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面前的人哪裡是雍懷王妃啊。

  一旦接下詔書,那她就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

  公公不敢直視馮蘊的眼睛,小心翼翼地低頭告罪。

  「請王妃容雜家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這一紙詔書,是陛下心意所致,大王還是萬莫辜負得好。」

  「唉。」馮蘊看他說得實在,也做出一副為難的樣子,輕輕嘆息道:

  「這陣子,大王都要被坊間的流言和唾沫給淹沒了。那些說法,哪個忠肝義膽的臣子承受得住?公公,這詔書,大王是萬萬接不得的,不然,這謀逆篡位的罪名,就坐實了啊。」

  公公臉色更是窘迫。

  「這,這也不是雜家能做得主的……詔書傳到裴府,大王領旨,此事便算是成了。」

  「成不了。」馮蘊笑了一聲,溫和地看著他,「九五至尊之位,可不是兒戲,勞煩公公轉告陛下,當真有心體恤臣子,便不要再說這等話了,省得讓大王為難。」

  公公看著她的笑,心思微動。

  「雜家明白了。」

  他點點頭,收了東西,朝馮蘊一笑。

  「雜家這便告辭回宮,將王妃的話,一字不漏地回稟陛下。」

  馮蘊朝他欠身,好似鬆了口氣。

  「有勞,公公慢行。」

  公公還禮,出門自去了。

  馮蘊一席話點到為止,這公公卻聽了個明白。

  這麼傳一道聖旨來,就要讓雍懷王接位,也未必太過兒戲了。讓裴獗自己拿著聖旨去金鑾殿坐龍椅,何異於逼宮?

  裴獗要的,不僅是皇帝位。

  還是光明正大的皇帝位。

  -

  長公主在明光殿裡來回踱步,神色焦灼。

  文治帝倒是坦然,寫完那封詔書,他便輕鬆了一半。此刻,他要做的,就是等著,看裴獗如何處理。

  「陛下,懷仁回來了。」

  文治帝連忙從榻上坐起。

  「快傳。」

  懷仁便是那傳旨的內侍,是文治帝從潛邸裡帶出來的人,深知他的脾性。

  進屋一看長公主也在,懷仁公公怔了怔,方才分別行禮。

  然後,稟報裴府的事情。

  文治帝一聽,吃驚不已。

  「雍懷王不受?連皇位都不要?」

  他的意外,長公主沒有半點意外。

  她在意的是,「裴獗沒有出來接旨?一直不曾露面?」

  懷仁應聲,「是。出來的是雍懷王妃。」

  長公主深吸一口氣,「果然。果然是他。」

  文治帝看著她灼人的眼眸,緊張道:「皇姊,這可如何是好?雍懷王不肯受,會不會……會不會還有別的圖謀?」

  長公主猛地轉頭,死死盯住他。

  文治帝嚇一跳,「皇姊……」

  長公主道:「千不該,萬不該,就你不該寫下那道禪位詔書啊。如此一來,時局於你我,便如臨深淵了。」

  文治帝眉頭深皺,「我不明白……」

  長公主嘆息一聲,坐下來緩緩地道:「詔書一發,裴獗接不接旨,滿朝文武、王公大臣的心,就算是散了……人心一散,敗局也就定了。」

  文治帝抿了抿唇,「皇姊,我以為,朝臣的心,早就散了。敗局也早已定下。不然今日政和殿上,阮溥豈會是那般下場?」

  長公主一怔。

  她注視著自己窩囊的弟弟,沒有說話。

  文治帝不知她在想什麼,幽幽一嘆。

  「這陣子我在殿中養病,倒是想了許多事。這江山,這天下,這皇位,從古到今,更替頻繁,從不是萬年不變的。每每改朝換代,無一不是屍橫遍野,白骨累累……皇姊,既然大局已定,掙扎也無用,何不保全自身?」

  他認真地看著長公主。

  見她不語,又徐徐說道:「歷史多為勝者頌。為抗爭而死,史書只會留下罵名。苟且偷生,說不定還能千古流芳,博得一個慧眼識人的美譽。」

  長公主冷哼。

  文治帝看出她臉色鬆緩了些。

  又道:「一個好皇帝,當以天下子民,蒼生福禍著想,倘若我將皇位託付給一個可以振興大晉的人,這豈不是做的功德?祖宗泉下有靈,想必也不想基業敗於我手……」

  「皇帝。」長公主看著他一副不爭氣的慫樣,千方百計的為軟弱找藉口,眉心緊緊皺起,再散不開。

  「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你我了。」

  -

  不得不說,長公主料事如神。

  一紙毫無預兆的禪位詔書,就如同一瓢冷水澆在熱油上,在西京朝堂炸開了鍋。

  朝臣們沒有料到,皇帝會自作主張將皇位拱手於人。

  此舉,對一些心存僥倖,還對皇帝抱有希望的臣子可謂是一記重錘,瞬間將人推向了另一邊。

  整個大晉朝堂,態度空前一致。

  ——元氏皇朝氣數已盡。

  別說裴獗未必肯扶他,就算裴獗無心稱帝,想將這位稱病不肯上朝的皇帝扶上龍椅,只怕也會自己栽下來。

  與其如此,何不順勢而為?

  眾人生怕去得晚了,趕不上熱乎的,從那天晚上開始,裴府便門庭若市,來來去去的馬車,文武百官,或相約,或單獨,前來勸諫雍懷王,接聖旨、即大位。

  理所當然的,雍懷王為了避嫌,閉門謝客。

  滿朝王公,一個都不見,就連敖政,都被府里謝絕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