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裴浚給氣樂了,「朕是什麼人,朕不要的,誰敢跟朕叫板。」將她腰往懷裡拖,
鳳寧仰躺在枕褥間,看著暗夜裡依然氣勢勃勃的男人,忽然輕聲問,「那以後呢,以後還會要嗎?」
裴浚一怔,倏忽意識到鳳寧在猶豫什麼,過去裴浚不曾立三宮六院是因為他眼光毒,不是什麼人都入他的眼,只相中了李鳳寧一個,而如今....他只要李鳳寧一個。
沒有什麼柔情蜜語的話,他這個人一向乾脆果斷,黑沉沉的眼睨著她,扔下一句話,
「只有你,沒有別人。」
鳳寧胸臆如堵,仰著脖頸去迎合他,非要往他唇齒里鑽,往他身子裡鑽。
裴浚喘了一口粗氣,將她身子掰轉過去,握緊她雙腿,好幾次差點將她往死里折騰,惡狠狠問,
「回答朕,有沒有念著朕?」
鳳寧淚光汗水攪合在一處,眼神里柔光在漾,蠕著嗓音,「想....午夜夢醒腦海里都是你...」
裴浚這才滿意。
日子就這麼廝混下去。
直到有一日午後,裴浚在鳳寧的書房午歇時,彭瑜忽然送來一道十萬火急的邊關文書,
「主子,大事不好,蒙兀可汗拖拖卡爾親率十萬鐵騎南下。」
裴浚臉色頓時一變,他當然做了蒙兀南下的準備,只是沒料到來的這麼快。
「走的哪裡?」
彭瑜凝聲回道,「兵分兩路,一路直抵宣城,一路偷襲榆林。」
宣城是京城北面門戶,一旦宣城告破,京城危矣,先帝過去窮兵黷武,沒少御駕親征,直到在宣城差點被蒙兀擄走,方消停,也就是因為這一次,讓他顏面盡失,最終鬱鬱寡歡而死。
榆林亦是北關重鎮,是蒙兀突襲中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大晉與蒙兀交鋒最多的城池。
此兩地,大晉均派重兵把守,前段時日他已傳令九邊備戰,一時半會倒是不怕。
只是,回京已是刻不容緩。
二話不說便起身往外走,正撞上鳳寧從學堂回來。
鳳寧遙遙注意到裴浚臉色前所未有凝重,似有心靈感應,腳步頓住。
二人隔著空曠的庭院兩兩相望,眼神交纏,遲遲分不開。
最後還是裴浚先一步來到她面前,立在台階下扶住她雙肩,
「鳳寧,邊關告急,我要回去,你在這等我,忙完我來陪你。」
鳳寧腦子忽然一片空白,胸口如堵了棉花似的,難受得眼淚一顆顆往下砸,
「那你要小心....」
裴浚聽著她微顫的嗓音,心裡那根弦險些要崩斷,恨不得直接將人給拽走,可他承諾過不強迫她,硬生生忍住念頭,聲線異常平靜,
「好,你保重,我走了。」
他怕再遲疑一刻,就走不脫了。
立即鬆開鳳寧,沉著臉接過小內使遞來的披風,出了門,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聽著馬蹄聲遠去,鳳寧依然保持著他離開前的姿勢,獨自立在廊廡下,久久沉默著,午時的冬陽格外熱烈,大片大片的日芒澆在她周身,卻褪不去她身上一絲寒意。
她抱著發僵的胳膊,不住地顫抖。
我走了。
三個字不停在腦海盤旋。
最尋常的一句告別,卻在鳳寧心口挖出一個巨大的窟窿。
相隔八千里,下次再見會是什麼時候?
一旦戰端開啟,何時又是個盡頭?
他這一回去,路上安全嗎?
八千里.......快馬來回尚且要一月,鳳寧第一次為自己奔走這麼遠而慌亂,甚至後悔。
腦海閃過初見那日,他如天降神兵一箭救她於危難,從此像是一束光注入她心間。
那一年生辰,他不容反駁地將她撈上馬,帶著她躍上城牆,給她綻放一場獨屬她的焰火。
即便後來輾轉多國,她也從未後悔遇到他。
無邊落英漫天飄下來,秋去冬來,容顏易老。
人生又有幾個三年可荒廢?
又有幾個春秋可容錯過?
