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前說過證道之路有三,盤古大神的以力證道,鴻鈞的斬三屍證道,以及以海量功德證道,此三種都能成聖。但毫無疑問,以力證道是最難的一種,這不僅需要自身將法則之力掌握到極致,更需要大機緣,大毅力。

  就算是盤古大神以力證道,但最終也以失敗告終,只是盤古大神的以力證道與白詩夢的不相同。盤古大神的所證得道為大道聖人,證得後會與大道同生,平起平坐。

  盤古大神開天闢地後,大道無處可尋,大道功德更無法尋覓,因此天地誕生,天地本無極,無極生太極,一切都在道法之內。

  洪荒初立,量劫洗禮,分別衍生出了天道,地道,人道。三道並行,洪荒繁榮,靈氣並行。只是量劫接踵而至,洪荒萬物各不一心,天道萌生,有水漲船高之勢,隱隱壓出了人道以及地道。

  天道,人道,地道萌出,三書應運而生。天書封神榜,地書天地寶鑑,人書生死簿。封神榜由鴻鈞代管,鎮元子誕生之初,便手握地書,人書則是在后土建立幽冥地府後,歸於后土手中。

  鴻鈞成聖,傳道洪荒萬物,成聖之法。鴻鈞得造化玉碟殘片機緣,又身具功德,他不甘心只余區區天道聖人,因此他自創生機又以身合道,隱隱成了天道級聖人。若是西遊量劫順利完成,鴻鈞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天道級聖人。

  而太清老子,玉清元始,通天,女媧,准提,接引這幾位天道聖人,全都是混元級的聖人,趨於天道之下。白詩夢若是能證道成功,她所以力證道便與鴻鈞相當,平起平坐。

  第173章 渡人?渡己!

  當然在白詩夢修煉時, 蜚以及白虎嶺三妖,已經帶著白虎嶺為數不多的小妖來到了獅駝城中。

  並且他們也同時面見了通天,通天對他們的到來, 沒有意外,只讓他們安心修煉便是,他們只需等待便好。

  通天也曾傳信於夔牛, 讓他帶著鐵扇,黑熊精以及眾妖一同來到這獅駝城。而獅駝城此時也匯集了眾位大妖以及妖兵, 通天當然是讓他們勤勉修煉。

  畢竟留給他們的時日不多了, 就連他也不能穩坐於獅駝城。他還需去隱霧山走一遭,詩夢離開獅駝城時,就特意交代了一番, 他自然不能駁了詩夢的臉面, 何況那小豹子又與西遊量劫有關呢?

  半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唐僧師徒們終於走出了獅駝嶺,來到了比丘國, 比丘國也就是小兒國。

  之所以被稱為小兒國,全因老國王病重,機緣巧合下,又得道長指點。老國王若想身體恢復如初,便需要數千個小兒的心臟做藥引服之。

  唐僧師徒一進入小兒國時,心中都感到十分奇怪, 為何此地的小孩都像小豬仔一般, 被放在籠子關著?

  孫悟空看到此地異象,面上不顯, 心裡卻是隱隱有了些猜測,看來這小兒國又是一劫, 不知是什麼妖怪,在此地作亂?

  隨著唐僧師徒住進驛館,才知將小孩關入籠子的前因。

  唐僧見這些小孩兒頓時心生憐憫,不由得淚流滿面,稚子何其無辜,怎可用心臟入藥?

  豬八戒眉頭一皺,他實在見不得唐僧這悲天憫人,哭泣的模樣。

  「師傅,你哭作甚?那國王用小兒的心臟入藥,只要沒有妖怪,干我們何事,何苦去自尋煩惱?」

  對於豬八戒的說辭,唐僧心中依舊是一股無力之感。他有憐憫之心,亦有普度眾生的胸襟,只是面對八戒他始終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你這呆子,說些什麼呢!出家人本就要以慈悲為懷。師傅莫要傷懷,老孫施法將那些小孩藏起來便是,若是妖怪作孽,老孫必饒不了他。」孫悟空在一旁安慰道。

  孫悟空的話無疑是一針強心劑,唐僧頓時如釋重負,他總算是停止了哭泣。

  孫悟空說完就立馬去了一趟皇宮,他只發現皇宮中妖氣衝天。看來如同他猜測的那般,皇宮中果然有妖怪在興風作浪。

  第二日唐僧師徒上朝覲見時,與國王交談一番後,被國仗以及王后百般刁難。國仗就是先前提出用小兒心臟作為藥引的道士。

  有道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孫悟空那能受得了這股閒氣,他當即掏出了金箍棒,打向國仗,豬八戒也拿出了九齒釘耙將王后打的現出了原形,變為了一隻灰褐色的狐狸。

  「妖怪,修得作孽!」孫悟空大聲吼道。

  朝中大臣以及國王看到這驚變皆是驚慌失措,他們隱約間還聞到一股噁心的騷臭味,莫名的讓人想噦。

  至於國王更是憂心不已,惶恐害怕,這幾年來每日與他同床共枕,耳鬢廝磨的竟是一隻騷臭狐狸,他的臉面何在?

  而國仗只能用他三腳貓的功夫抵擋著孫悟空的金箍棒,正當孫悟空的金箍棒快要落下時,空中突然出現一朵祥雲。

  「大聖,且慢!」

  眾人抬頭只發現空中多了一位慈眉善目的仙人,那仙人持著手杖,杖下還繫著一個長生桃,且腦門高慫,衣帶飄飄。

  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南極仙翁。南極仙翁於巫妖量劫時期,闡教創立之初入教,並且是元始的大弟子。而後因封神量劫有功,他亦在天庭混了個相當不錯的職位,別稱南極長生大帝。

  要說起來,這官可不小,這可是四帝之一。俗話說三清四帝,這四帝正好包括了南極長生大帝,排在三清之後,這官職自是不一般,不僅好處多多,而且事兒還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