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常歲寧看去,只見正是鄭國公夫人段氏。
「段夫人。」常歲寧於心中哀嘆一聲,與她見禮。
段氏笑道:「真是巧了,沒想到常小娘子也來了此處觀象。」
「見過國公夫人。」姚夏也上前行禮,不由就問:「魏姐姐不曾過來嗎?」
「她呀,哪有這份心思工夫,跟你們斷是比不了的。」段氏答罷,視線似隨意地看向了常歲寧,語氣也同樣隨意:「但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倒是來了的。」
段氏身邊的婆子只覺聽得心情頗複雜,夫人這「順口一提」的生硬程度,簡直不亞於,人家說了句今天天氣真好,夫人則掩口做驚訝狀回道:不是吧,這都被你知道我那還沒定親的兒子也來了?
就……人家明明都沒問到這茬兒啊!
得虧她跟在夫人多年,練就了一副厚臉皮,此時才不至於臊得面紅耳赤。
好在那常小娘子反應如常,只點頭道:「魏侍郎為朝廷要臣,是當隨行聖人左右的。」
天子祈福七日,卻不能將一概朝政之事拋之腦後,正如夏日往山莊避暑,卻也沒哪個缺心眼兒的皇帝當真就只悠哉避暑去,不然數月的暑氣避下來,天氣涼了,江山皇位也該跟著涼了。
說白了不過是臨時換個地方處理朝政罷了。
鄭國公夫人笑嘆口氣:「一整日也沒瞧見他半個影子。」
倒也未再多說,只一左一右拉起常歲寧和姚夏的手:「走,去那邊瞧瞧……」
神象固然吸引人,但看得久了便也沒太多意趣了,在場又多是見過世面的官家郎君娘子,不多時,見天色已要暗下,便也就三三兩兩地說笑散去。
段氏邀了常歲寧和姚夏,去她那裡一同用些齋飯,然後抄些經書,只說剛好做個伴。
她實在盛情,常歲寧試著婉拒了一句未果,只能跟著去了——當然,潛意識中也算是半推半就,她若當真不想去,拿刀抵著也不行。
若無事忙,她還是願意和段氏呆在一處,聽對方絮叨的。
常歲寧和姚夏陪著鄭國公夫人簡單地吃罷了齋飯,便已有僕婦備好了紙筆。
……
另一邊,姚冉也在陪著裴氏抄經。
這時,裴氏的陪嫁婆子走了進來,福身行禮。
「聽說大郎君觀罷象回來了,老夫人交待夫人早些歇下,不必抄得太晚,仔細傷神。」
裴氏未曾抬眼,身形端正地坐在小几前,執筆道:「來都來了,還怕什麼傷神。」
「二妹也回來了?」姚冉下意識地問了一句。
裴氏微側目,不悅地看向她。
姚冉意識到失言,母親向來不喜她與二妹太過親近……遂連忙低頭繼續抄寫。
那陪嫁婆子不知想到了什麼,卻是規規矩矩地答了她的話,視線則是看向裴氏:「二娘子尚且未歸,據說是和常家娘子一同受鄭國公夫人所邀,同去抄經了。」
裴氏筆下一頓,墨汁洇染,頓時壞了一整張紙。
她冷笑了一聲,乾脆將筆丟下:「段氏那般淺薄的眼光,也就如此了。」
明明她家冉兒論出身論性情才學,才是最出眾的,可那段氏卻故意在她面前裝傻充愣不說,反而將那小賤人甚至是姚夏那草包看進了眼裡!
自幼自持裴氏嫡長女身份,莫說外人了,便於一眾裴氏姊妹中也自認高高在上,被人捧著長大的裴氏,想到自嫁到姚家以來的種種不順際遇,以及每每回到母家時那些比她嫁得好的庶出族妹們悄悄投來的異樣目光……
而如今就連一個段氏也敢給她沒臉,且偏偏瞧上了那個小賤人,裴氏閉了閉眼,心中那團火不由越燒越熾。
姚冉想勸,卻不知從何開口,又不免有些自責——若是她能得鄭國公夫人青眼,母親也不會如此生氣了吧?
卻又有些矛盾……從小到大,她做得不好,母親定會失望責罰及言語奚落,而她若做得好,母親只會冷笑著說一句「早些如此,何至於受罰」,甚至氣極時還會說「你若是個兒郎,我又怎至於逼你至此」。
想著這些,姚冉繼續安靜抄經。
不管她怎麼做,她都是母親心中那個害得生母不能生育子嗣的罪魁禍首,一切不順的萬惡之源——而這份「罪業」較她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則是她的父親。
那婆子答完話之後,並未去做其它,或退至一旁,而是仍舊站在原處。
裴氏張開眼睛看向婆子,婆子一時未言。
裴氏掃向女兒:「時辰不早了,回去歇息吧,勿要耽擱了明日祈福大典。」
「女兒還不累。」縱是如此,姚冉還是下意識地停了筆,然而猶豫一瞬,終究道:「母親近日氣色不佳,女兒放心不下,想侍奉母親先歇下。」
裴氏微皺眉:「有下人在,哪裡需要你來伺候,莫要讓我多費口舌。」
姚冉抓緊了放在膝上的雙手,常年累月積攢下的畏懼讓她不敢再多言,只能應聲「是」,起身福禮,離開了此處。
待房門被合上,裴氏才看向那婆子。
姚冉刻意走得慢了些,仔細留意著身後房內的動靜,卻未能聽到什麼。
她唯有加快了些腳步,回到與裴氏相鄰的禪房內,隔著一道牆壁,無聲細聽著。
但隔壁安靜異樣,竟好像什麼聲音都沒有。
姚冉略略安心些許,然而緊攥的手指也如何也無法放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段夫人。」常歲寧於心中哀嘆一聲,與她見禮。
段氏笑道:「真是巧了,沒想到常小娘子也來了此處觀象。」
「見過國公夫人。」姚夏也上前行禮,不由就問:「魏姐姐不曾過來嗎?」
「她呀,哪有這份心思工夫,跟你們斷是比不了的。」段氏答罷,視線似隨意地看向了常歲寧,語氣也同樣隨意:「但我那不成器的兒子倒是來了的。」
段氏身邊的婆子只覺聽得心情頗複雜,夫人這「順口一提」的生硬程度,簡直不亞於,人家說了句今天天氣真好,夫人則掩口做驚訝狀回道:不是吧,這都被你知道我那還沒定親的兒子也來了?
