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如今他與眾人一樣身著文衫走在一處,身邊有儒雅上進的權貴之子,也有出身寒微卻生機勃勃的庶人子弟,百人百態,但皆著同樣衣衫,得同樣的先生施教,這從未有過的體驗,讓崔琅慢慢便覺出了以往不曾觸及到的樂趣。
當然,那些經、書、數課的確枯燥,但問題也不大,往往他打個瞌睡便過去半堂課了,必要時還可以使出腹痛大法躲過去。
這叫崔琅一度覺得走進了新天地,更如魚兒入海,並恍然大悟——難怪他以往總覺京師之內顛來倒去只那麼些人,壓根兒沒幾個可玩的,原是全瞞著他藏在這兒了!
這麼好的地方,他竟然才來!
不是他說,祖父早幹嘛去了?
想他以往也沒少闖禍,祖父早該罰他來這兒了!
崔琅見國子監頗有相逢恨晚之感,而國子監內的先生博士們見他如見前生罪業現世——但崔琅自顧相逢恨晚,並不在意他們的死活。
這一日,崔棠收到了次兄使人送回家中的書信一封。
「寫什麼了?」坐在椅中,懷裡抱著只獅子貓的盧氏隨口問。
崔棠反覆看了兩遍,才道:「次兄竟說明日旬假他不回來了。」
這還是離家那日哭哭啼啼的次兄嗎?
「他倒樂不思蜀了。」盧氏欣慰點頭:「恰是蜀亦不思他,如此好極,各得其樂。」
崔棠也很贊成。
「不過次兄於信上邀了父親母親五日後去國子監觀擊鞠賽……」崔棠邊看信邊道:「屆時次兄也會參加,他此番旬假之所以不歸,便是為此番端午擊鞠賽做準備。」
擊鞠極受當下盛人追捧喜愛,其程度同北地過節吃餃子大致趨同——京師每逢佳節必大辦擊鞠賽,便是每逢科舉後,朝廷亦會於月燈閣設下馬球會,大慶新科及第之喜。
先皇在世時,亦分外痴迷擊鞠,宗室各子弟亦不例外,宮中至今仍設有百人擊鞠隊在,其內皆是百里挑一的擊鞠好手。
每年端午節前,國子監內皆會舉辦擊鞠賽,擊鞠賽事本就熱鬧,加之國子監與科舉及官場捆綁的特殊性,此賽事便很受朝廷重視。
當日,不少朝中官員皆會前來觀賽,一些官家女眷也會跟過來湊一湊熱鬧。
「次兄的馬球打得雖稱不上光宗耀祖,但想來也不至於給母親丟臉的,到時母親可要去瞧瞧嗎?」
盧氏面色隨意地點頭:「左右閒來無事,那咱們便過去看看。」
崔棠有些猶豫:「那要去問父親是否同去嗎?」
盧氏不答反問:「你覺得他會去嗎?」
崔棠搖頭。
盧氏又問:「那你果真想去嗎?」
崔棠點頭。
盧氏:「那你去找哪門子的晦氣?」
又不禁嘆息著問道:「你父親這個人與常人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常人若遇到不喜歡吃的菜,不夾便是了,但他瞧見了不喜歡吃的菜……你覺得他會如何?」
崔棠想了想:「大抵是要將桌子給掀了吧。」
盧氏點頭:「可不是麼,否則但凡叫他瞧見任何人吃上一口,他都會難受到活不下去的。」
這便是她的丈夫,一個病得不輕的晦氣男人。
盧氏輕抬下頜,看向女兒手中寫了滿滿一篇的信紙:「信上還寫什麼了?」
「皆是些在國子監內的瑣事了……」崔棠說著,直接一目三行略過兄長的碎念,視線定在最後一行字上,卻是「咿」了一聲:「次兄竟還說,若是可以,他還想邀長兄去觀賽。」
盧氏訝然:「這進了國子監,就是不一樣了……他還真敢想啊。」
崔棠也覺次兄此念頗為異想天開:「那要使人給長兄傳話嗎?」
盧氏想了一會兒,道:「話還是要傳的,萬一你們長兄於玄策府內公事勞心,恰想看耍猴兒來放鬆一二呢?」
崔棠:「……也是。」
……
入了五月的京師,連風都帶著絲絲熱意。
「寧寧,當下這般炎熱的天氣,就連《白蛇記》里的白蛇娘子也都要去避暑的,你也該歇一歇才是。」尚是清晨時分,喬玉綿坐在廊下,由女使拿蒲扇扇著風,柔聲勸著於庭院中晨起練劍的常歲寧。
喜兒聞言不禁笑了道:「白蛇娘子避暑是怕現原形,我家女郎斷無原形可現的。」
喬玉綿笑著打趣:「我是怕她熱化了去呀。」
常歲寧剛練完一套劍法,此刻收劍於身側,呼出了一口氣來。
她倒也是有原形的,但單憑這區區暑氣,倒沒法子叫她現真身。
她將劍遞給走過來的喜兒,卻未去接喜兒手中的棉巾擦汗。
渾身都濕透了,衣衫都黏在身上,擦也無處可擦,反正也是要去沖洗更衣的。
聽著喬玉綿好意勸她等天氣涼爽些再習武的話,常歲寧解釋道:「暑日裡練武雖苦,但也正是鍛鍊耐力的好時機。」
耐力與意志相連,一些極端的環境下往往很適宜鍛造意志。
但在極端的界線處也還須量力而行,不然意志未能鍛成,人先無了。
「你呀,好端端地作甚非要吃這份苦……」喬玉綿幾分不解,幾分心疼。
起初她得知常歲寧習武只當是一時興起,但這段時日瞧下來,才知她家寧寧習武是真正下了苦功夫的。
習武本就是很苦的,更何況是這種習法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當然,那些經、書、數課的確枯燥,但問題也不大,往往他打個瞌睡便過去半堂課了,必要時還可以使出腹痛大法躲過去。
這叫崔琅一度覺得走進了新天地,更如魚兒入海,並恍然大悟——難怪他以往總覺京師之內顛來倒去只那麼些人,壓根兒沒幾個可玩的,原是全瞞著他藏在這兒了!
