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好巧不巧,剛好指著座下站著的蕭寧。
周圍靜悄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青衣瘦小的少年身上。
蕭寧的臉登時漲得通紅。
他是一個,父親的孩子。
而現在,他的父親,天下的九五至尊,讓他和梨園戲子一樣,奏琴擊樂。
旁邊有美人見勢不對,附耳過去悄聲勸誡,說不合禮數,怕是又要被言官上奏。
裝滿酒液的金杯猛然被掀翻,皇帝狹長的鳳眼閃過一絲怒氣,道:“禮數?好東西啊……”說著,玉盞砸得四分五裂。
座下的官員們低著頭作鴕鳥,一個個大氣不敢出。
蕭寧咬了咬嘴唇,往後退了一步。
就算是死,他也沒有半分可能像一個梨園弟子一樣,以王子之尊,給諸位官員和歌舞部弟子彈琴作唱的。
皇帝仰起脖子喝了口酒,藏在袖底的眼睛,分明閃過一道意味不明的精光。
恰在這時,一道凝定平和的聲音遙遙從門邊傳了過來。
“好琵琶,臣,請以劍舞。”
蕭寧聞聲抬頭,身邊赫然站著方才院中送了自己一把傘的灰衣人。
皇帝盯著他看了片刻,看得座下諸人心驚膽戰,才大笑道:“好,琵琶劍舞,如此才相配。”
眾人這才鬆了口氣,歡笑起來。
可所有人的歡笑里,有一個孩子,受盡了十年來最大的屈辱,咬緊牙關,掃過了座上每一個人。
他看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又看到了沈從風身上。
卻見沈從風極溫和寬容地朝他笑了笑,做了個無聲的口型,朝他道:“別怕。”
蕭寧慢慢坐下,手微微一抖,接過了那柄琵琶。
不算很重,卻壓得他胳膊顫得厲害。
細碎的琵琶聲從指間淌了出來,碎的,亂的,抖的。
蕭寧抿著嘴,盯著自己手下的琵琶弦,滿眼都是亂糟糟的線在動。
周圍所有人的笑都在耳邊織造了一張大網,把他圍得密不透風。
忽地,一聲清嘯。
是霜原皎月,平湖龍吟,一劍盪盡四十州。
劍嘯聲帶來了滿室清寂。
寂寞又輝煌,浩蕩又平和,貫穿了一整個富貴熏人的皇家內室。
蕭寧手一抖,不敢置信地看了過去。
只這麼一劍,他就明白了眼前的人是誰。
天下劍宗小寒山,一劍出,天下清。
來自小寒山一脈的內門弟子,在俗世的皇家,和著自己的琵琶,擊節舞劍。
他頓時想哭。
一聲劍吟,滿山風雪。洛水河畔,蘆花飄白滿溪。
故壘蕭蕭,四海為家,唯手中一劍,方可照亮生平。
弦聲頓時穩了起來,清凝弦聲滑響滿室,吹散了所有的熏人香氣,脂粉酒味。
蕭寧的手在劍聲下,彈動出了清泉石上流,冷月落歸人。
所有人都安靜了。
而一瞬的平息之後,金戈突起。
劍尖上,風雷大作。
金崩石裂,鐵蹄亂嘯,風起雲湧,戰馬嘶鳴。
那道劍光在小小的室內,舞動出了刀光鐵蹄的颯踏,三軍奪旗的雄豪。
一劍一弦,是千軍萬馬奔涌至眼前,帶著無可抵禦的壓迫感。
是塞外關門黃沙漫天,將軍鐵帳生死白骨。
而軍馬雷霆中的劍光里,有弦聲突起。
是軍中赴死的將軍葡萄酒,是紅帳舞不休的美姬行軍曲。
絞、勾、抹、彈,是無數戰士奔赴沙場,是一目山河千里之遙。
蕭寧心神皆為劍舞所奪,被一股浩然輝煌的劍意帶動著所有意氣。
他的弦聲,唱出了小寒山的劍法。
小寒山的劍法,衝撞著他的弦音。
忽而劍尖一頓,所有光芒瞬間消弭;
繼而弦聲一顫,滾滾浩瀚漸平漸定。
是一望無盡黑夜裡的荒漠,是淒淒簑草沾染的風煙,是萬古不變的星空,是寂靜久矣的豪雄,是冷了的熱血,是在無垠大地上奔騰的駿馬
劍,停了下來。
而座下所有人,仍沉浸在餘音渺渺的琵琶聲中。
綺麗的琵琶,荒涼的古劍,他們碰撞在一起,居然交匯出從未有過的輝煌。
叮的一聲。
叮的一聲悄悄的琵琶。
人們注視著安然坐著的蕭寧。
青衣瘦骨,橫抱琵琶,眉目清麗。
琵琶聲如划過渭水的,早晨的第一縷晨風。
青衣少年獨坐安然,喜怒皆不見。可這麼一弦一劍中,所有人見到了一個皇家少年的磊磊風骨。
座上的皇帝眯起眼睛,笑了一笑。
半晌,才道:“好,好一個寧王,好一個沈從風。從今往後,你就做這孩子的先生吧”
