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二則,徐正業等人打著匡復李氏的名號起兵,要推翻明後,而明後這邊卻使李逸這個李家宗室子弟為主帥征討對方,既是為己正名,亦是安各處之心,還順便在徐正業的臉上打了一巴掌。
故而,此番李逸的作用多在他的宗室身份之上,真論起作戰運兵之道,還得是老常。
若對方能看清並接受此一點,果真願以老常的意見為先,那此戰便也能相對好打一些。
「說來,今日早朝之上,倒是有人想與我爭這副帥之位來著。」常闊玩笑著道:「但我沒讓他,此一戰對上徐正業,可沒人比我更有勝算!」
次日,天色初亮之際,常闊臨行前,他口中的那相爭之人也來送了行。
著玄袍的青年,在微熹的晨光中下馬走來。
府門外,正與兒女說話的常闊笑著看去:「崔大都督怎來了此處?」
青年走近抬手:「崔璟來送一送將軍。」
常闊笑嘆道:「近來玄策府事忙,你何必還跑這一趟。」
主帥與前鋒將士會在城門外集合,奉旨前來送行的官員與內侍也皆在城門處等候,此時對方單獨來了興寧坊,便是私下相送了。
而後崔璟與常闊去了一旁說話,二人單獨談了半盞茶左右。
常歲寧和常歲安看著那相談的二人。
常歲寧猜想,崔璟所言想來也是些叮囑與提醒,或還有一些對此戰不宜當眾直言的看法見解。
她的視線更多的是落在常闊身上。
她很久未見老常披甲了。
那次回京時,她和魏叔易半路遭刺,遇到凱旋的常闊與崔璟時,常闊因是坐在馬車裡,便未著盔甲。
因是時隔多年再見他披甲,兩相對比之下,竟給她以英雄遲暮之感。
待常闊轉身走回來時,常歲寧忽然看著他道:「阿爹,我隨你一同去打這場仗吧?」
崔璟微側首看向她。
秋日晨光熹柔,映得少女一雙眸子熠熠含光。
「又說什麼傻話呢!」常闊笑著抬頭輕揉了揉少女的發頂:「安心呆在家中,等阿爹回來!」
這話昨日常歲寧已經提過一回了,常闊想也不想便拒絕了,且無半點商量的餘地。
他是寵溺閨女,但他沒瘋。
他的女兒在習武上是極有天賦,但戰場上要拼的從來都不是區區武學上的天賦。
他再順著閨女,卻也不能縱著她去戰場上瞎胡鬧,雖然他從不反對女兒家上進,但此戰實在兇險,並不適宜拿來作為初次歷練的選擇。
一旁的常歲安也勸說道:「寧寧,就聽阿爹的吧。」
他昨日也說了想與阿爹一起出征的想法,且是晚上單獨跑去了阿爹房中說的,但阿爹的一句話,叫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阿爹先問他——若咱父子倆都交待在那兒了,你想讓常家絕後嗎?
他不知怎麼回答。
然阿爹想了想,又自行道——絕不絕後的,實則也沒什麼緊要,但你可曾想過,萬一你我都回不來,你妹妹一個人可怎麼辦?
他怔住了,他是未曾想過這一點。
阿爹生怕他聽不懂,又拿俗語解釋道——這就是所謂的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他:……
忽然變成了一顆蛋的他,很想說一句,阿爹不會比喻本可以不比喻的。
但,的確也很生動易懂就是了。
縱是為了常家為了妹妹,他也不能和阿爹呆在同一個籃子裡了。
且阿爹又與他長談許久,言辭間是很希望他能入玄策軍的,玄策軍是阿爹的另一個家,那裡有大盛最精銳的士兵,有最值得信奉的治軍信仰。
楚行也與常歲寧道:「女郎且放心,我會照料好將軍的。」
常歲寧並未執意蠻纏。
她心知常闊不會應允,方才那句既是脫口而出,也是為了做一些鋪墊,讓老常好歹有些心理準備。
礙於種種,她現下是不便跟去的,京中還有她未做完的事。
她目送常闊一行人上了馬。
「都聽話,等阿爹回來!」常闊朝著兄妹二人最後笑著道。
常歲寧與常歲安皆點頭。
「駕!」
常闊渾厚的喝馬聲響起,身影很快與馬蹄聲一同消失在晨光中。
「放心,常大將軍定會平安凱旋。」
青年的聲音帶著一絲幾不可察的溫和安撫,讓常歲寧得以回神,收回了目送常闊的視線。
常歲寧點頭,看向他:「我聽阿爹說,崔大都督本有意替他前往——」
「談不上替,此乃大盛的戰事,而非常大將軍一人之事。」崔璟道:「但將軍拒絕了。」
常歲寧不置可否。
話說的很對,她也很贊成,但他當真就沒有一絲私心嗎?
