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秦大人為了讓老臣逃命而被賊人們圍攻重傷,如今人還在太醫院。」

  他的話音一落,大殿上的官員們都猛地頓了頓,不由得倒吸一口氣。

  這,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不知道的???

  大皇子:「!!」

  二皇子:「!!」

  曹明洋:「!!??」

  ……

  歷帝同樣也很是震驚,他瞬間就憤怒狠了。

  秦朝寧對他而言,和其他文官是不一樣的。

  他為什麼要把秦朝寧放去翰林院當掌院學士,又讓他給五公主和六皇子當太傅,那是為了讓他多熬幾年,再歷練歷練呀!

  等秦朝寧再沉澱積累幾年,他就能把他送進內閣了!

  像秦朝寧這樣出身寒門,這些年入朝為官,不貪污受賄,不結黨營私,不行差踏錯,至今還沒見他與哪位皇子走得近的官員,堪稱相當忠君愛國的好官!

  這樣有為的臣子,對他而言,可是可以留給子孫後代的!

  要是秦朝寧長壽些,別說做個兩朝元老,三朝元老都有可能!!

  他的子孫後代都能在這個能臣身上受益!他們暨家就有了一位忠僕!!

  「何方賊人如此目無王法!」歷帝看向劉旭、韋之貫、戈晁睢、晉鵬,點名冷聲問道。

  「劉大人、韋大人、戈晁睢、晉大人,此事為何昨夜裡不上報?!賊人可有抓拿歸案?!」

  天子一怒,諸臣伏地。

  劉旭、韋之貫、戈晁睢、晉鵬幾人跪得極快,「臣知罪!——」

  這件事,實際上他們之中就數劉旭最清楚其中枝末,其次是韋之貫,然後才是晉鵬。

  晉鵬還是天未亮被莊元洲上府里上報,才知道昨日這樁案子。

  東廠和當朝首輔、朝廷一品大員對上,真是無法得知歷帝最終會如何取捨了,是嚴懲還是大事化了,不好說。

  而被點名的幾人裡面,官位最小的戈晁睢就慌得六神無主了……

  這事,他壓根不知道呀!!昨夜裡根本無人去驚動順天府衙,他這個京兆尹是在府里睡飽了才來上朝的!!此時此刻,他半點兒都不敢吭聲,把腦袋恨不能埋進胸前。

  在他忐忑不安煎熬的片刻里,劉旭代表他、刑部關聯的韋之貫、兵部五軍營關聯的晉鵬,向歷帝呈上犯人審判後的口供。

  「此事事關重大,還望陛下明察!」劉旭請命道。

  聽罷,歷帝身側的內侍反應極快,立馬從左側一角快步走下漢白玉階梯,迅速過去劉旭跟前,隨即恭恭敬敬地從劉旭手裡接起一沓紙張,再急匆匆返回把東西呈給歷帝。

  歷帝把這些輕飄飄的紙張拿在手中後,一張一張地看過去,越看臉色越黑。

  他現在很為難,五指便不自覺地用力得把紙張都揉皺了。

  見狀,下面的官員們更是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曹明洋的臉色變了好幾輪。

  他心中大概有了猜測,便在大皇子暨元望朝他看過來的時候,朝他擺了擺手示意待會別參與其中。

  暨元望這會兒極有眼色,頓時讀懂了他舅的意思,在朝堂一側站好當背景。

  暨嘉禎有樣學樣,但是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時刻留意著殿內其他官員的反應。

  待歷帝思考了好一會兒,他神色複雜地問還跪著的劉旭、韋之貫、晉鵬,「劉大人、韋大人、晉大人,此事三位愛卿怎麼看?爾等覺得朕該如何處置妥當?」

  他私心,是想保下蔡大的。

  這些年,蔡大和他底下的內侍,在後宮真的很會討他歡心。

  可是,證據確鑿,劉旭等人怕是不會允許他含糊帶過了。

  更何況,這些人確實無法無天了!誰給他們的膽子這般行事,還砍傷了秦朝寧。

  於是,他把問題拋給了劉旭幾人。

  他倒是想聽聽,他們怎麼說。至於受重傷的秦朝寧,他事後再補償他吧。

  歷帝這麼一問,劉旭、韋之貫、晉鵬均眉頭一皺。

  陛下是何意?是想輕拿輕放麼?事到如今,東廠犯下這般重罪,難不成還要他們幾人給掩蓋過去??

  瞬間,他們均沉默了一剎那。

  晉鵬的大腦亂如麻,他一想到秦朝寧至今還不知是否脫離危險,心下就沉了沉。

  這種時候了,他只希望劉首輔和韋大人心中有章程才好,可千萬吃了大虧還什麼都撈不著。

  秦朝寧與他們兵部有交情,在這件事上,他肯定是希望東廠那邊能夠被從重發落的。

  頓了頓,劉旭與韋之貫同時向歷帝說道,「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在東廠這個初具龐然大物雛形的機構,他們本來的計劃就不是全數殲滅。

  「兩位愛卿,請講。」

  劉旭與韋之貫二人,便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把他們想要的處置結果明明白白地擺在歷帝與文武百官的面前。

  他們知道歷帝捨不得一鍋端了東廠,也不會這麼做。

  而他們要的,也不是完全讓東廠消失,免得歷帝日後弄出個西廠來。

  事實勝於雄辯,蔡大等人罪不可赦。

  一眾刺殺朝廷命官的犯罪者應當處以極刑,其餘人等按照犯罪輕重處以相應刑罰。

  東廠並不是全部宦官罪該萬死,無罪者赦免,即日內予以整頓,日後需以今日之事引以為鑑,嚴加約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