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甚至下意識問:「如今,還是天齊國嗎。」

  紀元點頭:「是。」

  「永康十四年?」

  這個問題,卻是另一個答案了。

  紀元搖頭:「不是了。」

  「如今是共和二年。」

  共和的第二年。

  共和是什麼意思?

  換了皇帝嗎。

  他父皇呢?

  那新皇帝是誰?

  太子陳詠眼神里都是疑惑。

  但他此時不敢生氣,六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太多了。

  紀元並未回答,他只是照常來接人而已。

  天齊國的事情太多,朝廷改為議會,事情更多。

  皇室還想反撲,一些封建勢力更是蠢蠢欲動。

  太子回來,肯定又會勾起一部分人的封建思想。

  他並非來接人,而是來壓制這股勢力。

  新的天齊國剛剛建立,它還太脆弱,太容易封建復辟。

  容不得一點閃失。

  紀元的笑不到眼底,但看向工人農民的時候依舊帶著溫和。

  新的天齊國是他們建立的,不能有半點的損失。

  即使是從海外回來的太子都不行。

  而且,也要讓太子他們體驗一下,什麼是共和二年了。

  太子陳詠住到當地官員準備的住處時,臉色十分難看。

  他們踏上陸地,他依舊是飄的,摸不著真實感的。

  有人說,航行久了的人,是會這樣的。

  還有不少人圍著他們問,真的沒有找到新的植物嗎?

  說是這些年天齊國人口倍增,很需要更高產的糧食。

  提到這個,太子陳詠總覺得他感知到的一切很割裂。

  天齊國好像變得更好了,但又變得不一樣。

  下船的所有人都被安排住宿,洗漱,吃飯。

  然後,了解這六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天齊國還是天齊國。

  但國號為共和。

  永康皇帝呢?

  還在位,不過跟之前的皇帝完全不同。

  太子陳詠洗漱吃飯之後,完全睡不著。

  紀元那邊,似乎知道他睡不著,安排了官員過來說明天齊國的情況。

  這官員剛要說,就看到舊黨的皇室成員過來,這人看到太子的時候,撲通一聲跪下,大聲道:「參見太子殿下,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種大禮,便是六年前,也不會輕易的如此跪拜的。

  但現在,這些舊黨,只要看到皇帝,皇子,等人,恨不得五體投地,好讓天下人都知道,這世上還是有尊卑法度的!

  他們皇室!還是與眾不同的!

  官員撇撇嘴,不打算再說。

  自有人替太子陳詠解釋。

  太子陳詠也坐的穩,看著眾人跪拜,這才道:「平身吧。」

  新時代的官員總覺得,這一幕像是諷刺劇。

  哎,這些人愛搞封建禮儀,就自己搞吧,他也懶得加班啊。

  加班不是個好習慣!

  官員走之後,跪在地上的皇室成員還沒起來,不過哭聲越來越大了:「殿下!您終於回來了!您一定要管管啊!」

  管什麼?

  太子問道:「天齊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發生了什麼?

  此事說起來,話就長了。

  要從六年前開始說起。

  天齊國的交通,基建,教育,都在穩步發展。

  永康七年,快到年底的時候,紀元還抽空回了家鄉一趟。

  那會京城到建孟府的鐵路剛剛修通,他帶著妻子回了家鄉,說是補辦一場婚禮。

  當時天齊國的交通已經很發達了,有了蒸汽火車之後,速度更快了。

  他們甚至還把烏堂先生請到京城,辦了一次書畫會。

  也是這一趟,讓很多人意識到,火車的作用,比想像中大的多。

  因為這麼多事,這麼遠的路程,總共用了不到一個月。

  烏堂先生近八十的高齡,也能進行長途旅行,這簡直讓無數人心動。

  所以在永康八年的時候,天齊國各地都在修鐵路。

  事情,也出在修鐵路上。

  工部規定了鐵路工人應該拿的日薪,還規定了休息時間,吃喝用度等等。

  但還是那句話,規定是規定,執行是執行。

  不少地方,還按照老一套的規矩修路,甚至還拿出皮鞭,讓那些服勞役的工人們好好幹活。

  好巧不巧,此事就發生在巴蜀之地,臨近滇州府的巴蜀地。

  這地方修路本就艱難,還壓迫勞役,瞬間點燃當地人的怒火。

  他們可是有工會跟農會的。

  不給銀錢,讓他們服勞役?

  不行!

  按照規定,他們每天可以拿到薪酬的!

  不給錢就不干!

  罷工了!

  罷工的流程大家已經很熟悉。

  到時候會有官員過來找他們談話,大家開出合適的價碼。

  工人裡面的領隊會主動爭取薪酬,至少要達到工部一半的標準吧?

  問題就在於,負責這段道路的官員是個惡吏,五十多歲的他,做了多年的官,說出那句經典的話:「本官做了三十多年官,從未給過勞役一分錢!你們這些賤民,還想要錢?你們生來就是受苦的命!」

  「老子就讓你們知道,什麼是尊卑,什麼是貴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