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竟有此等事……」鄭國公嘖嘖稱奇。
正是此時,下人通傳,道是郎君來了。
為瞧熱鬧而來的魏叔易剛進得廳中,未見自家父親撒潑痛哭,略覺失望。
「來得正好,母親正有事要問你。」段氏含笑問兒子:「母親想找個媒官登門向常家提親,子顧,你覺得三日後如何?母親已提早讓人看過了,是個難得的吉日。」
饒是穩如老狗如魏叔易,也時常被臥龍鳳雛如自家母親的直白話語驚到。
他愕然了片刻,不禁失笑:「是什麼叫母親生出了此等天大的誤解來?」
段氏留意著兒子的神情:「怎麼,你的意思是,這親不該提?」
「母親這念頭本就生得離奇。」魏叔易無奈嘆道:「我大常家娘子足足六歲——」
段氏訝然:「你這都打聽清楚了?」
魏叔易:「……倒也不難得知。」
「六歲算什麼,你父親且大我五歲呢!少時嚷嚷著不娶妻,只想與花花草草過日子,可如今不也有了你兄妹兩個?」
見妻子使來眼色,蹲在那裡擺弄新歡的鄭國公敷衍點頭:「對嘛。」
「依兒子之見,人來這世上一遭,若談使命所在,那無非是要留下些什麼,而傳宗接代不過只是最常見的一種而已,卻絕非唯一。」魏叔易亦是苦口婆心:「兒子志在官場,樂得自在,內在充盈,並無需人陪——如我此等人,生來便不適合與人做郎婿,作何非要害人害己呢?」
鄭國公:「對嘛。」
段氏咬牙看過去。
鄭國公一個激靈,賠笑改口:「子顧此言,對也不對,這不對之處便在於……」
總能被兒子的奇怪說辭堵死的段氏,死死瞪著丈夫——說啊!
「這不對之處嘛……」鄭國公想了又想,總算有了:「不對之處便在於,你既無意,那總是招惹人家小姑娘作甚?」
一開口便覺這思路可行:「你母親方才可是說了,你回京途中一路待人諸多照拂,你先招惹了人家,如今人家尋上門來了,你倒又說什麼不適合與人做郎婿?」
魏叔易只覺荒唐好笑:「什麼尋上門來?」
段氏信誓旦旦:「我可是打聽過了,人家常家娘子平日從不來此等場合湊熱鬧,今日特意過來,不是為了你,還能是為了誰?」
鄭國公:「對嘛!」
看著滿口胡謅的父親母親,魏叔易打從心底覺得,這二人真乃一對臥龍鳳雛,實在般配,也實在叫人頭疼。
「母親莫要太抬舉兒子了。且打趣兒子且罷了,可莫要胡亂揣測人家一個未出閣的女郎。」
他能感覺得到,常家娘子的確是「為誰而來」,但此人絕非是他——而是與他寫下的那個字有關。
段氏狐疑地看著他:「你莫不是口是心非欲迎還拒?以往姿態拿得太高,一時不好放下?否則怎麼言語間還在提醒我人家尚未出閣?分明是想予我暗示吧?」
魏叔易:「……母親為何總能做到將心裡話一字不改地說出來?」
段氏輕咳一聲。
「二位且慢慢暢談臆想,兒子便先行告退了。」魏叔易抬手行了個禮,無奈而去。
盯著兒子離開的背影,段氏皺眉思索:「難道真是我看走眼了不成?」
……
另一邊,坐在馬車裡的常歲寧打起了車簾,問道:「阿兄,這好像並不是回興寧坊的路?」
騎馬跟在車旁的常歲安轉頭朝車窗內的妹妹咧嘴一笑:「對,咱們先去一趟玄策府。」
又一手握韁繩,一手比了個大拇指出來,滿臉驚喜地誇讚道:「寧寧真厲害,如今竟都會記路了!」
常歲寧:「……」
這種誇讚對三歲的孩子來說略顯幼稚,但對腦子壞了的人而言卻剛剛好。
只不過——
「阿兄去玄策府作何?」
提到玄策府三字,她心中感受總是不同的。
「來時父親交待過的,讓我去玄策府替他取樣東西回來。」常歲安道:「妹妹放心,倒也還算順路,耽擱不了太久。」
常歲寧點頭,此時未有多問。
常闊既然交待常歲安親自去取,想來應是有些緊要的。
車馬滾滾,很快來到了玄策府外。
威嚴的府門外,著烏甲的玄策軍持長槍分兩側而立,沉肅之氣迫人,使人不敢靠近。
常歲寧只看一眼,便知的確如常歲安所言那般,如今的玄策軍,在崔璟手中,並未曾敗落半分。
「寧寧,你在車內等我即可。」常歲安下馬,在車前交待道。
這玄策府內,個個都跟冷麵閻羅一般,妹妹見了恐會做噩夢的。
然而卻見車簾被一隻白淨纖長的手打起,少女向他詢問道:「阿兄,我能一同進去嗎?」
常歲安一愣:「我有阿父令牌,能倒是能的,只是……」
他下意識地看了眼那威嚴之所,且不說妹妹怕不怕——
常歲安撓了下頭,有些犯難:「妹妹這麼進去,會不會太過招人注意?」
「自然不便這麼進去。」常歲寧放下了車簾:「阿兄稍等。」
「寧寧……」常歲安聽著車內窸窣聲響,雖不明所以,卻也只能先等著。
常歲寧也未有讓他久等。