這麼好的地方,他竟然才來!
不是他說,祖父早幹嘛去了?
想他以往也沒少闖禍,祖父早該罰他來這兒了!
崔琅見國子監頗有相逢恨晚之感,而國子監內的先生博士們見他如見前生罪業現世——但崔琅自顧相逢恨晚,並不在意他們的死活。
這一日,崔棠收到了次兄使人送回家中的書信一封。
「寫什麼了?」坐在椅中,懷裡抱著只獅子貓的盧氏隨口問。
崔棠反覆看了兩遍,才道:「次兄竟說明日旬假他不回來了。」
這還是離家那日哭哭啼啼的次兄嗎?
「他倒樂不思蜀了。」盧氏欣慰點頭:「恰是蜀亦不思他,如此好極,各得其樂。」
崔棠也很贊成。
「不過次兄於信上邀了父親母親五日後去國子監觀擊鞠賽……」崔棠邊看信邊道:「屆時次兄也會參加,他此番旬假之所以不歸,便是為此番端午擊鞠賽做準備。」
擊鞠極受當下盛人追捧喜愛,其程度同北地過節吃餃子大致趨同——京師每逢佳節必大辦擊鞠賽,便是每逢科舉後,朝廷亦會於月燈閣設下馬球會,大慶新科及第之喜。
先皇在世時,亦分外痴迷擊鞠,宗室各子弟亦不例外,宮中至今仍設有百人擊鞠隊在,其內皆是百里挑一的擊鞠好手。
每年端午節前,國子監內皆會舉辦擊鞠賽,擊鞠賽事本就熱鬧,加之國子監與科舉及官場捆綁的特殊性,此賽事便很受朝廷重視。
當日,不少朝中官員皆會前來觀賽,一些官家女眷也會跟過來湊一湊熱鬧。
「次兄的馬球打得雖稱不上光宗耀祖,但想來也不至於給母親丟臉的,到時母親可要去瞧瞧嗎?」
盧氏面色隨意地點頭:「左右閒來無事,那咱們便過去看看。」
崔棠有些猶豫:「那要去問父親是否同去嗎?」
盧氏不答反問:「你覺得他會去嗎?」
崔棠搖頭。
盧氏又問:「那你果真想去嗎?」
崔棠點頭。
盧氏:「那你去找哪門子的晦氣?」
又不禁嘆息著問道:「你父親這個人與常人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常人若遇到不喜歡吃的菜,不夾便是了,但他瞧見了不喜歡吃的菜……你覺得他會如何?」
崔棠想了想:「大抵是要將桌子給掀了吧。」
盧氏點頭:「可不是麼,否則但凡叫他瞧見任何人吃上一口,他都會難受到活不下去的。」
這便是她的丈夫,一個病得不輕的晦氣男人。
盧氏輕抬下頜,看向女兒手中寫了滿滿一篇的信紙:「信上還寫什麼了?」
「皆是些在國子監內的瑣事了……」崔棠說著,直接一目三行略過兄長的碎念,視線定在最後一行字上,卻是「咿」了一聲:「次兄竟還說,若是可以,他還想邀長兄去觀賽。」
盧氏訝然:「這進了國子監,就是不一樣了……他還真敢想啊。」
崔棠也覺次兄此念頗為異想天開:「那要使人給長兄傳話嗎?」
盧氏想了一會兒,道:「話還是要傳的,萬一你們長兄於玄策府內公事勞心,恰想看耍猴兒來放鬆一二呢?」
崔棠:「……也是。」
……
入了五月的京師,連風都帶著絲絲熱意。
「寧寧,當下這般炎熱的天氣,就連《白蛇記》里的白蛇娘子也都要去避暑的,你也該歇一歇才是。」尚是清晨時分,喬玉綿坐在廊下,由女使拿蒲扇扇著風,柔聲勸著於庭院中晨起練劍的常歲寧。
喜兒聞言不禁笑了道:「白蛇娘子避暑是怕現原形,我家女郎斷無原形可現的。」
喬玉綿笑著打趣:「我是怕她熱化了去呀。」
常歲寧剛練完一套劍法,此刻收劍於身側,呼出了一口氣來。
她倒也是有原形的,但單憑這區區暑氣,倒沒法子叫她現真身。
她將劍遞給走過來的喜兒,卻未去接喜兒手中的棉巾擦汗。
渾身都濕透了,衣衫都黏在身上,擦也無處可擦,反正也是要去沖洗更衣的。
聽著喬玉綿好意勸她等天氣涼爽些再習武的話,常歲寧解釋道:「暑日裡練武雖苦,但也正是鍛鍊耐力的好時機。」
耐力與意志相連,一些極端的環境下往往很適宜鍛造意志。
但在極端的界線處也還須量力而行,不然意志未能鍛成,人先無了。
「你呀,好端端地作甚非要吃這份苦……」喬玉綿幾分不解,幾分心疼。
起初她得知常歲寧習武只當是一時興起,但這段時日瞧下來,才知她家寧寧習武是真正下了苦功夫的。
習武本就是很苦的,更何況是這種習法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