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好安排啊……

  聞仲心裡很為難,但卻不能在孔宣面前表露出來,這可關係到關截教三代弟子辦事能力的問題,絕對不能出差錯。

  像孔宣這樣的出身背景,肯定不會對帝辛多尊敬,如果上了朝堂,別說是躬身行禮了,能不拿著鼻孔對著帝辛哼氣再順便把他給扔出去就算給面子了!孔雀的高傲在三教之中是出了名的,聞仲實在是不忍心去看那麼美的畫面。

  將孔宣安排在遠離朝歌、可以占山為王(並不!)、有權利又工作清閒待遇好的職位才不會引發未知後果的恐怖事件。

  經過深思熟慮,聞仲選中了離朝歌不是最遠、可以照應一下又不會被朝歌管轄的金雞嶺,直接把孔宣空降了過去。至於原本的總兵……聞仲表示,這種小事就不要在意那麼多了。

  孔宣對於聞仲的安排還是比較滿意的,就算有那麼點兒差錯,他也忍了下去,畢竟出門在外的,哪有家裡好?聞仲提供各項條件的已經不錯了,他如果再挑挑揀揀,萬一聞仲撂挑子不干,他會很丟臉的!

  ……好吧,其實最後一條才是重點。

  孔宣安安靜靜的去金雞嶺劃地為王了,聞仲這才鬆了口氣。

  這段時間九黎那邊又開始鬧騰了,他得趕緊去北海平叛,不然等不到封神拖拖拉拉的開啟,殷商就大亂了。

  九黎族世代居於北海苦寒之地,擁有巫族血脈,民風彪悍。他們的祖上乃是蚩尤,而蚩尤的來歷,則是當年巫妖大戰之後存活下來的巫族與人族的混血,經過多年的人組內部繁衍生息,巫族血統雖然淡去了絕大部分,但相應的,擁有巫族血脈的人數也多了起來,這些人逐漸演變成後來的九黎族。

  九黎族發展壯大之後,又與周邊各個部族聯合,逐漸就形成了一個以九黎族為核心的部族聯盟,與南邊以黃帝有熊氏為主的同盟進行了一場為期十幾年的戰鬥,最終這場血統之爭以黃帝的勝利而告終。

  人皇之位爭奪失敗後,蚩尤自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九黎族也急劇減員,盟友們大多數都投降了,還剩下的那些人只得退居北海,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們就成為了世居北海的少數民族,陸續經歷了五帝統治時代、夏商兩個朝代,直到如今的帝辛在位時期。

  聞仲是帝辛的老爸帝乙臨終前的託孤大臣,手持打王金鞭,上可打昏君、下可打佞臣,再加上他本身的截教弟子身份,打起帝辛絕對不帶含糊的。帝辛自幼就對這個太師心裡很憷,登上王位之後就更憷了。索性他活幹得還算挺利落,目前為止還沒被聞仲抽過。

  帝辛這個人呢,思想還是非常先進的,尤其是他被聞仲教育過,對於現在這種奴隸主和奴隸的社會現狀不太滿意,他覺得已經到了要改變的地步,那些所謂的「忠臣」、「良臣」所代表的是大奴隸主們的利益,嚴重危害到了帝王的權威,所以必須要收拾掉才行……雖然帝辛本身就是個最大的奴隸主。總之,帝辛是一個挺有雄心壯志的好青年。

  但是光有雄心壯志可不行,還得有能保證雄心壯志可以實現的武力護航才可以。苦逼的是,在這個神話時代里,作為一個普通人類的帝辛,他根本沒有資本去和那些動輒排山倒海的修士們斗,幸而腦袋上頂著人皇的氣運,還可以藉此來拉攏一批修士為自己所用,以對抗不把他當回事的傢伙。

  理所當然的,聞仲這個先王欽點的託孤大臣就被帝辛給盯上了,就算被聞仲抽得嗷嗷叫,他也不打算放開這條大粗腿!

  被抱了大腿,聞仲的日常生活可以說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擾,但好歹朝堂上敢跟他對著幹的基本沒有,算得上比較順心。

  在這種情況下,聞仲得到了上級指示——【刪除】紅藍【刪除】封神大對抗即將開始,要先做好基層準備,迎接選手們的降臨。

  自家教主的吩咐,他必須得一絲不苟的執行。

  而聞仲接待的第一個人,就是通天教主名義上的師弟、實際上連他也不敢招惹的道祖他老人家的心頭肉的……心頭肉。

  道祖是誰,有點兒根的都知道;他老人家的心頭肉嘛……反正三教弟子都清楚,那是上面那位萬花穀穀主;至於祁谷主的那塊心頭肉,只要看誰經常闖完禍不用自己操心後續事宜就成了——目前看來似乎只有那隻孔雀。

  孔宣:「……呵呵。」

  他十分想噴這些亂傳謠言的一臉鹽汽水!明明是他受欺負敢怒不敢言,一出問題就被出來頂缸的好嗎=皿=

  所以說,聞仲挺愁的,他要是伺候好了是應該的,伺候不好……那可就有得受得了。所幸孔宣沒挑剔,這讓他鬆了一口氣,轉頭就去干別的了。

  被遺忘的孔雀:「……」

  ……沒關係,他比較適合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尤其是在沒有名為師兄、實則專門陷害他的混蛋們虎視眈眈的現在→_→

  總兵的日常工作並不多,就算多了孔宣也會找苦力來做的。總之,孔宣現在第一次體驗到了山大王的生活是如何的美好。作為一個還是一顆蛋的時候就被親、姐、姐送到了萬花谷的幼小生靈,孔宣在孵出來之前,一直都是作為房間裝飾品存在的;在孵出來之後,他又被萬花谷上上下下細心【劃掉】玩耍【劃掉】教導,幸好他天生嘴甜會哄人,不然真的會被玩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