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小妹被接走以後,萬安和張冬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兩人除了去街上買東西或者去關係好的人家家裡串門,其他時間都在家裡貓冬,悠哉地過著自己的日子。
過完年,正月初九這天,萬安、萬興和范鵬三人被縣太爺派人叫到了縣衙門,縣太爺告訴他們隔壁縣的縣令前兩天寫信給他,說要讓他們三個過去和縣裡其他木匠一起將境內的大河都建上水車,他們三個正月十一那天就要啟程出發。
隔壁的萬昌縣是有名的富裕縣,境內多河流,要想將萬昌縣境內所有大河都建上水車恐怕要花費一兩年的時間。
萬安回到家將這個消息告訴冬哥兒,張冬雖然不想和他分開,但也知道萬安的手藝不能被埋沒。
萬安也不想和冬哥兒分開。
「冬哥兒,要不你和我一起去萬昌縣吧?咱們在萬昌縣租個宅子住,我不想和你分開這麼長時間。」
張冬有些意動,可又想到他們新買的這座宅子和鋪子,又有些泄氣,「不行啊,我要是走了,咱們的宅子和鋪子怎麼辦?鋪子裡的生意怎麼辦?」
「咱們像二哥那樣找個掌柜幫咱們管鋪子,把每年賺到的銀子分給他一兩成,讓他負責給幫工們發月錢,負責鋪子裡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年賺到的銀子分給他一兩成,這鋪子照開,錢照賺,咱們也不用分開了。」
「這……」張冬放下手裡的衣服,思索片刻便有了決定,「行!咱們就找個掌柜,再分給他鋪子裡的兩成利。」
張冬和萬安商量以後決定將鋪子交給文哥兒,順便讓文哥兒幫他們照看一下宅子。
一來,文哥兒一家在鎮上住了二十多年,文哥兒在鎮上有根基;二來,文哥兒有能耐會管人,為人也信得過,值得信賴;三來,文哥兒的相公是捕頭,又受縣太爺器重,文哥兒管理鋪子,沒什麼地痞流氓敢來鬧事。
文哥兒得知他們兩個人要讓自己當掌柜管鋪子,人都傻了,連忙擺手拒絕,被張冬勸了好久才應下這件事。
很快槐樹巷的人、大頭三人和張冬家裡人也都得知兩人即將搬去萬昌縣暫居的消息,紛紛登門拜訪。
正月十一這天很快就到了,張冬和萬安一大早吃過飯便拿上提前一天收拾好的行李出門,同二哥和范鵬二人在碼頭匯合,同行的還有李海幾位捕快,他們是奉縣太爺的命令護送他們去萬昌縣見萬昌縣的縣令。
來給自己兒子送行的范老木匠把。萬安和萬興兄弟倆叫到身邊,叮囑他們在萬昌縣好好干,等回來以後跟著自己接大木活,一筆大木活的報酬能有上千兩。
「師父,您說的大木活是做什麼的?」萬安不解地問道,什麼木活的報酬這麼高!
范老木匠讓他們朝河面上看,「你們兩個看看那河面上停的是什麼,咱們就造什麼。」
「你們兄弟倆和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的手藝都不太行,好好出去歷練兩年,把手藝搞精搞細了,到時候我就領著你們三個還有手底下的其他木匠造比這還大的船,造我之前給你們發的那張圖紙上面的船。」
萬安和萬興被震驚得倒吸一口涼氣,萬安想到自己這次特意裝進包袱里的圖紙和商船模型,原來師父早就打著要領他們造船的主意。
船就要開動了,捕快們喊他們三個人上船,在老木匠又把親兒子叫到身份囑咐兩句,便讓他們趕緊上船離開了,讓他們離開之前特意囑咐萬安好好對待他夫郎,有一個人肯千里迢迢跟著他去另一個縣生活,萬安要懂得念情。
「哎!師父,您放心吧!我可是要和冬哥兒白頭偕老的,我肯定會好好對他的。」萬安笑著說完便拉著冬哥兒一起登上了船。
船剛剛開動,張冬和萬安忽然看到來送他們的大頭三人和二哥張夏夫妻倆急匆匆出現在碼頭朝他們揮手告別。
「一路保重!」
「小冬哥哥再見!萬安大哥再見!萬興大哥再見!你們一定要回來呀!」
「記得早點忙完回來,我們在這裡等你們回來!」
「大興!等你回來咱們再一起喝酒!」
「……」
萬安三人用力地朝他們揮手,喊道:「再見!」
「我們很快就會回來的!」
「二哥,二嫂,你們讓大哥大嫂還有爹娘不要擔心我!我很快就會回來的!」
「二哥你放心吧,我肯定會好好照顧冬哥兒的!」
「……」
船漸行漸遠,岸上的人也在萬安三人的視線中變成了一個個黑點。
等看不到二哥他們,張冬的情緒終於繃不住了,趴在萬安懷裡痛哭。
萬安溫柔地安慰他,「沒事,我們很快就會回來的,我們很快就能見到他們了。」
「我們很快就會回來的!」
……
萬和一家得知萬安和萬興三人離開的消息時,他們三人已經離開一個多月了。
萬母悵然若失地跌坐在椅子上,不敢相信這個從村里人口中聽到的消息,不敢相信萬興離開之前沒有將這件事告知他們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萬父也沉著臉坐在椅子上不說話,沒想到他兩個兒子已經把生意做到臨縣,而他還在鄉下這塊屁大點的地方掙扎。
村里人都說他們夫妻倆不長眼睛,不好好抱緊兩個金疙瘩,反而對萬和這個棒槌看得跟眼珠子似的,還把兩個親閨女鬧得不和他們來往。村里那些人還說是他們夫妻倆不會當人爹娘,不像張春爹娘那樣把四個孩子養得好好的,四個孩子之間的感情也十分深厚,互相都想著彼此。
