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聽上去仿佛在說今日夜色極美。
西平王與淮王殿下的眸光剎那都複雜起來,梅庚默不作聲地把小傢伙往自己懷裡攬,生怕沾上什麼奇奇怪怪的蠱,日後死都不知怎麼回事。
楚策紅了耳尖,從人懷裡掙出來,遞去個警告眼神,見西平王規規矩矩地坐好,這才溫聲道:「那便去傳諸位大人入宮。」
諸位大人自榻上被傳入宮中時,大多對宮中變故全然不知,天還未亮,太和殿宮燈灼灼。
首位龍椅空懸,百官面面相覷,已然發覺,這朝堂之上位高權重的幾位洛王黨竟不知所蹤,連御史大夫林書俞也不見蹤影,而那一身月白長袍的淮王殿下站在龍椅下,如玉眉目此刻儘是肅然,平日溫潤盡數收斂,面色悲愴,沉聲緩緩道:「今夜宮中生變,洛王趁父皇病重之機,入宮刺殺,謀逆犯上,已死於亂兵之下。」
眾臣譁然,洛王黨六神無主,當即有人問道:「敢問淮王殿下可有證據?!」
「自然有。」楚策冷目凝視過去,與以往溫和之態大相逕庭,冷聲道:「帶上來。」
隨之聲落,吏部戶部工部與御史台的幾位大人被推上大殿,一瞧見高高在上的淮王殿下,頓時抖成篩子般高聲求饒:「殿下,殿下饒命,老臣也是受洛王脅迫,殿下饒命啊!」
此言一出,洛王的罪狀徹底定下,事成定局。
此時,楚恆之心腹太監陳保匆匆入殿,愴然高聲:「皇上——駕崩!」
天光乍破城外遠山輪廓,旭日東升,日光灑落太和殿熠熠生輝的金字牌匾,眾臣呼喝聲震天:
「臣等,請淮王殿下登基為皇——」
第一百二十二章 水禍
林府,夜未盡,林書俞已知大事不好,當即下令,攜洛陰教教眾連夜離開永安。
「燕兒,你隨我走。」林書俞臉色極難看。
林淑燕被兄長嚇得不輕,溫婉一笑:「哥哥莫同我開玩笑了,下月小妹大婚,此時離開,於理不合。」
「洛王?」林書俞冷笑,「那個沒用的東西恐怕連宮門都出不來,你還指望他什麼?」
林淑燕一愣,笑容也顯得勉強起來,「哥哥你說什……」
「他去逼宮了。」林書俞打斷了她,「今日逼宮,必輸無疑,你若與我走,或許還能留下一命。」
「什麼?」林淑燕驟然高聲,踉蹌著後退半步,難以置信道:「你說他……逼宮?」
「別囉嗦,跟我走。」林書俞已然不耐。
短暫的沉默。
林淑燕搖了搖頭,垂下眼眸,道:「哥哥怎知他一定會輸?說不定……」
「說不定他會贏,封你做皇后?」林書俞嗤諷,冷冷道,「我最後問你一遍,走是不走?」
林淑燕沒應聲,林書俞便瞭然,走得頭也不回。
——只有廢物才會做那些痴心妄想的夢,譬如楚洛,譬如林淑燕。
若是楚洛不那般急躁,他們尚還有一搏之力,如今局還不曾布完,便已滿盤皆輸。
是死是活,便與他無干。
只可惜了他這些年的算計,竟因那個廢物而付諸東流。
——
新君即位,正逢先皇大喪,心情溫和的新陛下一改往日寬仁,動如雷霆般清洗朝堂,首當其衝者便是永安世家首位——林氏。
林盧這個家主早已名存實亡,自林丞相夫妻相繼離世後,林氏便已在林書俞掌控中。
林黨遍布朝堂,盤根錯節之下牽一髮而動全身,新君卻命刑部列出御史大夫林書俞罪狀二十餘條——勾結邪教,殺害手足,謀逆犯上。
條條當誅。
