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興王過世的有些突然,他的陵墓還在興建,大約要到來年四月才能下葬。轉眼到了深秋,他和陸炳回到了朱厚熜的左右,繼續和他一起上起課來,授課的人仍然是長史袁宗皋,然而講課的內容卻有了變化,各種經書仍然要讀,但時間大大縮減,他們課程的主要內容,變成了朱厚熜對管理王府的各種事宜的熟悉和學習。

  其實,大部分的藩王,甚至包括興王自己,對於府上的大多事務也並不會親自管理。有些藩王本來過的就是醉生夢死的生活,自然毫不在乎,而興王呢,則是因為有袁宗皋和這一眾對他忠心耿耿的老人協助,這就讓他沒有必要花太時間在這些事情上面。

  但是,袁宗皋畢竟上了年紀,先前王府還有一名長史叫做張景明,他幾年前已經病逝,而前一陣子王莊上又出了那樣的事情,這一切都讓朱厚熜和袁宗皋十分不安,袁宗皋不可能一直陪在朱厚熜的身邊,等他也過世了,如果朱厚熜對王府的管理沒有深入的了解,那些下人欺他年幼,說不定會做出什麼無法無天的事來。

  雖然這會加重朱厚熜的負擔,但大家,包括朱厚熜都認為,這個學習的過程是很有必要的。雖然這些和林蓁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管理王府,藩王的封地,其實和管理一個國家有異曲同工之處。用人、財政、刑罰、各種應守的禮節,需要了解的規矩,這些實實際際的東西讓林蓁大開眼界,接觸到了他以前從來沒有接觸到的明王朝運作的許多方面。

  他和陸炳的作用是陪伴朱厚熜完成枯燥的學習,同時提醒他他忘記了的內容,和他進行一些必要的討論,讓他更好的掌握他應該掌握的東西,將來該用到的時候,也有人能在一旁給他提個醒,只不過林蓁知道,這個任務大概會落在陸炳身上,而自己,則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和他們見面了。

  時近年末,王妃以朱厚熜以世子身份主持各種祭祀多有不便為由,要求皇上允許他提前繼承襲藩,正在江南遊玩的朱厚照毫不猶豫的批准了,從此,朱厚熜就成了新的興王,這個王府真正的主人。

  第142章 番外十一(下)

  由於準備工作做的十分充分,朱厚熜順利的接管了王府的事務,雖然他還需要王府中的長史、奉承等人在旁提點,但是他先前親臨王莊,整治了張凌遠一家的事情早就在王府中傳開了,所有的下人都對這位十四歲的藩王恭恭敬敬,不敢出一點差錯。就算是有什麼不妥之處,朱厚熜也能很快察覺,並且恩威並施,讓府中的人馬上糾正過來。

  王府這輛龐大而華美的馬車,似乎就這樣肅然有序的在朱厚熜的駕駛下隆隆前進。林蓁漸漸發覺,自己和朱厚熜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或許他也快到了該離開的時候。畢竟,他陪讀的對象是年幼的世子,而不是已經執掌王府的一方藩王。

  想到這一點,林蓁心裡還多少有些失落,朱厚熜不知道是不是也意識到了林蓁的使命到了盡頭,整個春天,他都很少和林蓁、陸炳一起讀書、玩耍了。當然,如今一來他在守喪,二來他再年幼,身份也變化,他和那些昔日的夥伴之間再也難以保持往日的親密。

  但是,他還沒有下令讓林蓁離開,正相反,他多次命人安排另一位府中事務清閒些的官員去指導林蓁的功課,還讓他帶林蓁去興王府中的藏書樓閱覽那裡的藏書。林蓁感覺自己徹底變成了在王府上備考,環境優渥,資源豐富,這種別人想求還求不來的待遇,反倒讓林蓁不安起來。

  四月三日,興王的靈柩被運往安陸州城東北松林山安葬,明武宗朱厚照為他賜的諡號是“獻”,從此以後,那位敦厚慈祥的長者就永遠長眠於這一片松林之中了,他的兒子朱厚熜繼承了興王的爵位,朱祐杬則成為了“興獻王”。

  老王爺的喪禮告一段落,朱厚熜的時間稍稍變得充裕起來。袁宗皋向王妃提議,朱厚熜年紀畢竟還小,更何況皇帝即位以後不管多大歲數還要開設經筵請人講課,朱厚熜固然已經承襲了爵位,但該讀的書,他還是需要繼續讀下去的。

  這個消息讓悶了很久的林蓁心裡十分歡喜,他其實很愛聽袁宗皋講課,也愛和天賦頗高的朱厚熜和陸炳在一起讀書,雖然他們讀書的目的和自己完全不同,但是他們的陪伴還是讓林蓁覺得學習的過程不是那麼枯燥,而是每天都有新的期待和收穫。

  三個人加上黃錦再次坐進了中正齋,但是這一回,他們再也不敢和朱厚熜並肩而坐了,為了讓這個改變顯得自然,袁宗皋把原先擺成一排的桌椅撤掉,而是像真正的經筵那樣在地上擺放了幾個軟墊,他自己就坐在眾人面前,其餘幾人圍坐一圈,但朱厚熜的位置在左邊,以顯他身份尊貴,卻又能讓他和林蓁他們離得近些。

  朱厚熜來了一瞧,似乎對這個安排十分滿意,但林蓁看見有一陣子沒見著的朱厚熜,心裡隱隱覺得不太對勁。站在黃錦身旁,朱厚熜似乎長高了一點,但他看起來顯得更消瘦了,臉色也不像先前的時候那麼自然,而是帶著不太正常的微紅,林蓁看看身旁正襟危坐的陸炳,再看看朱厚熜,怎麼看都覺得他不如陸炳顯得健康。當然,無論是哪個孩子和陸炳比可能都不如陸炳挺拔健壯,但一向對朱厚熜的身體健康很關注的林蓁再次看了看朱厚熜的臉色之後,心裡不禁有些為他擔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