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梁宴總在想。
曾經他覺得,失去摯愛已經足夠令他痛徹心扉。他抱著沈子義冰涼的屍體,在雪地里哭的泣不成聲的時候,他覺得這就是他一生里最大的劫難,他活該在這場劫難里鮮血淋漓懷著一顆日日思念的心,悲傷的、孤獨的死去。
但老天給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上天看似憐惜他、偏愛他,讓他誤打誤撞間留住了沈子義的魂魄,讓他得以和沈子義冰釋前嫌、重修舊好。甚至他曾經不敢奢望的獨屬於沈子義的垂愛,竟也在吐露心跡後得到了回應。
哪怕他日日受著內心噩夢的糾纏,午夜夢回每每心悸顫醒,他也發誓,再也不會放開所愛之人的手。
但命運總是愛捉弄人的。
梁宴後來總是想,老天或許是憎恨他、厭惡他的,不然怎麼會在他差一點就要幸福圓滿的時候,毫不留情地奪走他的所有,把他重新扔回獨身一人的深宮裡。
意識到沈子義要離開,其實只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那日下了朝,梁宴留段久商討國事,要走時,段久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把懷裡的一個小紙包遞給他,說道:
「沈大人好像以臣的名義在望鵲樓訂了一些東西,望鵲樓的憑據送到了臣府上,這幾日臣也沒遇見過宰輔大人,只能勞煩陛下轉託了。」
梁宴想起來沈子義要帶他去市集閒逛當做補償的事,勾著唇接過來放在桌上,準備一會兒帶給沈子義。
可偏巧,那日進來給他倒茶水的小太監是個膽小怯懦的,一杯茶他倒的抖了三抖,最後手一顫,毛手毛腳地打翻了茶盞,一杯水盡數潑在了桌上。
梁宴沒管氣呼呼用浮塵往小太監身上打的蘇公公,只連忙把要轉交給沈子義的紙條拿起來,看著上面已經浸濕紙張的水跡皺緊了眉。
水滴順著紙張的弧度往下落,梁宴看到紙張上隱隱透出煙花兩個字樣。梁宴其實並不想拆開紙包,雖然他清楚,沈子義能直接用段久的名義不瞞著任何人辦的事不會是什麼大事,他知道了也不會有什麼。但他怕水跡干後紙張上的字跡看不清,還是打開了那張紙,想著把內容記下來告訴沈子義。
如他所想,字條上的內容平平無奇,只是望鵲樓接受了一筆煙花的錢財,表示會準時準點燃放煙花。
沒什麼值得驚奇,甚至沒什麼字裡行間藏著的暗語。
可梁宴的心裡就是「噔」地一下,聲音不大,卻在他心裡激起一層漣漪。
市集、橋面、煙花。
一切都與多年前上元燈會那一幕完全吻合。
梁宴的第一反應也是,沈子義想帶他去看煙花,想給他驚喜。但許是他這一生吃過太多苦,又許是他對沈子義了解太深,他在短暫的驚詫和驚喜過後,心底不好的預感卻愈漸加深。
怎麼偏偏沈子義挑了今天要帶他去看煙花呢?為什麼那夜沈子義沒有進他的夢?宮裡沈子義熟識的鬼該投胎的投胎,該走的也走光了,什麼樣的事才會絆住沈子義的腳步?
沈子義說要補償他的時候,為什麼眼底這麼留戀?
梁宴太了解沈子義。
偏偏這一次,他不敢想。
一直到那場煙花結束,他都不敢想。
他懷揣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努力偽裝的輕鬆又愉快,仿佛這只是一場再正常不過的出遊。但他的身體狀況實在比他想像中的還要差,還沒熬到回宮,他就抑制不住的在巷子裡吐出一口血。
沈子義太聰明了,梁宴回宮的路上一直在想。他得找一個什麼樣的藉口,來掩飾他今晚異常的情況呢?買糖葫蘆的藉口實在太拙劣,沈子義不可能不懷疑。
但梁宴很快就明白,他不需要再絞盡腦汁想一個藉口了。
因為面對摯愛時,他們的藉口一個比一個拙劣。
那個向來把心思都藏在心裡的人,那個好像一生都在權勢拼搏內心卻比誰都軟的人,那個總是嘴硬說不在乎卻會在夜間偷偷給他蓋衣服的人。
就那麼笑著看著他,揚著嘴角仿佛開心的不能再開心了,說道:「梁宴,去吹了那盞燈吧。吹了那盞燈......我就能回到你身邊。」
梁宴心裡那塊盪起漣漪的石頭圈土重來,翻卷著驚濤駭浪在他心裡鑼鼓喧天。
沈子義眉眼彎著,神情掩藏的天衣無縫。
可梁宴想,
沈子義,你怎麼這麼難過啊。
你怎麼好像......難過的快要哭出來似的。
梁宴從來沒有見過沈子義的眼淚。
那個年少就家破人亡的人,跪在皇宮大殿時,眼神是冷漠平淡的;後來他在朝堂上斡旋時,眼神是算計深沉的。哪怕最後他倒在雪地里,渾身是血,梁宴也從未在他眼底看到過什麼悲痛的神情。
好像他這個人生來就不會痛。
無論過得多麼苦,他都可以毫不在意地咽下去。
可現在,這個一生里最不屑說謊糊弄的人,這個從不顯露難過神色的人,看著梁宴的眼帶著笑,眼底卻寫滿了悲傷。
吹滅長命燈就能回來。
滿是漏洞的謊言。
梁宴曾經試了那麼多辦法,以命換命以血畫咒尚不能實現,沈子義卻讓他吹了這盞吊著魂魄的燈。
梁宴很想問,
吹滅這盞燈然後呢?你真的能回來嗎?
沈子義,你又要拋下我了嗎?