新君下令將林府抄家,林書俞卻早已不知所蹤,林盧攜女跪於太和殿外,稱對此全不知情,悉為逆子所為,罪名就此坐實。
因主謀消失,新君震怒,遷怒涉案官員,抄家斬首整整折騰了七日,屍體在城北又堆出一處亂葬崗來。
林黨黨羽被剪除得七零八落,新君果決狠辣之名傳遍朝野,但市井之間卻稱頌聖明賢君。
——也多虧當年淮王的好名聲,頗得民心。
又一番清洗,朝堂老臣已被青年才俊替補,新君革除丞相制度,封刑部尚書駱寬為御史大夫,護國公風承玉為太尉,廢樞密院留刑部。
夜雨細密,濕了占盡春風的杏花,萬點胭脂入雨。
身著玄墨色帝袍的年輕帝王伏在龍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摺擋了燭光,顯得他愈發單薄纖弱,如同雨中杏花。
梅庚隨手扯去淋濕的披風,闊步上前蹙眉道:「這個時辰了,怎麼還不歇下?」
楚策頭都沒抬,奮筆疾書,隨口應道:「不急。」
這下是徹徹底底與前世的模樣重合。
登基早了四年,還是勞碌命,梅庚嘆了口氣,剛欲伸手去奪筆,卻意外瞧見奏摺上的內容,是刑部的摺子,請旨該如何處置林氏父女。
西平王渾身一炸,當即眯了眸,噙笑問道:「斬草除根?」
回應是一雙清澈眼眸的注視,楚策抬了頭,面露無奈,「即便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可林氏不同其他,做得太絕,惹人非議。」
下一刻,男人便繞過了龍案,將斯文溫和的帝王給錮在了懷裡,細細密密的吻落在耳畔,低聲帶了幾分埋怨:「恐留後患。」
他的心思都擺在臉上,分明寫著欲殺之而後快。
西平王與淮王殿下的眸光剎那都複雜起來,梅庚默不作聲地把小傢伙往自己懷裡攬,生怕沾上什麼奇奇怪怪的蠱,日後死都不知怎麼回事。
楚策紅了耳尖,從人懷裡掙出來,遞去個警告眼神,見西平王規規矩矩地坐好,這才溫聲道:「那便去傳諸位大人入宮。」
諸位大人自榻上被傳入宮中時,大多對宮中變故全然不知,天還未亮,太和殿宮燈灼灼。
首位龍椅空懸,百官面面相覷,已然發覺,這朝堂之上位高權重的幾位洛王黨竟不知所蹤,連御史大夫林書俞也不見蹤影,而那一身月白長袍的淮王殿下站在龍椅下,如玉眉目此刻儘是肅然,平日溫潤盡數收斂,面色悲愴,沉聲緩緩道:「今夜宮中生變,洛王趁父皇病重之機,入宮刺殺,謀逆犯上,已死於亂兵之下。」
眾臣譁然,洛王黨六神無主,當即有人問道:「敢問淮王殿下可有證據?!」
「自然有。」楚策冷目凝視過去,與以往溫和之態大相逕庭,冷聲道:「帶上來。」
隨之聲落,吏部戶部工部與御史台的幾位大人被推上大殿,一瞧見高高在上的淮王殿下,頓時抖成篩子般高聲求饒:「殿下,殿下饒命,老臣也是受洛王脅迫,殿下饒命啊!」
此言一出,洛王的罪狀徹底定下,事成定局。
此時,楚恆之心腹太監陳保匆匆入殿,愴然高聲:「皇上——駕崩!」
天光乍破城外遠山輪廓,旭日東升,日光灑落太和殿熠熠生輝的金字牌匾,眾臣呼喝聲震天:
「臣等,請淮王殿下登基為皇——」
第一百二十二章 水禍
林府,夜未盡,林書俞已知大事不好,當即下令,攜洛陰教教眾連夜離開永安。
「燕兒,你隨我走。」林書俞臉色極難看。
