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說的露骨直白點,真是韋太后病重也就這樣了。
范雪瑤雖然甦醒過來,可是罪魁禍首的許皇后卻不能因此而被放過。
她休養了幾日,就聽到外面傳來消息,說楚楠頒下了廢后詔書。
大臣們就此事商議著。
雖然有少數幾個大臣以許皇后乃是原配,自太子妃時起就侍奉官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宜廢后。但是由於這些年許皇后頻頻鬧出醜聞來,況且這次她所犯下的並非普通小事,而是巫蠱厭勝這樣大逆不道之罪,就算是原配,也沒用。所以大部分的大臣都是站支持廢后的立場。
再加上韋太后全力贊成此事,頒了懿旨細數許皇后的過錯。那些後宮裡的事,不說出來,大臣們也不清楚。這一下才知道許皇后的罪行真是真是罄竹難書,都覺得只是簡單廢后都不夠了。
所以廢后一事,進行的很順利。
很快,許皇后的太子妃、皇后金寶金冊都被褫奪了,皇后的禮服、冠服首飾等也被收走。楚楠本想將許皇后貶去道觀里,並且不許她帶任何財物和宮人服侍。
但是范雪瑤向他求情,楚楠一開始不理解,明明許氏以巫蠱之術害她,她還要寬容許氏?
范雪瑤聽了他的疑問,嘆了口氣道:「我未進宮時,許氏雖然沒有賢德之名,倒也沒大的過錯。後來屢屢犯下過錯,想必也是因為我深受官家的聖恩。許氏曾是皇后,見妃嬪受寵,難免心中不快。又有些奸佞小人在旁攛掇……我倒也不是胸懷寬厚至此,以德報怨。只是想到,如果沒有我,她會沒有大功,也不會有大過,難免有兩分惻隱。」
楚楠聞言,搖頭道:「一個真正正直,有道德操守的人,又怎會因為小人攛掇,就做出這樣惡毒的事來?……你許是不知,女官供出她不止是想要詛咒你,連楚煦和楚禧兩個孩子也意欲謀害。她會做出這樣的事,是因為她本就是這樣恣睢無忌的人,只是從前並未表露出來罷了。當初我雖寵愛於你,卻甚是有度,並未觸及她皇后之尊。她卻因妒成恨,頻頻害你。以人情度之,殆為乖戾!」
雖然很想要許氏受苦贖罪,但最後楚楠還是聽了范雪瑤的話。他怕自己不答應的話,她會因此心有負擔,為之憂慮,累及身體。
便改了幽禁許氏的地點,以及允許她帶走個人的物品。
許氏出身低微,她本是以宮女身份入的宮,後來在韋太后宮裡當值,被韋太后選做太子妃,許家才得以雞犬升天。原先並不富貴。但這些年,總有些底下人私自孝敬她,進了各種賀禮之物。
雖然並不能帶走那些至珍至貴的東西,但是一些普通的金銀細軟也夠了。
許氏被迫換上一身道服,李懷仁監視她收拾允許範圍內的行囊。許氏眼睛看到妝奩中一枝很華美的累絲金鳳釵,做工精美,是以前尚功局的孝敬,她很愛插戴的,手便伸了出去。
李懷仁上前道:「這件不可。」
許氏手一頓,惡狠狠地瞪向李懷仁。以前因為李懷仁是個宦官,面上以禮相待著,但她從不曾真正看得起他。如今第一次正視他,卻是懷著恨意的。
在她眼裡,這裡的內侍和侍衛都是敵人。都是仇人。
她恨恨地質問道:「這件又沒有宮中御製印記,本、為何不能帶走?」
李懷仁假裝沒發現她吐了一半的自稱,暗暗可惜她沒能說全,否則便是一樣僭越罪。他頷首道:「這件金釵確實沒有印記,可它卻是宮中之物。自然不可帶走。」
許氏啞口無言。
她看到宮人沒將這金釵收走,以為自己可以矇混拿走。沒想到李懷仁居然知道這件金釵的出處。尚功局孝敬的,自然是宮中之物。
最後許氏抱著一個包袱,被一群內侍和侍衛從輝煌宏偉的皇后宮殿押送出宮,將她送到了城郊別宮內,一個窄小的院落,這個本是安置皇帝在別苑內寵幸過的,沒有名分的女子的地方,成了她今後的安身之所。興許她未來都要在這裡渡過了。
看著剛剛清理過蔓草的狹小庭院,屋裡簡陋的家具,許氏滿心惶恐。她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被廢了?她怎麼就這麼容易地被廢了。
那個師娘已經被殺了,她娘家人動的手,為什麼這件事還會被暴露出來?
