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那名僕婦寸步不離地跟著唐黛,以至於唐黛度懷疑——難道連茅房都是不用上?
十月中旬,這裡開始下雪。唐黛去逛這裡最大集市——五里坡。
當然沒有吃糖葫蘆,也沒有任何艷遇,如果定要說有什麼事——在集市口看見張皇榜,上面重金通輯沈裕,罪名是亂紀干政、結黨營私、獨斷專橫。
唐黛覺得很費解,怎麼這就成了通輯犯了?
唐黛收拾了行裝,欲返回長安。隨身僕婦阻攔:“主子,爺有令,讓您原地候他。”
唐黛便臉迷惑:“他臨行前明明囑咐,十五日後可返回長安,不知道麼?”
僕婦便有些愕然,思來想去,實在不記得爺有這樣命令,唐黛便有些不悅:“是不相信了?王爺和是什麼關係,和又是什麼關係?些許事情,自是不用告知於。他臨行前多次叮囑,難得還能記錯了不成?”
僕婦便不肯再跟強辯,其實說也有幾分道理,好歹算是壽王外室,而自己不過是個奴僕。
此事定,主僕二人便雇了車,星夜不停,逕自返回長安城。
唐黛回去時候已經是月初,甚至來不及去往公開亭,逕自去皇宮,在宮後小門候到了王上身邊內侍吳公公。這吳公公長期與傳遞唐果兒消息,收過不少好處。
此時聞得到了,卻只是大驚失色,與隱到宮外茶樓雅間裡。
唐黛待他坐定方才開口:“唐某勞煩公公了,敢問公公,宮中可好?”
吳公公自然明白所指何人,這便低聲道:“唐公子與王上關係倒還好,只是如今宮中外戚亂政……”他在宮中侍奉過兩代帝君,細數日子也已經十多年了,什麼話該說他也清楚,所以他適時打住了:“如果壽王當真受到牽連,只怕唐公子……”
唐黛也知道這話意思,仍是遞了張銀票過去:“這些當不足慮,壽王……無憂。”淡淡地透這個信息出去,吳公公自然便深信不疑。
者,百年巨蟲尚且死而不僵,何況是執掌大滎政權已久壽王。目前朝中干牆頭糙還在靜觀方向,均不敢有所動作。
唐黛與沈裕關係親密,人盡皆知,如此不慌不忙地透露這點口風,已經足以讓人相信監大人確實是留了後手。
二者,沈裕雖然獨斷專橫,他好歹是皇室脈,江山並未易主,而他人若是挾了天子,則後果不堪設想。朝中些守舊老臣平日裡雖對沈裕不滿,但其他人選挾天子執政,他們亦是斷斷不能接受。
吳公公推拒了唐黛銀票,但凡宮變,性命皆比錢財重要得多。此次若是壽王重新掌政,朝中必有番血腥屠戮,他自然是得這時候拉攏唐黛了:“唐公子在宮中切都好,咱家也定當悉心照料。還請唐館主放心。”
唐黛仍是將錢遞了上去,語氣依舊很淡:“公公不必推辭,些許小錢,比起公公平日裡對果兒照顧,實在算不得什麼。”又沉吟了陣,方提後面要求:“小民想抽空見果兒面,不知公公方便否?”
