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從亞歷山大三世的角度,他其實希望直接廢黜腓特烈一世讓他回到施瓦本老家甚至直接□□消滅,但威廉阻止了這一想法,不僅是因為腓特烈一世仍在國內有著巨大聲望,更因為他需要一個分裂且王權衰微的德意志,但不想要一個凌駕在世俗王權之上的教皇國,和約簽署後,他望著腓特烈一世,忽然道:「您知道您為什麼失敗嗎?」
「你想要用那套教士的話術規訓我嗎?」腓特烈一世的語氣算不上好,但看著年輕的威廉三世,他終究還是沒有輕視這個葬送了他宏圖偉業的對手,他回答了他的問題,「恕我直言,如果虔誠有用,路易七世就不會含恨而終,由你享用他的妻子和領地。」
「我並無規訓您的意思,我沒有這樣的資格,我只是想要探討一下關於征服和統治的問題。」威廉說,「在您第一次征服義大利時,您勢如破竹,許多城邦也接受了您的統治,可六年後後,您便拆毀了米蘭的城牆,屠戮米蘭的市民,這令您和米蘭的仇恨不可化解,他們成為了您最堅決的抵抗者。」
「米蘭人羞辱了我的妻子,難道我不應該報復他們的行動嗎?」
「作為丈夫,您的行為無可厚非,甚至值得稱頌,但您同樣需要承受發泄憤怒帶來的代價,而恕我直言,若您想要真正征服義大利,至少您要將其當成自己的領地而非橫徵暴斂的錢袋,否則市民的憤怒將像野火一樣不能止息。」威廉靜靜道,「您以羅馬皇帝自稱,您的武力才幹也不遜色於昔日的羅馬皇帝,但真正的羅馬皇帝不是一頂皇冠、一個頭銜能定義的,他們是歐洲的精神圖騰,是文明與法制的象徵,戰無不勝的軍隊和將地中海圍成內湖的功業不過是羅馬皇帝的一件華麗外袍,而非皇帝本身。」
「那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羅馬皇帝,我的弟弟,你的弟弟,還是你自己?」
「都不是,海因里希至多有著德意志國王的才能,理查是個註定只能在戰場上廝殺的將領,而我更加平庸,我不過是個依勢而動的幸運兒罷了。」他輕呼一口氣,「這個時代沒有真正的羅馬皇帝,這個時代也容納不下一位羅馬皇帝。也許你會有一個比你更像羅馬皇帝的後代,但我們都不知道未來的樣子。」
說這話時,他的心口詭異地頓了頓:他是近千年後的幽魂,他知道未來的樣子,只是並無動力撼動現有的秩序,但在無數種可能下,會不會有人和他有著同樣的經歷,卻不甘於順服這個時代的規則,如果這個時代不會孕育出真正的羅馬皇帝,那未來呢?
那是他所不能知曉的未來。除了迫使腓特烈一世放棄在義大利的權利並承認獅子亨利(已進階為神羅皇帝亨利六世)的地位外,他們還和西西里的威廉二世簽署了一項補充協議,即不論康斯坦絲公主與腓特烈一世之子亨利有無子嗣,若威廉二世無嗣而終,西西里王位都將由同為諾曼君主的理查一世繼承。
話是這麼說,但將來要爭西西里王位多半還是得打一場的。當然這個時候,他萬萬沒想到他那口口聲聲不婚不育的好弟弟會在康斯坦絲守寡後直接和她結婚並收養她兒子簡單粗暴地消弭所有繼承爭議,以及瓊還和腓力擦出愛情火花上演了一出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或者神鵰俠侶),進入九十年代後他的中年生活日常就是聽著南歐愛情故事與家庭倫理劇地鐵老人手機。
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外患,內憂,肉眼可見的未來里他們家族的統治都將穩如泰山。 「一切都很好。」當威廉回到安茹後,亨利二世如此感嘆道,「我曾經認為你的戰略太過大膽,但現在看來未必不可行,依仗著聯姻和兼併,我們可以慢慢向東部擴張,直到萊茵河西岸。」
「但那一天還很遙遠,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保證本土的穩定,除了推動法律的統一和文化的融合外,內部的紛爭是最為危險的。既然一位君主不能同時統治如此廣袤的領土,而年長的兒子總是令父親頭疼,不妨讓兒子在大陸統治,服務於開疆擴土的需求,父親則長居英格蘭增加王室影響力,當兒子的兒子長大成人時,兒子也應效仿父親的腳步,時間令年輕人變得寬和,年長的君主更適合和平統治。」
「這是個好主意。」亨利二世讚嘆道,他感覺他對威廉一度枯竭的父愛又重新奔涌了,可正當此時,威廉卻話鋒一轉,「所以,親愛的父親。為了我們的家庭和諧和王位傳承的穩定性,請您以身作則,到愛爾蘭開啟您的退休生活吧。」
第51章
「所以,親愛的父親。為了我們的家庭和諧和王位傳承的穩定性,請您以身作則,到愛爾蘭開啟您的退休生活吧。」
說這話時,威廉的神情和語氣都相當平靜,仿佛這句逼宮宣言只是一句隨口而出的問候罷了,過了好一會兒,亨利二世才明白他的意思,他氣得面色發紅:「你背叛了我!威廉,我還不夠容忍你嗎?」
