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在包圍圈裡面的,不論是燒死還是砍死他都不管,但是但凡有一個想逃的,不論是哪邊的人一律抓起來,能活抓最好不能就一刀砍了,把屍體留下也行。
張將軍在京郊大營多年,即便眼下沒收到從皇宮來的消息,但他的敏銳性已經能確定宮裡一定出事了。
為了保全自己又在隆興帝或者新皇跟前露個臉,他決定先等著喜雲樓這邊殺完,差不多殺乾淨了再清理幾具屍體俘虜,帶著一起進京城。
自己帶再多人馬進城都是師出有名,他手裡又有司馬儀轉交的四皇子的信箋,要是真的能幫四皇子成事,到時候自己飛黃騰達。要是四皇子事敗,自己進京的理由擺在明面上也能順利脫身。
城外的事王賀一直派人盯著,很快就有人把情況回稟到四皇子府來。劉懋陵在南疆帶過兵,他心知此刻已經到了進攻皇城最好的時候。
京城街面上原本的兵力有起碼一半被城外喜雲樓牽扯住,散著進入城裡的死士現在集合起來沒有還不好說,即便集合起來了,只要自己能占領優勢,他們跟在後面要想摘果子可就難了。
不過劉懋陵剛顯露一絲他想要帶私兵打進皇城的想法,就被一直坐在一旁的武承安給攔下了。
他清楚當年隆興帝設計讓王貴妃病死又全力打壓王家起,劉懋陵就徹底對隆興帝沒了什麼父子情義,現在讓他進宮奪位跟砍瓜切菜一樣毫無負擔。
但武承安經歷過孟半煙的事,便明白沒那麼簡單。
之前孟半煙強著不肯跟孟海平多聯繫,兩人你是你我是我的涇渭分明時,即便外面的人會說孟海平賣女兒不厚道,但轉過頭來又總要添一句:可他到底是當爹的,孟半煙做女兒的哪能跟親爹斤斤計較。
輕飄飄一句話,就把孟海平的過錯給遮掩過去。仿佛父女兩個落到如今這個地步,都怪孟半煙不夠大度不夠孝順。
直到孟海平跟隨郭家扶靈回揚州,孟半煙幫孟海平把他名下的產業代管起來。這下外面那些管事掌柜才漸漸轉了口風,覺得孟半煙比以前有人情味了。
這事兩人關起門來聊過幾回,都有些哭笑不得又不可辯駁。但兩人都在其中汲取到了經驗,不管是孟半煙對孟海平,還是武承安對武靖,都更加學會把真實的情緒和態度掩藏得更深。
這不是兩人自願的,但他們沒有辦法。一個孝字壓下來就比天還大還重,他們夫妻兩個掙脫不了,如今劉懋陵更加不得不考慮。
因為他日後要是真的能登基,孝道二字他也要用。現在要是他最先進宮弒父奪位,那日後他還有什麼立場來教導往後的皇子聽他的話。
「阿陵,這次你聽我的。」
武承安很久沒這麼喊過劉懋陵,也是第一次在他面前展露如此果決不容置疑的一面。
「好,那就再等等。」
劉懋陵垂眼看了看握在自己手腕上白皙微涼的手掌,原本躁動不安的心漸漸平復下來。
好在藏在城中的死士看見城外的濃煙以後,就再沒了耐心。大皇子的謀士也清楚自家主子的處境,所以定下攻皇城的時間之後,就不再猶豫。
黎明時分,大皇子的死士最先往皇宮西邊的城門方向攻,但本該換崗的侍衛並沒有換,反而還加強了守衛。
雙方都預料到了對方的準備,可誰都知道眼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知道皇城裡早已有了準備,這條命也只能搭在這個上面。
但很快四皇子的私兵和司馬儀帶來的京郊大營的人馬也趕了過來,幾股勢力在皇城中糾纏在一起,再加上皇城裡的禁軍和隆興帝身邊的暗衛,徹底打成了一鍋粥。
皇城裡殺聲震天,往日繁華熙攘的京城幾乎成了空城。人人都關門閉戶,生怕又有哪路殺神帶人衝進京城,再來個屠城劫掠。
孟半煙也緊閉門戶,這個時候已經不用再遮掩什麼,她甚至把孟家所有人也接了過來。
聽阿柒說清楚外面到底發生什麼事之後,孟大蹲在台階上抽著他那杆旱菸,忍不住低聲嘀咕「原以為姑娘來了京城比留在潭州好,能另有一番天地,哪能想到竟是這般天地呢。」
孟大的眉眼裡沒什麼愁,在他看來如今長安酒在京城賣得好,大姑娘又能在侍郎府當家做主,那就是最好的事。
皇帝老兒要跟兒子們爭皇位那都是上頭的事,再說反正爭來爭去不還是他老劉家的江山,肉爛在鍋里鬧得再凶最後也好收拾。
這話說出來乍一聽莽撞,細一琢磨卻有道理。讓留在孟半煙這邊的孫嫻心幾人都慢慢舒展了眉頭,耐心等待外面的消息。
又是從天黑到天明,半夜的時候外面的響動都基本停了。但沒人敢回去睡覺,就連西院裡被關著的那四人都安安靜靜點著燈等著,人人都在等,等一個結果。
「姑娘,要不我替你守一會兒?」
「不用,你讓我躺著我反而不安心,坐著還舒服些。」
孟半煙骨子裡是個有些自負的人,又因為經歷過親爹的背叛,她內心裡其實總有種『大不了就全豁出去』的奮不顧身。
