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不待她拒絕,便含笑道:「投桃報李,否則魏某這魚吃得不能安心。」
不遠處,元祥瞧見了這一幕,稀罕道:「……你家魏侍郎一向不最是清高自傲,如今怎做起了與人布菜挑魚刺的差事來?」
長吉聽得怒火「噌噌」而起,雖也覺自家郎君舉止有病,但還是強硬道:「我家郎君這叫風度過人,你家郎君行嗎?」
元祥的好勝心立即被點燃:「我家都督此番率兵逐退南蠻,你家郎君行嗎?」
「我家郎君前不久為江南水患獻策,得聖人採用誇讚,你家郎君行嗎!」
「我家郎君為襲敵,於雨中靜伏兩日兩夜,只吃霉餅充飢,你家郎君行嗎!」
「我家郎君於門下省料理急務,三天三夜不曾合眼,你家郎君行嗎!」
隨著言語交鋒,二人不服輸的胸膛也在逐漸靠近,眼看便要懟撞到一起。
元祥不肯服輸,開始兵行險著:「……我家郎君於驛館下榻時,有官員獻上美人,你家郎君有嗎!」
「我家……」長吉眼睛一瞪,嘴一瓢,剛要說出什麼來壓倒對方時,只見一隻粗瓷茶碗直直地飛向了崔元祥——
元祥警覺,伸手一接抱在懷中,看向自家大都督。
茶碗裡雖說還有半碗水,但必不可能是都督覺得他說得口渴了讓他潤嗓子用的吧?
與常闊坐在另一個火堆旁喝茶的崔璟,頭也沒轉一下:「頂著,站兩刻鐘。」
元祥委屈巴巴地應了聲「是」,將茶碗頂在頭上,紮起了馬步。
長吉剛露出一絲落井下石之色,便見自家郎君朝自己招了招手。
長吉走了過去。
魏叔易單手遞給他一隻魚盤,笑微微地道:「知你不肯落於人後,去吧,也站兩刻鐘。」
「……」
長吉面色忿忿地走到元祥身邊,頂著魚盤也紮起馬步。
「須知一個人站,是兩刻鐘。」看著那二人鬥雞般的模樣,常歲寧感慨道:「兩個人站,卻是不好說了。」
這兩個人湊在一處,若一同去被派去拉磨,磨都得被他們拉翻。
魏叔易深以為然地點頭。
答案,則體現在了次日二人努力想顯得正常些的步態之上。
這一路,聽著二人花樣百出的鬥嘴,倒也成了途中的一大樂趣。
如此又過三日,京師已在眼前了。
常歲寧掀起車簾時,便見得常闊坐於大馬之上,與她笑著說道:「就要到家了!」
常歲寧便往前方看去。
那巍峨矗立的城門,已隱隱可見。
平直的京道之上,青牛白馬香車往來,亦有早出踏春的少年人們三五成群,女郎著春衫,郎君牽白馬,新柳拂動,如入畫中。
見得玄策軍旗,往來人馬紛紛避讓仰望。
「瞧,是玄策軍回來了!」
人聲歡呼雀躍,鮮活模樣再不似夢中記憶那般遙不可及。
常歲寧一時目光繚亂。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常歲寧倚窗而望,心緒萬涌。
今昔是歸年,今日即為歸期——
她回家了。
……
凱旋之師入城,萬人空巷,香花漫天。
春日花粉撲鼻,百姓熱情過盛,騎馬跟在崔璟身邊的元祥,側過頭打了個噴嚏。
一枝粉白海棠,擦過崔璟身前,恰砸到了常歲寧車窗上。
常歲寧拿起,崔璟微側首看來,卻見那「少年」並未看他,只看著那些歡呼相迎的百姓。
那般沉浸專注的神態,及那雙寵辱不驚的眼睛,竟叫崔璟覺得這些百姓此時迎接之人,好似正是那「少年」,而非是他們玄策軍——
這想法莫名荒謬,崔璟自腦海中揮去,目視前方,緩慢驅馬而行。
……
離了朱雀大街,常闊即與崔璟分道而行,至於魏叔易,昨日午後已提早押送趙賦入京,未再隨大軍一道。
常闊領一隊心腹人馬,帶著常歲寧,入興寧坊,在大將軍府外下馬。
此一刻,威嚴的大將軍府門外,除了那兩隻大石獅之外,還跪著一個裸著上半身的健壯少年。
第21章 或有蹊蹺
常歲寧剛下馬車,一眼就瞧見了那既扎眼又扎人的少年。
扎眼之處在於,那十七八歲的少年生得濃眉大眼,英氣明朗,裸露著的上身一看便是常年習武才有的輪廓,而蜜色肌膚愈顯那線條過分優秀。
這本是有些侵略性的身形樣貌,偏那少年一雙大眼生得純粹無害,正直到了極點,便透出了幾分天然清澈的魯鈍。
而扎人之處則在於……跪立的少年此際身負荊條。
興寧坊雖大,但坊內不過住著五戶人家,而此刻,相鄰的府門後、斜對的長巷口,隨處可見衣著鮮亮的小娘子們半藏著身子,悄悄投來視線。
常闊自然不會認為那些小女郎們是為了一睹他這個老頭子的風采!