為什麼她的兄嫂會說這都是聽從她的吩咐,簡直忘恩負義,難道他們忘了家裡的榮耀是誰帶來的?
許氏深深怨恨著,怨恨范雪瑤,怨恨韋太后、怨恨楚楠、怨恨父母,怨恨兄嫂,怨恨供出她來的女官,怨恨受不住刑而賣了她的宮女,內侍,怨恨所有的一切。詛咒他們遭遇這世間最大的不幸。
不過很快的,許氏聽說娘家親人齊齊落罪,她恨的父母、兄嫂,別說貶官了,直接是被貶作了庶民,流放數千里,今生今世都不得踏入京都。
她既感到痛快,這就是他們為了自保而出賣她的下場。又有些害怕,這下她是沒有娘家了吧,那她以後能依靠誰?
想到她被廢,可范雪瑤還活著,自己白白被廢了,便咒罵的更加厲害了。
許氏被幽禁在別宮,仍在詛咒唾罵官家、太后、和貴妃。
畫屏、巧巧、素娥她們聽說後都很氣憤,畫屏罵道:「好不知好歹的人,要不是娘娘好心求情,叫她能帶私產出宮,她哪裡有現在的好日子?她現在就是個庶人,根本沒有配備服侍的宮人。要不是有錢,連口熱茶都吃不上!想吃口米飯都得自己耕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范雪瑤雖然甦醒過來,可是罪魁禍首的許皇后卻不能因此而被放過。
她休養了幾日,就聽到外面傳來消息,說楚楠頒下了廢后詔書。
大臣們就此事商議著。
雖然有少數幾個大臣以許皇后乃是原配,自太子妃時起就侍奉官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宜廢后。但是由於這些年許皇后頻頻鬧出醜聞來,況且這次她所犯下的並非普通小事,而是巫蠱厭勝這樣大逆不道之罪,就算是原配,也沒用。所以大部分的大臣都是站支持廢后的立場。
再加上韋太后全力贊成此事,頒了懿旨細數許皇后的過錯。那些後宮裡的事,不說出來,大臣們也不清楚。這一下才知道許皇后的罪行真是真是罄竹難書,都覺得只是簡單廢后都不夠了。
所以廢后一事,進行的很順利。
很快,許皇后的太子妃、皇后金寶金冊都被褫奪了,皇后的禮服、冠服首飾等也被收走。楚楠本想將許皇后貶去道觀里,並且不許她帶任何財物和宮人服侍。
但是范雪瑤向他求情,楚楠一開始不理解,明明許氏以巫蠱之術害她,她還要寬容許氏?
