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喜恰也回望萬聖,凝視了她好一會兒,頷首道:「確實如此。」
此一小聚並不太久,碧波潭經上次一役尚在休養生息中,萬聖這才約至洪江口,也是想藉由洪江口和好友說說自己的感悟。
「你們看洪江口龍宮明澈如斯,是不是比之碧波潭好得多。」
但洪江口實則湍急無比,喜恰回想著潛入龍宮前的場景,若不下至龍宮,江面唯有黃濁浪花而已。
這也正是萬聖想說的,她眸間略過複雜的情緒,「我本以為只是碧波潭幽暗無光,清苦難挨,來洪江口卻發覺並非如此,原來江上濁浪都是一樣的。」
「可下到龍宮,此處又是一片明澈敞亮。」她嘆了一聲,「我問過龍王叔父,他勤懇治理了這裡千年,又從不怠修行,如今已是金仙成就,靠不多法力便可維繫光明。」
沒有什麼幸運如斯,不過是不自怨自艾,洪江口龍宮一眾皆踏實,勤勤懇懇將這裡治理好。
若她也能早些想明白多好,而不是靠盜寶意圖走什麼捷徑,給碧波潭招致災禍。
不過事到如今,萬聖也不再有那麼多懊惱,只余感慨。
待過上一陣子,她也打算重回碧波潭,與自己父王商議此事。
臨要離開洪江口,杏瑛忽然也提了一句,「禍兮福所依,經取經人一難並非壞事,你想通了今後應如何做,我亦是如此。」
此話一出,喜恰和萬聖都有些愣。
仔細看杏瑛,她已將靈力外放出來,竟是金光瀰漫,顯然已成金仙。
「瞧你們的吃驚樣子。」杏瑛輕笑,「我就等著看呢。」
「好呀,現在才說!」
萬聖反應過來,輕輕嗔了她一句,喜恰也連忙拱手賀喜,「杏瑛姐是終於得償所願。」
杏瑛並非不想成仙。
反之,若不想成仙早也不會修習仙法,只是心結太深,如今終於度過這一劫難,也算成就了她心中的道。
「喜恰,你也要明悟心中所想。」杏瑛道,「早日得道。」
萬聖便也看向喜恰,附和著,「對,喜恰,你也要好好修行。」
「好,那你呢?」
「我就靠你們幫襯著——」察覺到杏瑛無奈的眼神,萬聖的話連忙轉了個彎,「我定堅定所念,修成金仙。」
萬聖這次是真的堅定了心中所想。
幾人就此拜別,喜恰與杏瑛同行回程,不過荊棘林與陷空山還有一段距離,分道揚鑣之際,杏瑛說起自己之後將去天庭任職。
「聽及此事,你好似一點也不驚訝?」她看著喜恰。
喜恰早在百花仙子那里聽過,當然不驚訝,但莞爾一笑:「杏瑛姐,我早知你定會成仙的。」
杏瑛凝視著面前的喜恰,好半晌,才輕道:「喜恰,謝謝你。」
她的成仙之劫便是雲樓宮那一難,若非喜恰救下她,劫難早已失敗,並不會有今日的她。
後來,她又因此留下心結,迷茫於何為仙,成仙又是為何。驚怖留在了心中,得知取經人一事時也同樣驚疑不定。
喜恰卻帶著她去直面了這一切,相見過取經人,度過了這一難,囿困於心的事好似也沒那麼可怖了。
「你我已然相識三百餘年。」喜恰搖頭,「既是朋友,又對彼此都有恩情,何須言謝呢?」
她們初遇在三百年前,彼時喜恰還是只懵懂的小靈鼠,得杏瑛所救,後又在雲樓宮還了這份恩情,兜兜轉轉,投桃報李,三百年後,因著這場善緣,成了知己好友。
回首往事,再看彼此,還似當年,又早已今非昔比。
「你恢復記憶了......」愣了半晌,想了許多,杏瑛才反應過來。
終至告別,喜恰如墨的瞳色也變得瀲灩,她看著杏瑛,輕輕點了頭。
「杏瑛姐,一路保重。」
......