她害怕,害怕將來人老珠黃時,遺憾這輩子最美好的年華,不曾與愛人相守。
鳳寧從來都是個有勇氣的女孩,當年敢於出走,如今敢於回頭。
這世間最好走的路是回頭路。
因為你已用半生坎坷填平了所有坑坑窪窪,往後是一路坦途。
決定是一瞬間做的,鳳寧立即折回學堂,在東廂房尋到烏先生。
烏先生正在案後翻閱帳目,聽到動靜抬起眼,就看到那清凌凌的姑娘蓄了一眶淚。
「先生,邊關告急,他回去了,我擔心他,想去陪他,先生且等我,等戰事平定,我再回來探望您。」
烏先生瞳仁忽的一縮,仿佛有煙雨覆上心頭,將那一腔溫情給洗褪,他當然知道她這一去意味著什麼,他緩緩站起身,咽了咽嗓,克制住情緒,回道,
「好,你儘管去,學堂交予我。」
他始終是初見的模樣,烏髮朗目,溫潤內斂。
鳳寧心頭酸痛,淚盈眼眶,「謝謝先生這麼多年的幫扶,鳳寧永生不忘。」
烏先生哂笑,清瘦的身影卓然而立,搖頭道,
「我不是幫你,我是幫我自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鳳寧仰躺在枕褥間,看著暗夜裡依然氣勢勃勃的男人,忽然輕聲問,「那以後呢,以後還會要嗎?」
裴浚一怔,倏忽意識到鳳寧在猶豫什麼,過去裴浚不曾立三宮六院是因為他眼光毒,不是什麼人都入他的眼,只相中了李鳳寧一個,而如今....他只要李鳳寧一個。
沒有什麼柔情蜜語的話,他這個人一向乾脆果斷,黑沉沉的眼睨著她,扔下一句話,
「只有你,沒有別人。」
鳳寧胸臆如堵,仰著脖頸去迎合他,非要往他唇齒里鑽,往他身子裡鑽。
裴浚喘了一口粗氣,將她身子掰轉過去,握緊她雙腿,好幾次差點將她往死里折騰,惡狠狠問,
「回答朕,有沒有念著朕?」
鳳寧淚光汗水攪合在一處,眼神里柔光在漾,蠕著嗓音,「想....午夜夢醒腦海里都是你...」
裴浚這才滿意。
日子就這麼廝混下去。
直到有一日午後,裴浚在鳳寧的書房午歇時,彭瑜忽然送來一道十萬火急的邊關文書,
「主子,大事不好,蒙兀可汗拖拖卡爾親率十萬鐵騎南下。」
裴浚臉色頓時一變,他當然做了蒙兀南下的準備,只是沒料到來的這麼快。
「走的哪裡?」
彭瑜凝聲回道,「兵分兩路,一路直抵宣城,一路偷襲榆林。」
宣城是京城北面門戶,一旦宣城告破,京城危矣,先帝過去窮兵黷武,沒少御駕親征,直到在宣城差點被蒙兀擄走,方消停,也就是因為這一次,讓他顏面盡失,最終鬱鬱寡歡而死。
榆林亦是北關重鎮,是蒙兀突襲中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大晉與蒙兀交鋒最多的城池。
此兩地,大晉均派重兵把守,前段時日他已傳令九邊備戰,一時半會倒是不怕。
只是,回京已是刻不容緩。
二話不說便起身往外走,正撞上鳳寧從學堂回來。
鳳寧遙遙注意到裴浚臉色前所未有凝重,似有心靈感應,腳步頓住。
二人隔著空曠的庭院兩兩相望,眼神交纏,遲遲分不開。
最後還是裴浚先一步來到她面前,立在台階下扶住她雙肩,
「鳳寧,邊關告急,我要回去,你在這等我,忙完我來陪你。」
鳳寧腦子忽然一片空白,胸口如堵了棉花似的,難受得眼淚一顆顆往下砸,
「那你要小心....」
裴浚聽著她微顫的嗓音,心裡那根弦險些要崩斷,恨不得直接將人給拽走,可他承諾過不強迫她,硬生生忍住念頭,聲線異常平靜,
「好,你保重,我走了。」
他怕再遲疑一刻,就走不脫了。
立即鬆開鳳寧,沉著臉接過小內使遞來的披風,出了門,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聽著馬蹄聲遠去,鳳寧依然保持著他離開前的姿勢,獨自立在廊廡下,久久沉默著,午時的冬陽格外熱烈,大片大片的日芒澆在她周身,卻褪不去她身上一絲寒意。
她抱著發僵的胳膊,不住地顫抖。
我走了。
三個字不停在腦海盤旋。
最尋常的一句告別,卻在鳳寧心口挖出一個巨大的窟窿。
相隔八千里,下次再見會是什麼時候?
一旦戰端開啟,何時又是個盡頭?
他這一回去,路上安全嗎?
八千里.......快馬來回尚且要一月,鳳寧第一次為自己奔走這麼遠而慌亂,甚至後悔。
腦海閃過初見那日,他如天降神兵一箭救她於危難,從此像是一束光注入她心間。
那一年生辰,他不容反駁地將她撈上馬,帶著她躍上城牆,給她綻放一場獨屬她的焰火。
即便後來輾轉多國,她也從未後悔遇到他。
無邊落英漫天飄下來,秋去冬來,容顏易老。
人生又有幾個三年可荒廢?
又有幾個春秋可容錯過?
她害怕,害怕將來人老珠黃時,遺憾這輩子最美好的年華,不曾與愛人相守。
鳳寧從來都是個有勇氣的女孩,當年敢於出走,如今敢於回頭。
這世間最好走的路是回頭路。
因為你已用半生坎坷填平了所有坑坑窪窪,往後是一路坦途。
決定是一瞬間做的,鳳寧立即折回學堂,在東廂房尋到烏先生。
烏先生正在案後翻閱帳目,聽到動靜抬起眼,就看到那清凌凌的姑娘蓄了一眶淚。
「先生,邊關告急,他回去了,我擔心他,想去陪他,先生且等我,等戰事平定,我再回來探望您。」
烏先生瞳仁忽的一縮,仿佛有煙雨覆上心頭,將那一腔溫情給洗褪,他當然知道她這一去意味著什麼,他緩緩站起身,咽了咽嗓,克制住情緒,回道,
「好,你儘管去,學堂交予我。」
他始終是初見的模樣,烏髮朗目,溫潤內斂。
鳳寧心頭酸痛,淚盈眼眶,「謝謝先生這麼多年的幫扶,鳳寧永生不忘。」
烏先生哂笑,清瘦的身影卓然而立,搖頭道,
「我不是幫你,我是幫我自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