吳公公這時候已經認定壽王必將再起,得罪唐黛便是得罪壽王,是以他皺眉苦想了陣,終是應允下來:“宮中最近人心惶惶,雖然表面戒嚴,實則比平日混亂許多,老奴且去安排,明日此時請唐館主於此處稍候。”
唐黛也未送他出去,這時候二人來往甚密,實在是無什好處。
心中只憂心唐果兒切莫也跟叛黨攪和在起,沈曦有大滎帝君這塊免死金牌,而他,除了沈裕庇佑,其實什麼也沒有。
長安城裡通輯沈裕告示已經貼滿了大街小巷,而叛黨似乎也擔心沈裕勢力龐大,惟恐引起長安民變,故明文寫著不責難他舊交故友。
是以公開亭與GG站之類,除了被衛隊搜查以外,並未受到多大影響。
但唐黛仍然很小心,考慮到在言情文壇影響力,朝廷也並沒有明著下令拿,但私下裡就難說。是以沒有和長安城任何舊識聯繫,帶著女僕在皇宮附近個小客棧住下來。
自與沈裕外出後就未回長安,如今沈裕下落不明,朝廷叛黨只當與沈裕在起,便只是令人注意了浮雲小築和公開亭,並沒有人發現蹤跡。
及至第二天,在茶樓雅間直候到午時刻,吳公公終是帶著唐果兒進來。大半年不見,他又長高了不少,唐黛上前將他摟了,他半天才反應過來,緊緊抱住唐黛:“娘親,去哪裡了?都不帶果兒!”
唐黛撫摸他頭:“娘親這不是回來了嘛,在宮裡好嗎?”
談話間抬頭,發現唐果兒身後還跟了個青衣小童,長得倒是眉清目秀,卻只做了太監打扮,此時他垂首站在門邊。
唐黛抬頭看吳公公,吳公公何等會看人眼色,他忙笑道:“咱家這就不擾們母子相聚了,咱家去外間候著。”
他出去了,卻並沒有把那個小太監帶走,他依然垂首站在那裡。
唐黛邊與唐果兒交談,邊倒是以餘光打量了他番,那眉目之間隱有股英氣,高鼻薄唇,竟然隱有幾分像壽王。唐黛對此人身份大抵便有些瞭然,卻仍是驚詫,按歲數,沈曦今年當是十二三歲,雖說古人大都早熟,但是這個年紀已經懂得隱瞞身份來探聽消息了麼?
或許他也知道唐黛與壽王關係,藉此機會,他想知道沈裕如何,現身在何處,又將如何應對吧。
而唐果兒便直接將他拉了過來:“娘親,這是孩兒……孩兒在宮裡面好朋友,他直很照顧孩兒。”
唐黛沒有去戳破他話,他還只是個孩子,只是覺得好玩,並不知道其他人在幹什麼。
唐黛讓自己笑得親和些,伸手拉了凳子,對那扮作小太監沈曦道:“既然是好朋友,就過來起坐吧。”
沈曦脆聲道了謝,真便在唐果兒身邊坐下來,唐果兒半個身子都趴在唐黛身上,言語間極是親昵:“娘親,義父去哪裡了?”
唐黛心思幾轉,叛黨能夠發布通輯令,說明沈曦要麼是被迫、要麼是自願已經歸到他們那邊了。而如今他已經知道自己在這裡會唐果兒,難保其他人不知道。
是以當務之急,還是穩住他最重要。
也許因為對手是個孩子,直很鎮定:“義父自然是去剿滅叛黨了。”撫著幾乎已經偎進懷裡唐果兒。沈曦依然規規矩矩地坐著,唐黛知道他肯定在認真地聽:“果兒,回到宮裡務必告訴王上,不用驚慌,王爺很快便會引兵來救。”
唐果兒說辭明顯有人教過,是以他問得就跟背課文差不多:“那要是叛黨勝了呢娘親?”
唐黛答得肯定:“他們勝不了。”
旁邊沈曦終於忍不住:“萬呢?”
唐黛抬眼看他,依然微笑著答:“沒有萬,這是次可笑政變。”吳公公領著小二進來上了果點、茶水,待人都出去了,唐黛替唐果兒涼著茶,將碟子推到他們面前:“第、主宰個家命脈不是君主,而是錢糧、軍隊。沈裕門生故吏遍布大滎,軍中便多有他心腹舊部。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些人又豈是個十多歲黃口豎子道聖旨可以調動?”
