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頁
可她的姐妹在住院時認識了什麼人,又和哪個病友關係特別好,卻完全不在她的好奇範圍內。
畢竟,她認為,那些都只是幾歲到十幾歲的小朋友而已。
而且小孩兒的友情總是脆弱的,病房裡的孩子來來去去,幾天一換,家長們甚至連隔壁床叫什麼都記不住,又怎麼可能建立什麼深刻的聯繫,還深到能維持到十年、二十年之後呢?
“……你……你……”
閔靖的嘴唇抖了抖,“你也是……心臟病?”
“不。”
曾得韜今天第一次笑了:“我跟其他人不一樣……‘閔靖’她說過,我很特殊。”
確實,他比其他生病的小孩兒都特殊。
他不像是別的孩子。
別的小孩兒會漸漸長大。
他們的五官長開,四肢拉長,個頭躥升,年年歲歲都在成長。只要隔個兩三年不見,記憶中的小豆丁保不准就拔高了二十厘米,儼然已是個高挑挺拔的少年郎了。
而曾得韜,從十歲開始到現在,二十年間長高了不到十厘米,臉型和五官也基本維持在當年的模樣。
換而言之,他的歲月幾乎被定格了。
當年認識他的人不管何時再見到他,第一反應基本上都是“你怎麼還和從前一樣!”
“然而你卻不認識我。”
曾得韜對大明星說道:
“當時你看我的眼神,完全就是在看一個陌生人。”
閔靖張了張嘴,試圖給出一個反駁。
但她根本不記得自己以前什麼時候見過這個模樣怪裡怪氣的青年了。
###
曾得韜因為垂體病變引起的生長激素缺乏症,從小就出入醫院,各種檢查各種治療流水價地做下來,十歲以後起碼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求醫問藥中度過的。
十二歲那年,他被診出患有多發性非功能性垂體瘤,為此不僅做了手術,還接受了包括伽馬刀在內的各种放射性治療。
這些資料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兒來說是難以忍耐的。
曾得韜被繁瑣而痛苦的治療過程和隨之而來的各種副作用和併發症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似鬼的,不知多少次想要從住院部的窗戶跳下去,結束自己這漫長的痛苦。
而同樣經常出入醫院的閔靖,就成為了曾得韜那段歲月里唯一的曙光。
小朋友的住院病房沒有嚴格區分男女,再加上鑫海市兒童醫院是在二十年前便日均門診量過萬的超忙碌的大醫院,床位緊張得走廊都塞滿加床的程度,病床周轉也快,小病人收進醫院基本上是看哪裡有床就先塞進去再說,只要是一個病區的,無所謂病種,都有可能被安排在一個房間。
當年曾得韜住的顱腦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共用一層樓的七十二張病床,閔靖便因此機緣巧合之下,和剛剛接受完第一次腦垂體瘤切除術的曾得韜成了同室的病友。
對於從小因身體異常而性格陰鬱,在學校備受霸凌,從來沒交過任何一個好朋友的曾得韜來說,長得漂亮、性格溫柔又善解人意的閔靖,簡直就像是照入他陰霾人生中的第一縷陽光,耀眼、炫目,值得他珍視和回憶一輩子。
閔靖因為從小就在特殊學校里就讀,身邊的同學都是身心上有這樣那樣缺陷的孩子,所以她不僅特別了解這些病兒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還從老師們的日常中耳濡目染學到了很多,知道如何和病患相處,如何開導他們,如何在孩子們被病痛折磨時提供恰如其分的精神慰藉。
而閔靖也從幫助曾得韜的過程中汲取到了情緒價值,讓她感覺自己是個很有用的、能幫助到別人的人。
兩人就這麼互相扶持著度過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直至挺過了最難熬的病痛期,恢復到可以出院了為止。
二十年前的即時通訊工具還不像現在這般普及,連小學生都可以人手一個小天才腕錶的程度,閔靖和曾得韜為了不就此斷了聯繫,不止交換了家裡的電話號碼,還互相加上了□□好友。
閔靖有個對她很寵溺的養母和一個不差錢的養父;而曾得韜雖不至於大富大貴,但至少家境寬裕,且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丁,父母對他也格外優待,兩人都是小學時便有了個人電腦的。
互相加了好友後,他們經常在線上聊天,分享日常趣聞,互相鼓勵互相祝福,約好了要一起戰勝病魔,更是展望起了等痊癒了以後他們要做些什麼。
“閔靖說她想當個醫生。”
曾得韜用平靜的語氣陳述道:
“而我想來想去,感覺自己最多也只能做個程式設計師了。”
閔大明星張了張嘴,終究一句話也沒敢說。
她確實問過她姐妹的夢想,但她問的理由仍然是為了扮演她時不會穿幫。
她還記得,當年的自己在得知了她那個性格天真又無知的姐妹居然想當個心臟外科醫生時,嘴上說著支持,內心卻在暗笑——你這麼一個特殊學校畢業的學渣居然還想當醫生,考得上麼你!
