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頁
不過徐韶華等人見識過了武家軍的風采,也上過戰場,這會兒倒是面色入常的走了進去。
大門至中門處是一方院落,此刻裡面一片寂靜,可卻擠擠挨挨的排滿了人。
聽衛知徵所言,本次會試副考考生約兩千七百三十九人,是以雖然此番徐韶華來的並不算晚,可卻也依舊被擠的幾乎站不住腳。
此刻天還未明,春寒料峭。
這麼多人擠在一處唯一的好處便是即使如今是在露天的院子,也都不那麼讓人覺得寒冷。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等到了徐韶華他們的時候,東邊已經有了隱約的光亮,在一系列搜身結束後,他們終於可以被引至號房。
號房是三年才啟用一次,裡面布滿了灰塵,考生需要先進行簡單的清掃才能下得去腳。
但等徐韶華一進門後,便有兵將在門外放下木欄,意思是在之後的三日,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木欄都不得打開,否則以科舉作弊論處,此生不得再考。
除此之外,另有三支短短的蠟燭,這便是朝廷給予考生唯一的物什。
徐韶華用真氣屏息,清理了屋子後,這才將考箱放在一旁,開始閉目養神,等待會試第一考的開始。
而等徐韶華看著外面的光影逐漸變化,心裡估摸著約是辰時四刻之時,方聽到了落龍門的聲音。
又兩刻,徐韶華這才聽到了抬著考卷過來的兵將的腳步聲。
這次哪怕是分發考卷的兵將也是較之守門兵將更為凶神惡煞之人,尋常之人一個照面都要會狠狠唬一跳。
以至於前面的號房之中多有驚呼之後,等考生反應過來,卻又被嚇得面色發白,提筆手抖不止。
徐韶華對於這些兵將倒是適應良好,連那兵將都忍不住有些詫異這少年竟如此沉穩。
但這也只是一頓,隨後他放下考卷,即刻離開,徐韶華將封存的考卷一一打開,仔細的將第一考的題目閱覽一遍。
第一考是最簡單也最基礎的,其中有四書義五道,經義三道,且這八題中有五道皆出自當初衛家送來的那些各省科舉考題匯總之中。
是以這首考對於徐韶華來說,倒是難得有了幾分輕鬆。
與此同時,不遠處的堂中也坐著兩位正副總裁,左為尊,此刻左邊正坐著一位濃眉大眼,面方耳闊卻雙鬢微白的老者,這正是本次的主考官陳庭齊。
陳庭齊這會兒端起一盞茶水,卻半晌沒有喝下,他乃是如今的禮部尚書,自今上登基至今,禮部用處寥寥無幾,且大部分權利皆被右相、安王之流攬去。
可以說,對如今的朝堂來說,禮部是在夾縫生存的小草。
而至今朝,以禮部尚書的官位本不必來當這次的主考,可奈何此前右相與安王輪番對本次會試考生徐韶華頻頻表示青睞,二人皆不願對方勢力之人來日做了這位徐解元的座師,故而多方運作之下,陳庭齊便坐在了這裡。
「陳大人,龍門已落,這三日你我且可輕省一些,您這般又是何故?」
副考官同樣來頭不小,乃是翰林院一人之下的侍讀學士譚越書,譚學士近來得聖上寵信,多番出入宮闈,且主考是在右相與安王的爭鋒下定下,聖上點上一位副考似乎也並不算什麼了。
陳庭齊聽了譚越書這話,只抬眼看向他,溫吞道:
「譚大人,本官只是在想……右相大人與安王爺如此大費周章,若是那徐解元此番不得點中,那你我該如何吃罪的起?」
陳庭齊說話慢,聽得急人,而他這話一出,譚越書也不由面色一頓,隨後這才道:
「陳大人這是哪裡話?那徐解元的鄉試答卷您可是瞧過的,您說說,放眼大周,何人能與之比肩?」
最重要的,還是徐解元在鄉試後遠赴寒塞交上的另一份答卷!
陳庭齊聞言,遂幽幽道:
「我知道,我是怕你我不能慧眼識珠。此番考題實在太過平平無常,若要出類拔萃,又有幾人可以?」
首考考題乃是陳庭齊與譚越書仔細商議後決定的,可如今首考開始,陳庭齊心裡卻愈發不安定起來。
陳庭齊說罷,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譚越書,也不知聖上讓這譚越書來此作甚?
這樣淺顯的道理他都不明白,莫不是當真讀書讀傻了不成?
譚越書聽到這裡,這才終於明白了陳庭齊的意思,也不由試探道:
「我大周開國以來,凡科舉舞弊之人必以嚴懲,陳大人可不能行差踏錯才是。」
「譚大人放心,我今日既與你明言,不過是想著你我現如今是同一根繩上的螞蚱,此事總要拿個章程出來。」
陳庭齊抿了口微涼的茶水,眼中一抹茫然閃過,他在這尚書之位已有數載,可如今聖上權勢微薄,他正經八百出過力的竟是只有去歲聖上的大婚。
若沒有此番右相與安王的爭鋒,或許他還能平平安安,順順噹噹的告老還鄉去,可如今這竟也成了奢望。
他乃當朝二品大員啊!
