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幕僚們離開,太子直接把杯子砸在下人腦袋上:「這也叫茶?你給孤滾!」

  明知道太子是在遷怒,太子府奴僕們照樣跪倒一地。

  只是有個小奴心道,我為什麼不去當工人呢,我為什麼不去修船。

  當工人,至少不會被隨意辱罵,也不會被隨時拖下去毒打一頓。

  我為什麼不去呢。

  皇宮,太子府幾十年如一日,但外面的事情不一樣啊。

  外面有外面的活法。

  紀元對此並未有太多看法。

  雖然太子還是找了他,詢問要如何做。

  紀元卻只是道:「一切道理,殿下都明白的。」

  「可以什麼都不做,或許一切如常。」

  一切如常。

  像他皇爺爺那樣對父皇嗎。

  他父皇已經有這種傾向了。

  那些綿裡帶針的磋磨,隨便一句話就能把人囚禁起來,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

  甚至在他十一歲之前,都不能好好學文,只能學武。

  想到這,太子說不清是懼怕還是惱怒。

  他惱怒父皇,也惱怒自己。

  為什麼還是走到這一步。

  紀元肯定不會給準確的答案。

  因為他知道,太子會怎麼選。

  三皇子那邊甚至已經在做準備,他特意去紀家登門拜訪,脾氣極好的請求紀大學士的幫忙。

  對此公事,紀元自然知無不答,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這些事,進一步刺激太子的神經。

  他在紀元面前都想發脾氣,生怕紀元真的轉向三皇子那邊。

  若真的是如此,他處境會更加艱難。

  紀元會嗎?

  很有可能。

  因為太子隱約知道,紀元對高產的糧食很看重,誰能帶回來海外的糧食,誰就會被紀元看重。

  第二日,太子同樣向皇上請求,他才是最適合出海的人。

  不管是身體素質,還是對海的了解,甚至對蒸汽機的了解,他都是最合適的那個人。

  他也一定會把高產的糧食帶回來,讓天齊國的百姓們吃飽,讓天底下再也沒有餓著的人。

  這番話說的激動人心。

  但也不代表太子真的能去。

  第一個反對的就是皇上。

  皇家父子關係,難免有些扭曲。

  一直到八月份,第一次女子科舉結束,朝中才最終做主決定。

  太子終於在這件事上打敗三皇子,獲得了出海的機會。

  太子強烈要求,朝中也多方位考量。

  就連紀元也是默許的。

  紀元甚至對太子道:「不管有沒有找到,只要能回去,一切就好說。」

  這話,等於是紀元的承諾。

  差不得等於,太子你儘管去吧,這裡有我看著。

  太子興奮點頭。

  他本就想去的,沒人能爭得過他。

  只要出去了,就能證明他的能力。

  他也會像紀元一樣,成為百姓們的榜樣,成為一呼百應的人。

  當年在滇州府,他見識過,真正的被愛戴,被擁護是什麼感覺。

  只要他能回來。

  他就能有紀元一樣的待遇。

  終於考上進士的殷茂,如今正在翰林院做庶吉士。

  他在這場朝廷爭鬥里,顯得格外弱小。

  坐在翰林院裡,他只覺得無趣?

  之前聽他爹說,翰林院多麼多麼森嚴,多麼多麼難纏。

  還說什麼,這裡匯集了天下大事,天齊國的所有事,都會在這做出決定。

  其實,也沒有吧?

  雖說太子黨跟三皇子黨爭得你死我活時,讓他覺得,自己在這弱小的厲害。

  但拋開這些,其實挺無聊的。

  正事不做,天天吵來吵去。

  而這些旋渦里,都避開一個人,紀元。

  似乎所有人都想得到他的肯定,他的答案。

  但紀大學士一心撲在天齊國的建設上。

  「是割裂。」殷茂忽然道。

  是上下層的割裂。

  京城朝廷,在天齊國飛速發展的近十年裡,好像一直沒什麼變化。

  這些上層人,還在重複幾百上千年的套路跟故事。

  但下面,他們看不到的民間,已經發生了聚變。

  殷茂拍拍身上的官服:「這庶吉士,好像做不做都無所謂了。」

  可轉念一想。

  也不是這麼回事。

  朝中的新派官員們,可不是這般。

  他們有著無數的事情要做,有著無數的目標要完成。

  那好像才是新世界。

  李首輔離開之後,帶走了一部分舊世界的秩序。

  如今,新世界的蒸汽船,要帶著天齊國的儲君同樣離開。

  他的離開,似乎意味著舊世界的混亂要走了。

  殷茂撓頭,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啊。

  殷茂把他這些想法告訴紀元的時候,紀元帶了些詫異,笑道:「放心吧,都會適應的。」

  人的適應能力很強的。

  再大的變化,都能接受。

  紀元看著自家娘子回來,她穿著戶部官員的公服,跟新進的女官們分開。

  看,大家都能習慣的。

  有些事既敢想也要敢做。

  反正,做了再說。

  大家都會習慣的。

  不喜歡的,只能被時代拋下了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