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頁
新登基的淳德小皇帝全然就是一個擺設,臨朝太后李桑若依然是傀儡,成天醉生夢死,在酒肉男色中,麻痹自身。
而相州節度使葛培,倒是有幾分領兵之才,奈何勇則勇已,謀略不夠,朝政大權幾乎由李宗訓一人獨攬。
當初李宗訓逃離中京,帶走了一批官吏,但事出緊急,很多人的家眷和屬官都來不及離開,全留在了中京。
於是,大量空缺下來的官位,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許多豪紳大戶,有錢有糧,未必有官,一看風水輪流轉,今歲到我家,便爭先恐後地搶官買官。
一個個托人情,塞好處,幾乎要打破頭。
李宗訓眼下正是大量需要用錢用人的時候,都懶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索性自己專門搞一條門路,自己收錢,明碼實價地賣官,不讓任何中間人賺這個差價……
此舉最顯著的效果,便是在極快的時間內,為鄴城新朝空虛的國庫,積累了大量的錢財。
李宗訓手段狠,人也陰。
等賣得差不多了,他合計合計,就給買來的官位,設了一個入職障礙,取了個有趣的名字,叫「競職」。
也就是說,買了官能不能走馬上任,還得看能不能競爭過別人……
有本事的就留下來,為李家賣命。
沒有本事的,那便留一個散官頭銜,無實權無俸祿,自己可以擺擺架子,在親朋面前裝一裝老爺,除了娛樂身心,別的屁用沒有。
這招陰毒,鄴城到處是罵李宗訓的人。
有些急眼的甚至在家裡焚香禱告,盼裴獗快點打入鄴城,統一大晉,將李宗訓這個爛人趕盡殺絕……
對這些埋怨,李宗訓全不看在眼裡,坦然自若。
「能者居之,天經地義。」
有本事你上啊,沒本事上不了,怪得了誰?
馮蘊在莊子裡聽到這些事,笑了笑,竟然覺得李宗訓這一招,十分的絕。
可以說,半點毛病都沒有……
不是要官嗎?一手錢,一手貨,又不是沒給。
畢竟買的是官位,不是權位。
大家都得償所願了,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又豐富了國庫,又打擊了本地豪紳,吃相雖然難看了一點,但確實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這損招,沒有二十年為非作歹的經驗,干不出來。」
邢丙、阿樓、葛氏兄弟幾個都在側,聞聲不住的點頭,小滿卻很是不懂。
「那他不就把世家豪紳都得罪了嗎?」
「不。」馮蘊淺抿一口香茶,淡淡地道:「手可遮天的世家,無須買官,新朝自己就要巴結上去,拉攏收買,許以官位。花錢買官的,恰是那些手頭寬裕,有幾個錢,但地位身份夠不到的人。這一部分人,最好收割……得罪他們又如何?無非抱怨幾句,無兵無勢,還翻得了天不成?」
在絕對的勢力面前,憤怒即是無能。
「李宗訓這人,不可小瞧。」
二更還是在晚上,寶寶們~
比心呀……
第332章 燃眉之急
忙碌幾天下來,莊子裡的田地都翻得差不多了,馮蘊看了一下水田的情況,準備先育秧苗。
育苗那天,幾個什長伍長恰好過來議事,順便湊過來觀看。
馮蘊沒有把苗放到田裡去育,而是專門為稻種安排了一間暖房,搭上數層竹架子,取田泥置於上方,均勻撒上稻種,屋子裡用木炭保暖加熱,密不透風,再派人按時添加水份……
徐嫂子也在旁邊,整個人看得目瞪口呆。
「娘子讓人捯飭屋子的時候,俺還不知幹啥用的。哎喲娘也,原來是給稻子住的唄。」
眾人齊笑。
楊什長問道:「里正娘子,把稻子撒在竹墊上,這能成嗎?」
「能成。」馮蘊道:「先育苗,等苗出芽,天氣暖和了,連同竹墊一起,整個放入苗圃里養著,等五月份,秧苗長到二十來公分,再移栽到水田裡去。」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是個什麼說法?為何要如此麻煩?」
但凡下過地的人,都知道,稻子是直接丟在水田裡播種的,里正娘子這麼倒騰,不嫌麻煩嗎?
馮蘊也是從書上看來的。
那些解釋,一時半會跟他們說不清。
她只道:「這麼做至少有三個好處,一是給稻種保溫,加快育苗速度,彌補雪災誤了的農時。二是育苗的時候不占用田地,田裡可以種一些蔬菜,還有那些種了冬小麥的田,等到五月收割再整一遍,不受影響,土地利用率就高了。三是育好的苗,等到一定的大小,可以看出苗種好劣。我們只移植那些長勢好的,差的便淘汰掉。如此,產量便會比直接播種好上許多……」
村人種了一輩子地,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
儘管里正娘子很有本事,可看她細皮嫩肉的,也不是種過地的人,他們不信馮蘊比自己家世代傳下來的手藝更強。
看了半晌,笑盈盈地離去了。
嘴上沒說什麼,顯然是不信。
馮蘊當然不會相勸。
播種是大事,勉強不得。何況用育苗法代替直播法,她也是第一次嘗試,沒有經驗。弄不好少了收成,那不就是害了別人嗎?
