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常歲寧下意識地道:「可他們並不認得我,未必會輕易信我的話吧?」
玄策軍治軍嚴明,走的可不是平易近人的路子。
崔璟停下了腳步。
他取下腰間一枚銅符,那魚形銅符設計精巧,在他手中一分為二。
崔璟將其中一半遞向常歲寧:「你持此物,若遇危險,可隨時就近尋玄策軍,他們定會相助。」
元祥看得驚住。
此符雖非調動玄策軍的軍符,卻也是都督的貼身之物,軍中見之如見都督,怎麼此時都督忽然就送給常娘子一半?
都督這莫不是在那一聲聲的家人中迷失了自我嗎?
哎……說到底都怪崔家待都督太過冷情,以至於在外這三言兩語,竟就讓都督上了頭!
由此可見,都督內心該是多麼渴望家人的溫暖?
想到這些,元祥險些淚灑當場。
常娘子還愣著幹什麼?快收下啊!
都督好不容易打開了心扉,倘若被拒絕,心門怕是就要自此鎖死了!
常歲寧本是隨口一問,卻不料崔璟竟給了此物,一時難免意外。
阿點催促道:「小阿鯉,拿著吧!自家人就不要見外了!」
見崔璟並非是假客套,而是真實在,常歲寧便伸出手接了過來:「多謝崔大都督。」
崔璟這才繼續往前走去:「謝倒不必,聊勝於無——」
「……」常歲寧看著手中的銅符。
喜兒也險些聽不下去。
聊勝於無?
堂堂玄策軍首領,崔氏嫡長孫的貼身銅符……這若叫「聊」,那她就真的無了!
崔璟的話還未說完:「你還是要自求多福。」
常歲寧點頭「嗯」了一聲:「崔大都督放心,這個我擅長。」
經過這段時日同這具身體的磨合,隨著對形勢局面的了解,腳下是故土,身側是故人,除了阿爹密了點,砸得她有些發懵之外——如今她也得以卸下些許防備,慢慢變得鬆弛了一些。
在北狄那三年,她都快要忘了曾經的那個「自己」是怎麼活著,是怎麼說話的了。
而今,她似乎又慢慢將自己找回來了。
聽著這句「大言不慚」的話,崔璟轉頭看了一眼身側的少女。
她在看著前方,一雙眼睛尤為明亮。
崔璟回了寺中,便去忙了公事,常歲寧則帶著空了的桶,再次去了後山打水。
如此反覆四趟來回,日頭漸漸升高,那坐在河邊巨石的榮王世子忍不住問:「常娘子不累嗎?」
「最後一趟了。」常歲寧拿手背擦了擦額角上的細汗,隨口問:「榮王世子還不回去嗎?」
李錄含笑道:「就要回去了。」
他說著,再次看向對岸青山:「此處風光甚好,只可惜明日就要離寺了。」
「明日貴人們就要離寺了嗎?」不遠處的小沙彌聞言看向常歲寧主僕,不由小聲道:「真是可惜了呢……」
沒人幫他們幹活了。
一旁年長些的僧人低聲訓斥小師弟:「……怠懶之心豈可有?」
小沙彌愣了愣:「我只道可惜,師兄怎知我可惜的是什麼?」
哦!他知道了!
除非師兄跟他有一樣的想法!
小沙彌拿抓賊的眼神盯著自家師兄,那僧人臉色漲紅,連念幾聲阿彌陀佛。
末了,想到昨日聽住持方丈講經時的心得,又試著與自己和解,嘗試接納真實的內心。
他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幹活勤快又實在的施主,誰能不喜歡呢?
阿彌陀佛,一不小心接納的太徹底,甚至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祈福大典了。
……
祈福七日已滿,聖駕遂啟程回京。
從清幽的山寺回到了眾聲鼎沸的朝堂,那些波濤涌動便也隨之由暗轉明。
次日早朝之上,對於裴氏一族的處置也終於落定。
裴岷已死,凡有牽連者皆論罪處之,抄沒家產,經查明不涉罪行之人則不予牽連——
一時間,裴氏族人或入獄,或被流放貶謫,縱餘下倖存者,顧不得悲痛感傷,皆倉促攜家眷匆匆離京而去。
隨著昔日裴氏族人聚居的靖善坊被查抄搬空,煊赫多時的裴氏一族,就此衰敗散離。
一場春雨落,京城之外的淨業庵中,時有婦人尖利的聲音響起。
第74章 如此不守驢德
聽著門外傳來的瘋叫聲,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薄粗布海青的裴氏坐在冰涼的條凳上,看著僕婦取來的吃食,面色沉極:「拿走!」
這些東西她怎麼吃得下!
「如今只有這些,娘子忍忍吧……」僕婦苦口婆心地勸道:「婢子聽說裴氏族人皆已離京了……眼下娘子還是要保重身子為上。」
「那就去找姚家!」裴氏猛地站起身來,面色咄咄逼人:「我不想再待在這種鬼地方了!我要回京城去!」
僕婦聽得心情複雜。
這話說的……
這整個淨業庵里的人,又有哪個想呆在這裡呢?
可她們為什麼不回京城享福呢,難道是因為不喜歡嗎?
