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盛世方有盛況,她自然樂見盛況。
但也需分哪種盛況——
若今日組織這場詩會者,是朝中哪位官員或宗室中人,她自然無法樂見。
一位小娘子的拜師宴,成就了這場詩會,便恰到好處地避開了她忌諱的一切。
倒非她自身為女子,卻輕視女子,忽視女子,不以女子作為威脅——正因她是女子,更深知女子行事之不易。
縱是她走到了今日,前路仍是未知的。
她坐上這個位置,是在步步為營之外,又得遇天時地利人和……
她這一路走來,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任何女子無法再試圖借鑑模仿的。
縱有格外出色的女子出現,也無法再成為她真正意義上的敵人。
故而,她大可以讚賞的態度,去看待這場頗有包容之氣的詩會。
「眾文士齊聚一堂,實乃少見之盛事。洛兒便代朕去看一看,今日可有什麼好詩詞文章出現。」聖冊帝交待明洛:「不必聲張,亦不必以朕之名,以免驚擾諸士。」
明洛會意應下:「洛兒明白。」
文人手中的筆,時常可為刀。
姑母當初登基,便借用過這把刀。
用過的人,更知道警惕戒備。
詩會本是好事,但若傳出了有損天威的礙眼之物,便不能被稱之為盛事了——若果真有那等不識趣者,自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而促成了這場詩會之人,難免也會被牽連。
明洛掩下眼底思索後退出甘露殿,遂換去官服,出宮而去。
……
焰火已歇,登泰樓外,忽然響起了一陣哭喊聲。
第111章 歲寧不許
發出那哭喊聲的是個男人。
男人身量不高,約四十歲上下,身穿灰撲扑打著補丁的衣袍,髮髻鬍鬚雜亂,面色蠟黃,懷裡抱著只灰藍色的包袱。
「我要見常家娘子!」
他哭得傷心欲絕,就要往登泰樓中闖去。
然而他還未及近得登泰樓前堂大門,便被兩道人影攔住了去路。
那二人皆是青年男子,衣著尋常,但此刻攔住男人的動作與眼神皆透著無聲的壓迫之感。
滿臉眼淚的男人下意識地後退一步,哭聲不覺一滯,而後慌忙跪了下去,連連磕頭求道:「我有要緊事要問常家娘子,今日極不容易才尋到這裡……求求各位貴人老爺發發慈悲讓我進去吧!」
他那陣哭喊著要見常家娘子的動靜,已經引起了樓外不少人的注意,此時其又跪下相求,衣著寒酸的窮苦百姓跪在華燈高懸、貴人云集的登泰樓外,這頗有衝擊的一幕落在眾人眼中,便將那男人顯得愈發可憐卑微。
「奇怪,此人為何要尋常家娘子……」
許多人圍了上來,議論聲一時充斥四周。
樓外皆是崔璟的人,包括那兩名出手相攔者,此時已經有人快步上樓將此事稟於了崔璟。
眼見晚間宴席已至下半場,崔璟本欲提早離開回玄策府去,正打算同常闊告辭而去,此時聽得下屬來稟,神色微動,遂走向一旁的常歲寧。
常歲寧此時正站在一扇仕女圖屏風旁與姚夏等人說話。
本正有說有笑的女孩子們見得崔璟走近,有人神色一緊,不覺往一旁退了退。
見崔璟走得更近了,又有兩名小娘子退去了屏風後。
好似那俊朗不似凡人的青年每走一步,踩著的並非是地磚,而是她們的膽子。
待崔璟真正在常歲寧面前停下時,已死扛到最後的姚夏也終於默默鬆開了常歲寧的手臂,朝著崔璟福了福身,屏息走開了。
「崔大都督——」常歲寧轉頭看向樓外方向:「可是有人來了?」
聽得她這聲並不意外的詢問,崔璟微點頭:「有一名身份不明四十歲余的男子在外哭喊,聲稱有要緊事要當面詢問常家娘子——」
「既是要緊事,那便有勞崔大都督讓人請他上來吧。」
聽她語氣很是理應如此,崔璟直言提醒道:「來者不善。」
常歲寧點頭:「嗯,善者不來。」
崔璟:「……」
倒不是讓她接詞的意思。
常歲寧接著說道:「人多眼雜,若由他在外面吵嚷哭喊,實為不可控,縱就此驅逐,之後也更易滋生不清不楚任人粉飾的流言。」
若當真有人存心不讓她今日這詩會好好地辦完,她加以驅逐多半正中對方下懷,不如先接下此招,看看對方到底是想唱哪一齣戲。
崔璟思索間,元祥忍不住小聲提醒道:「常娘子還是小心為妙,對方一人前來,倒不怕他鬧事……只是我方才往下看,只見其面色蠟黃眼底發黑,不是什麼康健之人,萬一來者不善再鬧出什麼人命來,豈不晦氣?」
晦氣自是好聽的說法,拜師宴上死了人,定有人拿此做文章,從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常歲寧不以為意地道:「無妨,我就愛看這個熱鬧。」
元祥:「?!」
愛看死人的熱鬧?!