很快,車簾再次被打起,便有一名少年自車內跳了下來:「阿兄,走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正是此時,下人通傳,道是郎君來了。
為瞧熱鬧而來的魏叔易剛進得廳中,未見自家父親撒潑痛哭,略覺失望。
「來得正好,母親正有事要問你。」段氏含笑問兒子:「母親想找個媒官登門向常家提親,子顧,你覺得三日後如何?母親已提早讓人看過了,是個難得的吉日。」
饒是穩如老狗如魏叔易,也時常被臥龍鳳雛如自家母親的直白話語驚到。
他愕然了片刻,不禁失笑:「是什麼叫母親生出了此等天大的誤解來?」
段氏留意著兒子的神情:「怎麼,你的意思是,這親不該提?」
「母親這念頭本就生得離奇。」魏叔易無奈嘆道:「我大常家娘子足足六歲——」
段氏訝然:「你這都打聽清楚了?」
魏叔易:「……倒也不難得知。」
「六歲算什麼,你父親且大我五歲呢!少時嚷嚷著不娶妻,只想與花花草草過日子,可如今不也有了你兄妹兩個?」
見妻子使來眼色,蹲在那裡擺弄新歡的鄭國公敷衍點頭:「對嘛。」
「依兒子之見,人來這世上一遭,若談使命所在,那無非是要留下些什麼,而傳宗接代不過只是最常見的一種而已,卻絕非唯一。」魏叔易亦是苦口婆心:「兒子志在官場,樂得自在,內在充盈,並無需人陪——如我此等人,生來便不適合與人做郎婿,作何非要害人害己呢?」
鄭國公:「對嘛。」
段氏咬牙看過去。
鄭國公一個激靈,賠笑改口:「子顧此言,對也不對,這不對之處便在於……」
總能被兒子的奇怪說辭堵死的段氏,死死瞪著丈夫——說啊!
「這不對之處嘛……」鄭國公想了又想,總算有了:「不對之處便在於,你既無意,那總是招惹人家小姑娘作甚?」
一開口便覺這思路可行:「你母親方才可是說了,你回京途中一路待人諸多照拂,你先招惹了人家,如今人家尋上門來了,你倒又說什麼不適合與人做郎婿?」
魏叔易只覺荒唐好笑:「什麼尋上門來?」
段氏信誓旦旦:「我可是打聽過了,人家常家娘子平日從不來此等場合湊熱鬧,今日特意過來,不是為了你,還能是為了誰?」
鄭國公:「對嘛!」
看著滿口胡謅的父親母親,魏叔易打從心底覺得,這二人真乃一對臥龍鳳雛,實在般配,也實在叫人頭疼。
「母親莫要太抬舉兒子了。且打趣兒子且罷了,可莫要胡亂揣測人家一個未出閣的女郎。」
他能感覺得到,常家娘子的確是「為誰而來」,但此人絕非是他——而是與他寫下的那個字有關。
段氏狐疑地看著他:「你莫不是口是心非欲迎還拒?以往姿態拿得太高,一時不好放下?否則怎麼言語間還在提醒我人家尚未出閣?分明是想予我暗示吧?」
魏叔易:「……母親為何總能做到將心裡話一字不改地說出來?」
段氏輕咳一聲。
「二位且慢慢暢談臆想,兒子便先行告退了。」魏叔易抬手行了個禮,無奈而去。
盯著兒子離開的背影,段氏皺眉思索:「難道真是我看走眼了不成?」
……
另一邊,坐在馬車裡的常歲寧打起了車簾,問道:「阿兄,這好像並不是回興寧坊的路?」
騎馬跟在車旁的常歲安轉頭朝車窗內的妹妹咧嘴一笑:「對,咱們先去一趟玄策府。」
又一手握韁繩,一手比了個大拇指出來,滿臉驚喜地誇讚道:「寧寧真厲害,如今竟都會記路了!」
常歲寧:「……」
這種誇讚對三歲的孩子來說略顯幼稚,但對腦子壞了的人而言卻剛剛好。
只不過——
「阿兄去玄策府作何?」
提到玄策府三字,她心中感受總是不同的。
「來時父親交待過的,讓我去玄策府替他取樣東西回來。」常歲安道:「妹妹放心,倒也還算順路,耽擱不了太久。」
常歲寧點頭,此時未有多問。
常闊既然交待常歲安親自去取,想來應是有些緊要的。
車馬滾滾,很快來到了玄策府外。
威嚴的府門外,著烏甲的玄策軍持長槍分兩側而立,沉肅之氣迫人,使人不敢靠近。
常歲寧只看一眼,便知的確如常歲安所言那般,如今的玄策軍,在崔璟手中,並未曾敗落半分。
「寧寧,你在車內等我即可。」常歲安下馬,在車前交待道。
這玄策府內,個個都跟冷麵閻羅一般,妹妹見了恐會做噩夢的。
然而卻見車簾被一隻白淨纖長的手打起,少女向他詢問道:「阿兄,我能一同進去嗎?」
常歲安一愣:「我有阿父令牌,能倒是能的,只是……」
他下意識地看了眼那威嚴之所,且不說妹妹怕不怕——
常歲安撓了下頭,有些犯難:「妹妹這麼進去,會不會太過招人注意?」
「自然不便這麼進去。」常歲寧放下了車簾:「阿兄稍等。」
「寧寧……」常歲安聽著車內窸窣聲響,雖不明所以,卻也只能先等著。
常歲寧也未有讓他久等。
很快,車簾再次被打起,便有一名少年自車內跳了下來:「阿兄,走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