人們還沒來得及從那一場琴劍中回過神來,就被皇帝口中變換了的稱呼驚了一驚。
旋而紛紛起身,為榮登世王之尊的蕭寧道賀。
所有的熱鬧又都回來了。
蕭寧抬起頭,寬大的袖子下,手指仍按在琴弦上。
跌跌撞撞的腳步聲、浮華熏人的香氣、耀眼閃爍的燈光,他在一片熱鬧里,追尋著那片灰色的衣角。
在所有的富貴中,他一抬頭就撞進了一雙安靜平和的眼睛。
沈從風溫和地笑了笑,用無聲的口型對他說:“放心。”
別怕,放心。
從此,他再也沒有害怕過。不論是,哪一個鮮血淋漓的夜晚。
第33章 第 33 章
楚雲歌一路狂奔,追上了影飛軍脫陣的一人,斬人奪馬不過瞬息功夫,月下就爆開了一朵血淋淋的花。
三更天,樹婆娑。小徑悄然,寒翅稀聲。
他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終於來到楓橋鎮外。
秦顧立在鎮邊橋頭,定定看著腳下的水。月光照著他身邊的樹,樹影纏著他的影子,反倒更添一點孤獨的意味。
楚雲歌餘光掃了他一眼,頓了頓腳步。
秦顧並不回頭,沉聲道:“楚雲歌,我今夜問你最後一遍,傳世玉璽,交不交出來?”
楚雲歌一怔,慘然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倘若二十年前天下大亂之時,傳世玉璽當真落在楚家,我們何苦落得今日下場?”
水面的草,探著無數的眼睛,在月夜下注視著兩人。
風一吹,所有的草都窸窸窣窣,在黑夜裡慘笑。
“行吧。別回頭了,楚四。”秦顧踢了一腳腳下的石子,在水面上盪開一層波紋,“既然做了決定,就永遠別再回頭了。”
楚雲歌一怔,旋即一笑,“回頭?你和我,誰停得下來?”
“不是這層意思啊。”秦顧仰起頭,看著天上明晃晃的月亮,自語道:“當初渭水春宴上,我就不該回頭。”
渭水春宴,他的劍遇上了楚雲平圓潤修長的手指。
然後——煙飛波動,他跌出數米,一回頭,就看見了楚雲平的眼睛。
他不該回頭,秦顧想。
所以,“楚四,你回頭看見的,不是當初的蘇易清了。”
周圍靜悄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青衣瘦小的少年身上。
蕭寧的臉登時漲得通紅。
他是一個,父親的孩子。
而現在,他的父親,天下的九五至尊,讓他和梨園戲子一樣,奏琴擊樂。
旁邊有美人見勢不對,附耳過去悄聲勸誡,說不合禮數,怕是又要被言官上奏。
裝滿酒液的金杯猛然被掀翻,皇帝狹長的鳳眼閃過一絲怒氣,道:“禮數?好東西啊……”說著,玉盞砸得四分五裂。
座下的官員們低著頭作鴕鳥,一個個大氣不敢出。
蕭寧咬了咬嘴唇,往後退了一步。
就算是死,他也沒有半分可能像一個梨園弟子一樣,以王子之尊,給諸位官員和歌舞部弟子彈琴作唱的。
皇帝仰起脖子喝了口酒,藏在袖底的眼睛,分明閃過一道意味不明的精光。
恰在這時,一道凝定平和的聲音遙遙從門邊傳了過來。
“好琵琶,臣,請以劍舞。”
蕭寧聞聲抬頭,身邊赫然站著方才院中送了自己一把傘的灰衣人。
皇帝盯著他看了片刻,看得座下諸人心驚膽戰,才大笑道:“好,琵琶劍舞,如此才相配。”
眾人這才鬆了口氣,歡笑起來。
可所有人的歡笑里,有一個孩子,受盡了十年來最大的屈辱,咬緊牙關,掃過了座上每一個人。
他看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又看到了沈從風身上。
卻見沈從風極溫和寬容地朝他笑了笑,做了個無聲的口型,朝他道:“別怕。”
蕭寧慢慢坐下,手微微一抖,接過了那柄琵琶。
不算很重,卻壓得他胳膊顫得厲害。
細碎的琵琶聲從指間淌了出來,碎的,亂的,抖的。
蕭寧抿著嘴,盯著自己手下的琵琶弦,滿眼都是亂糟糟的線在動。
周圍所有人的笑都在耳邊織造了一張大網,把他圍得密不透風。
忽地,一聲清嘯。
是霜原皎月,平湖龍吟,一劍盪盡四十州。
劍嘯聲帶來了滿室清寂。
寂寞又輝煌,浩蕩又平和,貫穿了一整個富貴熏人的皇家內室。
蕭寧手一抖,不敢置信地看了過去。