「娘子……」
「讓姚翼想辦法去打點!」裴氏眼神反覆:「他不能不管我的死活……他欠我們裴家這麼多,他不能不管我!」
「還有姚冉……是我生了她,她不能如此不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玄策軍治軍嚴明,走的可不是平易近人的路子。
崔璟停下了腳步。
他取下腰間一枚銅符,那魚形銅符設計精巧,在他手中一分為二。
崔璟將其中一半遞向常歲寧:「你持此物,若遇危險,可隨時就近尋玄策軍,他們定會相助。」
元祥看得驚住。
此符雖非調動玄策軍的軍符,卻也是都督的貼身之物,軍中見之如見都督,怎麼此時都督忽然就送給常娘子一半?
都督這莫不是在那一聲聲的家人中迷失了自我嗎?
哎……說到底都怪崔家待都督太過冷情,以至於在外這三言兩語,竟就讓都督上了頭!
由此可見,都督內心該是多麼渴望家人的溫暖?
想到這些,元祥險些淚灑當場。
常娘子還愣著幹什麼?快收下啊!
都督好不容易打開了心扉,倘若被拒絕,心門怕是就要自此鎖死了!
常歲寧本是隨口一問,卻不料崔璟竟給了此物,一時難免意外。
阿點催促道:「小阿鯉,拿著吧!自家人就不要見外了!」
見崔璟並非是假客套,而是真實在,常歲寧便伸出手接了過來:「多謝崔大都督。」
崔璟這才繼續往前走去:「謝倒不必,聊勝於無——」
「……」常歲寧看著手中的銅符。
喜兒也險些聽不下去。
聊勝於無?
堂堂玄策軍首領,崔氏嫡長孫的貼身銅符……這若叫「聊」,那她就真的無了!
崔璟的話還未說完:「你還是要自求多福。」
常歲寧點頭「嗯」了一聲:「崔大都督放心,這個我擅長。」
經過這段時日同這具身體的磨合,隨著對形勢局面的了解,腳下是故土,身側是故人,除了阿爹密了點,砸得她有些發懵之外——如今她也得以卸下些許防備,慢慢變得鬆弛了一些。
在北狄那三年,她都快要忘了曾經的那個「自己」是怎麼活著,是怎麼說話的了。
而今,她似乎又慢慢將自己找回來了。
聽著這句「大言不慚」的話,崔璟轉頭看了一眼身側的少女。
她在看著前方,一雙眼睛尤為明亮。
崔璟回了寺中,便去忙了公事,常歲寧則帶著空了的桶,再次去了後山打水。
如此反覆四趟來回,日頭漸漸升高,那坐在河邊巨石的榮王世子忍不住問:「常娘子不累嗎?」
「最後一趟了。」常歲寧拿手背擦了擦額角上的細汗,隨口問:「榮王世子還不回去嗎?」
李錄含笑道:「就要回去了。」
他說著,再次看向對岸青山:「此處風光甚好,只可惜明日就要離寺了。」
「明日貴人們就要離寺了嗎?」不遠處的小沙彌聞言看向常歲寧主僕,不由小聲道:「真是可惜了呢……」
沒人幫他們幹活了。
一旁年長些的僧人低聲訓斥小師弟:「……怠懶之心豈可有?」
小沙彌愣了愣:「我只道可惜,師兄怎知我可惜的是什麼?」
哦!他知道了!
除非師兄跟他有一樣的想法!
小沙彌拿抓賊的眼神盯著自家師兄,那僧人臉色漲紅,連念幾聲阿彌陀佛。
末了,想到昨日聽住持方丈講經時的心得,又試著與自己和解,嘗試接納真實的內心。
他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幹活勤快又實在的施主,誰能不喜歡呢?
阿彌陀佛,一不小心接納的太徹底,甚至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祈福大典了。
……
祈福七日已滿,聖駕遂啟程回京。
從清幽的山寺回到了眾聲鼎沸的朝堂,那些波濤涌動便也隨之由暗轉明。
次日早朝之上,對於裴氏一族的處置也終於落定。
裴岷已死,凡有牽連者皆論罪處之,抄沒家產,經查明不涉罪行之人則不予牽連——
一時間,裴氏族人或入獄,或被流放貶謫,縱餘下倖存者,顧不得悲痛感傷,皆倉促攜家眷匆匆離京而去。
隨著昔日裴氏族人聚居的靖善坊被查抄搬空,煊赫多時的裴氏一族,就此衰敗散離。
一場春雨落,京城之外的淨業庵中,時有婦人尖利的聲音響起。
第74章 如此不守驢德
聽著門外傳來的瘋叫聲,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薄粗布海青的裴氏坐在冰涼的條凳上,看著僕婦取來的吃食,面色沉極:「拿走!」
這些東西她怎麼吃得下!
「如今只有這些,娘子忍忍吧……」僕婦苦口婆心地勸道:「婢子聽說裴氏族人皆已離京了……眼下娘子還是要保重身子為上。」
「那就去找姚家!」裴氏猛地站起身來,面色咄咄逼人:「我不想再待在這種鬼地方了!我要回京城去!」
僕婦聽得心情複雜。
這話說的……
這整個淨業庵里的人,又有哪個想呆在這裡呢?
可她們為什麼不回京城享福呢,難道是因為不喜歡嗎?
「娘子……」
「讓姚翼想辦法去打點!」裴氏眼神反覆:「他不能不管我的死活……他欠我們裴家這麼多,他不能不管我!」
「還有姚冉……是我生了她,她不能如此不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