就……人家明明都沒問到這茬兒啊!
得虧她跟在夫人多年,練就了一副厚臉皮,此時才不至於臊得面紅耳赤。
好在那常小娘子反應如常,只點頭道:「魏侍郎為朝廷要臣,是當隨行聖人左右的。」
天子祈福七日,卻不能將一概朝政之事拋之腦後,正如夏日往山莊避暑,卻也沒哪個缺心眼兒的皇帝當真就只悠哉避暑去,不然數月的暑氣避下來,天氣涼了,江山皇位也該跟著涼了。
說白了不過是臨時換個地方處理朝政罷了。
鄭國公夫人笑嘆口氣:「一整日也沒瞧見他半個影子。」
倒也未再多說,只一左一右拉起常歲寧和姚夏的手:「走,去那邊瞧瞧……」
神象固然吸引人,但看得久了便也沒太多意趣了,在場又多是見過世面的官家郎君娘子,不多時,見天色已要暗下,便也就三三兩兩地說笑散去。
段氏邀了常歲寧和姚夏,去她那裡一同用些齋飯,然後抄些經書,只說剛好做個伴。
她實在盛情,常歲寧試著婉拒了一句未果,只能跟著去了——當然,潛意識中也算是半推半就,她若當真不想去,拿刀抵著也不行。
若無事忙,她還是願意和段氏呆在一處,聽對方絮叨的。
常歲寧和姚夏陪著鄭國公夫人簡單地吃罷了齋飯,便已有僕婦備好了紙筆。
……
另一邊,姚冉也在陪著裴氏抄經。
這時,裴氏的陪嫁婆子走了進來,福身行禮。
「聽說大郎君觀罷象回來了,老夫人交待夫人早些歇下,不必抄得太晚,仔細傷神。」
裴氏未曾抬眼,身形端正地坐在小几前,執筆道:「來都來了,還怕什麼傷神。」
「二妹也回來了?」姚冉下意識地問了一句。
裴氏微側目,不悅地看向她。
姚冉意識到失言,母親向來不喜她與二妹太過親近……遂連忙低頭繼續抄寫。
那陪嫁婆子不知想到了什麼,卻是規規矩矩地答了她的話,視線則是看向裴氏:「二娘子尚且未歸,據說是和常家娘子一同受鄭國公夫人所邀,同去抄經了。」
裴氏筆下一頓,墨汁洇染,頓時壞了一整張紙。
她冷笑了一聲,乾脆將筆丟下:「段氏那般淺薄的眼光,也就如此了。」
明明她家冉兒論出身論性情才學,才是最出眾的,可那段氏卻故意在她面前裝傻充愣不說,反而將那小賤人甚至是姚夏那草包看進了眼裡!
自幼自持裴氏嫡長女身份,莫說外人了,便於一眾裴氏姊妹中也自認高高在上,被人捧著長大的裴氏,想到自嫁到姚家以來的種種不順際遇,以及每每回到母家時那些比她嫁得好的庶出族妹們悄悄投來的異樣目光……
而如今就連一個段氏也敢給她沒臉,且偏偏瞧上了那個小賤人,裴氏閉了閉眼,心中那團火不由越燒越熾。
姚冉想勸,卻不知從何開口,又不免有些自責——若是她能得鄭國公夫人青眼,母親也不會如此生氣了吧?
卻又有些矛盾……從小到大,她做得不好,母親定會失望責罰及言語奚落,而她若做得好,母親只會冷笑著說一句「早些如此,何至於受罰」,甚至氣極時還會說「你若是個兒郎,我又怎至於逼你至此」。
想著這些,姚冉繼續安靜抄經。
不管她怎麼做,她都是母親心中那個害得生母不能生育子嗣的罪魁禍首,一切不順的萬惡之源——而這份「罪業」較她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則是她的父親。
那婆子答完話之後,並未去做其它,或退至一旁,而是仍舊站在原處。
裴氏張開眼睛看向婆子,婆子一時未言。
裴氏掃向女兒:「時辰不早了,回去歇息吧,勿要耽擱了明日祈福大典。」
「女兒還不累。」縱是如此,姚冉還是下意識地停了筆,然而猶豫一瞬,終究道:「母親近日氣色不佳,女兒放心不下,想侍奉母親先歇下。」
裴氏微皺眉:「有下人在,哪裡需要你來伺候,莫要讓我多費口舌。」
姚冉抓緊了放在膝上的雙手,常年累月積攢下的畏懼讓她不敢再多言,只能應聲「是」,起身福禮,離開了此處。
待房門被合上,裴氏才看向那婆子。
姚冉刻意走得慢了些,仔細留意著身後房內的動靜,卻未能聽到什麼。
她唯有加快了些腳步,回到與裴氏相鄰的禪房內,隔著一道牆壁,無聲細聽著。
但隔壁安靜異樣,竟好像什麼聲音都沒有。
姚冉略略安心些許,然而緊攥的手指也如何也無法放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