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侯爺早與思晏姑娘相識,在思晏姑娘恢復王府庶女身份後,更是迫不及待地與其結拜,收作義妹,強硬地護在羽翼之下,壽王府勢頹,與其使一個不知命數幾何且幾乎從未露於人前的庶女待在府中待嫁或等死,不如交予侯爺,從此不論是姓樓,還是姓虞,兩府共護一女,既能為思晏姑娘謀個好前程,也能與侯爺結好……因此,侯爺以一見如故為藉口,輕易就將思晏放在了身邊。」
多羅的視線掃過眾人,最終朝辛帝俯首,恭順且誠懇地道:
「倘若思晏姑娘當真來自絕殺道,虞侯是否知曉這一切呢?陛下焉知,這一切不是虞侯的陰謀?借妹妹與絕殺道之間的關係,殺害太子,禍亂朝綱,挑撥北闔與大辛,待陛下惱怒,認為是北闔殺了太子時,便會再次交予他兵符,勒令其出戰北闔,如今他一戰北闔,名聲在外,必然在軍中極有威望,屆時虞侯重握兵權,豈不方便行謀反之事?」
座下譁然一片,虞斯先發制人,多羅卻順勢而為,竟然直言挑明了自己欲挑撥是非的居心,堂而皇之地在挑撥帝王和虞斯的關係。
焦侃雲蹙眉,十足擔憂。雖然帝王知道一切不可能是虞斯的謀劃,因為這一切是辛帝自己謀劃的,可辛帝確實也一直因虞斯功高蓋主而愁苦,多羅並不在意將自己挑撥的居心擺在明面上,他只想煽動這一點。也知道帝王敏感多疑,極好煽動。
與此同時,多羅把辛帝拿捏虞斯的那套做法擺到了明面上,原本,只要辛帝對外確定了思晏是殺人兇手,那麼虞斯作為兄長,就要出兵攻打北闔,自證清白。
多羅卻反過來利用了這一點,給了辛帝一個不能出兵的理由,現在,只要確定了思晏就是殺人兇手,那麼虞斯拿兵符、行謀反的意圖便跑不了,諸臣聽從之,都會勸辛帝勿用其心可誅之輩,辛帝也就需要裝作「不敢」借虞斯出兵打北闔。
好一招借勢而為,笑里藏刀。
面對索爾的指認,思晏深知自己不能一直讓虞斯替答,必須正面回應,她的骨子裡有對絕殺道中人的恐懼,可她也知道,若自己被坐實身份,虞斯的境況將會更加危急。
她一笑,竟迎上了索爾的目光,輕蔑地道:「一派胡言。哪裡來的腌臢鼠輩,本小姐根本不認識你。」
第86章 她爭氣。
多羅步步緊逼,讓辛帝和諸臣心生不悅,勞使宴本該由大辛主導,豈該他北闔小王大肆發揮。此時不囂張,更待何時?思晏自稱本小姐,又一句腌臢鼠輩痛貶使臣,她年紀小,口無遮攔,不僅不會令辛帝不悅,反倒給殿上諸臣出了一口惡氣。
不等索爾作出反應,思晏抬高聲量,繼續說道:「民女恭恭敬敬地跪在這裡,是敬畏我大辛朝的天子……而不是在朝北闔伏低姿態做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世間之大無奇不有,面貌相似甚至相同之人何其多,使臣空口無憑,只說自己憑一張臉就能確認我是你認識的那位故人,未免把人都當傻子,是何等居心叵測?