譚越書聽聞此言,沉默了一下,方才開口:
「陳大人,我等似乎除了順其自然,卻也別無他法了。」
陳庭齊一時哽住,半晌,只余長長一嘆:
「那,譚大人,次考的考題還要如舊嗎?」
「您是總裁,自然您說了算才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大門至中門處是一方院落,此刻裡面一片寂靜,可卻擠擠挨挨的排滿了人。
聽衛知徵所言,本次會試副考考生約兩千七百三十九人,是以雖然此番徐韶華來的並不算晚,可卻也依舊被擠的幾乎站不住腳。
此刻天還未明,春寒料峭。
這麼多人擠在一處唯一的好處便是即使如今是在露天的院子,也都不那麼讓人覺得寒冷。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等到了徐韶華他們的時候,東邊已經有了隱約的光亮,在一系列搜身結束後,他們終於可以被引至號房。
號房是三年才啟用一次,裡面布滿了灰塵,考生需要先進行簡單的清掃才能下得去腳。
但等徐韶華一進門後,便有兵將在門外放下木欄,意思是在之後的三日,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木欄都不得打開,否則以科舉作弊論處,此生不得再考。
除此之外,另有三支短短的蠟燭,這便是朝廷給予考生唯一的物什。
徐韶華用真氣屏息,清理了屋子後,這才將考箱放在一旁,開始閉目養神,等待會試第一考的開始。
而等徐韶華看著外面的光影逐漸變化,心裡估摸著約是辰時四刻之時,方聽到了落龍門的聲音。
又兩刻,徐韶華這才聽到了抬著考卷過來的兵將的腳步聲。
這次哪怕是分發考卷的兵將也是較之守門兵將更為凶神惡煞之人,尋常之人一個照面都要會狠狠唬一跳。
以至於前面的號房之中多有驚呼之後,等考生反應過來,卻又被嚇得面色發白,提筆手抖不止。
徐韶華對於這些兵將倒是適應良好,連那兵將都忍不住有些詫異這少年竟如此沉穩。
但這也只是一頓,隨後他放下考卷,即刻離開,徐韶華將封存的考卷一一打開,仔細的將第一考的題目閱覽一遍。
第一考是最簡單也最基礎的,其中有四書義五道,經義三道,且這八題中有五道皆出自當初衛家送來的那些各省科舉考題匯總之中。
是以這首考對於徐韶華來說,倒是難得有了幾分輕鬆。
與此同時,不遠處的堂中也坐著兩位正副總裁,左為尊,此刻左邊正坐著一位濃眉大眼,面方耳闊卻雙鬢微白的老者,這正是本次的主考官陳庭齊。
陳庭齊這會兒端起一盞茶水,卻半晌沒有喝下,他乃是如今的禮部尚書,自今上登基至今,禮部用處寥寥無幾,且大部分權利皆被右相、安王之流攬去。
可以說,對如今的朝堂來說,禮部是在夾縫生存的小草。
而至今朝,以禮部尚書的官位本不必來當這次的主考,可奈何此前右相與安王輪番對本次會試考生徐韶華頻頻表示青睞,二人皆不願對方勢力之人來日做了這位徐解元的座師,故而多方運作之下,陳庭齊便坐在了這裡。
「陳大人,龍門已落,這三日你我且可輕省一些,您這般又是何故?」
副考官同樣來頭不小,乃是翰林院一人之下的侍讀學士譚越書,譚學士近來得聖上寵信,多番出入宮闈,且主考是在右相與安王的爭鋒下定下,聖上點上一位副考似乎也並不算什麼了。
陳庭齊聽了譚越書這話,只抬眼看向他,溫吞道:
「譚大人,本官只是在想……右相大人與安王爺如此大費周章,若是那徐解元此番不得點中,那你我該如何吃罪的起?」
陳庭齊說話慢,聽得急人,而他這話一出,譚越書也不由面色一頓,隨後這才道:
「陳大人這是哪裡話?那徐解元的鄉試答卷您可是瞧過的,您說說,放眼大周,何人能與之比肩?」
最重要的,還是徐解元在鄉試後遠赴寒塞交上的另一份答卷!
陳庭齊聞言,遂幽幽道:
「我知道,我是怕你我不能慧眼識珠。此番考題實在太過平平無常,若要出類拔萃,又有幾人可以?」
首考考題乃是陳庭齊與譚越書仔細商議後決定的,可如今首考開始,陳庭齊心裡卻愈發不安定起來。
陳庭齊說罷,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譚越書,也不知聖上讓這譚越書來此作甚?
這樣淺顯的道理他都不明白,莫不是當真讀書讀傻了不成?
譚越書聽到這裡,這才終於明白了陳庭齊的意思,也不由試探道:
「我大周開國以來,凡科舉舞弊之人必以嚴懲,陳大人可不能行差踏錯才是。」
「譚大人放心,我今日既與你明言,不過是想著你我現如今是同一根繩上的螞蚱,此事總要拿個章程出來。」
陳庭齊抿了口微涼的茶水,眼中一抹茫然閃過,他在這尚書之位已有數載,可如今聖上權勢微薄,他正經八百出過力的竟是只有去歲聖上的大婚。
若沒有此番右相與安王的爭鋒,或許他還能平平安安,順順噹噹的告老還鄉去,可如今這竟也成了奢望。
他乃當朝二品大員啊!
譚越書聽聞此言,沉默了一下,方才開口:
「陳大人,我等似乎除了順其自然,卻也別無他法了。」
陳庭齊一時哽住,半晌,只余長長一嘆:
「那,譚大人,次考的考題還要如舊嗎?」
「您是總裁,自然您說了算才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