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家這塊玉京城聞名,尤其是在宮裡,前後折騰幾次,也沒留下什麼好名聲。

  只是賈家沒的耳目,消息更加不靈通,完全不知道。

  王夫人還道:「上回全公公還說了,說太上皇喜歡這玉,還要照這樣子多打幾塊,這是太上皇要的東西!」

  錦衣衛接過這塊玉,上下掂量幾下,猛地往地上一摔!

  原先這玉摔過幾次都不見碎的,賈家人都說這塊玉來歷不凡,可那時候都是在屋裡摔的,地上都鋪著厚厚的毯子。

  這一次就不一樣了。

  跟青石板這麼一撞,不算太清脆一聲響,玉就碎成了幾塊。

  錦衣衛笑嘻嘻去撿了玉周圍那一圈的鑲金,又把賈寶玉脖子上的金項圈摘了下來。

  「你年紀也不小了,怎麼還帶著這小孩子的玩意兒?莫不是想趁亂偷運出去?」

  王夫人一聲驚叫,盯著一地的碎屑,眼裡慢慢失去了神采。

  賈政倒是睜開眼睛瞧了一眼,看完玉,視線又落在賈寶玉身上,半晌咬了咬牙,來了一句,「禍根!」

  說完他又閉上眼睛不說話了。

  抄家沒那麼快,不過賈家這些人處理起來挺快的。

  奴僕下人叫跟官方合作的人牙子帶走發賣,剩下的主子們帶去錦衣衛的監牢先看管著,等這邊清點完畢就流放。

  其餘夠不上流放的,就直接攆出去自生自滅了。

  不過這邊抄家,也有跟錦衣衛有關係的人牙子門口等著,就盼著能尋著一兩個出眾能幹的帶回去。

  到了酉時,天漸漸黑了。賈家兩府都是燈火通明的,很明顯錦衣衛打算通宵達旦的抄家了。

  這時候來看過一次,完全沒被賈家發現的崔頤鳴也回到了安國府。

  顧慶之跟林黛玉兩個一左一右的坐著,神情肅穆。

  崔頤鳴正經道:「跟殷千戶打過招呼了,還給了下頭辦事兒的人十兩銀子,說給老太太跟大老爺選個還行的薄棺材板,縱然是都葬在亂葬崗里,也能挑個還行的墳頭。」

  顧慶之嗯了一聲,林黛玉沒什麼反應。

  崔頤鳴又道:「抄家的人也說過了,叫別搜颳得太厲害,至少女眷身上給留上一對耳環,男人身上若是有些扳指,玉腰帶等物,也給留些。」

  顧慶之又嗯了一聲,林黛玉嘆了口氣。

  賈家畢竟曾經是國公府,這些女眷身上的飾物也都不是凡品,一對兒耳環下來,怎麼也十兩銀子了。

  「流放的銀子還沒給,等真的要走的時候,給到官差手裡。」

  顧慶之點點頭,道:「這些細節我是不知道的,你看怎麼辦好就怎麼辦。」

  崔頤鳴又轉向林黛玉,道:「夫人吩咐的那丫鬟,叫薛家人帶走了,我便沒再過問。」

  林黛玉嗯了一聲,顧慶之揮揮手,崔頤鳴行過禮出去了。

  顧慶之道:「也就這樣了,畢竟是買賣私鐵,抄家流放的罪,也不好做得太多。」

  「我知道的。」林黛玉輕聲道:「若是叫他們好生活著,那邊關死了的將士們又要去何處伸冤?」

  兩人沉默著坐了一會兒,林黛玉站起身來,道:「我出去走走,你別跟著。」

  天都黑了,林黛玉手裡提著燈,繞著湖邊走了半圈。

  說實話她也不知道自己想了什麼,腦袋裡亂鬨鬨的,似乎填得滿滿的,又似乎什麼都沒有。

  直到吹了湖邊帶著潮氣的冷風,她打了個寒顫,這才急匆匆得又往回走。

  到了花園門口的寶瓶拱門,她一眼就看見了顧慶之。

  一手提著燈籠,另一隻胳膊上搭了件披風。

  這寶瓶型的拱門,當初是她要建的,因為國公府的拱門過於單調了,建這麼個性狀,配上旁邊伸出來的樹枝,春天有花,夏天有葉,天然的景色。

  可如今再看……國公府最好看的真真就是顧慶之。

  這一下子就叫人熱淚盈眶了。

  林黛玉伸出雙手迎了上去,嬌氣埋怨道:「冷。我在外頭吹風,你就一點都不心疼?風還越吹越大。」

  顧慶之拉住她的手握了握,又鬆開,先把燈放在一邊的台子上,又拿了披風抖開,給她穿在身上,「還冷不冷了?」

  「我要你背我。」

  旁邊就是石凳,林黛玉站在上頭又撲到了顧慶之背上。不過這姿勢,誰提著燈籠都不方便。不過好在路兩邊都有燈籠掛著,倒是能看清路。

  「你怎麼往回走?」林黛玉問道,「不想去花園了,咱們回去吧,我還想喝點熱湯。」

  顧慶之回應道:「畢竟是自己家裡,燈籠還是吹滅了再回去。路兩邊那燈籠都泡了藥水的,這兩個可沒有。」

  怎麼說呢,雖然有點跑題,但這樣煙火氣的回答,叫林黛玉的憂愁去了不少。

  「爹爹可真慘。」林黛玉半是玩笑,半是嘆息道:「老丈人家裡被抄了,難免要受些牽連。」

  她摟在顧慶之脖子上的手輕輕拍了兩下表示鼓勵,「不過有你這個好女婿,倒是沒人敢彈劾他。」

  「閉門思過而已。」顧慶之想起上回他師尊為了葬在皇陵出的主意,心說他可不像以前那麼軸了。

  「休息兩天也挺好的。」興許開頭都寫出來了,也不知道他取了個什麼能流傳千古的號。

  走了沒兩步,背上林黛玉又開始不老實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