「正如兄長所言,滿朝皆知忠勇侯殺退北闔,是千年都不可多得的武材,別說北闔忌憚,四海八荒無不聞其神威,等著看他的下場。北闔若不能除掉,就會選擇打壓,以我為介,使其遭到猜忌,難得重用,窮困潦倒,正是一條陽謀毒計。索爾使者跟隨王子千里迢迢來到大辛,就是為了離間天子和忠勇侯之間的君臣之義嗎?那麼你可就白來一趟了,本小姐今日敢入殿接受盤問,就是無懼於任何人的利用。
「至於王子明里暗裡指出忠勇侯非要與我義結金蘭十足奇怪……我兩人在北境相識,朝夕相處,他傳我槍法,亦師亦友,對我恩重如山,我恢復王府小姐身份後與他結拜有何奇怪?我被樊京議論成王府拿來攀附侯爺的通婚手段,忠勇侯為破謠言與我結拜又有何奇怪?是王子只通中原漢話,不通中原人骨子裡的義氣,還是王子明知索爾在顛倒是非,仍要借勢發難?
「我清楚忠勇侯的為人,他為大辛衝鋒陷陣,多次危在旦夕,死裡逃生,他若要蓄意謀反,我敢說,大辛朝堂中再無一人是忠臣。但我不太清楚索爾的為人,畢竟他曾是無惡不作的絕殺道中人,那麼就請王子來說一說,你的這位隨從所言,你是否也打從心底認可吧。」
她強硬反駁的態度,為方才緊張的局勢劃開了一條楔口。北闔既是為洗脫太子案嫌疑而來,更是為續和而來,倘若在這二者之間分寸把握得不好,便有借洗嫌而挑釁之意,思晏反問多羅的態度,正是在給台階,逼迫他收勢,諸臣當即有了思路,順勢對索爾發起攻擊,將優勢重新掌握在大辛的手中。
焦侃雲微翹起唇角,欣慰地看著殿上這一幕,樓庭柘側目問她:「這麼開心…你教的?我說這字字句句怎麼淨有你胡說八道的風格。」焦侃雲低聲道:「可教得了話,教不了氣度,是她自己爭氣。」
思晏在絕望之境,寧可自盡,都不敢把一切罪行推給絕殺道,可見曾經的她對絕殺道有多畏懼,如今卻能在天子階下,文武百官前,忍著皇權的壓迫,氣勢洶洶地對峙索爾。這是她自己的修煉。
她想起那日思晏滿目絕望地看著她,幾度欲哭地哽咽著,「好難背…我背不下來,我不擅長背書…更不擅長說話。倘若真以心術壓迫我,我一緊張,更是什麼都不想說,恨不得裝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多羅的視線掃過眾人,最終朝辛帝俯首,恭順且誠懇地道:
「倘若思晏姑娘當真來自絕殺道,虞侯是否知曉這一切呢?陛下焉知,這一切不是虞侯的陰謀?借妹妹與絕殺道之間的關係,殺害太子,禍亂朝綱,挑撥北闔與大辛,待陛下惱怒,認為是北闔殺了太子時,便會再次交予他兵符,勒令其出戰北闔,如今他一戰北闔,名聲在外,必然在軍中極有威望,屆時虞侯重握兵權,豈不方便行謀反之事?」
座下譁然一片,虞斯先發制人,多羅卻順勢而為,竟然直言挑明了自己欲挑撥是非的居心,堂而皇之地在挑撥帝王和虞斯的關係。
焦侃雲蹙眉,十足擔憂。雖然帝王知道一切不可能是虞斯的謀劃,因為這一切是辛帝自己謀劃的,可辛帝確實也一直因虞斯功高蓋主而愁苦,多羅並不在意將自己挑撥的居心擺在明面上,他只想煽動這一點。也知道帝王敏感多疑,極好煽動。
與此同時,多羅把辛帝拿捏虞斯的那套做法擺到了明面上,原本,只要辛帝對外確定了思晏是殺人兇手,那麼虞斯作為兄長,就要出兵攻打北闔,自證清白。
多羅卻反過來利用了這一點,給了辛帝一個不能出兵的理由,現在,只要確定了思晏就是殺人兇手,那麼虞斯拿兵符、行謀反的意圖便跑不了,諸臣聽從之,都會勸辛帝勿用其心可誅之輩,辛帝也就需要裝作「不敢」借虞斯出兵打北闔。
