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心腹嬤嬤聽得十分傷感,回憶起當年的戰亂歲月,淚眼婆娑,對前來送行地葉雲澤跪下連連叩頭:「皇上, 娘娘再怎麼樣,也是您的生母啊。娘娘縱然千錯萬錯,您也不能把她送去那個地方,讓她孤零零的終老啊!皇上,求您重罰了奴婢,讓娘娘在宮中思過吧。一切都是奴婢的錯,是奴婢沒有規勸好娘娘,娘娘她只是一時糊塗……」
嬤嬤老淚縱橫,聲聲泣血,縱是再鐵石心腸的人,聽了她的話,只怕也會有幾分動容。
葉雲澤卻轉過了頭,不去看徐太后和嬤嬤的臉:「母后尚且還能吃齋念佛,那些被捲入戰事中枉死的百姓,卻是再也看不到日後的光景了。母后如今只是去吃齋念佛,為害死的人祈禱,朕並不覺得母后有任何值得委屈的地方。」
嬤嬤聽了,心知葉雲澤的主意是不會改了,嘆了口氣,擦乾了臉上的淚:「既然如此,奴婢斗膽,懇求皇上日後好歹多看顧著娘娘些,莫要讓外頭的人欺-辱了娘-娘。按理說,奴婢原也不該提這樣的請求,只是娘娘早些年操勞太過,累壞了身子骨。這些年錦衣玉食的養著,倒是看不出什麼,驟然間去了寺廟那樣的地兒,只怕是……」
縱然這些年來的母子之情,已經因為徐太后一而再再而三的行為而消磨殆盡,葉雲澤聽她提起早年之事,硬起的心腸還是不由得軟了一分。
「朕會派人關照母后的。一應吃穿用度雖不能與宮裡相比,但也不會剋扣了母后。」
嬤嬤剛要鬆口氣,就聽葉雲澤硬邦邦地道:「這是我看在過去的母子情分上,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母后,好自為之。」
嬤嬤心下一緊,原以為,她剛才說了那麼一番話,皇上定然心軟。日後,可以利用皇上的這份心軟徐徐圖之,讓太后娘娘再度回宮。她怎麼也沒有想到,皇上竟是鐵了心要讓娘娘在那等苦寒之地呆一輩子了。這怎麼可以?
她剛想再說些什麼,卻見葉雲澤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帶著濃重的警告意味,讓人遍體發寒:「這是朕能夠承諾的全部,若是還不滿足……就去陪徐家的人吧。」
嬤嬤想起被滿門抄斬的徐家,頓時打了個寒顫。這些年來,她和太后都錯了,皇上,並不是心慈手軟之輩,先前之所以對太后,對徐家那麼容忍,一是因為手上沒有足夠多的證據,二是為了麻痹太后和徐家,三是因為他對太后終究還有那麼些情分。而現在,情分被太后磨沒了,證據來了,徐家倒台了,皇上再也沒有顧忌了。
「記住,日後,再無太后,只有一個慎安師太。」
慎安,是葉雲澤給徐太后擬的法號,其中的告誡意味很明顯。嬤嬤聽著這個法號,哆嗦著嘴唇,幾乎找不到自己的聲音,然而,終究不敢再說什麼。她不是沒有眼色的人,自然明白什麼時候可以求情,什麼時候求情,只會適得其反。
「走吧,哀家自己生的兒子,自己清楚,就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兒,你不必求他。」徐太后竭力挺起自己的脊背,仿佛在維護著自己最後一絲驕傲。
在上馬車之前,徐太后深深地看了葉雲澤一眼:「皇帝,聽聞你即將大婚,哀家怕是趕不上了,就提前為你準備了一份賀禮,希望你喜歡才好。」
說著,她沒有等葉雲澤反應,便鑽進了樸素的車子中,隔絕了外界的目光。
葉雲澤回想著徐太后最後那個別具深意的眼神,皺起了眉。
這究竟是徐太后在故弄玄虛,還是確有其事?無論如何,他不認為徐太后對他和季琛之事存有什麼善意。
「母后,希望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葉雲澤的眼中一片冰寒。
與季琛的大婚,是他從一早便開始籌備的事,絕對不容許出半點兒差錯。
若是徐太后再生出什麼么蛾子來,雖說葉雲澤不會弒母,卻絕對做得出徹底撒開手,讓徐太后自生自滅的事。
車廂內的徐太后仿佛聽明白了他話語中的警告之意,輕輕一笑:「放心,哀家的勢力幾乎全被你給拔除了,哀家就算想做什麼,也是有心無力了。難道,皇帝還怕了哀家這麼個被廢的太后不成?」
……
在徐太后臨走前放出那樣似是而非的話語後,葉雲澤又將前朝後宮翻來覆去查了幾遍。以往不得葉雲澤歡心,或是與季琛有過節的大臣們人人自危,生怕自己哪天撞在槍口上,稀里糊塗的沒了命。
往季琛府中送禮的人,又增加了數倍。
現在,人人都指望著通過討好未來皇后來降低皇帝的怒火呢。
他們不知道徐太后在臨走前與葉雲澤的那一番對話,自然也不知道葉雲澤怒火的由來,還在憂心葉雲澤是不是又要翻舊帳了……
雖然他們一開始反對葉雲澤立季琛為後,但是後來不也鼎力支持了嗎?葉雲澤不至於這么小氣吧!
