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聽出她語氣里側重的「提醒」二字,常歲寧不禁覺得腦子壞了也挺好的,不僅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隨地「言行怪異」,就連衣食住行也有人格外操心。
在去往大雲寺的馬車上,喜兒果然照辦,不時便提醒常歲寧吃點心。
晨早雖用了早食,但約是站樁站得累了,倒也有些餓,常歲寧便拿起一隻玉露團嘗了嘗,的確可口。
邊隨口問:「這大雲寺是何時建的?」
她從前未曾聽過京師有這麼一座寺廟。
喜兒答:「是聖人登基之際命人所建,倒也有十二年了呢。」
十二年前嗎?
常歲寧難免對這個時間點格外留意——她是那一年死去的,而明後原來正是那一年登基稱帝。
果然,她從始至終,都是在替明後鋪路而已——以尊嚴及血肉乃至性命,助她登上至尊之位。
她不是第一日知道這一點了。
早在十五年前,她便很清楚了。
常歲寧低頭又咬了一口糰子。
「女郎,好吃嗎?」喜兒在旁問。
「好吃。」
喜兒便露出一個大大的笑意。
小女使的臉圓圓的,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煞是可愛美好。
常歲寧便也驅散了心中那一絲沉悶,打起車簾,望向車外春景。
大雲寺很快到了。
不愧是新帝登基時特命人所建,此處寺廟修建的極恢弘莊肅,且一眼望去,寺廟不遠處停放著的車馬軟轎非富即貴,大約只對皇室與官貴人家開放。
常闊習慣佩刀出行,在入寺門前,將刀解下交給了隨從,才帶著兄妹二人入內。
常歲寧跟在常闊身後,先去了大殿上香,常闊讓人添了香油錢,出手闊綽。
上罷香,常闊大步踏出大殿,問殿外的僧人:「無絕人呢,他不知我來了?」
無絕乃大雲寺住持,縱是宗室子弟見了也要稱一句大師,若有人這般直呼其法號,僧人定覺十分無禮,但換了面前之人——就很合理了。
寺中僧人皆知,常大將軍與住持大師乃是故交。
主持大師未入佛門前,曾與常大將軍同屬先太子麾下,常將軍為副將,主持大師曾為軍師。
「阿彌陀佛。」僧人此時便道:「住持方丈與一位施主談佛法,自昨夜起始終未出靜室,尚不知常施主來此。」
「什麼佛法如此玄妙,一整夜都談不完。」常闊奇了一下,道:「行了,我去尋他便是。」
僧人行佛禮目送。
「這是什麼地方?」去往住持靜室的路上,經過一處高塔,常歲寧似隨口般問道。
大寺中建塔,並不少見,她之所以有此問,是因察覺到了異樣之處。
第29章 有佛光,但不多
此塔雄偉壯觀,塔前金匾上書「天女塔」三字。
塔前有四名僧人看守,然並非尋常僧人,而是武僧——常歲寧不著痕跡地掃過那四名和尚。
不單如此,此塔周圍亦有不同尋常之處。
常歲寧看向塔周的青石堆疊,溪水環繞叮咚而響,以及那片剛冒了嫩葉的竹林——
塔門正前方,立有一人高青銅鼎式香爐,青煙裊裊騰騰。
常歲寧微眯著眼睛,看向塔檐邊懸著的金鈴,於晨曦下金光畢現。
而再往遠看各處佛殿,可見此塔所建的位置也極有講究——亦或是說,這整座大雲寺都建在風水考究之處,而這座塔,卻是建於陣法之內。
她對這些奇門陣法並不精通,只是無絕曾為軍師時,便極擅長列布軍陣,久而久之之下,她亦學到不少。
而面前這「天女塔」周圍的陣法,大約便是無絕所設了。
只是終歸與軍中陣法不同,她並看不出這是個什麼陣,作何用處。
「這天女塔,乃是陛下登基前即命人所建。」常闊看了一眼,略壓低了些聲音,說道:「《大雲經》中所載,淨光天女曾於燈佛處,聽過大涅盤經,由此因緣在,釋迦佛在世時投生為淨光天女,捨棄天身,以女子之身為王,度化世人,守護正法……當今聖人感念於此,特建天女塔供奉淨光天女。」
常歲寧垂眸,掩去眼底一絲極淡的嘲色。
原來這便是大雲寺的由來。
明後這是在借佛經所載,暗指自己為釋迦佛轉世化身,需以女子之身為王,度化世人嗎?
雖說百年前,大盛便有過女子為帝先例,但那位女皇乃正統皇室出身的公主,少時即被立為皇太女,是為名正言順。
但明後不同,她是外姓皇后而已,欲登上至尊之位,除了籌謀算計收攏權勢,便還需一個可以歸服民心的「名正言順」——神佛天說,便是一個好用的手段。
以告世人她乃得天命所授的君主——天冊聖君,便為聖冊。
「但我聽聞此處並不允香客入內,唯有無絕大師,或得聖人准允者方可進去。」常歲安說著,好奇地往塔中看了看:「我都沒進去看過呢。」
在他們經過時,那四名雙手合十於身前的武僧,始終斂眸未動,全然不受外物所擾,如四尊威武的金剛像。
一陣風氣,金鈴發出禪意輕響。
常歲寧腳下卻忽然一頓,變了臉色。
……
「……半月前那場雷雨,險些毀了此陣,且看這陣石,便是那時損毀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在去往大雲寺的馬車上,喜兒果然照辦,不時便提醒常歲寧吃點心。
晨早雖用了早食,但約是站樁站得累了,倒也有些餓,常歲寧便拿起一隻玉露團嘗了嘗,的確可口。
邊隨口問:「這大雲寺是何時建的?」
她從前未曾聽過京師有這麼一座寺廟。
喜兒答:「是聖人登基之際命人所建,倒也有十二年了呢。」
十二年前嗎?
