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頁
算算日子,用時四年之久。
相比從前的郡守府,行宮大不一樣了。
門楣、院牆,都作了改動、加高、加寬,擴建成了宮殿,雕樑畫棟、祥雲繚繞、檐角飛翹,龍鳳呈祥……
天子居處,看上去著實氣派許多。
這條街巷也因此更名為——帝王街。
琅嬛閣門楣上方,大紅的綢緞繫著結帶,將黑色的燙金匾額正面,蒙了一個結結實實。
馮蘊一到,人群紛紛從中間讓開一條路。
姜吟迎上去,微微福身。
「娘子看看,這樣可好?」
她抬頭望一眼蓋著紅蓋頭的匾額。
目光里流露的,是小心翼翼。
馮蘊從中間穿行而過,抬頭凝視片刻,「很好。」
姜吟鬆口氣,「吉時已到,娘子揭牌吧。」
馮蘊輕輕嗯一聲。
姜吟回頭,朝夥計使了個手勢。
不消片刻工夫,帝王街就被一陣震天的炮仗聲淹沒。
震耳欲聾的聲音里,是煙霧瀰漫下的一張張笑臉。
人們的歡笑與帝王街的燈籠和青石板渾然一體,交織成一幅振奮人心的畫卷……
「揭牌——」
馮蘊伸手拉住紅綢的一頭。
撲!
一聲悶響。
蒙在匾額上的綢布被扯落。
馮蘊抬頭,被一片紅色的海洋所掩蓋……
「長門琅嬛閣」五個大字,龍飛鳳舞,仿佛閃著耀眼的金光,撲面而來。
「開張了!」
「敬迎諸君,光臨此間,共賞書籍之韻。」
今日是天壽五年的二月初二。
也是馮蘊二十三歲的生日。
從有長門伊始,六年半過去,她終於完成了年少時的夢想——
擁有一座藏書樓,藏萬卷書。
閱山閱水閱世間,閱人閱物閱繁華。
她做到了。
六年來,以女兒身將生意做遍天下,財富盈門,長門興旺日盛。她沒有「紅顏禍水」,沒有成為男人後宅的玩物,也沒有影響男人拔刀的速度……
最緊要的是……
上輩子的慘痛經歷,都沒有發生。
她勝了。
扭轉了自己的命運。
也活得很好。
被炮仗吸引來的人,在大榕樹下,越集越多。
姜吟看著人群,緊張地對馮蘊道:「娘子裡面坐吧,這裡人太多了。」
人多,便有三教九流。
雖說大晉三年沒打仗了,但天下並沒有完全太平。
馮蘊嗯聲,朝她投去一個鼓勵的微笑。
「這次你做得很好。」
姜吟臉頰一熱,眼裡是掩飾不住的喜悅。
「是娘子教導得好,妾並沒有做什麼。」
馮蘊笑了下,領著仆女,往裡走。
姜吟趕緊跟上去,在來往人群的誇讚聲里,從腳後跟到頭髮絲,好像都在興奮跳躍……
時隔六年,隨馮蘊入晉的二十美姬,已是各有各的際遇。
在昨年以前,姜吟一直是她們中最沒有出息的。
連姜吟自己都沒有想到,馮蘊新開的琅嬛閣,會讓她來負責。
在長門多年,姜吟內斂而沉悶,不像南葵、柴纓和文慧應容她們一樣,有做生意的能力,或是獨當一面的勇氣。
更多時候,她更像一個邊緣人,游離在她們的成功之外。
在她混天過日的幾年裡,大部分閒暇都用來學習和閱讀了。
起初她惴惴不安,根本不敢拋頭露面來做營生。
要不是馮蘊威逼不做就走,她幾乎就要放棄了。
沒有想到,從琅嬛閣籌備到開張,跑上跑下,忙進忙出大半年以後,她竟是找到了樂子,甚至覺得,這就是適合她的天地。
馮蘊看人的眼光很準。
在琅嬛閣的姜吟,眼睛都在發光。
閣里人來人往,書童書女正在招呼。
要借閱的,需要記錄在冊,交付押金,方可帶走。
在這裡閱讀的,以時辰來計費,茶水另付。
不過,開張前三天,免費。
兩個人往裡走,不時遇到熟人。
有一些是來給馮蘊捧場的,有一些是真心想看個熱鬧……
傳說中的家傳五千卷,到底有多少。
當然,琅嬛閣里的書籍,已經遠遠不止是馮蘊的阿母當年留下的五千卷數量。
馮蘊為了這個藏書閣,籌備了整整五年之久。
五年間,她不惜花費重金,搜羅天下書籍……
可以說這裡的藏書,比朝廷的書庫都不遑多讓。
而且,這也是一個切切實實的惠民營生。
一座里外三層四合的藏書閣,匯集了包羅萬象的各類書籍。可以借閱,也可以在樓里來閱讀,有意願的人,甚至可以謄抄。
這是何等壯舉?