為了讓處於低氣壓狀態下的葉雲澤心情能夠稍微好上那麼一點,朝臣們最近開始努力的說季琛的好話,既要不重複,又要讓葉雲澤覺得情感足夠真摯,真是鬍子都快被他們揪光了。
好在,這麼做看起來也確實有效。
對於葉雲澤來說,夸季琛,可比誇他自己管用多了。於是,朝臣們最近挨罵的次數也直線下降。
他們真是鬆了口氣。經過這件事,所有人對葉雲澤出嫁,啊不,葉雲澤迎娶季琛一事,那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嬤嬤老淚縱橫,聲聲泣血,縱是再鐵石心腸的人,聽了她的話,只怕也會有幾分動容。
葉雲澤卻轉過了頭,不去看徐太后和嬤嬤的臉:「母后尚且還能吃齋念佛,那些被捲入戰事中枉死的百姓,卻是再也看不到日後的光景了。母后如今只是去吃齋念佛,為害死的人祈禱,朕並不覺得母后有任何值得委屈的地方。」
嬤嬤聽了,心知葉雲澤的主意是不會改了,嘆了口氣,擦乾了臉上的淚:「既然如此,奴婢斗膽,懇求皇上日後好歹多看顧著娘娘些,莫要讓外頭的人欺-辱了娘-娘。按理說,奴婢原也不該提這樣的請求,只是娘娘早些年操勞太過,累壞了身子骨。這些年錦衣玉食的養著,倒是看不出什麼,驟然間去了寺廟那樣的地兒,只怕是……」
縱然這些年來的母子之情,已經因為徐太后一而再再而三的行為而消磨殆盡,葉雲澤聽她提起早年之事,硬起的心腸還是不由得軟了一分。
「朕會派人關照母后的。一應吃穿用度雖不能與宮裡相比,但也不會剋扣了母后。」
嬤嬤剛要鬆口氣,就聽葉雲澤硬邦邦地道:「這是我看在過去的母子情分上,為你做的最後一件事。母后,好自為之。」
嬤嬤心下一緊,原以為,她剛才說了那麼一番話,皇上定然心軟。日後,可以利用皇上的這份心軟徐徐圖之,讓太后娘娘再度回宮。她怎麼也沒有想到,皇上竟是鐵了心要讓娘娘在那等苦寒之地呆一輩子了。這怎麼可以?
她剛想再說些什麼,卻見葉雲澤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帶著濃重的警告意味,讓人遍體發寒:「這是朕能夠承諾的全部,若是還不滿足……就去陪徐家的人吧。」
嬤嬤想起被滿門抄斬的徐家,頓時打了個寒顫。這些年來,她和太后都錯了,皇上,並不是心慈手軟之輩,先前之所以對太后,對徐家那麼容忍,一是因為手上沒有足夠多的證據,二是為了麻痹太后和徐家,三是因為他對太后終究還有那麼些情分。而現在,情分被太后磨沒了,證據來了,徐家倒台了,皇上再也沒有顧忌了。
「記住,日後,再無太后,只有一個慎安師太。」
慎安,是葉雲澤給徐太后擬的法號,其中的告誡意味很明顯。嬤嬤聽著這個法號,哆嗦著嘴唇,幾乎找不到自己的聲音,然而,終究不敢再說什麼。她不是沒有眼色的人,自然明白什麼時候可以求情,什麼時候求情,只會適得其反。
「走吧,哀家自己生的兒子,自己清楚,就是個油鹽不進的主兒,你不必求他。」徐太后竭力挺起自己的脊背,仿佛在維護著自己最後一絲驕傲。
在上馬車之前,徐太后深深地看了葉雲澤一眼:「皇帝,聽聞你即將大婚,哀家怕是趕不上了,就提前為你準備了一份賀禮,希望你喜歡才好。」
說著,她沒有等葉雲澤反應,便鑽進了樸素的車子中,隔絕了外界的目光。
葉雲澤回想著徐太后最後那個別具深意的眼神,皺起了眉。
這究竟是徐太后在故弄玄虛,還是確有其事?無論如何,他不認為徐太后對他和季琛之事存有什麼善意。
「母后,希望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葉雲澤的眼中一片冰寒。
與季琛的大婚,是他從一早便開始籌備的事,絕對不容許出半點兒差錯。
若是徐太后再生出什麼么蛾子來,雖說葉雲澤不會弒母,卻絕對做得出徹底撒開手,讓徐太后自生自滅的事。
車廂內的徐太后仿佛聽明白了他話語中的警告之意,輕輕一笑:「放心,哀家的勢力幾乎全被你給拔除了,哀家就算想做什麼,也是有心無力了。難道,皇帝還怕了哀家這麼個被廢的太后不成?」
……
在徐太后臨走前放出那樣似是而非的話語後,葉雲澤又將前朝後宮翻來覆去查了幾遍。以往不得葉雲澤歡心,或是與季琛有過節的大臣們人人自危,生怕自己哪天撞在槍口上,稀里糊塗的沒了命。
往季琛府中送禮的人,又增加了數倍。
現在,人人都指望著通過討好未來皇后來降低皇帝的怒火呢。
他們不知道徐太后在臨走前與葉雲澤的那一番對話,自然也不知道葉雲澤怒火的由來,還在憂心葉雲澤是不是又要翻舊帳了……
雖然他們一開始反對葉雲澤立季琛為後,但是後來不也鼎力支持了嗎?葉雲澤不至於這么小氣吧!
為了讓處於低氣壓狀態下的葉雲澤心情能夠稍微好上那麼一點,朝臣們最近開始努力的說季琛的好話,既要不重複,又要讓葉雲澤覺得情感足夠真摯,真是鬍子都快被他們揪光了。
好在,這麼做看起來也確實有效。
對於葉雲澤來說,夸季琛,可比誇他自己管用多了。於是,朝臣們最近挨罵的次數也直線下降。
他們真是鬆了口氣。經過這件事,所有人對葉雲澤出嫁,啊不,葉雲澤迎娶季琛一事,那是舉雙手雙腳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