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再開口時,已不再猶豫:「阿九,過幾天我就走了。」
梁稚一怔:「……去哪裡?」
「去一趟巴生,給我父母立碑。之後……再做打算。警方或者法庭需要我出面的時候,我會再回來。」
梁稚咬住了唇,「……我陪你去一趟。」
「不必。」
「我想過去看看。」
樓問津無聲嘆氣。
梁稚手里的文件,也看不下去了。
一周之後,樓問津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便由梁稚開車,去往巴生。
一去四小時,兩人途中只作簡單交談,廣播電台里流行音樂唱個不停,日光燥熱,一切都如此的令人煩悶。
車先去了一趟附近城鎮,樓問津提前聯繫過刻碑的師傅,兩座花崗岩的石碑,已裝進了羅厘車的車斗里。
隨後,兩部車一道往新邦利馬墳場開去。
車停穩,師傅指揮幾個夥計,小心翼翼將石碑卸下,運至墳塋旁邊。
梁稚踩著一地青草,走到了三座並立的墳前,在六七步遠的位置停步。
一座是葛振波的墓,另外兩座卻無名姓,大抵,是樓問津決心大仇得報之時,再來刻名立碑。
樓問津擺上貢品,點燃香燭,到了風水師傅測算的吉時,便鏟土動工。
因要校準方位,豎碑之後,再做固定,花費了近一小時時間,全部完成。
樓問津再抽出一把清香,各點三支,敬奉墳前。
隨即,他雙膝跪地,挨個叩頭。
忽聽身後傳來窸窣聲響,他回頭看去,卻見梁稚也在不遠處跪了下來。
她雙手挨地,腦袋低伏,額頭緊貼手背,久久未起。
良善之人相對失德之人,總要多受教化之約束,這往往是痛苦的根源。
她代心目中那已然精神死亡的父親請罪。
樓問津瞧著那跪伏在瑟瑟青草中纖細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祭拜完畢,梁稚說,想去他長大的地方看看。
漁村十年如一日,發展緩慢,塗得五顏六色的鐵皮房子被曬得奄奄一息,挑高的的木樁上掛著漁網,空氣咸腥潮濕,帶著一股太陽灼曬死魚的臭氣,可聞久了,也不覺得臭了。
剛到村口,便有人發現了樓問津,可能覺得面熟,但又不敢相認,只以目光緊緊追隨。
樓問津倒是大方打了聲招呼,附近幾間屋子的長輩,聽到消息都從屋裡跑了出來,不住打量。漁村太窮,出去的年輕人去城裡住組屋,少有再回來的。
「阿津?真是你啊!」
「是我。」
「這十幾年去哪裡了啊!看樣子發達了啊!」
「發了一點小財。」
「旁邊是你媳婦?生得好靚啊!」
樓問津笑了笑,「不是。」
沿路過去,沿路有人搭訕,樓問津一一回應。
走到將至村尾的位置,樓問津停了下來,指一指前方一間漆作深藍的鐵皮屋,「那就是我小時候住過的。誼父去世以後轉給了別人,後來可能又轉手了,現在的這戶人家,我也不認識。」
梁稚定住腳步,好似想要透過這屋子,想像樓問津往日的生活。
樓問津等了片刻,說走吧。
隨後,又經過寶星家裡,那換了不知幾戶人家的雜貨店。
梁稚意識到,對於漁村的孩子而言,童年是支離的,因為不知何時,就要被迫長大,而一旦離開,這裡也便沒有所謂的原鄉了。
繼續走,就來到了海邊的碼頭。
腐爛的木頭棧道旁,挨挨擠擠地停了十幾艘小漁船,船身鏽蝕,正中支上一張防雨帆布,便可算做頂棚。
當年樓問津幫忙看船的那位鄰居人還在,只是已經老得脊背佝僂了。
樓問津給他找了一支煙,敘一敘舊,說想去船上看看。
樓問津跨過棧道,先一步跳上船,見梁稚站在那搭在船頭的木板上猶豫,便將手伸了過去。
梁稚望了一眼,把手遞過,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幾步,最後一步邁開,跨上船身。
船體搖晃了一下,她下意識地攥緊了他的手,待穩下來以後,把手鬆開。
船上亂糟糟的,大號塑料桶、水壺、面盆、麻繩、輪胎……隨處散落。
樓問津在頂棚里收拾出了一張乾淨的板凳,遞給梁稚,自己則走到了船頭,就這樣手掌一撐,兩腿懸空地坐了下來。
梁稚瞧了瞧手里的板凳,放下,也走到船頭去,在樓問津身旁坐下。
「……太陽曬,你進去坐。」樓問津說。
「嗯。」梁稚並沒有動。
樓問津轉頭看一眼,她被烈日曬得眯住了眼睛,一張臉白花花的,顯出一種幾分慘澹的顏色。
他就這樣望著她,倏忽低下頭。
那挨近的呼吸使梁稚睫毛一顫,卻沒有動彈,目光不看他,姿態卻是予取予求的。
樓問津毫不意外她的反應,動作也就停在了那裡,隨即把頭抬了回去。
從前,他沒有接受她為拯救梁廷昭的獻祭,現在自然也不會接受她為贖罪的順從。
他只接受愛是愛的本身。
