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皇上還在為琛親王之事煩惱嗎?」林氏直接問道。
只比皇上小了十歲的貴妃,如今老了也依舊很美。
從十六歲進進潛邸到現在,都已經那麼多年了,她和皇上也能算得上是老夫老妻了。
早些年她在皇上面前是從來都不提儲位的,但最近這幾年,她倒是沒什麼顧慮了,多年同枕相伴,四爺似乎已經不再是君王夫君,而是屬於她的一部分,她們緊密相連,不可分割。
「是,八阿哥還年輕,現在讓他退出朝堂,太可惜了。」
這或許會讓八阿哥原本應該在史書上被記載的文字縮短一半。
但一方面八阿哥去意已決,另一方面他年事漸高,儲君之位早晚是要定下來的,不可能一直維持現在的局面,八阿哥主動退出,或許是這件事情和平解決的唯一途徑。
六阿哥做太子,八阿哥主動退出,無不臣之心,將來也能被善待。
但他忍不下這個心來。
「八阿哥不年您捨不得這個兒子,也捨不得那個兒子,不如誰也不選。
爺要是能再活十年,六阿哥便是要奔六十的人了,如果讓他六十歲繼位,他能當幾年的皇帝,還是別這麼折騰了,爺選還不如直接從孫子輩選。」
皇孫們最年長的也都過而立之年了,資質如何,也都能看得出來。
如果從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九阿哥的孩子當中選,恐怕朝中無人會服氣。
六阿哥嫡庶共有七個兒子,最聰明者莫過幼子,但比不上其父。
八阿哥名下只有一子,脾氣性格既不隨父,也不隨母,倒像極了她的七阿哥,勇猛果敢,一心想做個武將。
但八阿哥不只有這一個兒子,府里真正的長子早幾年被過繼給了已逝的瑞太子,也就是現在朝中的瑞郡王。
瑞郡王二十出頭,是皇上最喜歡的皇孫之一,文武樣樣不差,八阿哥親自開蒙,書法是皇上親授的,跟著已故的九爺學過西學,也跟當年的十爺學過騎射和布庫,甚至幼時還跟著八爺學過小四書。
如果是從皇孫中選繼承人,她想這位瑞郡王大概會是不二人選。
四爺低頭扯了扯衣袖,越過兒子選孫子這是他沒想過的,但他明白卿卿的未盡之言。
如果選皇孫,最合適的肯定是瑞郡王,八阿哥的親生子,幾年前過繼給弘暉的那個孩子。
瑞郡王肯定比不得其父,也比不得六阿哥,但在一眾皇孫中卻是出類拔萃的。
如此一來,皇后依舊是皇后,八阿哥依舊是親王,而且以八阿哥的性子將來也不會為了權力以皇子生父的名義插手朝政,反倒會是朝廷的一道保障。
六阿哥雖不繼承皇位,可有八阿哥制衡,將來也不會因此被新帝打壓。
只是如此一來,他最看重的兩個兒子都無法成為帝王,他最心愛的女子也永遠都不能被封為皇后了。
這對卿卿何其殘忍。
即便有靈泉水,即便用心保養,六十五歲的林氏臉上也已經有了藏不住的皺紋。
「我明白爺的心意,爺也該明白我的心意,我從來都沒想過要做皇后,做不做皇后有什麼要緊的。
很多年前我就跟您說過,我這個人是有點潔癖的,從康熙四十七年到現在,爺獨寵我一人,我不覺得還有什麼好遺憾的。」
比起皇后的虛位,她更在意的是眼前人的心。
四爺待她一心一意,於孩子們也是個極負責任的父親,她又怎麼忍心讓四爺為難。「朕想跟你生同衾,死同穴。」
「臣妾也想。」
她不信轉世輪迴之說,但面前這個人生前死後都得是她的。
「不如您去跟皇后還有八阿哥商量商量,她們或許會同意皇后將來獨葬,孝莊皇后便不曾隨夫而葬。」
皇后是個好皇后,賢良淑德,公正待人,是能寫在史書上被後人稱讚的賢后。
但皇后應該與她所求不同,皇后如果在意四爺,這些年來她們也就不能相安無事了。
她要她想要的,皇后要皇后想要的,這應該並不衝突。
如果不是足夠了解自己兒子,如果不是做不了兒子的主,皇后是萬萬不會同意八阿哥上那樣一道摺子的。
當然,這不孝子事先也沒有來徵求她的同意。
她本以為要眼睜睜看著皇上立六阿哥為太子了,都曾想要柳暗花明,皇上選孫不選子,選的還是曠兒的親子,暉兒的嗣子。
如此,將來皇位上仍舊是她的血脈,暉兒也不會只是一個瑞太子,皇帝的阿瑪,肯定是要被追封為皇帝的。
別說只是死後不隨夫而葬了,便是皇上現在就讓她給林氏騰位置又何妨。
「皇上和貴妃多年情誼,臣妾都是看在眼裡的,您放心,臣妾也不願意到了地底下還討人嫌,臣妾不光將來可以不隨葬帝陵,也願意貴妃將來以皇后的身份陪著您。臣妾可以去說服瑞郡王和曠兒。」
她若死在貴妃前面,皇上儘管冊封貴妃為繼後,若她和皇上都死在貴妃後面,也可追封貴妃為皇后。
七十多歲的人,並不介意談身後之事。
四爺不介意貴妃與他說起,也不介意皇后談論他的身後事,更何況皇后還主動做出了讓步。
「就依皇后所言,不過八阿哥那裡皇后也好好說說他,朕冊立瑞郡王為太孫,滿朝誰都能閒著,他這個做阿瑪的可不能躲懶,讓他再幫幫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比皇上小了十歲的貴妃,如今老了也依舊很美。
