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可榮王世子沒有乖乖聽話,執意而為,甚至在最恰當的時機才拿出了那封書信。
有這封書信在,有了方才那句「若榮王同意朕便賜婚」的允諾,接下來聖冊帝會如何,卻是不好說了。
「錄兒看來是當真上心了。」聖冊帝將書信放下。
「侄兒體弱無用,胸無大志,只想與心上人相守此生。」李錄將頭叩下,感激又誠懇:「今日得聖人成全,侄兒日後亦願長留京師,於聖人左右盡孝。」
聖冊帝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於人前主動允諾願長留京師盡孝,這算是在與她交換條件嗎?
她未急著明言,只道:「你身子不好豈能長跪,先起身說話吧。」
「是,多謝陛下。」
這廂見榮王世子起身,魏叔易含笑道:「榮王世子一片痴心明月可鑑,實令人感嘆。」
微微一頓後,道:「只是婚姻之事非但在於父母之命,亦是為結兩姓之好,而這『好』之一字,自少不了兩情相悅……」
魏叔易說話間,看向了對面女席,含笑問:「不知常家娘子的心意,是否與世子相同?」
這番話,聖人不便說,否則會顯得有所推辭,似有暗示女方相拒之意。
聖人說不得的,那便由他這個做臣子的來說——在朝堂之上,他經常充當如此角色。
前提是他看得清聖意。
但此時捫心自問,在榮王世子幾番『攻勢』之下,他當下並不是很確定聖人此刻的想法。
然他還是說了。
魏叔易看著那少女。
他想,她需要一個開口說話的機會。
這機會或許未必需要他來給,她真正想說話時大約無人可攔,但……就當是他多事吧,誰讓他此刻想試著多事一回。
此言使常歲寧得以順理成章地站起了身。
榮王世子看向了她,臉上有著不自在之色,卻也寫滿了真摯:「我待常娘子出自真心……」
少女看著他:「可我待世子無意。」
少女語氣平靜卻惹得四下氣氛忽變。
這不能再直白的拒絕,讓榮王世子一時間怔住。
「世子今日求娶之舉,事先未曾與我提及半字,我甚至也從來不知世子心儀於我。」常歲寧道:「若問我是否有意,我的確無意,且世子此舉,令我很是困擾——如此,世子還要勉強嗎?」
四下有驚異的吸氣聲。
這常家娘子所言,未免太過不給榮王世子留顏面了!
病弱的青年站在那裡,眼底有閃躲著的難堪之色。
常歲寧不為所動,也未覺得自己做錯說錯。
她對榮王世子從無敵意,甚至因他父王之故而待他存有兩分天然好感,但這並不代表她可以接受他如此失當的安排——
是了,就是安排。
他早就與榮王商定了此事,他冒險求聖人成全,他選在今日這等時機場合,每句話每一步都恰到好處,他認真安排好了一切。
比起他此刻的小小難堪,她因此遭受的麻煩與困局才是最實際的——比起她與崔璟商定的計劃,榮王世子今晚的舉動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同之處在於,榮王世子之舉幾乎不給她拒絕的餘地,是以讓聖人賜婚為最終目的。
這或許會使她做不成太子妃,但卻又會被抓去做榮王世子妃,這二者於她而言,實在區別不大。
她不想做太子妃,更不想做什麼榮王世子妃,無論對方是心儀於她還是另有盤算,這於她而言皆是擺布而已。
聖冊帝動搖了,但她不能。
她絕不接受擺布。
面對她那句「如此,世子還要勉強嗎」,榮王世子一時沉默不語。
四下的氣氛因尷尬而凝滯了片刻。
有官員拿緩解氣氛的語氣笑著說道:「這感情二字,一時沒有不要緊,但日後是可以培養的嘛。」
很快有人接話:「沒錯……」
「榮王世子這般真心何其難得……錯過豈不可惜?」
離常闊近些的官員嘆息著道:「常大將軍也該勸一勸常娘子,正所謂……」
「啪」地一聲輕響,常闊捏碎了手中酒盞。
「……」那官員餘下的話堵在了嗓子眼兒。
掌心裡厚厚的老繭讓常闊連皮都沒破一點,他邊摘去手掌里的那些碎渣,邊皺眉問姚翼:「老姚,你說這杯子這麼不經捏呢。」
那官員張了張嘴巴,默默將傾向常闊的身子遠離。
但別處的勸說聲還在繼續。
甚至有些婦人也跟著自家開了口的夫君一同勸起了常歲寧:「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呀……」
正如乞巧節時,若遇男子大膽表意,圍觀者出於看熱鬧的心態,哪怕並不認得二人,什麼都不知曉,但總要起鬨勸說女子接受對方的心意。
但此刻局面又有不同,常歲寧不必一一去看,也可知這些開口相勸之人中,多半必是左相長孫氏一黨。
坐在此處的沒幾個閒人,誰會在意榮王世子難堪與否,誰會為了區區氣氛而出言調和勸說,說到底不過是打著這名目,欲順水推舟將她推離未來太子妃的人選之列罷了。
如此情形下,若聖心偏離,一句賜婚就算定下此事,她若不再相抗,沒準兒此事傳出去還能成為一樁佳話美談,世人會稱讚榮王世子深情可鑑,至於她那句「無意」,並不會被人記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有這封書信在,有了方才那句「若榮王同意朕便賜婚」的允諾,接下來聖冊帝會如何,卻是不好說了。
「錄兒看來是當真上心了。」聖冊帝將書信放下。
「侄兒體弱無用,胸無大志,只想與心上人相守此生。」李錄將頭叩下,感激又誠懇:「今日得聖人成全,侄兒日後亦願長留京師,於聖人左右盡孝。」
聖冊帝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於人前主動允諾願長留京師盡孝,這算是在與她交換條件嗎?