林淑燕被兄長嚇得不輕,溫婉一笑:「哥哥莫同我開玩笑了,下月小妹大婚,此時離開,於理不合。」
「洛王?」林書俞冷笑,「那個沒用的東西恐怕連宮門都出不來,你還指望他什麼?」
林淑燕一愣,笑容也顯得勉強起來,「哥哥你說什……」
「他去逼宮了。」林書俞打斷了她,「今日逼宮,必輸無疑,你若與我走,或許還能留下一命。」
「什麼?」林淑燕驟然高聲,踉蹌著後退半步,難以置信道:「你說他……逼宮?」
「別囉嗦,跟我走。」林書俞已然不耐。
短暫的沉默。
林淑燕搖了搖頭,垂下眼眸,道:「哥哥怎知他一定會輸?說不定……」
「說不定他會贏,封你做皇后?」林書俞嗤諷,冷冷道,「我最後問你一遍,走是不走?」
林淑燕沒應聲,林書俞便瞭然,走得頭也不回。
——只有廢物才會做那些痴心妄想的夢,譬如楚洛,譬如林淑燕。
若是楚洛不那般急躁,他們尚還有一搏之力,如今局還不曾布完,便已滿盤皆輸。
是死是活,便與他無干。
只可惜了他這些年的算計,竟因那個廢物而付諸東流。
——
新君即位,正逢先皇大喪,心情溫和的新陛下一改往日寬仁,動如雷霆般清洗朝堂,首當其衝者便是永安世家首位——林氏。
林盧這個家主早已名存實亡,自林丞相夫妻相繼離世後,林氏便已在林書俞掌控中。
林黨遍布朝堂,盤根錯節之下牽一髮而動全身,新君卻命刑部列出御史大夫林書俞罪狀二十餘條——勾結邪教,殺害手足,謀逆犯上。
條條當誅。
新君下令將林府抄家,林書俞卻早已不知所蹤,林盧攜女跪於太和殿外,稱對此全不知情,悉為逆子所為,罪名就此坐實。
因主謀消失,新君震怒,遷怒涉案官員,抄家斬首整整折騰了七日,屍體在城北又堆出一處亂葬崗來。
林黨黨羽被剪除得七零八落,新君果決狠辣之名傳遍朝野,但市井之間卻稱頌聖明賢君。
——也多虧當年淮王的好名聲,頗得民心。
又一番清洗,朝堂老臣已被青年才俊替補,新君革除丞相制度,封刑部尚書駱寬為御史大夫,護國公風承玉為太尉,廢樞密院留刑部。
夜雨細密,濕了占盡春風的杏花,萬點胭脂入雨。
身著玄墨色帝袍的年輕帝王伏在龍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摺擋了燭光,顯得他愈發單薄纖弱,如同雨中杏花。
梅庚隨手扯去淋濕的披風,闊步上前蹙眉道:「這個時辰了,怎麼還不歇下?」
楚策頭都沒抬,奮筆疾書,隨口應道:「不急。」
這下是徹徹底底與前世的模樣重合。
登基早了四年,還是勞碌命,梅庚嘆了口氣,剛欲伸手去奪筆,卻意外瞧見奏摺上的內容,是刑部的摺子,請旨該如何處置林氏父女。
西平王渾身一炸,當即眯了眸,噙笑問道:「斬草除根?」
回應是一雙清澈眼眸的注視,楚策抬了頭,面露無奈,「即便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可林氏不同其他,做得太絕,惹人非議。」
下一刻,男人便繞過了龍案,將斯文溫和的帝王給錮在了懷裡,細細密密的吻落在耳畔,低聲帶了幾分埋怨:「恐留後患。」
他的心思都擺在臉上,分明寫著欲殺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