明洛:「固安一併留下,以表朕之誠心。」

  明洛心領神會地應下。

  聖冊帝繼而看向無絕:「叫她們這些小輩留下抄經即可,無絕大師隨朕一同走吧,朕尚有幾句佛理想要請教大師。」

  無絕心中不安,面上卻未敢顯露,只得含笑應下。

  此一刻,關於無絕的立場,常歲寧心中大致已有答案。

  留下明洛,支開無絕,明後此舉,可見並不信任無絕,反而提防戒備……

  那麼,如今至少可以確定的是,無絕並不是明後的人。

  無絕一走,無人可助她提醒她,身邊只剩下監視著她的眼睛,如此一來,若她身體裡藏著的是李尚,那便只能乖乖呆在這塔中直到原形畢露——對嗎?

  常歲寧行禮目送那道帝王身影離去。

  聖冊帝出了天女塔,抬眼只見天空上方又有陰雲密布。

  道州大旱,至今無雨。

  而京師入秋後即雨水不斷,前有重陽祭祖,今日有她於寺中祈福,天色總陰沉不開,難免讓人覺得不是什麼好預兆。

  聖冊帝愁眉不展,回頭看向高塔,自語般道:「難道……當真是朕看錯猜錯了嗎?」

  無絕輕嘆口氣:「阿彌陀佛,許是機緣未至。」

  「機緣……不知這機緣究竟是否肯憐憫吾兒?吾兒為大盛立下不世之功,本不該落得那般結局。」言及此,聖冊帝閉了閉眼睛,聲音低如失神般的呢喃:「國師曾有言,我大盛將星凋零,便是自吾兒離世之後……」

  無絕聞言神思一凝。

  天鏡曾說過這樣的話?

  所以,這位聖人之所以盼著殿下能夠回來,究竟是為了挽救國運,還是為了母女情分與那份愧疚?

  「若非如此,朕又何至於讓一身舊傷的常大將軍再赴戰場……」

  若非如此,她當年又豈會選擇重用崔璟這個崔氏子來執掌玄策軍?

  為了保存玄策軍這隊護佑大盛的精銳之師,她沒有更好的選擇。

  而這一切皆是因為國師口中的將星凋零。

  聖冊帝看向前方陰沉的天際:「徐正業本算得上是個將才,但他私心貪慾過重,如今果然反了朕,反了大盛……」

  她話中雖未顯露太多,無絕心緒卻起伏不定。

  對方是母親,更是帝王。

  他方才在塔中因不忍殿下受苦,原本還想,聖人到底是盼著殿下回來多時,縱不知這位陛下的具體想法,但至少不會有殺心,如此之下,他眼睜睜看著殿下受陣法折磨許久,當真值得嗎?

  不如便言明身份,讓母女二人私下好好地談一談呢?

  而現下這句「將星凋零」,卻叫他再次清醒過來……

  有些東西所帶來的枷鎖與負擔,或比殺心要更加沉重,會令殿下更難承受。

  殿下寧肯遭受如此噬骨苦楚,也不肯坦誠相認,這其中豈會沒有緣由?

  就讓殿下自己選吧,他只是個做下屬的,本也沒有僭越的道理。

  無絕在心中深深嘆氣。

  與聖冊帝分別後,無絕猶豫了一下,還是去了一趟大雄寶殿。

  「師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