忙碌一上午,馮蘊累得腰酸背疼。
其實她有耐心也喜歡做這些事,可備不住身體不夠強壯,稍稍累一下,就感覺虛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而相州節度使葛培,倒是有幾分領兵之才,奈何勇則勇已,謀略不夠,朝政大權幾乎由李宗訓一人獨攬。
當初李宗訓逃離中京,帶走了一批官吏,但事出緊急,很多人的家眷和屬官都來不及離開,全留在了中京。
於是,大量空缺下來的官位,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許多豪紳大戶,有錢有糧,未必有官,一看風水輪流轉,今歲到我家,便爭先恐後地搶官買官。
一個個托人情,塞好處,幾乎要打破頭。
李宗訓眼下正是大量需要用錢用人的時候,都懶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索性自己專門搞一條門路,自己收錢,明碼實價地賣官,不讓任何中間人賺這個差價……
此舉最顯著的效果,便是在極快的時間內,為鄴城新朝空虛的國庫,積累了大量的錢財。
李宗訓手段狠,人也陰。
等賣得差不多了,他合計合計,就給買來的官位,設了一個入職障礙,取了個有趣的名字,叫「競職」。
也就是說,買了官能不能走馬上任,還得看能不能競爭過別人……
有本事的就留下來,為李家賣命。
沒有本事的,那便留一個散官頭銜,無實權無俸祿,自己可以擺擺架子,在親朋面前裝一裝老爺,除了娛樂身心,別的屁用沒有。
這招陰毒,鄴城到處是罵李宗訓的人。
有些急眼的甚至在家裡焚香禱告,盼裴獗快點打入鄴城,統一大晉,將李宗訓這個爛人趕盡殺絕……
對這些埋怨,李宗訓全不看在眼裡,坦然自若。
「能者居之,天經地義。」
有本事你上啊,沒本事上不了,怪得了誰?
馮蘊在莊子裡聽到這些事,笑了笑,竟然覺得李宗訓這一招,十分的絕。
可以說,半點毛病都沒有……
不是要官嗎?一手錢,一手貨,又不是沒給。
畢竟買的是官位,不是權位。
大家都得償所願了,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又豐富了國庫,又打擊了本地豪紳,吃相雖然難看了一點,但確實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這損招,沒有二十年為非作歹的經驗,干不出來。」
邢丙、阿樓、葛氏兄弟幾個都在側,聞聲不住的點頭,小滿卻很是不懂。
「那他不就把世家豪紳都得罪了嗎?」
「不。」馮蘊淺抿一口香茶,淡淡地道:「手可遮天的世家,無須買官,新朝自己就要巴結上去,拉攏收買,許以官位。花錢買官的,恰是那些手頭寬裕,有幾個錢,但地位身份夠不到的人。這一部分人,最好收割……得罪他們又如何?無非抱怨幾句,無兵無勢,還翻得了天不成?」
在絕對的勢力面前,憤怒即是無能。
「李宗訓這人,不可小瞧。」
二更還是在晚上,寶寶們~
比心呀……
第332章 燃眉之急
忙碌幾天下來,莊子裡的田地都翻得差不多了,馮蘊看了一下水田的情況,準備先育秧苗。
育苗那天,幾個什長伍長恰好過來議事,順便湊過來觀看。
馮蘊沒有把苗放到田裡去育,而是專門為稻種安排了一間暖房,搭上數層竹架子,取田泥置於上方,均勻撒上稻種,屋子裡用木炭保暖加熱,密不透風,再派人按時添加水份……
徐嫂子也在旁邊,整個人看得目瞪口呆。
「娘子讓人捯飭屋子的時候,俺還不知幹啥用的。哎喲娘也,原來是給稻子住的唄。」
眾人齊笑。
楊什長問道:「里正娘子,把稻子撒在竹墊上,這能成嗎?」
「能成。」馮蘊道:「先育苗,等苗出芽,天氣暖和了,連同竹墊一起,整個放入苗圃里養著,等五月份,秧苗長到二十來公分,再移栽到水田裡去。」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是個什麼說法?為何要如此麻煩?」
但凡下過地的人,都知道,稻子是直接丟在水田裡播種的,里正娘子這麼倒騰,不嫌麻煩嗎?
馮蘊也是從書上看來的。
那些解釋,一時半會跟他們說不清。
她只道:「這麼做至少有三個好處,一是給稻種保溫,加快育苗速度,彌補雪災誤了的農時。二是育苗的時候不占用田地,田裡可以種一些蔬菜,還有那些種了冬小麥的田,等到五月收割再整一遍,不受影響,土地利用率就高了。三是育好的苗,等到一定的大小,可以看出苗種好劣。我們只移植那些長勢好的,差的便淘汰掉。如此,產量便會比直接播種好上許多……」
村人種了一輩子地,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
儘管里正娘子很有本事,可看她細皮嫩肉的,也不是種過地的人,他們不信馮蘊比自己家世代傳下來的手藝更強。
看了半晌,笑盈盈地離去了。
嘴上沒說什麼,顯然是不信。
馮蘊當然不會相勸。
播種是大事,勉強不得。何況用育苗法代替直播法,她也是第一次嘗試,沒有經驗。弄不好少了收成,那不就是害了別人嗎?
忙碌一上午,馮蘊累得腰酸背疼。
其實她有耐心也喜歡做這些事,可備不住身體不夠強壯,稍稍累一下,就感覺虛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