她未急著明言,只道:「你身子不好豈能長跪,先起身說話吧。」
「是,多謝陛下。」
這廂見榮王世子起身,魏叔易含笑道:「榮王世子一片痴心明月可鑑,實令人感嘆。」
微微一頓後,道:「只是婚姻之事非但在於父母之命,亦是為結兩姓之好,而這『好』之一字,自少不了兩情相悅……」
魏叔易說話間,看向了對面女席,含笑問:「不知常家娘子的心意,是否與世子相同?」
這番話,聖人不便說,否則會顯得有所推辭,似有暗示女方相拒之意。
聖人說不得的,那便由他這個做臣子的來說——在朝堂之上,他經常充當如此角色。
前提是他看得清聖意。
但此時捫心自問,在榮王世子幾番『攻勢』之下,他當下並不是很確定聖人此刻的想法。
然他還是說了。
魏叔易看著那少女。
他想,她需要一個開口說話的機會。
這機會或許未必需要他來給,她真正想說話時大約無人可攔,但……就當是他多事吧,誰讓他此刻想試著多事一回。
此言使常歲寧得以順理成章地站起了身。
榮王世子看向了她,臉上有著不自在之色,卻也寫滿了真摯:「我待常娘子出自真心……」
少女看著他:「可我待世子無意。」
少女語氣平靜卻惹得四下氣氛忽變。
這不能再直白的拒絕,讓榮王世子一時間怔住。
「世子今日求娶之舉,事先未曾與我提及半字,我甚至也從來不知世子心儀於我。」常歲寧道:「若問我是否有意,我的確無意,且世子此舉,令我很是困擾——如此,世子還要勉強嗎?」
四下有驚異的吸氣聲。
這常家娘子所言,未免太過不給榮王世子留顏面了!
病弱的青年站在那裡,眼底有閃躲著的難堪之色。
常歲寧不為所動,也未覺得自己做錯說錯。
她對榮王世子從無敵意,甚至因他父王之故而待他存有兩分天然好感,但這並不代表她可以接受他如此失當的安排——
是了,就是安排。
他早就與榮王商定了此事,他冒險求聖人成全,他選在今日這等時機場合,每句話每一步都恰到好處,他認真安排好了一切。
比起他此刻的小小難堪,她因此遭受的麻煩與困局才是最實際的——比起她與崔璟商定的計劃,榮王世子今晚的舉動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同之處在於,榮王世子之舉幾乎不給她拒絕的餘地,是以讓聖人賜婚為最終目的。
這或許會使她做不成太子妃,但卻又會被抓去做榮王世子妃,這二者於她而言,實在區別不大。
她不想做太子妃,更不想做什麼榮王世子妃,無論對方是心儀於她還是另有盤算,這於她而言皆是擺布而已。
聖冊帝動搖了,但她不能。
她絕不接受擺布。
面對她那句「如此,世子還要勉強嗎」,榮王世子一時沉默不語。
四下的氣氛因尷尬而凝滯了片刻。
有官員拿緩解氣氛的語氣笑著說道:「這感情二字,一時沒有不要緊,但日後是可以培養的嘛。」
很快有人接話:「沒錯……」
「榮王世子這般真心何其難得……錯過豈不可惜?」
離常闊近些的官員嘆息著道:「常大將軍也該勸一勸常娘子,正所謂……」
「啪」地一聲輕響,常闊捏碎了手中酒盞。
「……」那官員餘下的話堵在了嗓子眼兒。
掌心裡厚厚的老繭讓常闊連皮都沒破一點,他邊摘去手掌里的那些碎渣,邊皺眉問姚翼:「老姚,你說這杯子這麼不經捏呢。」
那官員張了張嘴巴,默默將傾向常闊的身子遠離。
但別處的勸說聲還在繼續。
甚至有些婦人也跟著自家開了口的夫君一同勸起了常歲寧:「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呀……」
正如乞巧節時,若遇男子大膽表意,圍觀者出於看熱鬧的心態,哪怕並不認得二人,什麼都不知曉,但總要起鬨勸說女子接受對方的心意。
但此刻局面又有不同,常歲寧不必一一去看,也可知這些開口相勸之人中,多半必是左相長孫氏一黨。
坐在此處的沒幾個閒人,誰會在意榮王世子難堪與否,誰會為了區區氣氛而出言調和勸說,說到底不過是打著這名目,欲順水推舟將她推離未來太子妃的人選之列罷了。
如此情形下,若聖心偏離,一句賜婚就算定下此事,她若不再相抗,沒準兒此事傳出去還能成為一樁佳話美談,世人會稱讚榮王世子深情可鑑,至於她那句「無意」,並不會被人記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