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心話音剛落,太后手上斑斕的護甲已落在他的手背。

  太后笑道:「好了好了,哀家信你,快起來吧。」

  「謝太后!」

  太后扶上聞昊的手,將他從地上拉起。

  可未等聞昊徹底站直腰杆,卻已聽太后悠閒的語氣自頭頂飄來。

  「不過……哀家這心中終歸還有一絲疑慮。」

  「太后請講。」因心回得不卑不亢。

  太后把玩著護甲,語氣漫不經心:「因心啊,你說若有一日,謝翊與哀家敵對,屆時你再遇上國師,應當該如何抉擇呢?」

  聞昊心頭一沉,太后此言一出,已是對他心有忌憚的意思。

  此刻若不打消太后疑慮,必定後患無窮。

  思及至此,聞昊猛地再次跪了下去。

  他朝向太后,語氣鄭重,一絲不苟:「我十數年咬牙求生,她不聞不問,我心中對她已是恨極。無論此刻,亦或是往後,她與我而言皆是陌生人。只消太后一句殺,我定毫不猶豫奪她姓名!」

  太后聞言,眉頭舒展,朝他笑笑。

  「哀家知道,這宮中就屬你最乖了。」

  太后疑心很重,雖是嘴上信任,但其後不久,她仍是多次以聞月之事試探於聞昊,在見到聞昊無動於衷,且對聞月抱有殺心之後,方才對他稍稍卸下了防備。

  其後,因聞昊在處理協助掩藏太子非皇室親生之事,以及搜查謝翊一派朝中黨羽中的忠心之行,太后終於重新取信於他。

  自此,聞昊再次得勢。

  可即便如此,面對這個忠心耿耿的親信,太后仍是藏了一手的。

  那一夜。

  謝翊黑騎壓境,直殺入皇宮之時。

  太后安排一眾親信先行離開,聞昊亦在此列。

  他原以為,太后是預備將人馬撤離上京,隨後再尋處地方東山再起。然而,在預定的集合之地,遲遲未等到太后之後,聞昊方才得到京中消息。

  原是太后竟帶著小皇帝,主動向謝翊投了誠。

  得聞此事,聞昊便十分納悶。

  自來不願屈服於謝翊的太后,怎可能投誠於他?此事委實不像太后作風。

  而此時,宮牆之內,燈火連天。

  大殿之上,數萬兵馬之前,謝翊亦未想到,勝利竟來得如此容易。

  向來頑固,且與他勢不兩立的太后,竟主動服降於他,實在叫人匪夷所思。

  可換言之,如若太后及小皇帝一脈負隅頑抗,謝翊百萬大軍壓境,最終得來的也必定是四面楚歌的局面。為避免更多將士宮人傷亡,向謝翊投降確實為明智之舉。

  可謝翊隱隱覺得,此事絕不會來得那般簡單。

  果不其然,就在謝翊得到太后投誠消息不過須臾,已有太監在大殿前替太后傳話,道是謝翊曾為南施王朝的王爺,聞月亦曾為小皇帝的教輔,顧念著舊情,這改朝換代的這日,太后願帶著小皇帝主動降於謝翊,但前提是,他們母子二人希望能在謝翊登基之前,能再與謝翊及聞月再見回面,交代些退位的後事,以保全宮中眾人,不再發生流血事件。

  太后所傳之言,字字懇切,頗有些死到臨頭,其言也善之感。

  可謝翊聽後,卻覺著,這是太后為他擺的最後一計。

  他搖頭笑笑:「回去告知太后,我謝翊自會前來。」

  羅宏聽完,不由蹙眉。他上前一步,攔住謝翊:「太后絕非如此親善之人,貿然答應前去,恐其中有詐。」

  謝翊拍拍他的肩,微眯著眼,思忖道:「世人不知我與太后之間糾葛,只知這是太后垂死之際,期待與我會面得以給予通融。若我斷然拒絕再見,在王朝更替如此敏感時期,恐今後落下殘暴不仁的話柄。太后在大殿上宣布此言,便是要叫我不去也得去。」

  謝翊此言有理,羅宏也聽進去了三分。

  羅宏捏著拳,恨恨道:「這毒婦當真是聰明得很,當初利用辰南王府拿捏殿下,現如今又以此計逼得殿下不得不去。」

  謝翊沉眉,與羅宏對視一眼:「當初父親就義,我舉旗策反,亦是承了父親之名。太后派人在殿上傳話,便是拿捏住了父親一生的忠義。為保父親名聲,此行不得不去。」

  謝翊尚未說完,已有一人神色匆匆地闖進了大殿內。

  羅宏眼尖,第一時間認出,此人乃是負責謝翊後院安全的守衛頭子。

  見了謝翊,他一臉惶恐,對著謝翊便跪了下來,「殿、殿下,不好了。」

  謝翊問:「何事?」

  「夫人原在京畿外的院子裡休養,可殿下攻入上京的這一夜,不知打哪兒來了一群黑衣人,他們殺光了守院的人,把……把夫人給擄走了。」

  謝翊心頭一顫,急忙追問:「可知是何人為之?」

  「是太后的人。」他顫顫巍巍道:「就是那些人把奴才綁進宮中,要奴才告知殿下的。」

  「好啊。」謝翊嗤笑一聲:「恐我不赴約,竟然動了聞月!」

  羅宏先前還覺得太后精明狠戾,而今得聞此事,卻覺得她愚蠢至極。

  謝翊舉反旗之後,時刻將聞月帶在身邊,便是怕她出了事兒。當初因聞月一句話,謝翊更是隨意便放走了太后手下最得力的太監因心,由此便知聞月在謝翊心中的重要性。太后千不該玩不該的,便是動了謝翊的心上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