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必去做這樣她自己心裡頭都覺得不喜歡的事情呢。

  而且她對胤祈從來沒有任何控制欲,不管是從前他小的時候還是胤祈現在當了皇帝。

  如今在乾的很多事情,基本上都是他們一拍即合,不存在說誰要掌握誰,而且他們腦子裡的弦是能搭上的,有些時候不能理解的一些事情,稍微說開一些就差不多能理解。

  最重要的是,如今還有些距離,更是一個非常良性的相處方式。

  至少嚴綺雲是這麼覺得的。

  兩人有說有笑的回去,叫上胤禛,也算是「母子」三人吃了一頓自己的戰利品。

  胤禛說實話,從京中回來一趟以後更忙了。

  怕是給胤祈知道了這個哥哥愛當卷王,這不狠狠的安排起來?

  嚴綺雲很是莫得感情的想。

  如今廣東這邊的海關雖然還是維持之前的規矩,實際上胤祈、嚴綺雲、胤禛以及原本管理廣東海關的主官,一共四個人都各自在整理出一份計劃。

  就等著年前嚴綺雲回京過年,到時候放在一塊兒討論呢。

  這不是小事,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隨便改的。

  嚴綺雲更多是著眼於世界範圍的,因為她見過這個世界真正的模樣,即便她已經盡力的著眼於入目處,但是給出的意見往往比較超前,胤禛大多數時候是不太能理解的。

  而胤禛多數時候在衙門裡頭和現場跑來跑去,了解的更實際,更貼近於這整個海關周圍環境的東西。

  這個嚴綺雲也是大力支持的,準確的說,這才叫真正的出了大力,比她費心多了。

  若是沒有胤禛這個得力助手,她說不得就得自己去跑。

  只能說,不愧是「知名卷王」呢。

  基建類的,皇帝一句話就能改,沒人敢說半個不字,也沒人覺得有必要在這方面忤逆帝王。

  但是動制度動規則,那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動全身,若是蠻幹那可就要引來大反撲了,一步步走自然還是更穩當些。

  不到二十天的時間,船隊順利回來了,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整個來回都很順利,回來的時候趕上順風,比去還少花了三四天,一路穩穩噹噹,大約是因為三艘大船一塊兒出行看著實在是不好惹,所以也沒出現被人招惹的情況。

  嚴綺雲也收到了船上主官給她的信,是胤祈叫帶來的。

  信中倒不是什麼機密的事兒,除了瑞擷園最近的億些進度外,就是好奇他遞的兩封信,一封走水路一封走陸路,到底哪封更快。

  不過現在已經毋庸置疑了。

  過了幾日,走陸路的信使,信使這回實際上也比之前要快一些,畢竟路確實是越修越好,而且全程官驛換馬補充食水也方便。

  然而即便這樣,也只是去的時候比船要快上半日,還是因為船第一次遠航,不敢把速度拉太高。

  回來那就一下差太多了!

  對於這個結果,嚴綺雲並不意外,但是她還是給了辛苦的信使們大量的賞賜。

  以及這次參與遠航的兵將,也是一併舉行慶功宴,慶祝這次行程的完美進行。

  那信使得了賞賜卻是有些恍惚,甚至還有些猶疑,雖說也很開心,但是更多的還是有些惶恐。

  嚴綺雲自然不會發現不了。

  信使畢竟是很重要的崗位,她當然不會發現異常還當作不知,便直接將人留了下來,問道:「你可是有什麼疑慮。」

  那信使沒想到竟然一下就被嚴綺雲瞧出來了,連忙跪地問道:「是奴才失禮,請太后娘娘恕罪,奴才只是在想,水上這樣快,往後是不是就不需要信使了?」

  嚴綺雲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擔心差事。

  別看信使十分的辛苦,為了追求效率,一般打一個來回得換兩批人,全程除了睡覺,甚至連吃東西可能都是在馬上,但是這份活也不是人人能做得的。

  首先那就是要家世清白的旗人,然後是要馬術非常的好,才能將這項工作交給他們。

  當然,與此同時,這份活計的俸祿自然也就不會低,

  嚴綺雲聞言,並沒有半分猶豫,直接搖頭道:「自然不是,水路快也只是多一條路,而不代表說放棄陸運。」

  同一件事情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比如從廣東到北京,上輩子她能選擇至少數十種的交通工具,全看她喜歡與否。

  她要是喜歡「慢節奏」喜歡「儀式感」,自己走去也沒人攔她。

  但是,她若是追求效率,那也可以選擇高鐵飛機,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若是不造出這些船走海上的話,那她今年回去又是只能一路顛簸,直到在大運河改乘龍船回去。

  根本就沒得選。

  那信使退下的時候,還是有些懵懂的。

  他雖是旗人,奈何父親還有伯父都在之前戰場上戰死了,後來母親帶著他改了嫁,他也沒念過什麼書,本身也稍稍有些木訥,以至於一時有些難以理解。

  這番話除了她們二人,也就只有在邊上伺候的韶心聽到了。

  韶心跟隨嚴綺雲多年,思維早就很開闊了,而且她也坐過那條船,也是一下就明白了嚴綺雲這番話的意思。

  「主子,若是大船造出來,咱們是不是也能去瞧瞧洋人的國家?」韶心看過許多嚴綺雲的遊記,其實心裡也對不熟悉的外頭有些好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