「這只是我根據我們的家庭情況研究出來的最適合我們未來統治的方式。」威廉仍不咸不淡道, 「現在看來,我們父慈子孝,而歐洲大陸上也沒有一個蓄意挑唆我們的敵人,可未來呢,我們辨認不清我們身邊是否存在野心家,在他們的挑唆下,您會再次猜忌我,削減我的權柄,而我會為我的利益奮起反擊,沒必要,父親,既然您的權力終將移交給我,我們何須經歷一次內鬥乃至戰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想要用那套教士的話術規訓我嗎?」腓特烈一世的語氣算不上好,但看著年輕的威廉三世,他終究還是沒有輕視這個葬送了他宏圖偉業的對手,他回答了他的問題,「恕我直言,如果虔誠有用,路易七世就不會含恨而終,由你享用他的妻子和領地。」
「我並無規訓您的意思,我沒有這樣的資格,我只是想要探討一下關於征服和統治的問題。」威廉說,「在您第一次征服義大利時,您勢如破竹,許多城邦也接受了您的統治,可六年後後,您便拆毀了米蘭的城牆,屠戮米蘭的市民,這令您和米蘭的仇恨不可化解,他們成為了您最堅決的抵抗者。」
「米蘭人羞辱了我的妻子,難道我不應該報復他們的行動嗎?」
「作為丈夫,您的行為無可厚非,甚至值得稱頌,但您同樣需要承受發泄憤怒帶來的代價,而恕我直言,若您想要真正征服義大利,至少您要將其當成自己的領地而非橫徵暴斂的錢袋,否則市民的憤怒將像野火一樣不能止息。」威廉靜靜道,「您以羅馬皇帝自稱,您的武力才幹也不遜色於昔日的羅馬皇帝,但真正的羅馬皇帝不是一頂皇冠、一個頭銜能定義的,他們是歐洲的精神圖騰,是文明與法制的象徵,戰無不勝的軍隊和將地中海圍成內湖的功業不過是羅馬皇帝的一件華麗外袍,而非皇帝本身。」
「那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羅馬皇帝,我的弟弟,你的弟弟,還是你自己?」
「都不是,海因里希至多有著德意志國王的才能,理查是個註定只能在戰場上廝殺的將領,而我更加平庸,我不過是個依勢而動的幸運兒罷了。」他輕呼一口氣,「這個時代沒有真正的羅馬皇帝,這個時代也容納不下一位羅馬皇帝。也許你會有一個比你更像羅馬皇帝的後代,但我們都不知道未來的樣子。」
說這話時,他的心口詭異地頓了頓:他是近千年後的幽魂,他知道未來的樣子,只是並無動力撼動現有的秩序,但在無數種可能下,會不會有人和他有著同樣的經歷,卻不甘於順服這個時代的規則,如果這個時代不會孕育出真正的羅馬皇帝,那未來呢?
那是他所不能知曉的未來。除了迫使腓特烈一世放棄在義大利的權利並承認獅子亨利(已進階為神羅皇帝亨利六世)的地位外,他們還和西西里的威廉二世簽署了一項補充協議,即不論康斯坦絲公主與腓特烈一世之子亨利有無子嗣,若威廉二世無嗣而終,西西里王位都將由同為諾曼君主的理查一世繼承。
話是這麼說,但將來要爭西西里王位多半還是得打一場的。當然這個時候,他萬萬沒想到他那口口聲聲不婚不育的好弟弟會在康斯坦絲守寡後直接和她結婚並收養她兒子簡單粗暴地消弭所有繼承爭議,以及瓊還和腓力擦出愛情火花上演了一出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或者神鵰俠侶),進入九十年代後他的中年生活日常就是聽著南歐愛情故事與家庭倫理劇地鐵老人手機。
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外患,內憂,肉眼可見的未來里他們家族的統治都將穩如泰山。 「一切都很好。」當威廉回到安茹後,亨利二世如此感嘆道,「我曾經認為你的戰略太過大膽,但現在看來未必不可行,依仗著聯姻和兼併,我們可以慢慢向東部擴張,直到萊茵河西岸。」
「但那一天還很遙遠,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保證本土的穩定,除了推動法律的統一和文化的融合外,內部的紛爭是最為危險的。既然一位君主不能同時統治如此廣袤的領土,而年長的兒子總是令父親頭疼,不妨讓兒子在大陸統治,服務於開疆擴土的需求,父親則長居英格蘭增加王室影響力,當兒子的兒子長大成人時,兒子也應效仿父親的腳步,時間令年輕人變得寬和,年長的君主更適合和平統治。」
「這是個好主意。」亨利二世讚嘆道,他感覺他對威廉一度枯竭的父愛又重新奔涌了,可正當此時,威廉卻話鋒一轉,「所以,親愛的父親。為了我們的家庭和諧和王位傳承的穩定性,請您以身作則,到愛爾蘭開啟您的退休生活吧。」
第51章
「所以,親愛的父親。為了我們的家庭和諧和王位傳承的穩定性,請您以身作則,到愛爾蘭開啟您的退休生活吧。」
說這話時,威廉的神情和語氣都相當平靜,仿佛這句逼宮宣言只是一句隨口而出的問候罷了,過了好一會兒,亨利二世才明白他的意思,他氣得面色發紅:「你背叛了我!威廉,我還不夠容忍你嗎?」
「這只是我根據我們的家庭情況研究出來的最適合我們未來統治的方式。」威廉仍不咸不淡道, 「現在看來,我們父慈子孝,而歐洲大陸上也沒有一個蓄意挑唆我們的敵人,可未來呢,我們辨認不清我們身邊是否存在野心家,在他們的挑唆下,您會再次猜忌我,削減我的權柄,而我會為我的利益奮起反擊,沒必要,父親,既然您的權力終將移交給我,我們何須經歷一次內鬥乃至戰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