好一招借勢而為,笑里藏刀。
面對索爾的指認,思晏深知自己不能一直讓虞斯替答,必須正面回應,她的骨子裡有對絕殺道中人的恐懼,可她也知道,若自己被坐實身份,虞斯的境況將會更加危急。
她一笑,竟迎上了索爾的目光,輕蔑地道:「一派胡言。哪裡來的腌臢鼠輩,本小姐根本不認識你。」
第86章 她爭氣。
多羅步步緊逼,讓辛帝和諸臣心生不悅,勞使宴本該由大辛主導,豈該他北闔小王大肆發揮。此時不囂張,更待何時?思晏自稱本小姐,又一句腌臢鼠輩痛貶使臣,她年紀小,口無遮攔,不僅不會令辛帝不悅,反倒給殿上諸臣出了一口惡氣。
不等索爾作出反應,思晏抬高聲量,繼續說道:「民女恭恭敬敬地跪在這裡,是敬畏我大辛朝的天子……而不是在朝北闔伏低姿態做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世間之大無奇不有,面貌相似甚至相同之人何其多,使臣空口無憑,只說自己憑一張臉就能確認我是你認識的那位故人,未免把人都當傻子,是何等居心叵測?
「正如兄長所言,滿朝皆知忠勇侯殺退北闔,是千年都不可多得的武材,別說北闔忌憚,四海八荒無不聞其神威,等著看他的下場。北闔若不能除掉,就會選擇打壓,以我為介,使其遭到猜忌,難得重用,窮困潦倒,正是一條陽謀毒計。索爾使者跟隨王子千里迢迢來到大辛,就是為了離間天子和忠勇侯之間的君臣之義嗎?那麼你可就白來一趟了,本小姐今日敢入殿接受盤問,就是無懼於任何人的利用。
「至於王子明里暗裡指出忠勇侯非要與我義結金蘭十足奇怪……我兩人在北境相識,朝夕相處,他傳我槍法,亦師亦友,對我恩重如山,我恢復王府小姐身份後與他結拜有何奇怪?我被樊京議論成王府拿來攀附侯爺的通婚手段,忠勇侯為破謠言與我結拜又有何奇怪?是王子只通中原漢話,不通中原人骨子裡的義氣,還是王子明知索爾在顛倒是非,仍要借勢發難?
「我清楚忠勇侯的為人,他為大辛衝鋒陷陣,多次危在旦夕,死裡逃生,他若要蓄意謀反,我敢說,大辛朝堂中再無一人是忠臣。但我不太清楚索爾的為人,畢竟他曾是無惡不作的絕殺道中人,那麼就請王子來說一說,你的這位隨從所言,你是否也打從心底認可吧。」
她強硬反駁的態度,為方才緊張的局勢劃開了一條楔口。北闔既是為洗脫太子案嫌疑而來,更是為續和而來,倘若在這二者之間分寸把握得不好,便有借洗嫌而挑釁之意,思晏反問多羅的態度,正是在給台階,逼迫他收勢,諸臣當即有了思路,順勢對索爾發起攻擊,將優勢重新掌握在大辛的手中。
焦侃雲微翹起唇角,欣慰地看著殿上這一幕,樓庭柘側目問她:「這麼開心…你教的?我說這字字句句怎麼淨有你胡說八道的風格。」焦侃雲低聲道:「可教得了話,教不了氣度,是她自己爭氣。」
思晏在絕望之境,寧可自盡,都不敢把一切罪行推給絕殺道,可見曾經的她對絕殺道有多畏懼,如今卻能在天子階下,文武百官前,忍著皇權的壓迫,氣勢洶洶地對峙索爾。這是她自己的修煉。
她想起那日思晏滿目絕望地看著她,幾度欲哭地哽咽著,「好難背…我背不下來,我不擅長背書…更不擅長說話。倘若真以心術壓迫我,我一緊張,更是什麼都不想說,恨不得裝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