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朝寧沒呆到筵席完全結束就離開了鹿鳴宴。

  他趁著出來了,讓車夫送他去找太醫換了後背上的藥再回府。

  翌日,能俊悟幾人拎著六禮和各自的文章,去了秦府拜訪秦朝寧這位座師。

  秦朝寧見過他們後,把他們帶過來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對於那些文章,他沒太多想說的,只是簡單地針對文章引用的典故和文章結構點評了一番。

  春闈的主考官是曹次首輔,對方的才學很高,有自己獨特的文風。

  他對能俊悟幾人提醒道,「你們幾個,若是這幾日還在京城,不妨去各個書坊找些文章注集,多看看也是好的。」

  有些話不能明言,點到即止。

  「學生們記下,謝謝座師!」他們幾人應道。

  幾日後,東廠蔡大那些人的判決都下來了。

  蔡大與他的十八個義子全部判抄家、斬立決,九族流放。而那些刺殺朝廷命官的錦衣衛們同樣被判抄家、斬立決,但是不牽連九族。

  整個東廠內部權力變更就在一夕之間,周總管太監等人很快就接手了東廠的大小事務。

  他帶著阮儲等人把蔡大那些人安插在後宮的釘子們都梳理出來,把蔡大等人遺留的一些爛攤子也都整理清楚,均很迅速地呈遞到厲帝面前。

  這裡面最讓人瞠目的是有關於邱道長的信息。

  由於邱陽雲最近是厲帝跟前的大紅人,周伯通等人不敢擅自主張,都交上去後,就看厲帝自己是否追究了。

  誰能想到,這位即將成為一國國師的人,壓根不是什麼山野高人,而是一個因為德行有虧、招惹寡婦被趕出道觀的道士。

  他得以進宮的這件事,是蔡大看在他確實有些煉丹的手藝在,又是個能裝神弄鬼唬得住人,有野心,不怕死的,才把他獻給厲帝。

  兩人臭味相投,本想來個裡應外合,互相成就。

  沒想過,這高台搭起來沒多久,倒得這麼快。

  追溯邱陽雲的來歷得知,他出身的那道觀建觀也不過數十載,都沒到百年,而裡面最長壽的道長也就年過五載。

  想也知道,邱陽雲修的長生之道,毫無根據,比仙人託夢還要縹緲。

  周伯通感慨萬分,叮囑自己的幾個義子做事有分寸些,以前者為鑑。

  自此後,東廠與朝堂各部的關係緩和了不少。

  那些錦衣衛不再讓人聞風喪膽,像二流子似的,隱隱有些正規模樣了起來。

  京城裡監視百官的那些內侍不知不覺撤了大半,不再盯著官吏們後宅那些破事,變成有目的地去做事,正向發揮東廠的監察職權。

  這些事,與秦朝寧關係都不大就是了。

  那段時日裡,都是劉旭、韋之貫他們應對處理。

  為此,劉旭和韋之貫忙得分身乏術,已經一段時日沒和秦朝寧碰過面。他們送到秦府的藥材補品,還都是府上夫人安排管家送過去。

  待到臨近年關的時候,陸傑修和秦晚霞帶著二子一女上門探望秦朝寧,順便把一些過年要用的肉菜布料等給他送過來。

  她不知道自己不安排這些的話,她的么弟會不會過年前幾日才帶著管家去西街買肉菜。

  秦晚霞如今很有嫡長媳的氣派,行事利落,大小事皆十分有主見。

  到了秦府後,她和陸傑修所生的二子一女就有些不習慣了,有點兒小彆扭勁在身,喊舅舅都有點兒不情不願地。

  陸傑修當場就嚴肅臉看著他們,嚇得他們立馬就端正了態度。

  秦朝寧笑了笑,分別摸了摸他們三人的小腦袋。

  秦晚霞的做法就更直接了。

  她沒慣著子女們的習慣,也不理會他們說舅舅府里啥都沒有,不好看還無聊什麼的,訓了他們幾句後,逮著他們就一起幫忙收拾府里。

  等她帶著從僕們和二子一女把活幹完,秦晚霞才把從集賢堂書坊買回來的各類小玩具發給他們後,就讓他們自己去偏廳或者是院子裡玩耍。

  這麼一通下來,三個小的還一副開開心心的樣子,已經忘了此前幹活多累。

  陸傑修對此倒沒說什麼。

  他平日裡本就除去指點子女學問上的事情以外,府里其餘的都不會過問太多,皆聽他妻子的為主。

  他覺得秦晚霞把孩子們教得挺好的,不僅機靈,還不驕縱。那點兒活干點怎麼了?他們的爹,他們的舅舅們,哪個沒幹過活。

  正廳里,打發了三個小的後,秦朝寧他們三人也整好坐下歇歇。

  秦朝寧給他們夫妻倆添了熱茶,「朝寧給阿姊添麻煩了。」

  「陸府事務那般多,還勞阿姊費心來給小弟打理府里的事。」

  「你能想到這點,怎麼至今不相看相看呢?」秦晚霞氣呼呼地抬手揪了揪秦朝寧的耳朵問道。

  她今年都給秦朝寧留意了好些個好人家的小姐,畫像也給他尋摸過來了。結果,看過後一個都沒點想法的。

  幸好這事只有自家人知道,要是傳了出去,外面的人怎麼看他?

  還不得說他這個秦大人,眼睛都長天上去了!別人府里的那些好女郎,缺了你一個出身軍戶的文官不成?

  過完年後,她這個么弟也要二十二歲了,真叫人愁呀。

  這個年齡,在宣國的男子裡面,大多數都當爹了。

  頓時,秦朝寧就求饒了,「姐,姐,輕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