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叫崔元逸一下子臉色爆紅,低著頭從親爹的懷裡退出來,就著現在跪著的姿勢叩了三個頭,嗡聲嗡氣道,「兒子只是想確定父親,有沒有跟太上皇一樣,學的那樣特立獨行,現在確定了,也安心了些,只盼父親不要有了摯友,就忘了還有兒孫們,灃兒要知道祖父有一日不告而別,定會傷心泣血的。」
崔閭抬起巴掌要打他,氣道,「你在威脅老子?」
竟然把他乖孫給搬出來了。
崔元逸迅速抬眼瞟了過來,一副就是這樣沒錯的意思,嘴裡卻道,「兒子不敢,只是覺得再好的朋友,也不值當您為了他拋棄家人,嗯,不管他是什麼身份。」
明晃晃的上眼藥了,都給崔閭氣笑了,可這兒子也是不知道他跟太上皇之間的真實牽絆,就一門心思的糾結在,有人在跟他搶老子的怨憤上了。
連那至高無上的身份,都被他全然忽視及漠視掉了。
真好樣的!
崔閭呼嚕一把揉上兒子的腦袋,頭髮經過他再二再三的揉搓,終於成了一團糟,給崔元逸氣的不行。
他一點也不想要眼前這個過分年輕的老父親,還他從前那個拒人千里,淡然冷酷的中年偶像。
他還是喜歡他爹桀驁不理人,看人似看垃圾的樣子。
那太上皇要在他爹沒昏迷半年,醒來性情大變前過江州來,絕對不可能近得了他爹的身,也是他爹後來性格太好了,才招得人人往前湊,給了他空隙得手,把人忽悠成摯友。
崔元逸氣哼哼,氣不順,氣爆炸!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江州的變化是真的叫人嘆為觀止。
崔閭回來的第三日, 幾個縣的縣令就都到了衙署,手上拿著述職公文,碰面互相友好交談, 說的都是縣裡的建設和民生問題,因為崔閭非常重視交通發展,他們各縣目前的官道, 就都有了一截建交區,哪怕最荒涼處, 在相鄰兩縣的共同努力下, 各出資一半的,都鋪上了能令快馬跑過的寬車道,而這種交界互搭區, 在鋪建後, 會由府城胥吏來驗收, 然後根據帳目所需,給予一定的金銀補貼。
衙署帳房有錢, 各縣基本建設便也拔地而起,規劃出來的居民區和商貿圈,以及各行各業的作坊區,全都弄的井井有條,連縣內通往各鄉鎮的小道,都鋪了夯實的磚道, 雖不似官道那樣齊整, 可再也不會下雨泥濘難行的煩惱了。
而目前各縣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衙署這邊出面, 以州府的名義,向北境購買的退役戰馬, 府經歷董成功,親自攜了府尊大人的手書,往北境大帥府走了一趟,成功從那邊買到了三十匹中青馬,而加緊打造的馬車箱,也將在近日交付。
他們的府尊大人,非常大手筆的,在各縣建了公用馬車站,豪擲千金的買了戰馬,而非民間騾馬來拉車,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更給了百姓一份重視關愛,用更便捷便宜的出行方式,支持轄下百姓勇於出門尋找新的增收門路。
現在哪怕是住遠一些的縣鎮百姓,只要敢出門,來回江州和保川府之間,也不過三五日功夫,等馬車站建成通車,這個時間還會大大縮短,恐一兩日就能打個來回,既能照顧到家裡,不會耽誤農事,又能趁閒時出門打個零工掙點小錢。
就只要肯干,願意干,就再不會有食不裹腹之憂,且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車馬站,視距離遠近,或中途轉車次數,所耗錢數以文計算,一般不會超出十文之數,又加之縣與縣之間,廢除了入門稅這一收項,整一趟出行費用對比從前的舊規,要能省出一半錢數,更別提現在各縣建設上的零工費用,是從前的五六倍不止,可以說,只要出門,拋除吃用,所獲純利,絕對豐厚。
現在各縣鎮上的大大小小官員胥吏,都知道他們的府尊大人,是鼓勵百姓出門做工的,尤其江州碼頭這邊,用工人手來者不拒,便有那膽子大的,想要出江州到對面保川府尋求機遇,也能一日間有個來回輪渡保障,不用擔心江上無舟可渡。
因為隨著海貿的開啟,江州和保川府之間,也有了日常輪渡表,早中晚在固定的時間點上,都有來回一趟的運貨載人船隻,交通極大的得到了改善。
曾發愁遺族人口挪上地面,無法安置的各縣署官,現在真是一點不擔心了,居民區的出現,工作上的安排,現在連出行問題都解決了,他們手邊的公務,只要最大保障著轄下百姓不作亂,不生事,不犯法犯科,其他根本不是事。
就原有的那些田地,真撒了人去種,不說夠不夠分,就那收成也沒想頭,往年收的那糧稅,百姓人家不夠吃,官衙俸祿不夠發,連上貢給那九家的田畝稅都不夠,個個都窮,偏還個個都委屈,後來才知道,窮的只是官府和轄區百姓,那九家地庫里的糧食長了霉,都不可能拿出來便宜賣,好在,那樣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現在雖然田畝仍舊不夠人種的,可他們的府尊大人會經營啊,碼頭上的工作機遇,各縣上蓋房造屋,更別提地下城尚需的大量勞力缺口,哦,對,還有已經重啟的鹽業。
江州現在遍地是工作,本地勞力不眠不休也干不完,現在已經開始對外招工了,除了保川府各邊縣鎮上的百姓,更遠一些的還包吃住,用他們府尊大人的話說,人來了,就儘量留住了,江州不怕人多,就怕沒人。
自古以來,人口都是州府發展的重要目標,只有窮困之地,和沒有遠見的管理者,才會將人口多視為負擔,江州想要財富運轉,就永遠不要怕人口多。
崔閭抬起巴掌要打他,氣道,「你在威脅老子?」
竟然把他乖孫給搬出來了。
崔元逸迅速抬眼瞟了過來,一副就是這樣沒錯的意思,嘴裡卻道,「兒子不敢,只是覺得再好的朋友,也不值當您為了他拋棄家人,嗯,不管他是什麼身份。」
明晃晃的上眼藥了,都給崔閭氣笑了,可這兒子也是不知道他跟太上皇之間的真實牽絆,就一門心思的糾結在,有人在跟他搶老子的怨憤上了。
連那至高無上的身份,都被他全然忽視及漠視掉了。
真好樣的!