范雪瑤聽了他的疑問,嘆了口氣道:「我未進宮時,許氏雖然沒有賢德之名,倒也沒大的過錯。後來屢屢犯下過錯,想必也是因為我深受官家的聖恩。許氏曾是皇后,見妃嬪受寵,難免心中不快。又有些奸佞小人在旁攛掇……我倒也不是胸懷寬厚至此,以德報怨。只是想到,如果沒有我,她會沒有大功,也不會有大過,難免有兩分惻隱。」
楚楠聞言,搖頭道:「一個真正正直,有道德操守的人,又怎會因為小人攛掇,就做出這樣惡毒的事來?……你許是不知,女官供出她不止是想要詛咒你,連楚煦和楚禧兩個孩子也意欲謀害。她會做出這樣的事,是因為她本就是這樣恣睢無忌的人,只是從前並未表露出來罷了。當初我雖寵愛於你,卻甚是有度,並未觸及她皇后之尊。她卻因妒成恨,頻頻害你。以人情度之,殆為乖戾!」
雖然很想要許氏受苦贖罪,但最後楚楠還是聽了范雪瑤的話。他怕自己不答應的話,她會因此心有負擔,為之憂慮,累及身體。
便改了幽禁許氏的地點,以及允許她帶走個人的物品。
許氏出身低微,她本是以宮女身份入的宮,後來在韋太后宮裡當值,被韋太后選做太子妃,許家才得以雞犬升天。原先並不富貴。但這些年,總有些底下人私自孝敬她,進了各種賀禮之物。
雖然並不能帶走那些至珍至貴的東西,但是一些普通的金銀細軟也夠了。
許氏被迫換上一身道服,李懷仁監視她收拾允許範圍內的行囊。許氏眼睛看到妝奩中一枝很華美的累絲金鳳釵,做工精美,是以前尚功局的孝敬,她很愛插戴的,手便伸了出去。
李懷仁上前道:「這件不可。」
許氏手一頓,惡狠狠地瞪向李懷仁。以前因為李懷仁是個宦官,面上以禮相待著,但她從不曾真正看得起他。如今第一次正視他,卻是懷著恨意的。
在她眼裡,這裡的內侍和侍衛都是敵人。都是仇人。
她恨恨地質問道:「這件又沒有宮中御製印記,本、為何不能帶走?」
李懷仁假裝沒發現她吐了一半的自稱,暗暗可惜她沒能說全,否則便是一樣僭越罪。他頷首道:「這件金釵確實沒有印記,可它卻是宮中之物。自然不可帶走。」
許氏啞口無言。
她看到宮人沒將這金釵收走,以為自己可以矇混拿走。沒想到李懷仁居然知道這件金釵的出處。尚功局孝敬的,自然是宮中之物。
最後許氏抱著一個包袱,被一群內侍和侍衛從輝煌宏偉的皇后宮殿押送出宮,將她送到了城郊別宮內,一個窄小的院落,這個本是安置皇帝在別苑內寵幸過的,沒有名分的女子的地方,成了她今後的安身之所。興許她未來都要在這裡渡過了。
看著剛剛清理過蔓草的狹小庭院,屋裡簡陋的家具,許氏滿心惶恐。她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被廢了?她怎麼就這麼容易地被廢了。
那個師娘已經被殺了,她娘家人動的手,為什麼這件事還會被暴露出來?
為什麼她的兄嫂會說這都是聽從她的吩咐,簡直忘恩負義,難道他們忘了家裡的榮耀是誰帶來的?
許氏深深怨恨著,怨恨范雪瑤,怨恨韋太后、怨恨楚楠、怨恨父母,怨恨兄嫂,怨恨供出她來的女官,怨恨受不住刑而賣了她的宮女,內侍,怨恨所有的一切。詛咒他們遭遇這世間最大的不幸。
不過很快的,許氏聽說娘家親人齊齊落罪,她恨的父母、兄嫂,別說貶官了,直接是被貶作了庶民,流放數千里,今生今世都不得踏入京都。
她既感到痛快,這就是他們為了自保而出賣她的下場。又有些害怕,這下她是沒有娘家了吧,那她以後能依靠誰?
想到她被廢,可范雪瑤還活著,自己白白被廢了,便咒罵的更加厲害了。
許氏被幽禁在別宮,仍在詛咒唾罵官家、太后、和貴妃。
畫屏、巧巧、素娥她們聽說後都很氣憤,畫屏罵道:「好不知好歹的人,要不是娘娘好心求情,叫她能帶私產出宮,她哪裡有現在的好日子?她現在就是個庶人,根本沒有配備服侍的宮人。要不是有錢,連口熱茶都吃不上!想吃口米飯都得自己耕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