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常歲寧?!」魏妙青猛地打斷了婆子的話,大驚道:「她就是常歲寧?!」
只因去年出門上了個香,便傳出了第一美人名號的常歲寧?
想她自幼便聽父親常在耳邊說,她的娘親鄭國公夫人段氏乃是京師第一美人,而她全隨了母親的樣貌,想來只待她長成大姑娘,勢必就是要從母親手中將這名號接過來的——
如此滿心期盼地長到十五歲結髮之年,只待及笄禮一過便要名動京師,誰知就在此緊要之際,忽然橫空出世了一個常歲寧!
如此她怎能甘心?
好在母親與她說——都是外人瞎傳而已,根本是沒有憑據之事。
沒錯,危言聳聽罷了,也就哄哄那些不曾見過的人。
然而此時……
魏妙青的眼睛紅得都要滴出血來了,說是嫉妒,更像是感到離奇與不解——
「芳管事,你看到了吧?怎會有人……怎會有人……」魏妙青往一旁走了幾步,又細看了看那少女的側顏,險些氣得仰倒:「……怎會有人長得這般不講道理啊!」
同樣是人,這不離譜嗎!
真是豈有此理!
就想問問,女媧娘娘,您良心過得去嗎?
管事婆子看了眼身邊的小娘子們,忙低聲提醒:「女郎三思後言啊……」
魏妙青手中的帕子都要撕爛了:「已經三思四思百思過了!」
正是此時,那被她死死盯著的少女微轉過頭來,看向了她,甚至朝她走近了幾步。
魏妙青立時調整神態,儘量拿出主人家的得體姿態來。
看著那努力顯得端莊的小姑娘,常歲寧微微笑了笑。
這小姑娘她頭一回見,但這張臉和段真宜少時一模一樣,身份自然也就不難猜了。
見常歲寧朝自己笑,魏妙青愣了一下後,旋即微點頭,扯出一個體面的笑意作為回應:「常家娘子頭一回來,還請隨意走走,不要拘束。」
看著那在人群中宛若一隻俏麗傲然的孔雀般的小女郎,常歲寧覺得倒也天真可愛,下意識地微微偏頭笑道:「多謝了。」
魏妙青只覺眼前一晃:「……!」
她借著身邊好友與自己說話的機會,轉過了身去不再看那張不講道理的臉,心裡則犯起了嘀咕——這看著也不像是膽小不擅交際的樣子啊……可惡,合著傳言不可信之處竟在於此!
「瞧,崔家的來了。」有女郎小聲說道。
身份使然,崔家人出現在何處都是引人矚目的存在。
崔棠與幾位堂姊妹及崔氏二房的夫人一同走了過來。
崔琅自也是來了的,只是雖說是花會,本就是遊玩而已,但多少也要留意些男女禮節。
園中一眼便可見,男子在右,女子多在左,其間以曲水小橋或竹石之景相隔,入園不必人提醒該往何處去,皆是看在眼中的默契。
又因中間之景並不怎麼遮擋視線,故而此花會歷來亦是各府夫人攜家中小輩悄悄相看的好場合。
多年前前後後辦下來,倒也成就了不少好姻緣。
提到這個,鄭國公夫人段氏不免就要磨牙切齒——旁人的固然是成了不少,偏她自家那個專唱反調!
但近日段氏卻自自家兒子身上難得地嗅到了一絲非同尋常的氣息。
而這主要得歸功於那位自合州一同返回的僕婦,其次便是長吉——
第39章 姚家姐妹
魏叔易此前奉密旨暗中前往合州,乃是公務在身,去時身邊除了衛軍,便只長吉一個近隨。
魏家產業多,於合州置有一處別院,由四五個家僕料理著。
跟著回京的那名僕婦,便是合州別院裡的人。
段氏一見,就覺得不大對勁——那臭小子雖是挑剔講究,但也知輕重公私,辦差歸來的途中,怎也不至於千里迢迢帶個僕婦單獨照顧起居吧?
需要僕婦照料的,那通常是什麼人?
段氏沒耐心猜,直接見了那僕婦親自盤問。
僕婦支支吾吾,很是為難:「……的確是有一位娘子同行,但郎君多番叮囑過奴婢不可泄露那位娘子的身份,事關女兒家名聲,奴婢也是不好失信的……」
說著,跪了下去請夫人責罰。
段氏一整個心潮澎湃!
她也不為難人,反而稱讚了僕婦忠心重諾,又使人重賞了一番。
僕婦推辭不掉,只能謝了又謝。
而待她捧著一匣子賞賜從段氏院中離開時,恰遇得長吉迎面走來。
長吉看到了她抱著的賞賜,一張臉頓時黢黑——出賣郎君換來的?!
僕婦有口難言,對他狠使了一番眼色。
然而不巧的是,長吉是出了名的看不懂眼色。
他壓著一肚子疑心去見了段氏:「不知夫人喚屬下來此所為何事?」
段氏拿心照不宣的神情看了眼方才那僕婦離去的方向,含笑道:「合州來的都與我說明白了。」
長吉心中直打鼓,強迫自己先閉嘴靜觀其變——要沉住氣!
「千里同行,這般心意……」段氏笑得合不攏嘴:「我這幾日便準備尋個媒官上門提親,儘早將親事定下來,你在子顧身邊侍奉多年,許多事便也該由你去準備一二了,切莫誤了佳期。」
長吉赫然瞪大眼睛——怎麼就要提親了!