常歲寧難免對這個時間點格外留意——她是那一年死去的,而明後原來正是那一年登基稱帝。
果然,她從始至終,都是在替明後鋪路而已——以尊嚴及血肉乃至性命,助她登上至尊之位。
她不是第一日知道這一點了。
早在十五年前,她便很清楚了。
常歲寧低頭又咬了一口糰子。
「女郎,好吃嗎?」喜兒在旁問。
「好吃。」
喜兒便露出一個大大的笑意。
小女使的臉圓圓的,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煞是可愛美好。
常歲寧便也驅散了心中那一絲沉悶,打起車簾,望向車外春景。
大雲寺很快到了。
不愧是新帝登基時特命人所建,此處寺廟修建的極恢弘莊肅,且一眼望去,寺廟不遠處停放著的車馬軟轎非富即貴,大約只對皇室與官貴人家開放。
常闊習慣佩刀出行,在入寺門前,將刀解下交給了隨從,才帶著兄妹二人入內。
常歲寧跟在常闊身後,先去了大殿上香,常闊讓人添了香油錢,出手闊綽。
上罷香,常闊大步踏出大殿,問殿外的僧人:「無絕人呢,他不知我來了?」
無絕乃大雲寺住持,縱是宗室子弟見了也要稱一句大師,若有人這般直呼其法號,僧人定覺十分無禮,但換了面前之人——就很合理了。
寺中僧人皆知,常大將軍與住持大師乃是故交。
主持大師未入佛門前,曾與常大將軍同屬先太子麾下,常將軍為副將,主持大師曾為軍師。
「阿彌陀佛。」僧人此時便道:「住持方丈與一位施主談佛法,自昨夜起始終未出靜室,尚不知常施主來此。」
「什麼佛法如此玄妙,一整夜都談不完。」常闊奇了一下,道:「行了,我去尋他便是。」
僧人行佛禮目送。
「這是什麼地方?」去往住持靜室的路上,經過一處高塔,常歲寧似隨口般問道。
大寺中建塔,並不少見,她之所以有此問,是因察覺到了異樣之處。
第29章 有佛光,但不多
此塔雄偉壯觀,塔前金匾上書「天女塔」三字。
塔前有四名僧人看守,然並非尋常僧人,而是武僧——常歲寧不著痕跡地掃過那四名和尚。
不單如此,此塔周圍亦有不同尋常之處。
常歲寧看向塔周的青石堆疊,溪水環繞叮咚而響,以及那片剛冒了嫩葉的竹林——
塔門正前方,立有一人高青銅鼎式香爐,青煙裊裊騰騰。
常歲寧微眯著眼睛,看向塔檐邊懸著的金鈴,於晨曦下金光畢現。
而再往遠看各處佛殿,可見此塔所建的位置也極有講究——亦或是說,這整座大雲寺都建在風水考究之處,而這座塔,卻是建於陣法之內。
她對這些奇門陣法並不精通,只是無絕曾為軍師時,便極擅長列布軍陣,久而久之之下,她亦學到不少。
而面前這「天女塔」周圍的陣法,大約便是無絕所設了。
只是終歸與軍中陣法不同,她並看不出這是個什麼陣,作何用處。
「這天女塔,乃是陛下登基前即命人所建。」常闊看了一眼,略壓低了些聲音,說道:「《大雲經》中所載,淨光天女曾於燈佛處,聽過大涅盤經,由此因緣在,釋迦佛在世時投生為淨光天女,捨棄天身,以女子之身為王,度化世人,守護正法……當今聖人感念於此,特建天女塔供奉淨光天女。」
常歲寧垂眸,掩去眼底一絲極淡的嘲色。
原來這便是大雲寺的由來。
明後這是在借佛經所載,暗指自己為釋迦佛轉世化身,需以女子之身為王,度化世人嗎?
雖說百年前,大盛便有過女子為帝先例,但那位女皇乃正統皇室出身的公主,少時即被立為皇太女,是為名正言順。
但明後不同,她是外姓皇后而已,欲登上至尊之位,除了籌謀算計收攏權勢,便還需一個可以歸服民心的「名正言順」——神佛天說,便是一個好用的手段。
以告世人她乃得天命所授的君主——天冊聖君,便為聖冊。
「但我聽聞此處並不允香客入內,唯有無絕大師,或得聖人准允者方可進去。」常歲安說著,好奇地往塔中看了看:「我都沒進去看過呢。」
在他們經過時,那四名雙手合十於身前的武僧,始終斂眸未動,全然不受外物所擾,如四尊威武的金剛像。
一陣風氣,金鈴發出禪意輕響。
常歲寧腳下卻忽然一頓,變了臉色。
……
「……半月前那場雷雨,險些毀了此陣,且看這陣石,便是那時損毀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