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重山此刻面露難色,道:“……亂葬崗屍首何止百千。事情已經過去了快兩年,從中找到三殿下骨骸,無異於痴人說夢。”
甘怡不依不饒道:“你只消告訴我,當日你將三殿下留在何處?”
重山只好道:“東南處有一條小徑。我帶你上去,看看還能不能尋到吧。”
甘怡就跟著他走。一直到穿過了快一半的地方,重山才下了小徑,四下看了看,朝一棵槐樹走過去。那槐樹上有一個殘破的鳥巢,重山對它確認了一會,才順著那鳥巢的方向找過去。
甘怡聽見他數著自己的步子,數到十九,才停了下來。
辰池薨逝那年,恰好十九歲。
“大概是這裡了。”重山道,“只是——”
甘怡已經跪了下去,徒手開始挖。這亂葬崗到處是骨頭、破爛的衣物,還有尚未腐爛完全的屍體。她全然不顧,只是往下挖。
重山蹲下來,幫她搬開那些仍保有人形的骨骼。一時不察,覺得她似乎是掉了淚。
他並不多話,兩人很快挖到了堅實的土地。
“怎麼……沒有?”甘怡訥訥地問。
“或許是有人尋找他人屍骨,像我們剛才那樣,將三殿下也挪走了。”重山想了想,咽下了後半句話。
——也有可能被野狗破壞,或者被他人踩碎,甘怡一時不能相認……
甘怡一言不發,埋頭又挖。
重山暗暗嘆了一口氣。
他當時置辦了棺槨,可是到了亂葬崗才發現,有棺槨的反倒更難保全。當時城中依然是一片混亂,新鮮的屍體……但凡稍微體面些,都會被流民盯上。
衣裳、首飾、棺材板……全都保不住。
他最終沒敢將三殿下放到那具棺槨里。他也沒有理由去鄙夷去痛斥那些流民。
又有誰希望自己平日穿的衣服都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呢?
他是個對悲劇司空見慣的人,就像今日,他並不認為甘怡能有所獲。
從萬具枯骨中,去找一具曝露了兩三年的骨骼,怎麼可能呢?
所為的恐怕只是自己一腔執念罷了。
但很快,甘怡就停了下來。
她從一堆灰白色的骨頭裡,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拉出了一個手骨。
那手骨發黑,每個指節都有斷裂過的痕跡,實在顯眼。
飛雨曾經說過,三殿下臨死時,曾經“中了劇毒”,曾經“骨肉寸斷”。
“這是……”
甘怡不答話,默不作聲地繼續埋頭挖。只是這次她的動作快了許多,果然,很快,又扒出了其餘的部分。
“這就是……三殿下嗎……”重山喃喃問道。
甘怡把零散的骨頭拼好。這人的身高,果然與辰池相若,左膝也缺了一塊髕骨。她跪直了身子,小心翼翼地去看她的橈骨。骨傷依然不少,卻都一樣是新傷,甚至沒有全然閉合。唯獨距離關節兩指處,有一道經年的、精心養好了的裂紋。
它和周圍的傷痕一比,竟然顯得那樣格格不入。
甘怡聽說過這道傷。當年辰池年幼,第一次走上正殿。結果當時北部起了人禍,又有人不尊辰池,文人武將大肆爭吵,甚至動起了手。她說的話都被人聲淹沒,只好急忙跑下去阻止,結果個頭太小,又人微言輕,一擠進人群就同樣沒了頂。直到哭聲爆發,才有人注意到這個小姑娘坐在地上,又委屈又害怕,扯著嗓子拼命哭叫,上氣不接下氣的,一條胳膊已經動不了了。
甘怡眼淚倏忽滑落,再也止不住。她就跪在那裡給辰池磕了三個頭,最後沒有起身,只是久久伏在那裡。
重山也向辰池跪下,聽著甘怡埋著頭,聽著她漸漸泣不成聲起來。
他只與辰池相處了最終的兩月,只覺她受了許多苦,脾氣古怪,沉默寡言,甚至眼睛裡永遠有著難以自控的恐懼。她最後用自己的死給燕爭帝下了局,既算“死得其所”,又算“早死早解脫”。他瞞天過海,留下辰池的屍首,也不過是感念她給了自己的家鄉五十年的自治權。
他不懂得甘怡的悲慟。
在甘怡心裡,皇宮還是富麗堂皇,辰池還是吃飯挑三揀四的小公主,活潑又不聒噪,親人又不越界,仗著皇宮裡眾人都寵著她,動不動就做出點格的事,然後光速裝乖,擺出一副無辜的樣子來。即使上朝的時候,也頗為跳脫,卻總能在文臣武將間尋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至少比辰肅帝要強的多。
有一年他們謝甘蒙三家的小字輩小聚,辰池作為謝雲令的未婚妻,也跟著去蹭酒喝。最後喝多了,非拉著他們爬上護城牆,只見她臉頰微紅,眼睛清亮,抬腳就往女牆上一踩,意氣風發地打開雙臂——眾人還以為她要說什麼氣壯山河的話,紛紛屏住了呼吸——結果辰池快樂地喊道:“看!這就是諸位打下的江山!”
緊接著就原地崴了腳,當場掉了眼淚,讓謝雲令哄了半天,最後允諾說把她抱回皇宮,才破涕為笑。
甘怡永遠不能忘記的,是辰池最驕縱肆意的少年時。辰池是不識愁滋味的女孩,私下相處時冒著快樂的傻氣,常常和謝雲令膩膩歪歪的讓人沒眼看,甚至讓人幾乎要對圍觀別人談戀愛這事兒產生陰影。
甘怡不依不饒道:“你只消告訴我,當日你將三殿下留在何處?”