但這幾天她終於明白,自己現在也不是嘴上說的那麼豁得出去。至少她現在覺得如今的日子,自己還沒跟武承安過夠。她還想整日被那人纏著,為了點小事跟自己磨嘰來磨嘰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張將軍在京郊大營多年,即便眼下沒收到從皇宮來的消息,但他的敏銳性已經能確定宮裡一定出事了。
為了保全自己又在隆興帝或者新皇跟前露個臉,他決定先等著喜雲樓這邊殺完,差不多殺乾淨了再清理幾具屍體俘虜,帶著一起進京城。
自己帶再多人馬進城都是師出有名,他手裡又有司馬儀轉交的四皇子的信箋,要是真的能幫四皇子成事,到時候自己飛黃騰達。要是四皇子事敗,自己進京的理由擺在明面上也能順利脫身。
城外的事王賀一直派人盯著,很快就有人把情況回稟到四皇子府來。劉懋陵在南疆帶過兵,他心知此刻已經到了進攻皇城最好的時候。
京城街面上原本的兵力有起碼一半被城外喜雲樓牽扯住,散著進入城裡的死士現在集合起來沒有還不好說,即便集合起來了,只要自己能占領優勢,他們跟在後面要想摘果子可就難了。
不過劉懋陵剛顯露一絲他想要帶私兵打進皇城的想法,就被一直坐在一旁的武承安給攔下了。
他清楚當年隆興帝設計讓王貴妃病死又全力打壓王家起,劉懋陵就徹底對隆興帝沒了什麼父子情義,現在讓他進宮奪位跟砍瓜切菜一樣毫無負擔。
但武承安經歷過孟半煙的事,便明白沒那麼簡單。
之前孟半煙強著不肯跟孟海平多聯繫,兩人你是你我是我的涇渭分明時,即便外面的人會說孟海平賣女兒不厚道,但轉過頭來又總要添一句:可他到底是當爹的,孟半煙做女兒的哪能跟親爹斤斤計較。
輕飄飄一句話,就把孟海平的過錯給遮掩過去。仿佛父女兩個落到如今這個地步,都怪孟半煙不夠大度不夠孝順。
直到孟海平跟隨郭家扶靈回揚州,孟半煙幫孟海平把他名下的產業代管起來。這下外面那些管事掌柜才漸漸轉了口風,覺得孟半煙比以前有人情味了。
這事兩人關起門來聊過幾回,都有些哭笑不得又不可辯駁。但兩人都在其中汲取到了經驗,不管是孟半煙對孟海平,還是武承安對武靖,都更加學會把真實的情緒和態度掩藏得更深。
這不是兩人自願的,但他們沒有辦法。一個孝字壓下來就比天還大還重,他們夫妻兩個掙脫不了,如今劉懋陵更加不得不考慮。
因為他日後要是真的能登基,孝道二字他也要用。現在要是他最先進宮弒父奪位,那日後他還有什麼立場來教導往後的皇子聽他的話。
「阿陵,這次你聽我的。」
武承安很久沒這麼喊過劉懋陵,也是第一次在他面前展露如此果決不容置疑的一面。
「好,那就再等等。」
劉懋陵垂眼看了看握在自己手腕上白皙微涼的手掌,原本躁動不安的心漸漸平復下來。
好在藏在城中的死士看見城外的濃煙以後,就再沒了耐心。大皇子的謀士也清楚自家主子的處境,所以定下攻皇城的時間之後,就不再猶豫。
黎明時分,大皇子的死士最先往皇宮西邊的城門方向攻,但本該換崗的侍衛並沒有換,反而還加強了守衛。
雙方都預料到了對方的準備,可誰都知道眼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知道皇城裡早已有了準備,這條命也只能搭在這個上面。
但很快四皇子的私兵和司馬儀帶來的京郊大營的人馬也趕了過來,幾股勢力在皇城中糾纏在一起,再加上皇城裡的禁軍和隆興帝身邊的暗衛,徹底打成了一鍋粥。
皇城裡殺聲震天,往日繁華熙攘的京城幾乎成了空城。人人都關門閉戶,生怕又有哪路殺神帶人衝進京城,再來個屠城劫掠。
孟半煙也緊閉門戶,這個時候已經不用再遮掩什麼,她甚至把孟家所有人也接了過來。
聽阿柒說清楚外面到底發生什麼事之後,孟大蹲在台階上抽著他那杆旱菸,忍不住低聲嘀咕「原以為姑娘來了京城比留在潭州好,能另有一番天地,哪能想到竟是這般天地呢。」
孟大的眉眼裡沒什麼愁,在他看來如今長安酒在京城賣得好,大姑娘又能在侍郎府當家做主,那就是最好的事。
皇帝老兒要跟兒子們爭皇位那都是上頭的事,再說反正爭來爭去不還是他老劉家的江山,肉爛在鍋里鬧得再凶最後也好收拾。
這話說出來乍一聽莽撞,細一琢磨卻有道理。讓留在孟半煙這邊的孫嫻心幾人都慢慢舒展了眉頭,耐心等待外面的消息。
又是從天黑到天明,半夜的時候外面的響動都基本停了。但沒人敢回去睡覺,就連西院裡被關著的那四人都安安靜靜點著燈等著,人人都在等,等一個結果。
「姑娘,要不我替你守一會兒?」
「不用,你讓我躺著我反而不安心,坐著還舒服些。」
孟半煙骨子裡是個有些自負的人,又因為經歷過親爹的背叛,她內心裡其實總有種『大不了就全豁出去』的奮不顧身。
但這幾天她終於明白,自己現在也不是嘴上說的那麼豁得出去。至少她現在覺得如今的日子,自己還沒跟武承安過夠。她還想整日被那人纏著,為了點小事跟自己磨嘰來磨嘰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