「阿爹,您回來了!」那少年含淚,先朝常闊重重磕了個頭。
下一刻,便被常闊從地上提溜了起來:「……混帳東西,跪這兒給老子接喪呢!」
「阿爹……」
「將軍可算回來了!」兩排行禮的僕從間,走出了一位管事,神情忐忑複雜,欲言又止。
「進去再說!」常闊抬起左腿踹了常歲安一腳,同時招手示意常歲寧跟進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遠處,元祥瞧見了這一幕,稀罕道:「……你家魏侍郎一向不最是清高自傲,如今怎做起了與人布菜挑魚刺的差事來?」
長吉聽得怒火「噌噌」而起,雖也覺自家郎君舉止有病,但還是強硬道:「我家郎君這叫風度過人,你家郎君行嗎?」
元祥的好勝心立即被點燃:「我家都督此番率兵逐退南蠻,你家郎君行嗎?」
「我家郎君前不久為江南水患獻策,得聖人採用誇讚,你家郎君行嗎!」
「我家郎君為襲敵,於雨中靜伏兩日兩夜,只吃霉餅充飢,你家郎君行嗎!」
「我家郎君於門下省料理急務,三天三夜不曾合眼,你家郎君行嗎!」
隨著言語交鋒,二人不服輸的胸膛也在逐漸靠近,眼看便要懟撞到一起。
元祥不肯服輸,開始兵行險著:「……我家郎君於驛館下榻時,有官員獻上美人,你家郎君有嗎!」
「我家……」長吉眼睛一瞪,嘴一瓢,剛要說出什麼來壓倒對方時,只見一隻粗瓷茶碗直直地飛向了崔元祥——
元祥警覺,伸手一接抱在懷中,看向自家大都督。
茶碗裡雖說還有半碗水,但必不可能是都督覺得他說得口渴了讓他潤嗓子用的吧?
與常闊坐在另一個火堆旁喝茶的崔璟,頭也沒轉一下:「頂著,站兩刻鐘。」
元祥委屈巴巴地應了聲「是」,將茶碗頂在頭上,紮起了馬步。
長吉剛露出一絲落井下石之色,便見自家郎君朝自己招了招手。
長吉走了過去。
魏叔易單手遞給他一隻魚盤,笑微微地道:「知你不肯落於人後,去吧,也站兩刻鐘。」
「……」
長吉面色忿忿地走到元祥身邊,頂著魚盤也紮起馬步。
「須知一個人站,是兩刻鐘。」看著那二人鬥雞般的模樣,常歲寧感慨道:「兩個人站,卻是不好說了。」
這兩個人湊在一處,若一同去被派去拉磨,磨都得被他們拉翻。
魏叔易深以為然地點頭。
答案,則體現在了次日二人努力想顯得正常些的步態之上。
這一路,聽著二人花樣百出的鬥嘴,倒也成了途中的一大樂趣。
如此又過三日,京師已在眼前了。
常歲寧掀起車簾時,便見得常闊坐於大馬之上,與她笑著說道:「就要到家了!」
常歲寧便往前方看去。
那巍峨矗立的城門,已隱隱可見。
平直的京道之上,青牛白馬香車往來,亦有早出踏春的少年人們三五成群,女郎著春衫,郎君牽白馬,新柳拂動,如入畫中。
見得玄策軍旗,往來人馬紛紛避讓仰望。
「瞧,是玄策軍回來了!」
人聲歡呼雀躍,鮮活模樣再不似夢中記憶那般遙不可及。
常歲寧一時目光繚亂。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常歲寧倚窗而望,心緒萬涌。
今昔是歸年,今日即為歸期——
她回家了。
……
凱旋之師入城,萬人空巷,香花漫天。
春日花粉撲鼻,百姓熱情過盛,騎馬跟在崔璟身邊的元祥,側過頭打了個噴嚏。
一枝粉白海棠,擦過崔璟身前,恰砸到了常歲寧車窗上。
常歲寧拿起,崔璟微側首看來,卻見那「少年」並未看他,只看著那些歡呼相迎的百姓。
那般沉浸專注的神態,及那雙寵辱不驚的眼睛,竟叫崔璟覺得這些百姓此時迎接之人,好似正是那「少年」,而非是他們玄策軍——
這想法莫名荒謬,崔璟自腦海中揮去,目視前方,緩慢驅馬而行。
……
離了朱雀大街,常闊即與崔璟分道而行,至於魏叔易,昨日午後已提早押送趙賦入京,未再隨大軍一道。
常闊領一隊心腹人馬,帶著常歲寧,入興寧坊,在大將軍府外下馬。
此一刻,威嚴的大將軍府門外,除了那兩隻大石獅之外,還跪著一個裸著上半身的健壯少年。
第21章 或有蹊蹺
常歲寧剛下馬車,一眼就瞧見了那既扎眼又扎人的少年。
扎眼之處在於,那十七八歲的少年生得濃眉大眼,英氣明朗,裸露著的上身一看便是常年習武才有的輪廓,而蜜色肌膚愈顯那線條過分優秀。
這本是有些侵略性的身形樣貌,偏那少年一雙大眼生得純粹無害,正直到了極點,便透出了幾分天然清澈的魯鈍。
而扎人之處則在於……跪立的少年此際身負荊條。
興寧坊雖大,但坊內不過住著五戶人家,而此刻,相鄰的府門後、斜對的長巷口,隨處可見衣著鮮亮的小娘子們半藏著身子,悄悄投來視線。
常闊自然不會認為那些小女郎們是為了一睹他這個老頭子的風采!
「阿爹,您回來了!」那少年含淚,先朝常闊重重磕了個頭。
下一刻,便被常闊從地上提溜了起來:「……混帳東西,跪這兒給老子接喪呢!」
「阿爹……」
「將軍可算回來了!」兩排行禮的僕從間,走出了一位管事,神情忐忑複雜,欲言又止。
「進去再說!」常闊抬起左腿踹了常歲安一腳,同時招手示意常歲寧跟進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