價格公道實惠就不說了,就從琅嬛閣開張之前,就遭到各大世家的公然反對,甚至上書到朝廷,要求朝廷出面取締,就知道馮蘊做的事,是多麼不容於世家。
書便是知識。
這個時代,知識是由世家貴族壟斷的,很難流入民間。
可以說,長門琅嬛閣成了普通平民能接觸到上層知識的唯一途徑,也是普通人踏上階梯,逆天改命的一條捷徑。
開民智,利民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相比從前的郡守府,行宮大不一樣了。
門楣、院牆,都作了改動、加高、加寬,擴建成了宮殿,雕樑畫棟、祥雲繚繞、檐角飛翹,龍鳳呈祥……
天子居處,看上去著實氣派許多。
這條街巷也因此更名為——帝王街。
琅嬛閣門楣上方,大紅的綢緞繫著結帶,將黑色的燙金匾額正面,蒙了一個結結實實。
馮蘊一到,人群紛紛從中間讓開一條路。
姜吟迎上去,微微福身。
「娘子看看,這樣可好?」
她抬頭望一眼蓋著紅蓋頭的匾額。
目光里流露的,是小心翼翼。
馮蘊從中間穿行而過,抬頭凝視片刻,「很好。」
姜吟鬆口氣,「吉時已到,娘子揭牌吧。」
馮蘊輕輕嗯一聲。
姜吟回頭,朝夥計使了個手勢。
不消片刻工夫,帝王街就被一陣震天的炮仗聲淹沒。
震耳欲聾的聲音里,是煙霧瀰漫下的一張張笑臉。
人們的歡笑與帝王街的燈籠和青石板渾然一體,交織成一幅振奮人心的畫卷……
「揭牌——」
馮蘊伸手拉住紅綢的一頭。
撲!
一聲悶響。
蒙在匾額上的綢布被扯落。
馮蘊抬頭,被一片紅色的海洋所掩蓋……
「長門琅嬛閣」五個大字,龍飛鳳舞,仿佛閃著耀眼的金光,撲面而來。
「開張了!」
「敬迎諸君,光臨此間,共賞書籍之韻。」
今日是天壽五年的二月初二。
也是馮蘊二十三歲的生日。
從有長門伊始,六年半過去,她終於完成了年少時的夢想——
擁有一座藏書樓,藏萬卷書。
閱山閱水閱世間,閱人閱物閱繁華。
她做到了。
六年來,以女兒身將生意做遍天下,財富盈門,長門興旺日盛。她沒有「紅顏禍水」,沒有成為男人後宅的玩物,也沒有影響男人拔刀的速度……
最緊要的是……
上輩子的慘痛經歷,都沒有發生。
她勝了。
扭轉了自己的命運。
也活得很好。
被炮仗吸引來的人,在大榕樹下,越集越多。
姜吟看著人群,緊張地對馮蘊道:「娘子裡面坐吧,這裡人太多了。」
人多,便有三教九流。
雖說大晉三年沒打仗了,但天下並沒有完全太平。
馮蘊嗯聲,朝她投去一個鼓勵的微笑。
「這次你做得很好。」
姜吟臉頰一熱,眼裡是掩飾不住的喜悅。
「是娘子教導得好,妾並沒有做什麼。」
馮蘊笑了下,領著仆女,往裡走。
姜吟趕緊跟上去,在來往人群的誇讚聲里,從腳後跟到頭髮絲,好像都在興奮跳躍……
時隔六年,隨馮蘊入晉的二十美姬,已是各有各的際遇。
在昨年以前,姜吟一直是她們中最沒有出息的。
連姜吟自己都沒有想到,馮蘊新開的琅嬛閣,會讓她來負責。
在長門多年,姜吟內斂而沉悶,不像南葵、柴纓和文慧應容她們一樣,有做生意的能力,或是獨當一面的勇氣。
更多時候,她更像一個邊緣人,游離在她們的成功之外。
在她混天過日的幾年裡,大部分閒暇都用來學習和閱讀了。
起初她惴惴不安,根本不敢拋頭露面來做營生。
要不是馮蘊威逼不做就走,她幾乎就要放棄了。
沒有想到,從琅嬛閣籌備到開張,跑上跑下,忙進忙出大半年以後,她竟是找到了樂子,甚至覺得,這就是適合她的天地。
馮蘊看人的眼光很準。
在琅嬛閣的姜吟,眼睛都在發光。
閣里人來人往,書童書女正在招呼。
要借閱的,需要記錄在冊,交付押金,方可帶走。
在這裡閱讀的,以時辰來計費,茶水另付。
不過,開張前三天,免費。
兩個人往裡走,不時遇到熟人。
有一些是來給馮蘊捧場的,有一些是真心想看個熱鬧……
傳說中的家傳五千卷,到底有多少。
當然,琅嬛閣里的書籍,已經遠遠不止是馮蘊的阿母當年留下的五千卷數量。
馮蘊為了這個藏書閣,籌備了整整五年之久。
五年間,她不惜花費重金,搜羅天下書籍……
可以說這裡的藏書,比朝廷的書庫都不遑多讓。
而且,這也是一個切切實實的惠民營生。
一座里外三層四合的藏書閣,匯集了包羅萬象的各類書籍。可以借閱,也可以在樓里來閱讀,有意願的人,甚至可以謄抄。
這是何等壯舉?
價格公道實惠就不說了,就從琅嬛閣開張之前,就遭到各大世家的公然反對,甚至上書到朝廷,要求朝廷出面取締,就知道馮蘊做的事,是多麼不容於世家。
書便是知識。
這個時代,知識是由世家貴族壟斷的,很難流入民間。
可以說,長門琅嬛閣成了普通平民能接觸到上層知識的唯一途徑,也是普通人踏上階梯,逆天改命的一條捷徑。
開民智,利民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