他看向常歲寧的眼神頓時有些發愁——什麼熱鬧都愛看只會害了常家娘子。
崔璟:「……去吧。」
元祥壓下複雜的神情,去安排了此事。
那男人很快便被「請」了上來。
此前他那番動靜除了招來了樓外之人的注意,也吸引了樓上那些在圍欄邊吹風的來客,已經好奇地議論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也需分哪種盛況——
若今日組織這場詩會者,是朝中哪位官員或宗室中人,她自然無法樂見。
一位小娘子的拜師宴,成就了這場詩會,便恰到好處地避開了她忌諱的一切。
倒非她自身為女子,卻輕視女子,忽視女子,不以女子作為威脅——正因她是女子,更深知女子行事之不易。
縱是她走到了今日,前路仍是未知的。
她坐上這個位置,是在步步為營之外,又得遇天時地利人和……
她這一路走來,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任何女子無法再試圖借鑑模仿的。
縱有格外出色的女子出現,也無法再成為她真正意義上的敵人。
故而,她大可以讚賞的態度,去看待這場頗有包容之氣的詩會。
「眾文士齊聚一堂,實乃少見之盛事。洛兒便代朕去看一看,今日可有什麼好詩詞文章出現。」聖冊帝交待明洛:「不必聲張,亦不必以朕之名,以免驚擾諸士。」
明洛會意應下:「洛兒明白。」
文人手中的筆,時常可為刀。
姑母當初登基,便借用過這把刀。
用過的人,更知道警惕戒備。
詩會本是好事,但若傳出了有損天威的礙眼之物,便不能被稱之為盛事了——若果真有那等不識趣者,自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而促成了這場詩會之人,難免也會被牽連。
明洛掩下眼底思索後退出甘露殿,遂換去官服,出宮而去。
……
焰火已歇,登泰樓外,忽然響起了一陣哭喊聲。
第111章 歲寧不許
發出那哭喊聲的是個男人。
男人身量不高,約四十歲上下,身穿灰撲扑打著補丁的衣袍,髮髻鬍鬚雜亂,面色蠟黃,懷裡抱著只灰藍色的包袱。
「我要見常家娘子!」
他哭得傷心欲絕,就要往登泰樓中闖去。
然而他還未及近得登泰樓前堂大門,便被兩道人影攔住了去路。
那二人皆是青年男子,衣著尋常,但此刻攔住男人的動作與眼神皆透著無聲的壓迫之感。
滿臉眼淚的男人下意識地後退一步,哭聲不覺一滯,而後慌忙跪了下去,連連磕頭求道:「我有要緊事要問常家娘子,今日極不容易才尋到這裡……求求各位貴人老爺發發慈悲讓我進去吧!」
他那陣哭喊著要見常家娘子的動靜,已經引起了樓外不少人的注意,此時其又跪下相求,衣著寒酸的窮苦百姓跪在華燈高懸、貴人云集的登泰樓外,這頗有衝擊的一幕落在眾人眼中,便將那男人顯得愈發可憐卑微。
「奇怪,此人為何要尋常家娘子……」
許多人圍了上來,議論聲一時充斥四周。
樓外皆是崔璟的人,包括那兩名出手相攔者,此時已經有人快步上樓將此事稟於了崔璟。
眼見晚間宴席已至下半場,崔璟本欲提早離開回玄策府去,正打算同常闊告辭而去,此時聽得下屬來稟,神色微動,遂走向一旁的常歲寧。
常歲寧此時正站在一扇仕女圖屏風旁與姚夏等人說話。
本正有說有笑的女孩子們見得崔璟走近,有人神色一緊,不覺往一旁退了退。
見崔璟走得更近了,又有兩名小娘子退去了屏風後。
好似那俊朗不似凡人的青年每走一步,踩著的並非是地磚,而是她們的膽子。
待崔璟真正在常歲寧面前停下時,已死扛到最後的姚夏也終於默默鬆開了常歲寧的手臂,朝著崔璟福了福身,屏息走開了。
「崔大都督——」常歲寧轉頭看向樓外方向:「可是有人來了?」
聽得她這聲並不意外的詢問,崔璟微點頭:「有一名身份不明四十歲余的男子在外哭喊,聲稱有要緊事要當面詢問常家娘子——」
「既是要緊事,那便有勞崔大都督讓人請他上來吧。」
聽她語氣很是理應如此,崔璟直言提醒道:「來者不善。」
常歲寧點頭:「嗯,善者不來。」
崔璟:「……」
倒不是讓她接詞的意思。
常歲寧接著說道:「人多眼雜,若由他在外面吵嚷哭喊,實為不可控,縱就此驅逐,之後也更易滋生不清不楚任人粉飾的流言。」
若當真有人存心不讓她今日這詩會好好地辦完,她加以驅逐多半正中對方下懷,不如先接下此招,看看對方到底是想唱哪一齣戲。
崔璟思索間,元祥忍不住小聲提醒道:「常娘子還是小心為妙,對方一人前來,倒不怕他鬧事……只是我方才往下看,只見其面色蠟黃眼底發黑,不是什麼康健之人,萬一來者不善再鬧出什麼人命來,豈不晦氣?」
晦氣自是好聽的說法,拜師宴上死了人,定有人拿此做文章,從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常歲寧不以為意地道:「無妨,我就愛看這個熱鬧。」
元祥:「?!」
愛看死人的熱鬧?!
他看向常歲寧的眼神頓時有些發愁——什麼熱鬧都愛看只會害了常家娘子。
崔璟:「……去吧。」
元祥壓下複雜的神情,去安排了此事。
那男人很快便被「請」了上來。
此前他那番動靜除了招來了樓外之人的注意,也吸引了樓上那些在圍欄邊吹風的來客,已經好奇地議論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