下意識看了沈曦眼,沈曦仿佛沒聽見這不敬之語,連眉頭也未皺下。唐黛始覺此子果然不愧帝胄之後:“第二、師出無名。沈裕雖然獨斷專橫,但是他輔政以來,處處謹小慎微,軍大事處理總沒有讓人拿了短處去。對王上也未聞得有半點苛待之意。
王上若是為jian人所迫,則各路軍隊討伐,明正言順。王上若是與此類jian黨為伍,必落個迫害賢良昏庸之名。壽王可也是實實在在帝胄之後,且他母后太皇太后,當初那也是堂堂東宮皇后,反倒是先帝乃嬪妃所出。他若揮師殺來,王上負上不義之名,於天下人無恩無威,世人必將站在他那邊。”
番話說得不緊不慢,沈曦額頭上卻已然見汗,只是他仍然低頭喝著茶,唐黛撿了個桂花糕餵唐果兒:“若真有那時……就算他弒君自立,留與史冊,也不會有半點惡名。”
沈曦直在喝茶,那垂首不語神態,竟然也像極了沈裕,倒是唐果兒在懷裡撒嬌:“娘親,那義父什麼時候回來啊?果兒都想死他了。”
唐黛將他抱住懷裡,微笑著安慰:“快了吧。在宮裡凡事都要聽王上話,切不可調皮搗蛋了。”
唐果兒在懷裡拱了拱,悶聲道:“果兒知道啦,直都很聽話。”
唐黛也無法與唐果兒久處,不會吳公公已經在外催促了,唐黛隨即起身,而直沉默沈曦又問了句:“覺得叛黨如何才能成功呢?假設是叛黨話。”
唐黛也怔了怔,這個孩子神色里,已經看不到多少同齡人稚嫩,或許那宮闈真加速著人成長。突然有些後悔將唐果兒送進來,儘管君王伴讀,是多少官家子弟擠破頭也想爭取位置。
“是叛黨沒有用,真正決定勝負還在王上。”將唐果兒放地上,幫他整著衣衫:“王上年幼,獨立執政怕不能服眾,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培養自己心腹能臣。朝中老臣,多有不滿裕王專政者,可以拉攏。恩科進士、舉人,大多年輕熱血,可以施其以恩惠,甚至建立私交,逐漸地、安插到對自己最有利職權部門。籠絡人心事,完全可以跟壽王學習,至少他紅顏知己遍天下,卻依然每個女子都愛他。”
沈曦直有很認真地在聽,到這句話時他扯了嘴角,竟然是笑了下。唐黛也在笑:“待時機成熟之後,慢慢拔除他黨羽,再製造個足以陷他於萬劫不復由頭,王上登高呼,則大事可成。但即便這時,王上也不能殺他。”
沈曦抬頭望,滿是不解。唐黛替唐果兒將鞋帶系了,又在他臉上擰了擰,方道:“他王妃乃大月氏主最寵愛公主,何況他當權時受他恩惠人不在少數,若是殺了他,難免影響大滎與大月氏關係,也致使許多人心生不滿。過河拆橋之事,擱哪裡也不光彩。而反之,王上若留下了他,則顯示王上心胸氣度、二則也能平撫人心。流於青史,又將是段佳話。”
沈曦還是疑惑:“若是他東山再起,又當如何?”
唐黛便笑了:“也許真到了這天,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個真正君王,腳踏天地、手握乾坤,又豈會擔心個年老賦閒壽王?”
沈曦微微點頭,半晌仍望著唐黛笑,他也不再隱瞞身份:“其實剛才說不全對,皇叔紅顏知己……也不是個個都愛他。”
吳公公再催,唐黛應了聲,重與他說話:“在以前三時代,曹操有個兒子叫曹沖,九歲稱象,聰穎非常,人皆交口稱讚。結果中途夭亡,年命甚短。”離了唐果兒,在沈曦面前蹲下,神色鄭重:“真正聰明,不是讓所有人都知道聰明。韜光養晦、靜待時機,方能長久。”
不知道這個十二歲孩子是不是真能聽懂這席話,吳公公上前領了他們急急地離了茶樓,重返深宮去了。
十月中旬,這裡開始下雪。唐黛去逛這裡最大集市——五里坡。
當然沒有吃糖葫蘆,也沒有任何艷遇,如果定要說有什麼事——在集市口看見張皇榜,上面重金通輯沈裕,罪名是亂紀干政、結黨營私、獨斷專橫。
唐黛覺得很費解,怎麼這就成了通輯犯了?
