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兵部尚書別想了,必是秦家秦珩的囊中之物。

  吏部尚書權力好大,必是呂皇的心腹才能勝任。

  戶部尚書也不錯,有人的眼神在伍仁、嵇無銀還有顧懷笙等人身上掃了一下。

  刑部尚書,恐怕非章仲賢莫屬了。

  工部尚書,必須懂一點工程建設,還要有統籌能力……

  這六部中,唯獨禮部不太行?權力太小了。

  就在群臣紛紛猜測中,呂頌梨拿出第二道聖旨,這道聖旨是分封功臣的。

  在李傑英嘹亮的聲音中,大臣們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一個個都無比的激動。

  「……尊吾父呂德勝為太上皇,吾母蔣秀竹為太后;追封吾公爹秦鉞為安遠帝,吾婆母顧玥為太后。封兄長呂致遠為誠親王,弟弟呂明志為碩親王,姐姐呂頌芸懷寧長公主。大伯哥秦珩為莊親王,二哥秦晏為肅親王,三哥秦昭為寧親王!追封四哥秦明為忠親王,五哥秦昀為果親王。」

  這是封賞秦呂兩家上下的聖旨啊,群臣並不意外,只是,這封賞真夠厚的。什麼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就是啊啊啊。

  封賞完秦呂兩家,接著便是大封功臣了。

  「……自舉事以來,諸位臣工竭誠盡智,輔助呂皇秦帝安邦定國,功不可沒。今封賞大臣,以彰其德,以勵百官。」

  「薛詡,才智卓越,盡忠職守……封安南侯兼吏部尚書,食邑萬戶,以示嘉獎。」

  「張獻,忠誠耿直,機敏非常……封戶部尚書。」

  「章仲賢,公正嚴明,仁愛明智……封為刑部尚書,賞金千兩……」

  「董濟川……封兵部尚書。」

  「顧淮笙……封為工部尚書。」

  「王東……封為御史大夫。」

  「呂德勝被封為禮部尚書。」

  「郭翀、嵇無銀、劉冠霖、沈碗封為門下省侍中。」

  「曹華庭封為戶部侍郎。」

  「裴崢封吏部侍郎。」

  「鄔弛封禮部侍郎。」

  「王元封為刑部侍郎。」

  「冼風為禁軍統領,負責長安內城安全,林染為御林軍統領,負責長安外城安全。」

  ……

  還有立功的武將,都按功勞大小封為各等級將軍。

  長長的名單,李傑英足足念了有兩三刻鐘,不停歇的。

  聖旨最後,「昔年民生多艱,朕心甚痛惜,幸大黎已終,大明新始,朕決定大赦天下,免賦稅三年徭役一年,與民休養生息。」

  「呂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這聲呼喊,飽含著濃烈的感情,情真意切。

  呂頌梨坐在龍椅上,看著這一幕,微微頷首,這是大封賞,後面還會有聖旨專門到家,單獨封賞。

  第三道聖旨,是推行科舉制。

  「……科舉者,通過考試,分科舉士也。無論出身世族還是出身寒門,只要有真才實學,就可以得到任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大明新朝需要人才,務必做到世無遺賢,才不埋沒。」

  呂頌梨一點都不掩飾自己『廣聚人才,招賢納士』之心。

  大臣們這會都感受到了呂皇的雷厲風行,她在第一次大朝就拋出了三件大事要事,真的一點也不怕他們承受不住哇。

  世家們對視一眼,他們都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呂皇了。

  經過這兩年的爭鬥,其實世家的實力被削弱了很多。就拿河東的三晉世家來說,即便後來轉投平州,他們現在的實力也比不上當初鼎盛的時候。

  他們現在算是徹底明白了,呂頌梨要幹的事,沒人能阻止。

  加上這科舉制,之前謝湛就想搞,算是給他們打了一個預防針,他們只能在心裡長嘆一聲,接受了。

  這時,呂頌梨又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另外,女子也可以參加科舉。」

  什麼?!沈碗等大黎老臣以及裴崢等世家臣子瞠目結舌。

  倒是薛詡張獻等平州班底的臣屬反應平常,他們只是動作頓了頓,然後該幹嘛就幹嘛。呂皇的做法不就是沿襲平州嘛,正常正常。

  呂頌梨:「科舉之事交由禮部來負責。」

  這時,大臣們才反應過來,原來禮部不是重要,禮部很重要好嗎?

  這時呂德勝不在,現任禮部侍郎鄔弛摩拳擦掌的,他掃了一眼在場的大臣,大有一副『誰敢反對,他就要對上』的模樣。

  大臣們這才發現,呂皇讓鄔弛參與負責科舉一事,是抬舉扶持那些家中下一代沒有男丁的家族哇。娘耶,這帝王心術,是無師自通的嗎?

  呂頌梨才不管大臣們的想法。

  科舉,本就是示恩於天下。讀書人嘛,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她要的就是天子門生!

  第771章 秦帝醒來了

  天熹三年,北京,皇宮

  御醫周元華告訴呂皇,經過三年醫治,他最近徵得呂皇同意之後,給秦帝用了新藥,目前秦帝有醒來的跡象。

  秦晟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他在夢中,有意識,想醒來,卻醒不過來。

  他這個夢,竟然和之前趙郁檀給他說過的她的夢有極高的相似度,只是趙郁檀隱瞞了一些情節。

  他在夢裡死了,那會他正領兵打得鮮卑韃子節節敗退,為救趙郁檀受傷,然後死於傷口化膿,用梨梨的話說,這樣的傷口算是感染了,他死於傷口感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