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兩年前撿過的貓自己出現在了路中央。

  這是什麼人生際遇。小朋友明明有很好的背景,但是每一次見面看起來都好像剛好無家可歸。

  或者是貓科動物天生的碰瓷技巧也說不定。李信年捏了捏那顆早上從兜帽里抓出來的泡沫球,當然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裝飾彩球,被掉進衣服裡帶回家就相當於是被改變了命運。

  現在孤零零一個球被放在桌子中間,李信年鬼使神差地伸手戳了戳,小球跳了一下,接著往祝汐那裡滾過去。

  這次對面終於有了反應。祝汐看過來一眼,在泡沫球就要滾下去的時候伸手截住。

  幼不幼稚。

  所以有互動就算和好了嘛。

  李信年立刻配合地下台階:「醒了嗎,還認識我嗎。」

  雖然是早上才撿到的流浪貓,但應該是半夜就已經出來了,仔細觀察的話眉睫末梢甚至都能看到那種洇濕的霧水。

  這樣就免不了嘆一口氣,相識一場總不能眼看著人流落街頭……

  他現在住的這個房子是雙江大學一對老教授夫婦出租的,很普通的單元公寓,然而附屬小區本身是安靜優雅的環境,一路走進來的時候都能感覺到那種金色陽光靜靜潑灑的平靜氛圍。

  窗外的綠化也非常優美,在深秋季節也能透過窗戶看到綠植掩映。

  老人家兢兢業業為學術科研事業奉獻大半輩子,退休後攜手到外地享受旅居生活,當時李信年剛剛解散樂隊,打包找下家的時候被牽線到對面的大學城,說有合適的房源正在招租。

  這樣想來就有些感慨。

  兩年過去,他最常用的交通方式還是走路和騎車,生活在這一片舊城區做一個普通的平凡人,如果說更大的天空也不是沒有見過,一起混酒吧的那一群朋友來來去去分分合合,但說到底都是可以想像到的生活。

  只有祝汐第二次降臨在他的面前,總是沉靜穩重,從更大的世界走過來。

  印象里第一次把祝汐帶回家的時候對方還給他整理過屋子,放到現在想起來就有點好玩。其實後來相處久了就知道小朋友對居所的要求算得上散漫,反而是李信年自己有些不為人知的執念。

  住定一間房子就很少再想更換,浴巾牙刷鍋鏟音箱放在哪裡都各安其位,伸手就可以碰到紙筆鍵盤——哪怕如今換了住處,也很容易從周遭的空氣里找到相似的因子。

  這樣對面就笑了一下。李信年晃了一下神,仿佛這個時候才感覺到小朋友確實長大一點。

  雖然看得出睏倦,卻好像表現出一種真正的成熟得體。

  「謝謝。」

  祝汐慢慢伸手,攏了一下那隻冒著熱氣的玻璃杯,薄薄的指尖在杯壁上印下一個淺淺的輪廓,然後很快地移開了。

  小朋友環顧了一下四周,很平和地開口回答:「是在看房子。」

  之前住的地方不太方便,想要換個住處。

  雖然話是這麼說。李信年不動聲色地打量對面的人:祝汐的膚色其實一直是那種偏冷的蒼白,因為沒有睡好就顯得唇色更淡,精緻漂亮的眼瞼下面暈了一層淡淡的青。

  印象里對方在本市城區是有房子的,然而從這次回來就說是住在同學那裡。李信年不敢隨便說話,祝家父母當初在郊區另有一套別墅,分開之後應該是歸屬於寧芸,祝汐之前大部分時間也是住在那裡。

  那這個關係就很複雜……

  李信年糾結了有一分鐘,其實關於祝汐當年離開之後的那些遺留事務,他發現自己好像確實是知之甚少。

  從那天對方離開那間出租屋,就好像某段膠片平齊地斷在那裡,那麼多年一直懸在空中。

  或者是因為祝汐這個人身上偶爾流露出一些四平八穩的氣質,李信年想,流浪而來的小貓並不太提起很多無關的信息,而以他們當年的關係進展情況,也很難說究竟有沒有走到需要去探究這些事情的那一步。

  一思及此不由得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最後從桌上撿了一個三明治拆開來咬了一口:「這個還挺好吃的,你吃不吃?」

  第26章

  按照李信年的人生智慧,如果已經明知不是自己該摻和的場合,就要有懂得知難而退的勇氣。

  但是話說回來半路撿人回家就是要做好面臨複雜局面的準備,等等這個事情好像很耳熟——

  所以事情就是這樣。最後還是一邊吃早飯一邊弄清了原委:

  「我不知道他有女朋友。」

  祝汐很簡略地平鋪直敘:「半夜聽到聲音,睡不著出來走走。」

  等等這樣就有些又慘又好笑,寄居別人家裡結果意外撞破什麼什麼的……李信年按著三明治包裝掙扎了三秒鐘,最後還是祝汐看過來一眼:你想笑就笑吧。

  沒有沒有。李信年正色,這也沒什麼好笑的嘛我說……!

  不過被提醒之後想起來,酒吧街入口的地方確實有一個舊時代遺存的公告欄。平時都沒有人看,只有隨著舊城改造新上任的社工會按時光顧,盡職盡責往上面抄送大事小事。

  租房GG當然也有,不過這類新聞就往往是人民群眾自己動手張貼的了,經常占據一些角落的版面,橫七豎八也不講排版,主打一個誰面積大誰有理。

  「講道理那種GG……」

  李信年實在回憶不起來那個公告欄的具體狀況,只能模糊地勸了一句。分別幾年不知道小朋友長進了多少,萬一在這種地方不諳世事被無良中介詐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