唐黛收拾了行裝,欲返回長安。隨身僕婦阻攔:“主子,爺有令,讓您原地候他。”
唐黛便臉迷惑:“他臨行前明明囑咐,十五日後可返回長安,不知道麼?”
僕婦便有些愕然,思來想去,實在不記得爺有這樣命令,唐黛便有些不悅:“是不相信了?王爺和是什麼關係,和又是什麼關係?些許事情,自是不用告知於。他臨行前多次叮囑,難得還能記錯了不成?”
僕婦便不肯再跟強辯,其實說也有幾分道理,好歹算是壽王外室,而自己不過是個奴僕。
此事定,主僕二人便雇了車,星夜不停,逕自返回長安城。
唐黛回去時候已經是月初,甚至來不及去往公開亭,逕自去皇宮,在宮後小門候到了王上身邊內侍吳公公。這吳公公長期與傳遞唐果兒消息,收過不少好處。
此時聞得到了,卻只是大驚失色,與隱到宮外茶樓雅間裡。
唐黛待他坐定方才開口:“唐某勞煩公公了,敢問公公,宮中可好?”
吳公公自然明白所指何人,這便低聲道:“唐公子與王上關係倒還好,只是如今宮中外戚亂政……”他在宮中侍奉過兩代帝君,細數日子也已經十多年了,什麼話該說他也清楚,所以他適時打住了:“如果壽王當真受到牽連,只怕唐公子……”
唐黛也知道這話意思,仍是遞了張銀票過去:“這些當不足慮,壽王……無憂。”淡淡地透這個信息出去,吳公公自然便深信不疑。
者,百年巨蟲尚且死而不僵,何況是執掌大滎政權已久壽王。目前朝中干牆頭糙還在靜觀方向,均不敢有所動作。
唐黛與沈裕關係親密,人盡皆知,如此不慌不忙地透露這點口風,已經足以讓人相信監大人確實是留了後手。
二者,沈裕雖然獨斷專橫,他好歹是皇室脈,江山並未易主,而他人若是挾了天子,則後果不堪設想。朝中些守舊老臣平日裡雖對沈裕不滿,但其他人選挾天子執政,他們亦是斷斷不能接受。
吳公公推拒了唐黛銀票,但凡宮變,性命皆比錢財重要得多。此次若是壽王重新掌政,朝中必有番血腥屠戮,他自然是得這時候拉攏唐黛了:“唐公子在宮中切都好,咱家也定當悉心照料。還請唐館主放心。”
唐黛仍是將錢遞了上去,語氣依舊很淡:“公公不必推辭,些許小錢,比起公公平日裡對果兒照顧,實在算不得什麼。”又沉吟了陣,方提後面要求:“小民想抽空見果兒面,不知公公方便否?”
