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一名看起來還很年輕的女官上前,接過奏書,含笑同崔璟點頭。
崔璟微頷首回應。
女官將奏書呈與聖冊帝。
「崔卿與常將軍為此戰苦熬兩年之久,終將南蠻驅逐出我大盛疆土,實乃勞苦功高。」女帝未急著去看那奏書,語氣欣慰讚賞:「這些年來,若無崔卿攘外安內,我大盛難有今時安穩。」
「此非崔璟之功。」那青年將軍聲音不重,卻答得毫無猶疑:「是先太子殿下留下的精銳之師在為大盛鎮守江山。」
聖冊皇帝面上笑意微凝,眼底閃過一瞬的黯然。
「是啊。」她聲音低低地道:「吾兒心繫大盛,心繫江山安穩……」
她未流露出太多情緒,透過珠簾,看向崔璟:「實則朕此番急召崔卿入宮,便正是為了大雲寺之事——」
聽得「大雲寺」三字,原本半垂著眼睛的崔璟立時抬眸。
珠簾後響起聖冊皇帝的聲音:「大雲寺中,忽現異象。」
崔璟眼神微變:「異象?」
聖冊皇帝頷首,緩聲道:「半月前,無絕曾使僧人送信入宮……」
大殿之中,朱雀燭台上的燈火忽明忽暗。
不多時,崔璟自宣政殿而出。
女官帶著宮娥跟了出來:「我送崔大都督出宮——」
崔璟拒絕:「不必。」
女官正欲再言是奉陛下之命相送,只見那青年已快步下了漢白玉階。
他闊步而行,提燈的內侍需小跑著才能跟上。
女官靜立片刻,見那道背影消失在視線中,方才折回殿中。
「崔大都督心急出宮,未讓洛兒相送。」她至御案旁,抬手行禮。
聖冊帝未多言,靠在龍椅上闔目養神,不知在想些什麼。
如此靜謐了片刻,女官輕聲道:「姑母也不必太過憂心了……」
聖冊帝只幾不可察地點了下頭。
女官便未再言,無聲退下,吩咐宮娥焚上了安神香丸。
……
第27章 名師出高徒
城中宵禁已始,格外醒耳的馬蹄聲,驚擾了臨街百姓。
「何人竟敢縱馬犯夜!」
這聲音亦驚動了巡邏的驍衛,其中一人剛欲拔刀喝止,便被頭領踹了一腳。
「你小子瞎嚷嚷什麼呢!跟誰面前耍威風呢?沒瞧見那是玄策軍嗎!」那頭領罵道:「存心想害老子丟飯碗是吧!」
新來的年輕人愕然:「玄……玄策軍?」
對啊,今日崔大都督才率玄策軍回京,他也是聽聞了的!
不禁又問:「頭兒,他們這是要出城去?玄策軍何故深夜出城?」
「玄策軍辦事,也輪得上你來多問!」
於是,屁股上又挨了一腳。
一行驍衛繼續巡邏而去,一旁背街而建的民居中,燈火稀疏。而其中一盞燈火下,有年輕的男子對燈看著手中回信,面上驚色久久未消:「怎,怎麼可能,竟然沒死……」
他強壓下震驚之色,喃喃道:「也對,當晚又非是我親自動手,她未必知曉……」
勉強定下心神後,他眼神反覆,開始了新的思索。
……
隨著元祥示出手中令牌,緊閉著的城門徐徐打開。
一行人馬,朝大雲寺所在疾馳而去。
……
興寧坊,大將軍府內,常歲寧打了個噴嚏。
「女郎怎麼了?女郎可是哪裡不適?」跪坐在榻邊的喜兒一陣手忙腳亂,又是遞帕子,又是倒水,眼淚再次涌了出來:「都怪婢子不好,未曾看護好女郎嗚嗚嗚……」
榻上的常歲寧默默將剛接過來的帕子遞了回去。
知道的,清楚她只是打了個噴嚏。
不知道的,看這小女使的架勢,還當她是吐了碗血。
「女郎。」此時另一名女使鵲兒走了進來,「郎君過來了。」
常歲寧點頭,示意讓人進來。
片刻,常歲安便大步走了進來,在經過簾櫳時,少年猛地收慢了腳步,儘量叫自己顯得穩當些。
然而一開口,還是暴露了急躁與憤怒:「寧寧,你猜我都查到了什麼!」
午後沐浴罷,已換回了女子裙衫的常歲寧靠在榻中,看著忙活了大半日的少年,道:「兄長先坐下喝口水,再慢慢說不著急。」
常歲安帶回了許多關於周頂的消息,其中值得一提的,有兩則。
……
常歲安離去後不久,常歲寧即讓喜兒熄燈:「早些歇下,明日還需早起。」
喜兒點頭應「是」。
明日女郎還要去見那周頂,是需早起準備一二的。
只是女郎的早起,和她想像中的早起並不一樣,且也不是為了見周頂而準備——
次日,天色未明,打地鋪守夜的喜兒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只見自家女郎已起了身,並穿上了那身少年衣袍,正拿緞帶紮起一頭瀑布般的青絲。
喜兒瞪大了眼睛,連忙起身:「女郎這是……」
常歲寧利落地綁緊頭髮,道:「隨我去演武場。」
喜兒張了張嘴,半天說不出話來,只能呆呆點頭。
驃騎大將軍府中,自不缺演武場。
平日裡,常歲安和府中護衛皆會來此操練,又因常府以武治家,尋常下人也會錯開時間來此。