重山只好道:“東南處有一條小徑。我帶你上去,看看還能不能尋到吧。”
甘怡就跟著他走。一直到穿過了快一半的地方,重山才下了小徑,四下看了看,朝一棵槐樹走過去。那槐樹上有一個殘破的鳥巢,重山對它確認了一會,才順著那鳥巢的方向找過去。
甘怡聽見他數著自己的步子,數到十九,才停了下來。
辰池薨逝那年,恰好十九歲。
“大概是這裡了。”重山道,“只是——”
甘怡已經跪了下去,徒手開始挖。這亂葬崗到處是骨頭、破爛的衣物,還有尚未腐爛完全的屍體。她全然不顧,只是往下挖。
重山蹲下來,幫她搬開那些仍保有人形的骨骼。一時不察,覺得她似乎是掉了淚。
他並不多話,兩人很快挖到了堅實的土地。
“怎麼……沒有?”甘怡訥訥地問。
“或許是有人尋找他人屍骨,像我們剛才那樣,將三殿下也挪走了。”重山想了想,咽下了後半句話。
——也有可能被野狗破壞,或者被他人踩碎,甘怡一時不能相認……
甘怡一言不發,埋頭又挖。
重山暗暗嘆了一口氣。
他當時置辦了棺槨,可是到了亂葬崗才發現,有棺槨的反倒更難保全。當時城中依然是一片混亂,新鮮的屍體……但凡稍微體面些,都會被流民盯上。
衣裳、首飾、棺材板……全都保不住。
他最終沒敢將三殿下放到那具棺槨里。他也沒有理由去鄙夷去痛斥那些流民。
又有誰希望自己平日穿的衣服都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呢?
他是個對悲劇司空見慣的人,就像今日,他並不認為甘怡能有所獲。
從萬具枯骨中,去找一具曝露了兩三年的骨骼,怎麼可能呢?
所為的恐怕只是自己一腔執念罷了。
但很快,甘怡就停了下來。
她從一堆灰白色的骨頭裡,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拉出了一個手骨。
那手骨發黑,每個指節都有斷裂過的痕跡,實在顯眼。
飛雨曾經說過,三殿下臨死時,曾經“中了劇毒”,曾經“骨肉寸斷”。
“這是……”
甘怡不答話,默不作聲地繼續埋頭挖。只是這次她的動作快了許多,果然,很快,又扒出了其餘的部分。
“這就是……三殿下嗎……”重山喃喃問道。
甘怡把零散的骨頭拼好。這人的身高,果然與辰池相若,左膝也缺了一塊髕骨。她跪直了身子,小心翼翼地去看她的橈骨。骨傷依然不少,卻都一樣是新傷,甚至沒有全然閉合。唯獨距離關節兩指處,有一道經年的、精心養好了的裂紋。
它和周圍的傷痕一比,竟然顯得那樣格格不入。
甘怡聽說過這道傷。當年辰池年幼,第一次走上正殿。結果當時北部起了人禍,又有人不尊辰池,文人武將大肆爭吵,甚至動起了手。她說的話都被人聲淹沒,只好急忙跑下去阻止,結果個頭太小,又人微言輕,一擠進人群就同樣沒了頂。直到哭聲爆發,才有人注意到這個小姑娘坐在地上,又委屈又害怕,扯著嗓子拼命哭叫,上氣不接下氣的,一條胳膊已經動不了了。
甘怡眼淚倏忽滑落,再也止不住。她就跪在那裡給辰池磕了三個頭,最後沒有起身,只是久久伏在那裡。
重山也向辰池跪下,聽著甘怡埋著頭,聽著她漸漸泣不成聲起來。
他只與辰池相處了最終的兩月,只覺她受了許多苦,脾氣古怪,沉默寡言,甚至眼睛裡永遠有著難以自控的恐懼。她最後用自己的死給燕爭帝下了局,既算“死得其所”,又算“早死早解脫”。他瞞天過海,留下辰池的屍首,也不過是感念她給了自己的家鄉五十年的自治權。
他不懂得甘怡的悲慟。
在甘怡心裡,皇宮還是富麗堂皇,辰池還是吃飯挑三揀四的小公主,活潑又不聒噪,親人又不越界,仗著皇宮裡眾人都寵著她,動不動就做出點格的事,然後光速裝乖,擺出一副無辜的樣子來。即使上朝的時候,也頗為跳脫,卻總能在文臣武將間尋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至少比辰肅帝要強的多。
有一年他們謝甘蒙三家的小字輩小聚,辰池作為謝雲令的未婚妻,也跟著去蹭酒喝。最後喝多了,非拉著他們爬上護城牆,只見她臉頰微紅,眼睛清亮,抬腳就往女牆上一踩,意氣風發地打開雙臂——眾人還以為她要說什麼氣壯山河的話,紛紛屏住了呼吸——結果辰池快樂地喊道:“看!這就是諸位打下的江山!”
緊接著就原地崴了腳,當場掉了眼淚,讓謝雲令哄了半天,最後允諾說把她抱回皇宮,才破涕為笑。
甘怡永遠不能忘記的,是辰池最驕縱肆意的少年時。辰池是不識愁滋味的女孩,私下相處時冒著快樂的傻氣,常常和謝雲令膩膩歪歪的讓人沒眼看,甚至讓人幾乎要對圍觀別人談戀愛這事兒產生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