崔閭呼嚕一把揉上兒子的腦袋,頭髮經過他再二再三的揉搓,終於成了一團糟,給崔元逸氣的不行。
他一點也不想要眼前這個過分年輕的老父親,還他從前那個拒人千里,淡然冷酷的中年偶像。
他還是喜歡他爹桀驁不理人,看人似看垃圾的樣子。
那太上皇要在他爹沒昏迷半年,醒來性情大變前過江州來,絕對不可能近得了他爹的身,也是他爹後來性格太好了,才招得人人往前湊,給了他空隙得手,把人忽悠成摯友。
崔元逸氣哼哼,氣不順,氣爆炸!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江州的變化是真的叫人嘆為觀止。
崔閭回來的第三日, 幾個縣的縣令就都到了衙署,手上拿著述職公文,碰面互相友好交談, 說的都是縣裡的建設和民生問題,因為崔閭非常重視交通發展,他們各縣目前的官道, 就都有了一截建交區,哪怕最荒涼處, 在相鄰兩縣的共同努力下, 各出資一半的,都鋪上了能令快馬跑過的寬車道,而這種交界互搭區, 在鋪建後, 會由府城胥吏來驗收, 然後根據帳目所需,給予一定的金銀補貼。
衙署帳房有錢, 各縣基本建設便也拔地而起,規劃出來的居民區和商貿圈,以及各行各業的作坊區,全都弄的井井有條,連縣內通往各鄉鎮的小道,都鋪了夯實的磚道, 雖不似官道那樣齊整, 可再也不會下雨泥濘難行的煩惱了。
而目前各縣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衙署這邊出面, 以州府的名義,向北境購買的退役戰馬, 府經歷董成功,親自攜了府尊大人的手書,往北境大帥府走了一趟,成功從那邊買到了三十匹中青馬,而加緊打造的馬車箱,也將在近日交付。
他們的府尊大人,非常大手筆的,在各縣建了公用馬車站,豪擲千金的買了戰馬,而非民間騾馬來拉車,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更給了百姓一份重視關愛,用更便捷便宜的出行方式,支持轄下百姓勇於出門尋找新的增收門路。
現在哪怕是住遠一些的縣鎮百姓,只要敢出門,來回江州和保川府之間,也不過三五日功夫,等馬車站建成通車,這個時間還會大大縮短,恐一兩日就能打個來回,既能照顧到家裡,不會耽誤農事,又能趁閒時出門打個零工掙點小錢。
就只要肯干,願意干,就再不會有食不裹腹之憂,且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車馬站,視距離遠近,或中途轉車次數,所耗錢數以文計算,一般不會超出十文之數,又加之縣與縣之間,廢除了入門稅這一收項,整一趟出行費用對比從前的舊規,要能省出一半錢數,更別提現在各縣建設上的零工費用,是從前的五六倍不止,可以說,只要出門,拋除吃用,所獲純利,絕對豐厚。
現在各縣鎮上的大大小小官員胥吏,都知道他們的府尊大人,是鼓勵百姓出門做工的,尤其江州碼頭這邊,用工人手來者不拒,便有那膽子大的,想要出江州到對面保川府尋求機遇,也能一日間有個來回輪渡保障,不用擔心江上無舟可渡。
因為隨著海貿的開啟,江州和保川府之間,也有了日常輪渡表,早中晚在固定的時間點上,都有來回一趟的運貨載人船隻,交通極大的得到了改善。
曾發愁遺族人口挪上地面,無法安置的各縣署官,現在真是一點不擔心了,居民區的出現,工作上的安排,現在連出行問題都解決了,他們手邊的公務,只要最大保障著轄下百姓不作亂,不生事,不犯法犯科,其他根本不是事。
就原有的那些田地,真撒了人去種,不說夠不夠分,就那收成也沒想頭,往年收的那糧稅,百姓人家不夠吃,官衙俸祿不夠發,連上貢給那九家的田畝稅都不夠,個個都窮,偏還個個都委屈,後來才知道,窮的只是官府和轄區百姓,那九家地庫里的糧食長了霉,都不可能拿出來便宜賣,好在,那樣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現在雖然田畝仍舊不夠人種的,可他們的府尊大人會經營啊,碼頭上的工作機遇,各縣上蓋房造屋,更別提地下城尚需的大量勞力缺口,哦,對,還有已經重啟的鹽業。
江州現在遍地是工作,本地勞力不眠不休也干不完,現在已經開始對外招工了,除了保川府各邊縣鎮上的百姓,更遠一些的還包吃住,用他們府尊大人的話說,人來了,就儘量留住了,江州不怕人多,就怕沒人。
自古以來,人口都是州府發展的重要目標,只有窮困之地,和沒有遠見的管理者,才會將人口多視為負擔,江州想要財富運轉,就永遠不要怕人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