而這一日晨早,待常歲安與楚行等人到時,只見已有兩道身影在圍著演武場跑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璟微頷首回應。
女官將奏書呈與聖冊帝。
「崔卿與常將軍為此戰苦熬兩年之久,終將南蠻驅逐出我大盛疆土,實乃勞苦功高。」女帝未急著去看那奏書,語氣欣慰讚賞:「這些年來,若無崔卿攘外安內,我大盛難有今時安穩。」
「此非崔璟之功。」那青年將軍聲音不重,卻答得毫無猶疑:「是先太子殿下留下的精銳之師在為大盛鎮守江山。」
聖冊皇帝面上笑意微凝,眼底閃過一瞬的黯然。
「是啊。」她聲音低低地道:「吾兒心繫大盛,心繫江山安穩……」
她未流露出太多情緒,透過珠簾,看向崔璟:「實則朕此番急召崔卿入宮,便正是為了大雲寺之事——」
聽得「大雲寺」三字,原本半垂著眼睛的崔璟立時抬眸。
珠簾後響起聖冊皇帝的聲音:「大雲寺中,忽現異象。」
崔璟眼神微變:「異象?」
聖冊皇帝頷首,緩聲道:「半月前,無絕曾使僧人送信入宮……」
大殿之中,朱雀燭台上的燈火忽明忽暗。
不多時,崔璟自宣政殿而出。
女官帶著宮娥跟了出來:「我送崔大都督出宮——」
崔璟拒絕:「不必。」
女官正欲再言是奉陛下之命相送,只見那青年已快步下了漢白玉階。
他闊步而行,提燈的內侍需小跑著才能跟上。
女官靜立片刻,見那道背影消失在視線中,方才折回殿中。
「崔大都督心急出宮,未讓洛兒相送。」她至御案旁,抬手行禮。
聖冊帝未多言,靠在龍椅上闔目養神,不知在想些什麼。
如此靜謐了片刻,女官輕聲道:「姑母也不必太過憂心了……」
聖冊帝只幾不可察地點了下頭。
女官便未再言,無聲退下,吩咐宮娥焚上了安神香丸。
……
第27章 名師出高徒
城中宵禁已始,格外醒耳的馬蹄聲,驚擾了臨街百姓。
「何人竟敢縱馬犯夜!」
這聲音亦驚動了巡邏的驍衛,其中一人剛欲拔刀喝止,便被頭領踹了一腳。
「你小子瞎嚷嚷什麼呢!跟誰面前耍威風呢?沒瞧見那是玄策軍嗎!」那頭領罵道:「存心想害老子丟飯碗是吧!」
新來的年輕人愕然:「玄……玄策軍?」
對啊,今日崔大都督才率玄策軍回京,他也是聽聞了的!
不禁又問:「頭兒,他們這是要出城去?玄策軍何故深夜出城?」
「玄策軍辦事,也輪得上你來多問!」
於是,屁股上又挨了一腳。
一行驍衛繼續巡邏而去,一旁背街而建的民居中,燈火稀疏。而其中一盞燈火下,有年輕的男子對燈看著手中回信,面上驚色久久未消:「怎,怎麼可能,竟然沒死……」
他強壓下震驚之色,喃喃道:「也對,當晚又非是我親自動手,她未必知曉……」
勉強定下心神後,他眼神反覆,開始了新的思索。
……
隨著元祥示出手中令牌,緊閉著的城門徐徐打開。
一行人馬,朝大雲寺所在疾馳而去。
……
興寧坊,大將軍府內,常歲寧打了個噴嚏。
「女郎怎麼了?女郎可是哪裡不適?」跪坐在榻邊的喜兒一陣手忙腳亂,又是遞帕子,又是倒水,眼淚再次涌了出來:「都怪婢子不好,未曾看護好女郎嗚嗚嗚……」
榻上的常歲寧默默將剛接過來的帕子遞了回去。
知道的,清楚她只是打了個噴嚏。
不知道的,看這小女使的架勢,還當她是吐了碗血。
「女郎。」此時另一名女使鵲兒走了進來,「郎君過來了。」
常歲寧點頭,示意讓人進來。
片刻,常歲安便大步走了進來,在經過簾櫳時,少年猛地收慢了腳步,儘量叫自己顯得穩當些。
然而一開口,還是暴露了急躁與憤怒:「寧寧,你猜我都查到了什麼!」
午後沐浴罷,已換回了女子裙衫的常歲寧靠在榻中,看著忙活了大半日的少年,道:「兄長先坐下喝口水,再慢慢說不著急。」
常歲安帶回了許多關於周頂的消息,其中值得一提的,有兩則。
……
常歲安離去後不久,常歲寧即讓喜兒熄燈:「早些歇下,明日還需早起。」
喜兒點頭應「是」。
明日女郎還要去見那周頂,是需早起準備一二的。
只是女郎的早起,和她想像中的早起並不一樣,且也不是為了見周頂而準備——
次日,天色未明,打地鋪守夜的喜兒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只見自家女郎已起了身,並穿上了那身少年衣袍,正拿緞帶紮起一頭瀑布般的青絲。
喜兒瞪大了眼睛,連忙起身:「女郎這是……」
常歲寧利落地綁緊頭髮,道:「隨我去演武場。」
喜兒張了張嘴,半天說不出話來,只能呆呆點頭。
驃騎大將軍府中,自不缺演武場。
平日裡,常歲安和府中護衛皆會來此操練,又因常府以武治家,尋常下人也會錯開時間來此。
而這一日晨早,待常歲安與楚行等人到時,只見已有兩道身影在圍著演武場跑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