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醒了。”獵戶道。

  “敢問是大兄救我一命?”成瑜問道。

  獵戶擺手:“我就是恰好在河邊撿到你而已,你也是命大,身上竟是除了些許淤傷之外,並無大礙。”

  成瑜此時一心想著公主之事,並不欲在此久留。

  他行了個揖禮,又從衣襟中摸出一塊小巧令牌遞出:“多謝這位大兄搭救,只是我有要事在身,須立刻離開。救命之恩,我銘記於心,今後大兄若有為難之事,帶著此塊令牌到任一城中懷雁行,就會有人替你分憂。”

  懷雁行,乃是成瑜經營的商行,在各國城中皆有分行。

  說罷,他抬腳就要離開。

  正欲推門之際,成瑜卻聽身後獵戶道:”公子瑜,你可是想回去確認長公主的安危?”

  成瑜猛地回頭,面色微沉,眼帶警戒地看向這個獵戶。

  獵戶上前一步,行了一禮:“公子不必多心,我乃是長公主的人。公主言明,如你堅持要回都城打聽消息,便將此信交予你手上。此乃公主信物。”

  他從懷中掏出一物,正是成瑜親手雕刻的雜佩之中的那塊珩。信上筆跡成瑜也熟悉異常,確是出於長公主手中。

  獵戶將東西交予成瑜後,便掩門離開。

  成瑜展開信件,其上只有寥寥數語:“此事在我計劃之中,吳家之危,唯有同江國結盟可解。”

  成瑜本就是心思細膩之人,他略一思索,便想到自己墜崖之前,長公主的異常之處。

  長公主常年習武,騎射雙絕,且並非是易受驚嚇之人,那日裡馬車失控之時,他竟是如同不通騎術之人那般驚慌失措。

  這本就有些不尋常,加之他在被那百夫長帶離之時的踢過來的一腳,力道和角度都恰到好處地將自己踹入馬車之間。

  還有那些突然出現卻毫無威脅的山賊,和突然受驚的馬匹,現在細細想來都非巧合。

  此前成瑜是關心則亂,如今想來,這一環扣一環,皆是長公主為放自己離去的計策。

  成瑜捏著信紙,低下頭笑了笑,心中想著果然公主不若表面看來那般莽撞,乃是胸有溝壑之人。

  他起身出門,見到守在門外的獵戶,開口道:“勞煩大兄替我帶一句話給長公主。”

  “請講。”

  “公主之令,瑜莫有不從。”

  成瑜離開之後,卻並未回到成國,而是在江國同原國交界的小城中停留數日。

  直到一日,他從手下處得到消息。

  原國生變,長公主外出祭天之時遇襲原王調查之後,發現襲擊之盜匪竟是同惠夫人同公子珏有關。王大怒,將惠夫人同公子珏軟禁於宮中。長公主則因受到驚嚇,大病一場,數日沒有離開王宮。

  其中並未提到成國質子失蹤一事,成瑜這才放下心來,原王既是將自己失蹤一事按下,就表明他暫且不欲深究此事。

  無論原王是已經相信質子離開一事同長公主無關,或是只是為了暫且安撫鎮守邊疆的大將軍,長公主在短時間內,都不會有什麼危險。

  而公主稱病,不過是為暫避風頭。

  得此消息後,成瑜才安心離開江國,前往闊別已久的故國。

  ***

  數月之後,成國發生的數件大事,傳遍諸國。

  一是成國先王竟是被成王后毒死,起因則是因成王獨寵美人綠腰,冷落王后。

  二是成國太子竟非成王血脈,而是成王后與表哥私通生下。

  此兩事雖說有些匪夷所思,各國百姓也只是當成逸聞軼事聽聽就罷。畢竟成王已崩,成王后也被一杯鴆酒賜死,假太子貶為庶人流放至南蠻之地,都是落幕之人。

  最後一事,則是讓原國百姓有些人心惶惶。

  現成王即位之後,立即昭告天下,稱他在原國為質之時,受盡欺辱。原國太過蠻橫,自此撕毀同原國盟約,轉而同江國結盟。

  江國近些年來在同原國交鋒之中已落下風,小小成國同樣不足為懼。只是兩國一旦結盟,江國就無後顧之憂,可傾盡國力對付原國。

  而成國雖是軍力不強,卻極其富庶,可謂是天下糧倉。有了成國的支援,恐江國不日就將宣戰。

  這風雲突變之勢,從朝中變動也可見一二。不久之後便是原王四十壽辰,原王本是詔令大將軍回都城賀壽。

  大將軍奉令率軍返回都城,卻在半途之中傳來江成兩國結盟之消息。原王便直接令大將軍返回邊疆鎮守,以免突生戰事反應不及。

  民間關於江國成國結盟之事已是傳得滿城風雨,王宮中人自是所知更深。

  此時,杜晏就正在王后宮中,商討此事。

  王后道:“現在你外祖已是回到邊疆,吳家之危已解。此前占星結果顯示,帝星漸明,大王在此刻也不敢動吳家,現下當是你恢復身份的大好時機。”

  杜晏搖了搖頭:“現下還不是最佳時機,江國成國雖已結盟,他們之間的盟約長久不了。”

  王后問道:“何出此言?”

  杜晏道:“因成瑜,如今的成王,不是愚蠢之輩。”

  王后見他篤定,便不再多問:“那你意欲何時恢復身份?”

  杜晏微微一笑:“我在等一個人,我想要的可不僅僅是恢復身份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