「阿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梁稚一怔:「……去哪裡?」
「去一趟巴生,給我父母立碑。之後……再做打算。警方或者法庭需要我出面的時候,我會再回來。」
梁稚咬住了唇,「……我陪你去一趟。」
「不必。」
「我想過去看看。」
樓問津無聲嘆氣。
梁稚手里的文件,也看不下去了。
一周之後,樓問津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便由梁稚開車,去往巴生。
一去四小時,兩人途中只作簡單交談,廣播電台里流行音樂唱個不停,日光燥熱,一切都如此的令人煩悶。
車先去了一趟附近城鎮,樓問津提前聯繫過刻碑的師傅,兩座花崗岩的石碑,已裝進了羅厘車的車斗里。
隨後,兩部車一道往新邦利馬墳場開去。
車停穩,師傅指揮幾個夥計,小心翼翼將石碑卸下,運至墳塋旁邊。
梁稚踩著一地青草,走到了三座並立的墳前,在六七步遠的位置停步。
一座是葛振波的墓,另外兩座卻無名姓,大抵,是樓問津決心大仇得報之時,再來刻名立碑。
樓問津擺上貢品,點燃香燭,到了風水師傅測算的吉時,便鏟土動工。
因要校準方位,豎碑之後,再做固定,花費了近一小時時間,全部完成。
樓問津再抽出一把清香,各點三支,敬奉墳前。
隨即,他雙膝跪地,挨個叩頭。
忽聽身後傳來窸窣聲響,他回頭看去,卻見梁稚也在不遠處跪了下來。
她雙手挨地,腦袋低伏,額頭緊貼手背,久久未起。
良善之人相對失德之人,總要多受教化之約束,這往往是痛苦的根源。
她代心目中那已然精神死亡的父親請罪。
樓問津瞧著那跪伏在瑟瑟青草中纖細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祭拜完畢,梁稚說,想去他長大的地方看看。
漁村十年如一日,發展緩慢,塗得五顏六色的鐵皮房子被曬得奄奄一息,挑高的的木樁上掛著漁網,空氣咸腥潮濕,帶著一股太陽灼曬死魚的臭氣,可聞久了,也不覺得臭了。
剛到村口,便有人發現了樓問津,可能覺得面熟,但又不敢相認,只以目光緊緊追隨。
樓問津倒是大方打了聲招呼,附近幾間屋子的長輩,聽到消息都從屋裡跑了出來,不住打量。漁村太窮,出去的年輕人去城裡住組屋,少有再回來的。
「阿津?真是你啊!」
「是我。」
「這十幾年去哪裡了啊!看樣子發達了啊!」
「發了一點小財。」
「旁邊是你媳婦?生得好靚啊!」
樓問津笑了笑,「不是。」
沿路過去,沿路有人搭訕,樓問津一一回應。
走到將至村尾的位置,樓問津停了下來,指一指前方一間漆作深藍的鐵皮屋,「那就是我小時候住過的。誼父去世以後轉給了別人,後來可能又轉手了,現在的這戶人家,我也不認識。」
梁稚定住腳步,好似想要透過這屋子,想像樓問津往日的生活。
樓問津等了片刻,說走吧。
隨後,又經過寶星家裡,那換了不知幾戶人家的雜貨店。
梁稚意識到,對於漁村的孩子而言,童年是支離的,因為不知何時,就要被迫長大,而一旦離開,這裡也便沒有所謂的原鄉了。
繼續走,就來到了海邊的碼頭。
腐爛的木頭棧道旁,挨挨擠擠地停了十幾艘小漁船,船身鏽蝕,正中支上一張防雨帆布,便可算做頂棚。
當年樓問津幫忙看船的那位鄰居人還在,只是已經老得脊背佝僂了。
樓問津給他找了一支煙,敘一敘舊,說想去船上看看。
樓問津跨過棧道,先一步跳上船,見梁稚站在那搭在船頭的木板上猶豫,便將手伸了過去。
梁稚望了一眼,把手遞過,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了幾步,最後一步邁開,跨上船身。
船體搖晃了一下,她下意識地攥緊了他的手,待穩下來以後,把手鬆開。
船上亂糟糟的,大號塑料桶、水壺、面盆、麻繩、輪胎……隨處散落。
樓問津在頂棚里收拾出了一張乾淨的板凳,遞給梁稚,自己則走到了船頭,就這樣手掌一撐,兩腿懸空地坐了下來。
梁稚瞧了瞧手里的板凳,放下,也走到船頭去,在樓問津身旁坐下。
「……太陽曬,你進去坐。」樓問津說。
「嗯。」梁稚並沒有動。
樓問津轉頭看一眼,她被烈日曬得眯住了眼睛,一張臉白花花的,顯出一種幾分慘澹的顏色。
他就這樣望著她,倏忽低下頭。
那挨近的呼吸使梁稚睫毛一顫,卻沒有動彈,目光不看他,姿態卻是予取予求的。
樓問津毫不意外她的反應,動作也就停在了那裡,隨即把頭抬了回去。
從前,他沒有接受她為拯救梁廷昭的獻祭,現在自然也不會接受她為贖罪的順從。
他只接受愛是愛的本身。
「阿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