從十六歲進進潛邸到現在,都已經那麼多年了,她和皇上也能算得上是老夫老妻了。
早些年她在皇上面前是從來都不提儲位的,但最近這幾年,她倒是沒什麼顧慮了,多年同枕相伴,四爺似乎已經不再是君王夫君,而是屬於她的一部分,她們緊密相連,不可分割。
「是,八阿哥還年輕,現在讓他退出朝堂,太可惜了。」
這或許會讓八阿哥原本應該在史書上被記載的文字縮短一半。
但一方面八阿哥去意已決,另一方面他年事漸高,儲君之位早晚是要定下來的,不可能一直維持現在的局面,八阿哥主動退出,或許是這件事情和平解決的唯一途徑。
六阿哥做太子,八阿哥主動退出,無不臣之心,將來也能被善待。
但他忍不下這個心來。
「八阿哥不年您捨不得這個兒子,也捨不得那個兒子,不如誰也不選。
爺要是能再活十年,六阿哥便是要奔六十的人了,如果讓他六十歲繼位,他能當幾年的皇帝,還是別這麼折騰了,爺選還不如直接從孫子輩選。」
皇孫們最年長的也都過而立之年了,資質如何,也都能看得出來。
如果從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和九阿哥的孩子當中選,恐怕朝中無人會服氣。
六阿哥嫡庶共有七個兒子,最聰明者莫過幼子,但比不上其父。
八阿哥名下只有一子,脾氣性格既不隨父,也不隨母,倒像極了她的七阿哥,勇猛果敢,一心想做個武將。
但八阿哥不只有這一個兒子,府里真正的長子早幾年被過繼給了已逝的瑞太子,也就是現在朝中的瑞郡王。
瑞郡王二十出頭,是皇上最喜歡的皇孫之一,文武樣樣不差,八阿哥親自開蒙,書法是皇上親授的,跟著已故的九爺學過西學,也跟當年的十爺學過騎射和布庫,甚至幼時還跟著八爺學過小四書。
如果是從皇孫中選繼承人,她想這位瑞郡王大概會是不二人選。
四爺低頭扯了扯衣袖,越過兒子選孫子這是他沒想過的,但他明白卿卿的未盡之言。
如果選皇孫,最合適的肯定是瑞郡王,八阿哥的親生子,幾年前過繼給弘暉的那個孩子。
瑞郡王肯定比不得其父,也比不得六阿哥,但在一眾皇孫中卻是出類拔萃的。
如此一來,皇后依舊是皇后,八阿哥依舊是親王,而且以八阿哥的性子將來也不會為了權力以皇子生父的名義插手朝政,反倒會是朝廷的一道保障。
六阿哥雖不繼承皇位,可有八阿哥制衡,將來也不會因此被新帝打壓。
只是如此一來,他最看重的兩個兒子都無法成為帝王,他最心愛的女子也永遠都不能被封為皇后了。
這對卿卿何其殘忍。
即便有靈泉水,即便用心保養,六十五歲的林氏臉上也已經有了藏不住的皺紋。
「我明白爺的心意,爺也該明白我的心意,我從來都沒想過要做皇后,做不做皇后有什麼要緊的。
很多年前我就跟您說過,我這個人是有點潔癖的,從康熙四十七年到現在,爺獨寵我一人,我不覺得還有什麼好遺憾的。」
比起皇后的虛位,她更在意的是眼前人的心。
四爺待她一心一意,於孩子們也是個極負責任的父親,她又怎麼忍心讓四爺為難。「朕想跟你生同衾,死同穴。」
「臣妾也想。」
她不信轉世輪迴之說,但面前這個人生前死後都得是她的。
「不如您去跟皇后還有八阿哥商量商量,她們或許會同意皇后將來獨葬,孝莊皇后便不曾隨夫而葬。」
皇后是個好皇后,賢良淑德,公正待人,是能寫在史書上被後人稱讚的賢后。
但皇后應該與她所求不同,皇后如果在意四爺,這些年來她們也就不能相安無事了。
她要她想要的,皇后要皇后想要的,這應該並不衝突。
如果不是足夠了解自己兒子,如果不是做不了兒子的主,皇后是萬萬不會同意八阿哥上那樣一道摺子的。
當然,這不孝子事先也沒有來徵求她的同意。
她本以為要眼睜睜看著皇上立六阿哥為太子了,都曾想要柳暗花明,皇上選孫不選子,選的還是曠兒的親子,暉兒的嗣子。
如此,將來皇位上仍舊是她的血脈,暉兒也不會只是一個瑞太子,皇帝的阿瑪,肯定是要被追封為皇帝的。
別說只是死後不隨夫而葬了,便是皇上現在就讓她給林氏騰位置又何妨。
「皇上和貴妃多年情誼,臣妾都是看在眼裡的,您放心,臣妾也不願意到了地底下還討人嫌,臣妾不光將來可以不隨葬帝陵,也願意貴妃將來以皇后的身份陪著您。臣妾可以去說服瑞郡王和曠兒。」
她若死在貴妃前面,皇上儘管冊封貴妃為繼後,若她和皇上都死在貴妃後面,也可追封貴妃為皇后。
七十多歲的人,並不介意談身後之事。
四爺不介意貴妃與他說起,也不介意皇后談論他的身後事,更何況皇后還主動做出了讓步。
「就依皇后所言,不過八阿哥那裡皇后也好好說說他,朕冊立瑞郡王為太孫,滿朝誰都能閒著,他這個做阿瑪的可不能躲懶,讓他再幫幫孩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