曾經他覺得,失去摯愛已經足夠令他痛徹心扉。他抱著沈子義冰涼的屍體,在雪地里哭的泣不成聲的時候,他覺得這就是他一生里最大的劫難,他活該在這場劫難里鮮血淋漓懷著一顆日日思念的心,悲傷的、孤獨的死去。
但老天給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上天看似憐惜他、偏愛他,讓他誤打誤撞間留住了沈子義的魂魄,讓他得以和沈子義冰釋前嫌、重修舊好。甚至他曾經不敢奢望的獨屬於沈子義的垂愛,竟也在吐露心跡後得到了回應。
哪怕他日日受著內心噩夢的糾纏,午夜夢回每每心悸顫醒,他也發誓,再也不會放開所愛之人的手。
但命運總是愛捉弄人的。
梁宴後來總是想,老天或許是憎恨他、厭惡他的,不然怎麼會在他差一點就要幸福圓滿的時候,毫不留情地奪走他的所有,把他重新扔回獨身一人的深宮裡。
意識到沈子義要離開,其實只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那日下了朝,梁宴留段久商討國事,要走時,段久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把懷裡的一個小紙包遞給他,說道:
「沈大人好像以臣的名義在望鵲樓訂了一些東西,望鵲樓的憑據送到了臣府上,這幾日臣也沒遇見過宰輔大人,只能勞煩陛下轉託了。」
梁宴想起來沈子義要帶他去市集閒逛當做補償的事,勾著唇接過來放在桌上,準備一會兒帶給沈子義。
可偏巧,那日進來給他倒茶水的小太監是個膽小怯懦的,一杯茶他倒的抖了三抖,最後手一顫,毛手毛腳地打翻了茶盞,一杯水盡數潑在了桌上。
梁宴沒管氣呼呼用浮塵往小太監身上打的蘇公公,只連忙把要轉交給沈子義的紙條拿起來,看著上面已經浸濕紙張的水跡皺緊了眉。
水滴順著紙張的弧度往下落,梁宴看到紙張上隱隱透出煙花兩個字樣。梁宴其實並不想拆開紙包,雖然他清楚,沈子義能直接用段久的名義不瞞著任何人辦的事不會是什麼大事,他知道了也不會有什麼。但他怕水跡干後紙張上的字跡看不清,還是打開了那張紙,想著把內容記下來告訴沈子義。
如他所想,字條上的內容平平無奇,只是望鵲樓接受了一筆煙花的錢財,表示會準時準點燃放煙花。
沒什麼值得驚奇,甚至沒什麼字裡行間藏著的暗語。
可梁宴的心裡就是「噔」地一下,聲音不大,卻在他心裡激起一層漣漪。
市集、橋面、煙花。
一切都與多年前上元燈會那一幕完全吻合。
梁宴的第一反應也是,沈子義想帶他去看煙花,想給他驚喜。但許是他這一生吃過太多苦,又許是他對沈子義了解太深,他在短暫的驚詫和驚喜過後,心底不好的預感卻愈漸加深。
怎麼偏偏沈子義挑了今天要帶他去看煙花呢?為什麼那夜沈子義沒有進他的夢?宮裡沈子義熟識的鬼該投胎的投胎,該走的也走光了,什麼樣的事才會絆住沈子義的腳步?
沈子義說要補償他的時候,為什麼眼底這麼留戀?
梁宴太了解沈子義。
偏偏這一次,他不敢想。
一直到那場煙花結束,他都不敢想。
他懷揣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努力偽裝的輕鬆又愉快,仿佛這只是一場再正常不過的出遊。但他的身體狀況實在比他想像中的還要差,還沒熬到回宮,他就抑制不住的在巷子裡吐出一口血。
沈子義太聰明了,梁宴回宮的路上一直在想。他得找一個什麼樣的藉口,來掩飾他今晚異常的情況呢?買糖葫蘆的藉口實在太拙劣,沈子義不可能不懷疑。
但梁宴很快就明白,他不需要再絞盡腦汁想一個藉口了。
因為面對摯愛時,他們的藉口一個比一個拙劣。
那個向來把心思都藏在心裡的人,那個好像一生都在權勢拼搏內心卻比誰都軟的人,那個總是嘴硬說不在乎卻會在夜間偷偷給他蓋衣服的人。
就那麼笑著看著他,揚著嘴角仿佛開心的不能再開心了,說道:「梁宴,去吹了那盞燈吧。吹了那盞燈......我就能回到你身邊。」
梁宴心裡那塊盪起漣漪的石頭圈土重來,翻卷著驚濤駭浪在他心裡鑼鼓喧天。
沈子義眉眼彎著,神情掩藏的天衣無縫。
可梁宴想,
沈子義,你怎麼這麼難過啊。
你怎麼好像......難過的快要哭出來似的。
梁宴從來沒有見過沈子義的眼淚。
那個年少就家破人亡的人,跪在皇宮大殿時,眼神是冷漠平淡的;後來他在朝堂上斡旋時,眼神是算計深沉的。哪怕最後他倒在雪地里,渾身是血,梁宴也從未在他眼底看到過什麼悲痛的神情。
好像他這個人生來就不會痛。
無論過得多麼苦,他都可以毫不在意地咽下去。
可現在,這個一生里最不屑說謊糊弄的人,這個從不顯露難過神色的人,看著梁宴的眼帶著笑,眼底卻寫滿了悲傷。
吹滅長命燈就能回來。
滿是漏洞的謊言。
梁宴曾經試了那麼多辦法,以命換命以血畫咒尚不能實現,沈子義卻讓他吹了這盞吊著魂魄的燈。
梁宴很想問,
吹滅這盞燈然後呢?你真的能回來嗎?
沈子義,你又要拋下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