他向來不會說那些近人情的話,如他所言他也從未有過朋友,但她能感受得到,他是將老常當作了值得信任和敬愛的長輩來看待的。
若此次是旁人為副帥,不是老常,他未必會開那個口。
非是他身為武將怠懶自懈,而正因他是一名出色的武將,他更該清楚自己的位置應如何擺放,才能發揮出更大的用處。
此番討伐徐正業,老常的確比崔璟更合適,而大盛另有更需要崔璟的地方。
「崔大都督想來也明白,阿爹的拒絕是有道理的。」常歲寧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故而,此番李逸的作用多在他的宗室身份之上,真論起作戰運兵之道,還得是老常。
若對方能看清並接受此一點,果真願以老常的意見為先,那此戰便也能相對好打一些。
「說來,今日早朝之上,倒是有人想與我爭這副帥之位來著。」常闊玩笑著道:「但我沒讓他,此一戰對上徐正業,可沒人比我更有勝算!」
次日,天色初亮之際,常闊臨行前,他口中的那相爭之人也來送了行。
著玄袍的青年,在微熹的晨光中下馬走來。
府門外,正與兒女說話的常闊笑著看去:「崔大都督怎來了此處?」
青年走近抬手:「崔璟來送一送將軍。」
常闊笑嘆道:「近來玄策府事忙,你何必還跑這一趟。」
主帥與前鋒將士會在城門外集合,奉旨前來送行的官員與內侍也皆在城門處等候,此時對方單獨來了興寧坊,便是私下相送了。
而後崔璟與常闊去了一旁說話,二人單獨談了半盞茶左右。
常歲寧和常歲安看著那相談的二人。
常歲寧猜想,崔璟所言想來也是些叮囑與提醒,或還有一些對此戰不宜當眾直言的看法見解。
她的視線更多的是落在常闊身上。
她很久未見老常披甲了。
那次回京時,她和魏叔易半路遭刺,遇到凱旋的常闊與崔璟時,常闊因是坐在馬車裡,便未著盔甲。
因是時隔多年再見他披甲,兩相對比之下,竟給她以英雄遲暮之感。
待常闊轉身走回來時,常歲寧忽然看著他道:「阿爹,我隨你一同去打這場仗吧?」
崔璟微側首看向她。
秋日晨光熹柔,映得少女一雙眸子熠熠含光。
「又說什麼傻話呢!」常闊笑著抬頭輕揉了揉少女的發頂:「安心呆在家中,等阿爹回來!」
這話昨日常歲寧已經提過一回了,常闊想也不想便拒絕了,且無半點商量的餘地。
他是寵溺閨女,但他沒瘋。
他的女兒在習武上是極有天賦,但戰場上要拼的從來都不是區區武學上的天賦。
他再順著閨女,卻也不能縱著她去戰場上瞎胡鬧,雖然他從不反對女兒家上進,但此戰實在兇險,並不適宜拿來作為初次歷練的選擇。
一旁的常歲安也勸說道:「寧寧,就聽阿爹的吧。」
他昨日也說了想與阿爹一起出征的想法,且是晚上單獨跑去了阿爹房中說的,但阿爹的一句話,叫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阿爹先問他——若咱父子倆都交待在那兒了,你想讓常家絕後嗎?
他不知怎麼回答。
然阿爹想了想,又自行道——絕不絕後的,實則也沒什麼緊要,但你可曾想過,萬一你我都回不來,你妹妹一個人可怎麼辦?
他怔住了,他是未曾想過這一點。
阿爹生怕他聽不懂,又拿俗語解釋道——這就是所謂的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他:……
忽然變成了一顆蛋的他,很想說一句,阿爹不會比喻本可以不比喻的。
但,的確也很生動易懂就是了。
縱是為了常家為了妹妹,他也不能和阿爹呆在同一個籃子裡了。
且阿爹又與他長談許久,言辭間是很希望他能入玄策軍的,玄策軍是阿爹的另一個家,那裡有大盛最精銳的士兵,有最值得信奉的治軍信仰。
楚行也與常歲寧道:「女郎且放心,我會照料好將軍的。」
常歲寧並未執意蠻纏。
她心知常闊不會應允,方才那句既是脫口而出,也是為了做一些鋪墊,讓老常好歹有些心理準備。
礙於種種,她現下是不便跟去的,京中還有她未做完的事。
她目送常闊一行人上了馬。
「都聽話,等阿爹回來!」常闊朝著兄妹二人最後笑著道。
常歲寧與常歲安皆點頭。
「駕!」
常闊渾厚的喝馬聲響起,身影很快與馬蹄聲一同消失在晨光中。
「放心,常大將軍定會平安凱旋。」
青年的聲音帶著一絲幾不可察的溫和安撫,讓常歲寧得以回神,收回了目送常闊的視線。
常歲寧點頭,看向他:「我聽阿爹說,崔大都督本有意替他前往——」
「談不上替,此乃大盛的戰事,而非常大將軍一人之事。」崔璟道:「但將軍拒絕了。」
常歲寧不置可否。
話說的很對,她也很贊成,但他當真就沒有一絲私心嗎?
他向來不會說那些近人情的話,如他所言他也從未有過朋友,但她能感受得到,他是將老常當作了值得信任和敬愛的長輩來看待的。
若此次是旁人為副帥,不是老常,他未必會開那個口。
非是他身為武將怠懶自懈,而正因他是一名出色的武將,他更該清楚自己的位置應如何擺放,才能發揮出更大的用處。
此番討伐徐正業,老常的確比崔璟更合適,而大盛另有更需要崔璟的地方。
「崔大都督想來也明白,阿爹的拒絕是有道理的。」常歲寧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