過完年,正月初九這天,萬安、萬興和范鵬三人被縣太爺派人叫到了縣衙門,縣太爺告訴他們隔壁縣的縣令前兩天寫信給他,說要讓他們三個過去和縣裡其他木匠一起將境內的大河都建上水車,他們三個正月十一那天就要啟程出發。
隔壁的萬昌縣是有名的富裕縣,境內多河流,要想將萬昌縣境內所有大河都建上水車恐怕要花費一兩年的時間。
萬安回到家將這個消息告訴冬哥兒,張冬雖然不想和他分開,但也知道萬安的手藝不能被埋沒。
萬安也不想和冬哥兒分開。
「冬哥兒,要不你和我一起去萬昌縣吧?咱們在萬昌縣租個宅子住,我不想和你分開這麼長時間。」
張冬有些意動,可又想到他們新買的這座宅子和鋪子,又有些泄氣,「不行啊,我要是走了,咱們的宅子和鋪子怎麼辦?鋪子裡的生意怎麼辦?」
「咱們像二哥那樣找個掌柜幫咱們管鋪子,把每年賺到的銀子分給他一兩成,讓他負責給幫工們發月錢,負責鋪子裡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年賺到的銀子分給他一兩成,這鋪子照開,錢照賺,咱們也不用分開了。」
「這……」張冬放下手裡的衣服,思索片刻便有了決定,「行!咱們就找個掌柜,再分給他鋪子裡的兩成利。」
張冬和萬安商量以後決定將鋪子交給文哥兒,順便讓文哥兒幫他們照看一下宅子。
一來,文哥兒一家在鎮上住了二十多年,文哥兒在鎮上有根基;二來,文哥兒有能耐會管人,為人也信得過,值得信賴;三來,文哥兒的相公是捕頭,又受縣太爺器重,文哥兒管理鋪子,沒什麼地痞流氓敢來鬧事。
文哥兒得知他們兩個人要讓自己當掌柜管鋪子,人都傻了,連忙擺手拒絕,被張冬勸了好久才應下這件事。
很快槐樹巷的人、大頭三人和張冬家裡人也都得知兩人即將搬去萬昌縣暫居的消息,紛紛登門拜訪。
正月十一這天很快就到了,張冬和萬安一大早吃過飯便拿上提前一天收拾好的行李出門,同二哥和范鵬二人在碼頭匯合,同行的還有李海幾位捕快,他們是奉縣太爺的命令護送他們去萬昌縣見萬昌縣的縣令。
來給自己兒子送行的范老木匠把。萬安和萬興兄弟倆叫到身邊,叮囑他們在萬昌縣好好干,等回來以後跟著自己接大木活,一筆大木活的報酬能有上千兩。
「師父,您說的大木活是做什麼的?」萬安不解地問道,什麼木活的報酬這麼高!
范老木匠讓他們朝河面上看,「你們兩個看看那河面上停的是什麼,咱們就造什麼。」
「你們兄弟倆和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的手藝都不太行,好好出去歷練兩年,把手藝搞精搞細了,到時候我就領著你們三個還有手底下的其他木匠造比這還大的船,造我之前給你們發的那張圖紙上面的船。」
萬安和萬興被震驚得倒吸一口涼氣,萬安想到自己這次特意裝進包袱里的圖紙和商船模型,原來師父早就打著要領他們造船的主意。
船就要開動了,捕快們喊他們三個人上船,在老木匠又把親兒子叫到身份囑咐兩句,便讓他們趕緊上船離開了,讓他們離開之前特意囑咐萬安好好對待他夫郎,有一個人肯千里迢迢跟著他去另一個縣生活,萬安要懂得念情。
「哎!師父,您放心吧!我可是要和冬哥兒白頭偕老的,我肯定會好好對他的。」萬安笑著說完便拉著冬哥兒一起登上了船。
船剛剛開動,張冬和萬安忽然看到來送他們的大頭三人和二哥張夏夫妻倆急匆匆出現在碼頭朝他們揮手告別。
「一路保重!」
「小冬哥哥再見!萬安大哥再見!萬興大哥再見!你們一定要回來呀!」
「記得早點忙完回來,我們在這裡等你們回來!」
「大興!等你回來咱們再一起喝酒!」
「……」
萬安三人用力地朝他們揮手,喊道:「再見!」
「我們很快就會回來的!」
「二哥,二嫂,你們讓大哥大嫂還有爹娘不要擔心我!我很快就會回來的!」
「二哥你放心吧,我肯定會好好照顧冬哥兒的!」
「……」
船漸行漸遠,岸上的人也在萬安三人的視線中變成了一個個黑點。
等看不到二哥他們,張冬的情緒終於繃不住了,趴在萬安懷裡痛哭。
萬安溫柔地安慰他,「沒事,我們很快就會回來的,我們很快就能見到他們了。」
「我們很快就會回來的!」
……
萬和一家得知萬安和萬興三人離開的消息時,他們三人已經離開一個多月了。
萬母悵然若失地跌坐在椅子上,不敢相信這個從村里人口中聽到的消息,不敢相信萬興離開之前沒有將這件事告知他們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萬父也沉著臉坐在椅子上不說話,沒想到他兩個兒子已經把生意做到臨縣,而他還在鄉下這塊屁大點的地方掙扎。
村里人都說他們夫妻倆不長眼睛,不好好抱緊兩個金疙瘩,反而對萬和這個棒槌看得跟眼珠子似的,還把兩個親閨女鬧得不和他們來往。村里那些人還說是他們夫妻倆不會當人爹娘,不像張春爹娘那樣把四個孩子養得好好的,四個孩子之間的感情也十分深厚,互相都想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