已經許久沒有過自己四處去走走了,喜恰獨立雲間,忽然生出這樣的想法。
當了許多年大王,身上總歸有擔子,不似昔年無事一身輕,這次出門像一個契機,她一下子心癢難耐,恨不得抓緊享受難得的獨身時光,說走就走,走遍四洲。
想法才剛生出來,心跳就快了些許,俄而雲霧消弭,不遠處露出一座高山來。
喜恰定眼一看,高山將過,黑松林叢間的羊腸小道上,緩緩行走的可不正是取經人嘛。
「長老們好。」收了心,落定山前,喜恰與他們打招呼。
孫悟空老遠也瞧見了她,此刻笑了一聲,「妹子還說起場面話來了,除了你的金蟬長老,還有誰是你長老?」
不過是挨個叫太麻煩了,叫聲長老不就都關照上了。
上回喜恰與他們拜別時還心有倉皇,如今已好了不少,看著孫悟空,她也笑了起來。
「悟空長老。」
「......」感覺怪怪的,孫悟空嘖了一聲。
「悟空。」身騎白馬的唐僧聽見大徒弟的話,卻倏爾皺眉,「出家人怎能口出誑語,我與喜恰恩人只有恩情,何來什麼你的我的。」
此一小聚並不太久,碧波潭經上次一役尚在休養生息中,萬聖這才約至洪江口,也是想藉由洪江口和好友說說自己的感悟。
「你們看洪江口龍宮明澈如斯,是不是比之碧波潭好得多。」
但洪江口實則湍急無比,喜恰回想著潛入龍宮前的場景,若不下至龍宮,江面唯有黃濁浪花而已。
這也正是萬聖想說的,她眸間略過複雜的情緒,「我本以為只是碧波潭幽暗無光,清苦難挨,來洪江口卻發覺並非如此,原來江上濁浪都是一樣的。」
「可下到龍宮,此處又是一片明澈敞亮。」她嘆了一聲,「我問過龍王叔父,他勤懇治理了這裡千年,又從不怠修行,如今已是金仙成就,靠不多法力便可維繫光明。」
沒有什麼幸運如斯,不過是不自怨自艾,洪江口龍宮一眾皆踏實,勤勤懇懇將這裡治理好。
若她也能早些想明白多好,而不是靠盜寶意圖走什麼捷徑,給碧波潭招致災禍。
不過事到如今,萬聖也不再有那麼多懊惱,只余感慨。
待過上一陣子,她也打算重回碧波潭,與自己父王商議此事。
臨要離開洪江口,杏瑛忽然也提了一句,「禍兮福所依,經取經人一難並非壞事,你想通了今後應如何做,我亦是如此。」
此話一出,喜恰和萬聖都有些愣。
仔細看杏瑛,她已將靈力外放出來,竟是金光瀰漫,顯然已成金仙。
「瞧你們的吃驚樣子。」杏瑛輕笑,「我就等著看呢。」
「好呀,現在才說!」
萬聖反應過來,輕輕嗔了她一句,喜恰也連忙拱手賀喜,「杏瑛姐是終於得償所願。」
杏瑛並非不想成仙。
反之,若不想成仙早也不會修習仙法,只是心結太深,如今終於度過這一劫難,也算成就了她心中的道。
「喜恰,你也要明悟心中所想。」杏瑛道,「早日得道。」
萬聖便也看向喜恰,附和著,「對,喜恰,你也要好好修行。」
「好,那你呢?」
「我就靠你們幫襯著——」察覺到杏瑛無奈的眼神,萬聖的話連忙轉了個彎,「我定堅定所念,修成金仙。」
萬聖這次是真的堅定了心中所想。
幾人就此拜別,喜恰與杏瑛同行回程,不過荊棘林與陷空山還有一段距離,分道揚鑣之際,杏瑛說起自己之後將去天庭任職。
「聽及此事,你好似一點也不驚訝?」她看著喜恰。
喜恰早在百花仙子那里聽過,當然不驚訝,但莞爾一笑:「杏瑛姐,我早知你定會成仙的。」
杏瑛凝視著面前的喜恰,好半晌,才輕道:「喜恰,謝謝你。」
她的成仙之劫便是雲樓宮那一難,若非喜恰救下她,劫難早已失敗,並不會有今日的她。
後來,她又因此留下心結,迷茫於何為仙,成仙又是為何。驚怖留在了心中,得知取經人一事時也同樣驚疑不定。
喜恰卻帶著她去直面了這一切,相見過取經人,度過了這一難,囿困於心的事好似也沒那麼可怖了。
「你我已然相識三百餘年。」喜恰搖頭,「既是朋友,又對彼此都有恩情,何須言謝呢?」
她們初遇在三百年前,彼時喜恰還是只懵懂的小靈鼠,得杏瑛所救,後又在雲樓宮還了這份恩情,兜兜轉轉,投桃報李,三百年後,因著這場善緣,成了知己好友。
回首往事,再看彼此,還似當年,又早已今非昔比。
「你恢復記憶了......」愣了半晌,想了許多,杏瑛才反應過來。
終至告別,喜恰如墨的瞳色也變得瀲灩,她看著杏瑛,輕輕點了頭。
「杏瑛姐,一路保重。」
......
已經許久沒有過自己四處去走走了,喜恰獨立雲間,忽然生出這樣的想法。
當了許多年大王,身上總歸有擔子,不似昔年無事一身輕,這次出門像一個契機,她一下子心癢難耐,恨不得抓緊享受難得的獨身時光,說走就走,走遍四洲。
想法才剛生出來,心跳就快了些許,俄而雲霧消弭,不遠處露出一座高山來。
喜恰定眼一看,高山將過,黑松林叢間的羊腸小道上,緩緩行走的可不正是取經人嘛。
「長老們好。」收了心,落定山前,喜恰與他們打招呼。
孫悟空老遠也瞧見了她,此刻笑了一聲,「妹子還說起場面話來了,除了你的金蟬長老,還有誰是你長老?」
不過是挨個叫太麻煩了,叫聲長老不就都關照上了。
上回喜恰與他們拜別時還心有倉皇,如今已好了不少,看著孫悟空,她也笑了起來。
「悟空長老。」
「......」感覺怪怪的,孫悟空嘖了一聲。
「悟空。」身騎白馬的唐僧聽見大徒弟的話,卻倏爾皺眉,「出家人怎能口出誑語,我與喜恰恩人只有恩情,何來什麼你的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