吳公公這時候已經認定壽王必將再起,得罪唐黛便是得罪壽王,是以他皺眉苦想了陣,終是應允下來:“宮中最近人心惶惶,雖然表面戒嚴,實則比平日混亂許多,老奴且去安排,明日此時請唐館主於此處稍候。”
唐黛也未送他出去,這時候二人來往甚密,實在是無什好處。
心中只憂心唐果兒切莫也跟叛黨攪和在起,沈曦有大滎帝君這塊免死金牌,而他,除了沈裕庇佑,其實什麼也沒有。
長安城裡通輯沈裕告示已經貼滿了大街小巷,而叛黨似乎也擔心沈裕勢力龐大,惟恐引起長安民變,故明文寫著不責難他舊交故友。
是以公開亭與GG站之類,除了被衛隊搜查以外,並未受到多大影響。
但唐黛仍然很小心,考慮到在言情文壇影響力,朝廷也並沒有明著下令拿,但私下裡就難說。是以沒有和長安城任何舊識聯繫,帶著女僕在皇宮附近個小客棧住下來。
自與沈裕外出後就未回長安,如今沈裕下落不明,朝廷叛黨只當與沈裕在起,便只是令人注意了浮雲小築和公開亭,並沒有人發現蹤跡。
及至第二天,在茶樓雅間直候到午時刻,吳公公終是帶著唐果兒進來。大半年不見,他又長高了不少,唐黛上前將他摟了,他半天才反應過來,緊緊抱住唐黛:“娘親,去哪裡了?都不帶果兒!”
唐黛撫摸他頭:“娘親這不是回來了嘛,在宮裡好嗎?”
談話間抬頭,發現唐果兒身後還跟了個青衣小童,長得倒是眉清目秀,卻只做了太監打扮,此時他垂首站在門邊。
唐黛抬頭看吳公公,吳公公何等會看人眼色,他忙笑道:“咱家這就不擾們母子相聚了,咱家去外間候著。”
他出去了,卻並沒有把那個小太監帶走,他依然垂首站在那裡。
唐黛邊與唐果兒交談,邊倒是以餘光打量了他番,那眉目之間隱有股英氣,高鼻薄唇,竟然隱有幾分像壽王。唐黛對此人身份大抵便有些瞭然,卻仍是驚詫,按歲數,沈曦今年當是十二三歲,雖說古人大都早熟,但是這個年紀已經懂得隱瞞身份來探聽消息了麼?
或許他也知道唐黛與壽王關係,藉此機會,他想知道沈裕如何,現身在何處,又將如何應對吧。
而唐果兒便直接將他拉了過來:“娘親,這是孩兒……孩兒在宮裡面好朋友,他直很照顧孩兒。”
唐黛沒有去戳破他話,他還只是個孩子,只是覺得好玩,並不知道其他人在幹什麼。
唐黛讓自己笑得親和些,伸手拉了凳子,對那扮作小太監沈曦道:“既然是好朋友,就過來起坐吧。”
沈曦脆聲道了謝,真便在唐果兒身邊坐下來,唐果兒半個身子都趴在唐黛身上,言語間極是親昵:“娘親,義父去哪裡了?”
唐黛心思幾轉,叛黨能夠發布通輯令,說明沈曦要麼是被迫、要麼是自願已經歸到他們那邊了。而如今他已經知道自己在這裡會唐果兒,難保其他人不知道。
是以當務之急,還是穩住他最重要。
也許因為對手是個孩子,直很鎮定:“義父自然是去剿滅叛黨了。”撫著幾乎已經偎進懷裡唐果兒。沈曦依然規規矩矩地坐著,唐黛知道他肯定在認真地聽:“果兒,回到宮裡務必告訴王上,不用驚慌,王爺很快便會引兵來救。”
唐果兒說辭明顯有人教過,是以他問得就跟背課文差不多:“那要是叛黨勝了呢娘親?”
唐黛答得肯定:“他們勝不了。”
旁邊沈曦終於忍不住:“萬呢?”
唐黛抬眼看他,依然微笑著答:“沒有萬,這是次可笑政變。”吳公公領著小二進來上了果點、茶水,待人都出去了,唐黛替唐果兒涼著茶,將碟子推到他們面前:“第、主宰個家命脈不是君主,而是錢糧、軍隊。沈裕門生故吏遍布大滎,軍中便多有他心腹舊部。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些人又豈是個十多歲黃口豎子道聖旨可以調動?”
