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慶之則在馬車上給林黛玉解釋,「一來一回大概三個月,路上是住驛站的,有官府出的驛票。押解大房二房的官差,我一家給了二十兩銀子,還有二兩給他們置辦棉衣的銀子。另有欽天監、錦衣衛和司禮監還有戶部出具的驛票各十張,再有就是太醫院給的一包常用藥丸。」

  賈家人口不少,流放也不可能往一個地方去,雖然出京頭兩天的路可能一樣,但他們是要四散在邊關,皇帝的意思就是讓他們好好感受一下邊關的生活,深切體會把鐵器賣給蠻夷會帶來什麼後果。

  林黛玉點頭嗯了一聲,「這樣就很可以了。」

  大房一家就剩下幾個女人,雖然看起來一個個都失魂落魄的,但人還算安靜,還記得把孩子圍在中間。

  二房就挺熱鬧。

  賈政望著城門的方向,翹首以盼,明顯是在等什麼人。

  王夫人跟趙姨娘吵架,周姨娘倒是安安靜靜垂首立在一邊,口中喃喃自語念個不停,八成是在念佛。

  賈環手裡死死抱著個小包裹,裡頭裝的是乾糧。是他姨娘賣了金耳環換來的東西。

  對了,現在沒什么姨娘不姨娘了,他能名正言順的叫娘了。

  賈寶玉雖然落魄了,頭髮是亂的,又長了些鬍子出來,衣裳也髒髒破破的,但那副樣貌依舊是幾人裡頭最好的。

  不過他目光略顯呆滯,視線緩慢的移動,手也時不時往自己胸頸處摸一摸。

  帶了十幾年金項圈和寶玉不見了,雖然那金項圈挺沉,像是枷鎖一樣,可他現在的表現,才像是帶上了枷鎖。

  「都是些沒良心的傢伙!」王夫人罵道,「下作胚子生下來的下賤種!」

  「你都罵人下賤了,許是不知道呢。」趙姨娘冷笑道,「我若是探春,我也不來,人家好好的前程,幹嘛要來送你呢?吃飽了撐著。說不定連姓名都改了呢。」

  「你養出來的好女兒!」

  「這可不是我養的,一開始是老太太養的,後來是你養的,我養的兒子挺好的。」趙姨娘努努嘴,「都會護著他娘了。」

  兩人視線對上,賈環泄憤一般,得意洋洋大聲喊道:「娘!」

  「我一個妾,我家裡人不是死了就是被發賣了。」趙姨娘無所謂道,「倒是太太的好親戚,一個都沒來呢。還有長明郡主呢,人家手指頭縫裡滲出來一點,就夠你們受用的了,怎麼也不見來?哦對了,還有太太捧在手心的長孫呢,還有當女兒一樣疼的兒媳婦呢,許是頭上傷還沒好,所以才沒來。」

  「我差點忘了,太太還有個女兒呢,當日不聲不響就給跑了,她總該來送送太太吧。」

  林黛玉就在不遠處的馬車上,這地兒又是西去必經之路,別說流放的了,就是商戶也是在這兒集合一起出發的。

  人挺多還挺熱鬧的。

  林黛玉今兒坐的馬車不顯眼,趙姨娘沒看出來,不過他們說話,林黛玉倒是聽清楚了。

  她跟顧慶之道:「的確是不能叫他們知道,也的確是該來看這麼一次。」

  流放之後怎麼樣不知道,但這就是「榮國府」的結局了。

  王夫人被趙姨娘接連戳了好幾次心窩子,氣得面紅耳赤,趙姨娘還要嘲諷,「太太這臉也跟佛像似的,我聽說有些高大的佛像,若是在腳底下跪拜,就是怒相,走樓梯上去跟佛像平視,就是慈悲相。可見太太平日裡念佛是念進去了。」

  說完她還要笑兩聲。

  太太兩字雖然是尊稱,不過叫她念出來只有嘲諷,賈政眉頭一皺,道:「你也少數兩句。」

  趙姨娘如今可不怕他了,「原先府里富得流油,太太幾萬幾萬的銀子往屋裡扒拉,我們環兒讀書一月就二兩銀子還要給裁減了,我屋裡丫鬟原先一吊的月錢,還要給減成五百文。原先苛待我們,如今倒是跟我們一樣了。」

  她說完王夫人,又刺了賈政兩句,「原先老爺若是對環兒跟蘭兒好些,若是給請了先生好好讀書,不為這你這銜玉而生的小兒子打壓我們,珠大爺十四歲就中了秀才,他們兩個又能差到哪裡去?有了功名,老爺哪裡能淪落到流放邊關的地步呢?」

  這話是實打實戳到賈政的傷心處了,尤其是上回他科舉被下藥,只是這人幾十年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過來的,如今……

  他朝外走了兩步,你們隨便吵,我不管。

  官差們在門口等了片刻,見沒人來了,便又各自清點人數,要帶著人上路了。

  正在這時,城門那邊又有個騾車過來,王夫人一見就笑中帶淚了,「來了!我妹妹來了!」

  來人正是薛姨媽。

  林黛玉透過帘子看了看,薛姨媽不像以前那麼富態了,臉上多了褶子,身上衣服也不及以往整潔。

  薛姨媽一邊催著車夫,一邊揮著手帕喊王夫人。

  「總算是趕到了,如今家裡不大好,現趕著找騾車,好在還是趕到了。」

  薛姨媽一下來就抱著王夫人哭,王夫人也抱著她哭訴:「咱們姐妹,怎麼就成今天這個樣子了。」

  薛姨媽哭訴道:「我還得感謝姐姐,若不是你一直吊著我們不叫寶釵進門,今兒我們也要被牽連的。幸虧我們敗家敗得早,也虧得我們家裡沒什麼有出息的人,惹不出這麼大的禍事。」

  王夫人一愣,這話不太對。

  「你從我們家裡前前後後撈了有五十萬兩的銀子,可都收好了吧?別叫人摸出來。」這句聲音更大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