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安國順從了。

  不然呢,她還有三個孩子,死了男人,指望誰照顧呢?這裡不是大胤,她時刻記著。

  安國再嫁的丈夫是原本的汗王的堂弟。

  比原本的汗王小了九歲呢。

  配安國倒是挺合適,正好他的正室生孩子的時侯沒了。

  安國嫁了,便是正室。

  對此,大胤也有反應,有時辰來探望安國,也送了東西給她。

  當然,也是帶來了和妃的消息。

  兩國的邦交依舊牢固,新汗王畢竟還年輕,他父親走得早,他如今要做的是穩固自己的政權,根本不可能對大胤動手。

  不服氣的人一大堆,他想壓住這些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安國三十六歲的時侯,她第二任丈夫也病故了。

  她與第二任丈夫也有兩個孩子,第二任丈夫比起第一任,對她更寵愛。

  無他,還是因為安國與草原女子不同的容貌與氣度。

  這第二任一度寵愛她到了冷落其他人。

  不過安國並不喜歡他,也不算不喜歡,就是很一般。

  甚至比起第一個丈夫,更一般。

  第一個丈夫比她老了很多,也很粗糙,但是安國後來還是挺喜歡他的。

  喜歡他粗中有細,喜歡他是個爺們兒。

  也喜歡他肯為自己費心。

  哪怕是冰天雪地里給自己抓一隻活兔子玩,還是在一堆雜毛小狗里給她選一隻最好看的養著。

  雖然那人從不說,可確實對她好是真的。

  第二個丈夫也好,可是大概她自己偏心了吧。

  第二個丈夫死後,草原上的局勢不穩。

  部落之間互相爭鬥不休,她的長子也已經長大了,順勢站出來。

  他也是先汗王的親生子,又是大胤公主的兒子,甚至收服了繼父的兵馬。

  第491章 番外:始終黃昏

  轟轟烈烈的內戰就慢慢愈演愈烈。

  安國支持他,哪怕輸了會死,可她知道不進則退。

  幾年後,有部族南下擾邊,被大胤的軍隊狠狠的打了回來。

  外有大胤強敵,內有安國的活動,她的兒子成功將其他敵人打敗。

  在安國四十三歲那一年,她和先汗王的長子成功成為了汗王。

  而右王后的兒子被殺了,被安國的兒子殺了。

  不過那時侯,右王后也早就去世幾年了。

  北疆的一切重新洗牌。

  安國的兒子骨子裡也繼承了母親的一些思想和傳統,但是更多是像父親。

  他掌權期間,是北疆幾十年來最安定的時侯。

  他絕對的殺伐果斷,卻也有耐心的懷柔。

  內部安定後,他將自己親生的女兒送去了大胤,送給象兒。

  那公主後來就在大胤皇宮生活,她還生下兩個孩子。

  不過,她也沒多出彩。

  安國年老後,其實有機會回大胤的。

  只是後來她拒絕了。

  他兒子不阻攔,如果她要回去生活,也可以,他也會去看她。

  但是安國還是拒絕了,幾十年來她習慣了。

  習慣了草原上的一切。

  故國還在,可故人都不在了,回不回去,又有什麼意思?她的父王,母妃,甚至兄長都過世了。

  宮中先帝先皇后也都過世了,同輩的兄弟姐妹也去了很多了。

  所以算了,她倒是她把身邊想要回去的老人都送回去了。

  她們是侍女,但是回去後,都有誥命。這是獎賞她們遠赴北疆的功勳。

  她們其實也嫁人了,只是有的死了丈夫,有的沒了孩子。有的人是願意帶著孩子回去,不過回去了,那就是不再是北疆人了。

  北疆是草原,草原上如今雖然有了文字,可是記載很少很少。

  他們沒有造紙術,甚至也沒有大量的筆墨。

  識字率很低,貴族們也不太看重這些,所以是不是識字都不重要。

  不過安國覺得很重要,她那幾個孩子,從小都是她手把手啟蒙的。

  她學識自然一般,可總歸比草原上很多人都強,等孩子大了一點,她就花重金去求那些博學之人教導她的孩子們。

  武力當然要緊,可腦子更重要。

  她親自派人回了大胤,專門求了幾個會造紙術的人,又求了一些普通書籍,以及拓印的技術。

  甚至筆墨的製作方式。

  當然,草原的回報是駿馬,牛羊。

  然後漸漸的,草原上有了許多紙張,從王室開始往外漸漸擴散。

  但是因為草原的特殊生活方式,註定不可能如中原那樣讀書。可至少識字的人多了。

  於是,後世留下記載的最多就是這個時侯。

  安國公主的美名就這樣留在歷史中。

  她身前身後事,也都躍然紙上。

  她還教給了北疆人許多別的技術,深受北疆人愛戴。後世都稱呼她為:阿哆安太后。

  翻譯過來就是類似於菩薩神仙之類的。

  她不再回大胤,但是她與大胤的聯繫緊密,頻繁。

  後面幾十年大胤與北疆的和平關係,少不了這位太后的穿針引線。

  安國跟第一任丈夫生的三個孩子都好好的,跟第二任丈夫生的兩個孩子卻夭折了一個。

  剩下那一個是他大哥忠實的擁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