第325章 9.Premonition-53
此後兩年的時間裡,閔靖因為要準備手術頻繁進出醫院,而曾得韜也沒少往醫院跑。
兩人雖然沒再住過同一間病房,但如果住院期有重疊的話,也會在不用做檢查或是打吊瓶的時候互相串門、彼此陪伴,打發漫長難熬的治療日程。
畢竟,她認為,那些都只是幾歲到十幾歲的小朋友而已。
而且小孩兒的友情總是脆弱的,病房裡的孩子來來去去,幾天一換,家長們甚至連隔壁床叫什麼都記不住,又怎麼可能建立什麼深刻的聯繫,還深到能維持到十年、二十年之後呢?
“……你……你……”
閔靖的嘴唇抖了抖,“你也是……心臟病?”
“不。”
曾得韜今天第一次笑了:“我跟其他人不一樣……‘閔靖’她說過,我很特殊。”
確實,他比其他生病的小孩兒都特殊。
他不像是別的孩子。
別的小孩兒會漸漸長大。
他們的五官長開,四肢拉長,個頭躥升,年年歲歲都在成長。只要隔個兩三年不見,記憶中的小豆丁保不准就拔高了二十厘米,儼然已是個高挑挺拔的少年郎了。
而曾得韜,從十歲開始到現在,二十年間長高了不到十厘米,臉型和五官也基本維持在當年的模樣。
換而言之,他的歲月幾乎被定格了。
當年認識他的人不管何時再見到他,第一反應基本上都是“你怎麼還和從前一樣!”
“然而你卻不認識我。”
曾得韜對大明星說道:
“當時你看我的眼神,完全就是在看一個陌生人。”
閔靖張了張嘴,試圖給出一個反駁。
但她根本不記得自己以前什麼時候見過這個模樣怪裡怪氣的青年了。
###
曾得韜因為垂體病變引起的生長激素缺乏症,從小就出入醫院,各種檢查各種治療流水價地做下來,十歲以後起碼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求醫問藥中度過的。
十二歲那年,他被診出患有多發性非功能性垂體瘤,為此不僅做了手術,還接受了包括伽馬刀在內的各种放射性治療。
這些資料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兒來說是難以忍耐的。
曾得韜被繁瑣而痛苦的治療過程和隨之而來的各種副作用和併發症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似鬼的,不知多少次想要從住院部的窗戶跳下去,結束自己這漫長的痛苦。
而同樣經常出入醫院的閔靖,就成為了曾得韜那段歲月里唯一的曙光。
小朋友的住院病房沒有嚴格區分男女,再加上鑫海市兒童醫院是在二十年前便日均門診量過萬的超忙碌的大醫院,床位緊張得走廊都塞滿加床的程度,病床周轉也快,小病人收進醫院基本上是看哪裡有床就先塞進去再說,只要是一個病區的,無所謂病種,都有可能被安排在一個房間。
當年曾得韜住的顱腦外科和心血管外科共用一層樓的七十二張病床,閔靖便因此機緣巧合之下,和剛剛接受完第一次腦垂體瘤切除術的曾得韜成了同室的病友。
對於從小因身體異常而性格陰鬱,在學校備受霸凌,從來沒交過任何一個好朋友的曾得韜來說,長得漂亮、性格溫柔又善解人意的閔靖,簡直就像是照入他陰霾人生中的第一縷陽光,耀眼、炫目,值得他珍視和回憶一輩子。
閔靖因為從小就在特殊學校里就讀,身邊的同學都是身心上有這樣那樣缺陷的孩子,所以她不僅特別了解這些病兒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還從老師們的日常中耳濡目染學到了很多,知道如何和病患相處,如何開導他們,如何在孩子們被病痛折磨時提供恰如其分的精神慰藉。
而閔靖也從幫助曾得韜的過程中汲取到了情緒價值,讓她感覺自己是個很有用的、能幫助到別人的人。
兩人就這麼互相扶持著度過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直至挺過了最難熬的病痛期,恢復到可以出院了為止。
二十年前的即時通訊工具還不像現在這般普及,連小學生都可以人手一個小天才腕錶的程度,閔靖和曾得韜為了不就此斷了聯繫,不止交換了家裡的電話號碼,還互相加上了□□好友。
閔靖有個對她很寵溺的養母和一個不差錢的養父;而曾得韜雖不至於大富大貴,但至少家境寬裕,且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丁,父母對他也格外優待,兩人都是小學時便有了個人電腦的。
互相加了好友後,他們經常在線上聊天,分享日常趣聞,互相鼓勵互相祝福,約好了要一起戰勝病魔,更是展望起了等痊癒了以後他們要做些什麼。
“閔靖說她想當個醫生。”
曾得韜用平靜的語氣陳述道:
“而我想來想去,感覺自己最多也只能做個程式設計師了。”
閔大明星張了張嘴,終究一句話也沒敢說。
她確實問過她姐妹的夢想,但她問的理由仍然是為了扮演她時不會穿幫。
她還記得,當年的自己在得知了她那個性格天真又無知的姐妹居然想當個心臟外科醫生時,嘴上說著支持,內心卻在暗笑——你這麼一個特殊學校畢業的學渣居然還想當醫生,考得上麼你!
第325章 9.Premonition-53
此後兩年的時間裡,閔靖因為要準備手術頻繁進出醫院,而曾得韜也沒少往醫院跑。
兩人雖然沒再住過同一間病房,但如果住院期有重疊的話,也會在不用做檢查或是打吊瓶的時候互相串門、彼此陪伴,打發漫長難熬的治療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