下意識看了沈曦眼,沈曦仿佛沒聽見這不敬之語,連眉頭也未皺下。唐黛始覺此子果然不愧帝胄之後:“第二、師出無名。沈裕雖然獨斷專橫,但是他輔政以來,處處謹小慎微,軍大事處理總沒有讓人拿了短處去。對王上也未聞得有半點苛待之意。
王上若是為jian人所迫,則各路軍隊討伐,明正言順。王上若是與此類jian黨為伍,必落個迫害賢良昏庸之名。壽王可也是實實在在帝胄之後,且他母后太皇太后,當初那也是堂堂東宮皇后,反倒是先帝乃嬪妃所出。他若揮師殺來,王上負上不義之名,於天下人無恩無威,世人必將站在他那邊。”
番話說得不緊不慢,沈曦額頭上卻已然見汗,只是他仍然低頭喝著茶,唐黛撿了個桂花糕餵唐果兒:“若真有那時……就算他弒君自立,留與史冊,也不會有半點惡名。”
沈曦直在喝茶,那垂首不語神態,竟然也像極了沈裕,倒是唐果兒在懷裡撒嬌:“娘親,那義父什麼時候回來啊?果兒都想死他了。”
唐黛將他抱住懷裡,微笑著安慰:“快了吧。在宮裡凡事都要聽王上話,切不可調皮搗蛋了。”
唐果兒在懷裡拱了拱,悶聲道:“果兒知道啦,直都很聽話。”
唐黛也無法與唐果兒久處,不會吳公公已經在外催促了,唐黛隨即起身,而直沉默沈曦又問了句:“覺得叛黨如何才能成功呢?假設是叛黨話。”
唐黛也怔了怔,這個孩子神色里,已經看不到多少同齡人稚嫩,或許那宮闈真加速著人成長。突然有些後悔將唐果兒送進來,儘管君王伴讀,是多少官家子弟擠破頭也想爭取位置。
“是叛黨沒有用,真正決定勝負還在王上。”將唐果兒放地上,幫他整著衣衫:“王上年幼,獨立執政怕不能服眾,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培養自己心腹能臣。朝中老臣,多有不滿裕王專政者,可以拉攏。恩科進士、舉人,大多年輕熱血,可以施其以恩惠,甚至建立私交,逐漸地、安插到對自己最有利職權部門。籠絡人心事,完全可以跟壽王學習,至少他紅顏知己遍天下,卻依然每個女子都愛他。”
沈曦直有很認真地在聽,到這句話時他扯了嘴角,竟然是笑了下。唐黛也在笑:“待時機成熟之後,慢慢拔除他黨羽,再製造個足以陷他於萬劫不復由頭,王上登高呼,則大事可成。但即便這時,王上也不能殺他。”
沈曦抬頭望,滿是不解。唐黛替唐果兒將鞋帶系了,又在他臉上擰了擰,方道:“他王妃乃大月氏主最寵愛公主,何況他當權時受他恩惠人不在少數,若是殺了他,難免影響大滎與大月氏關係,也致使許多人心生不滿。過河拆橋之事,擱哪裡也不光彩。而反之,王上若留下了他,則顯示王上心胸氣度、二則也能平撫人心。流於青史,又將是段佳話。”
沈曦還是疑惑:“若是他東山再起,又當如何?”
唐黛便笑了:“也許真到了這天,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個真正君王,腳踏天地、手握乾坤,又豈會擔心個年老賦閒壽王?”
沈曦微微點頭,半晌仍望著唐黛笑,他也不再隱瞞身份:“其實剛才說不全對,皇叔紅顏知己……也不是個個都愛他。”
吳公公再催,唐黛應了聲,重與他說話:“在以前三時代,曹操有個兒子叫曹沖,九歲稱象,聰穎非常,人皆交口稱讚。結果中途夭亡,年命甚短。”離了唐果兒,在沈曦面前蹲下,神色鄭重:“真正聰明,不是讓所有人都知道聰明。韜光養晦、靜待時機,方能長久。”
不知道這個十二歲孩子是不是真能聽懂這席話,吳公公上前領了他們急急地離了茶樓,重返深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