只這麼一劍,他就明白了眼前的人是誰。
天下劍宗小寒山,一劍出,天下清。
來自小寒山一脈的內門弟子,在俗世的皇家,和著自己的琵琶,擊節舞劍。
他頓時想哭。
一聲劍吟,滿山風雪。洛水河畔,蘆花飄白滿溪。
故壘蕭蕭,四海為家,唯手中一劍,方可照亮生平。
弦聲頓時穩了起來,清凝弦聲滑響滿室,吹散了所有的熏人香氣,脂粉酒味。
蕭寧的手在劍聲下,彈動出了清泉石上流,冷月落歸人。
所有人都安靜了。
而一瞬的平息之後,金戈突起。
劍尖上,風雷大作。
金崩石裂,鐵蹄亂嘯,風起雲湧,戰馬嘶鳴。
那道劍光在小小的室內,舞動出了刀光鐵蹄的颯踏,三軍奪旗的雄豪。
一劍一弦,是千軍萬馬奔涌至眼前,帶著無可抵禦的壓迫感。
是塞外關門黃沙漫天,將軍鐵帳生死白骨。
而軍馬雷霆中的劍光里,有弦聲突起。
是軍中赴死的將軍葡萄酒,是紅帳舞不休的美姬行軍曲。
絞、勾、抹、彈,是無數戰士奔赴沙場,是一目山河千里之遙。
蕭寧心神皆為劍舞所奪,被一股浩然輝煌的劍意帶動著所有意氣。
他的弦聲,唱出了小寒山的劍法。
小寒山的劍法,衝撞著他的弦音。
忽而劍尖一頓,所有光芒瞬間消弭;
繼而弦聲一顫,滾滾浩瀚漸平漸定。
是一望無盡黑夜裡的荒漠,是淒淒簑草沾染的風煙,是萬古不變的星空,是寂靜久矣的豪雄,是冷了的熱血,是在無垠大地上奔騰的駿馬
劍,停了下來。
而座下所有人,仍沉浸在餘音渺渺的琵琶聲中。
綺麗的琵琶,荒涼的古劍,他們碰撞在一起,居然交匯出從未有過的輝煌。
叮的一聲。
叮的一聲悄悄的琵琶。
人們注視著安然坐著的蕭寧。
青衣瘦骨,橫抱琵琶,眉目清麗。
琵琶聲如划過渭水的,早晨的第一縷晨風。
青衣少年獨坐安然,喜怒皆不見。可這麼一弦一劍中,所有人見到了一個皇家少年的磊磊風骨。
座上的皇帝眯起眼睛,笑了一笑。
半晌,才道:“好,好一個寧王,好一個沈從風。從今往後,你就做這孩子的先生吧”
人們還沒來得及從那一場琴劍中回過神來,就被皇帝口中變換了的稱呼驚了一驚。
旋而紛紛起身,為榮登世王之尊的蕭寧道賀。
所有的熱鬧又都回來了。
蕭寧抬起頭,寬大的袖子下,手指仍按在琴弦上。
跌跌撞撞的腳步聲、浮華熏人的香氣、耀眼閃爍的燈光,他在一片熱鬧里,追尋著那片灰色的衣角。
在所有的富貴中,他一抬頭就撞進了一雙安靜平和的眼睛。
沈從風溫和地笑了笑,用無聲的口型對他說:“放心。”
別怕,放心。
從此,他再也沒有害怕過。不論是,哪一個鮮血淋漓的夜晚。
第33章 第 33 章
楚雲歌一路狂奔,追上了影飛軍脫陣的一人,斬人奪馬不過瞬息功夫,月下就爆開了一朵血淋淋的花。
三更天,樹婆娑。小徑悄然,寒翅稀聲。
他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終於來到楓橋鎮外。
秦顧立在鎮邊橋頭,定定看著腳下的水。月光照著他身邊的樹,樹影纏著他的影子,反倒更添一點孤獨的意味。
楚雲歌餘光掃了他一眼,頓了頓腳步。
秦顧並不回頭,沉聲道:“楚雲歌,我今夜問你最後一遍,傳世玉璽,交不交出來?”
楚雲歌一怔,慘然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倘若二十年前天下大亂之時,傳世玉璽當真落在楚家,我們何苦落得今日下場?”
水面的草,探著無數的眼睛,在月夜下注視著兩人。
風一吹,所有的草都窸窸窣窣,在黑夜裡慘笑。
“行吧。別回頭了,楚四。”秦顧踢了一腳腳下的石子,在水面上盪開一層波紋,“既然做了決定,就永遠別再回頭了。”
楚雲歌一怔,旋即一笑,“回頭?你和我,誰停得下來?”
“不是這層意思啊。”秦顧仰起頭,看著天上明晃晃的月亮,自語道:“當初渭水春宴上,我就不該回頭。”
渭水春宴,他的劍遇上了楚雲平圓潤修長的手指。
然後——煙飛波動,他跌出數米,一回頭,就看見了楚雲平的眼睛。
他不該回頭,秦顧想。
所以,“楚四,你回頭看見的,不是當初的蘇易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