他急忙道:「夫人莫要輕信那僕婦之言,郎君與常家娘子清清白白,此番郎君不過是受人之託相助一二,並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因去年出門上了個香,便傳出了第一美人名號的常歲寧?
想她自幼便聽父親常在耳邊說,她的娘親鄭國公夫人段氏乃是京師第一美人,而她全隨了母親的樣貌,想來只待她長成大姑娘,勢必就是要從母親手中將這名號接過來的——
如此滿心期盼地長到十五歲結髮之年,只待及笄禮一過便要名動京師,誰知就在此緊要之際,忽然橫空出世了一個常歲寧!
如此她怎能甘心?
好在母親與她說——都是外人瞎傳而已,根本是沒有憑據之事。
沒錯,危言聳聽罷了,也就哄哄那些不曾見過的人。
然而此時……
魏妙青的眼睛紅得都要滴出血來了,說是嫉妒,更像是感到離奇與不解——
「芳管事,你看到了吧?怎會有人……怎會有人……」魏妙青往一旁走了幾步,又細看了看那少女的側顏,險些氣得仰倒:「……怎會有人長得這般不講道理啊!」
同樣是人,這不離譜嗎!
真是豈有此理!
就想問問,女媧娘娘,您良心過得去嗎?
管事婆子看了眼身邊的小娘子們,忙低聲提醒:「女郎三思後言啊……」
魏妙青手中的帕子都要撕爛了:「已經三思四思百思過了!」
正是此時,那被她死死盯著的少女微轉過頭來,看向了她,甚至朝她走近了幾步。
魏妙青立時調整神態,儘量拿出主人家的得體姿態來。
看著那努力顯得端莊的小姑娘,常歲寧微微笑了笑。
這小姑娘她頭一回見,但這張臉和段真宜少時一模一樣,身份自然也就不難猜了。
見常歲寧朝自己笑,魏妙青愣了一下後,旋即微點頭,扯出一個體面的笑意作為回應:「常家娘子頭一回來,還請隨意走走,不要拘束。」
看著那在人群中宛若一隻俏麗傲然的孔雀般的小女郎,常歲寧覺得倒也天真可愛,下意識地微微偏頭笑道:「多謝了。」
魏妙青只覺眼前一晃:「……!」
她借著身邊好友與自己說話的機會,轉過了身去不再看那張不講道理的臉,心裡則犯起了嘀咕——這看著也不像是膽小不擅交際的樣子啊……可惡,合著傳言不可信之處竟在於此!
「瞧,崔家的來了。」有女郎小聲說道。
身份使然,崔家人出現在何處都是引人矚目的存在。
崔棠與幾位堂姊妹及崔氏二房的夫人一同走了過來。
崔琅自也是來了的,只是雖說是花會,本就是遊玩而已,但多少也要留意些男女禮節。
園中一眼便可見,男子在右,女子多在左,其間以曲水小橋或竹石之景相隔,入園不必人提醒該往何處去,皆是看在眼中的默契。
又因中間之景並不怎麼遮擋視線,故而此花會歷來亦是各府夫人攜家中小輩悄悄相看的好場合。
多年前前後後辦下來,倒也成就了不少好姻緣。
提到這個,鄭國公夫人段氏不免就要磨牙切齒——旁人的固然是成了不少,偏她自家那個專唱反調!
但近日段氏卻自自家兒子身上難得地嗅到了一絲非同尋常的氣息。
而這主要得歸功於那位自合州一同返回的僕婦,其次便是長吉——
第39章 姚家姐妹
魏叔易此前奉密旨暗中前往合州,乃是公務在身,去時身邊除了衛軍,便只長吉一個近隨。
魏家產業多,於合州置有一處別院,由四五個家僕料理著。
跟著回京的那名僕婦,便是合州別院裡的人。
段氏一見,就覺得不大對勁——那臭小子雖是挑剔講究,但也知輕重公私,辦差歸來的途中,怎也不至於千里迢迢帶個僕婦單獨照顧起居吧?
需要僕婦照料的,那通常是什麼人?
段氏沒耐心猜,直接見了那僕婦親自盤問。
僕婦支支吾吾,很是為難:「……的確是有一位娘子同行,但郎君多番叮囑過奴婢不可泄露那位娘子的身份,事關女兒家名聲,奴婢也是不好失信的……」
說著,跪了下去請夫人責罰。
段氏一整個心潮澎湃!
她也不為難人,反而稱讚了僕婦忠心重諾,又使人重賞了一番。
僕婦推辭不掉,只能謝了又謝。
而待她捧著一匣子賞賜從段氏院中離開時,恰遇得長吉迎面走來。
長吉看到了她抱著的賞賜,一張臉頓時黢黑——出賣郎君換來的?!
僕婦有口難言,對他狠使了一番眼色。
然而不巧的是,長吉是出了名的看不懂眼色。
他壓著一肚子疑心去見了段氏:「不知夫人喚屬下來此所為何事?」
段氏拿心照不宣的神情看了眼方才那僕婦離去的方向,含笑道:「合州來的都與我說明白了。」
長吉心中直打鼓,強迫自己先閉嘴靜觀其變——要沉住氣!
「千里同行,這般心意……」段氏笑得合不攏嘴:「我這幾日便準備尋個媒官上門提親,儘早將親事定下來,你在子顧身邊侍奉多年,許多事便也該由你去準備一二了,切莫誤了佳期。」
長吉赫然瞪大眼睛——怎麼就要提親了!
他急忙道:「夫人莫要輕信那僕婦之言,郎君與常家娘子清清白白,此番郎君不過是受人之託相助一二,並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